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被白茶浸润的时光

被白茶浸润的时光

2019-03-14 访问量: 36 茶礼仪网

  白茶浸润的时光
 
  白茶,顾名思义,色白,这取决于白茶表面满披毛茸茸的白毫和冲泡时汤水色淡两种固有属性,白茶茶青采自“毫显芽壮”的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芽叶,其制作采用传承了三千多年的“自然萎调、不揉不炒”传统工艺,而这两样“法宝”都源自太姥山。太姥山终年云蒸雾绕,光照短、气压低,是茶叶生长的洞天福地。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相呼应,尧时的太姥娘娘也在太姥山中发现了茶,并将茶的芽芯晒干用于救治麻疹,这便是白茶的最初雏形。其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白茶是六大类茶中最先被制成的茶,古人在周朝就采取了“晒干或阴干”这种与制作现代白茶相类似的方式对茶叶进行简单加工,保存茶叶以备祭祀、治病、品饮等不时之需,我们称之为古白茶。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永嘉县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这白茶山指的就是太姥山。到了明朝,太姥山古白茶开始走出山门,并很快在名茶丛中占据一席之地。田艺衡喝到此茶后,忍不住在《煮泉小品》中赞道:“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尤为可爱。”人们还给她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这就是明《广舆记》所说的“绿雪芽”。

  明末清初,太姥山茶声名更盛,此时的太姥山古白茶被奉为奇珍,难怪汪懋麟在诗中感叹:“贻我绿雪芽,重比南山贾”。

  阳春三月,漫步山野,举目望去,满山满谷都是茶树铺就的绿。身着畲族服饰的采茶姑娘穿梭其间,纤手飞舞,天人一色,是人与大自然协调的奏鸣曲。白茶以素雅见长,白茶中的白毫银针芽针肥壮、满披白毫、熠熠闪光,有着银装素裹的美誉;白牡丹叶色面绿背白,有“青天白地”之称。雨点敲窗的夜晚,偶尔入座茶楼,听一曲行云流水的古筝曲,静静地感受茶艺小姐徐缓有致的表演,无疑是一场全方位的感官享受。看着清甜甘洌的泉水,缓缓倾注透明的玻璃杯中,根根茶芽在渐成杏黄的清澈茶汤中翩跹起舞,或亭亭玉立,或雀跃飘逸,身心也飘飘然若仙了。初品白茶,你也许会感觉滋味淡薄,没有绿茶的鲜醇、没有红茶的香甜,没有乌龙茶的醇厚,没有普洱茶的陈醇,也没有茉莉花茶的鲜灵。但只要静下心来,一小口小一口地细细品啜,你就会被白茶清醇淡雅的汤色、清幽高远的香气,清甜甘爽的滋味所迷醉,那不可言喻的静逸与清新,那种浸润着淡淡清香的韵味,会渗透到你的骨子里。

  人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字正是白茶味淡却情深意浓的真人君子的高雅风度的写照。

有用+10
分享

黄公山白茶的绿色传奇

黄公山白茶的绿色传奇

 

 

黄公山白茶的绿色传奇

  

  枞阳在线消息:短短的3年时间,坐落于枞阳县雨坛乡黄公山脚下的安徽省上行山茶叶贸易有限公司开发的“黄公山”白茶在茶叶市场上取得骄人成绩,“黄公山”白茶先后获得安庆市著名商标、安徽省名牌产品以及中国茶叶学会2013年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等荣誉称号,成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模式的一个典范企业。

  安徽省上行山茶叶贸易有限公司是雨坛乡2012年引进的大型生态茶叶种植企业,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由枞阳籍人士吴多兴等几人回乡共同投资兴办,该公司以每年50元/亩的价格取得黄公山林地20年的使用权。项目依托雨坛乡丰富的山场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引进浙江安吉白茶生产模式,主要种植白茶和黄金叶两大优质茶叶品种。目前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标准化茶园3000亩,开发的“黄公山”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形态自如花朵,毫香清鲜,汤色青中显绿,滋味清淡回甘等特色,获得业界广泛赞誉。

  日前,笔者一行走进这片白茶园,探究其间发生过的绿色传奇。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爬,来到海拔360米的黄公山白茶生产基地,只见漫山遍野的梯形茶园里,或红或绿的采茶女们似繁星点点,游弋在白茶园里。一排排整齐的白茶树上绽放出点点新芽,外形细嫩,色若玉霜,一芽二叶之上,还有着晶莹剔透的露珠闪动。随着采茶女双双巧手上下翻飞,眼花缭乱间,朵朵新芽坠入篓中。

  据该茶场农艺师彭百林介绍:“白茶叶子薄、梗粗,颜色浅,采摘时极为精细,每一个芽头不是掐,而是撇,采好茶选择在晨曦露珠蒸发之前,摘的是初展的一芽一叶,每片芽叶大小均等,500克干茶最起码有7万个芽头。”同行的电视台同行美女主持兴致冲冲地采了一大把嫩茶请茶艺师鉴定,茶艺师拨拉着她手里的茶叶说,这片早了点,应该今天下午采,这片应该避光采……结果只有8片合格。原来他们对采茶有严格要求,除叶片的数目外,对叶芽的采摘精细到时间、温差甚至光照的角度上。茶艺师告诉记者,我们把采茶工分40人为一组,每组安排两名熟练技师进行采茶指导。

  制茶车间里,工人师傅正在炒制新茶。“炒茶的关键是要讲究抓、抖、扣、带,干茶才能达到色泽翠绿多毫,条索竖直苗秀,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鹅黄明亮。”一位师傅介绍了制茶真经。

  通过摊青、杀青、理条、烘干、筛选等一道道工序,新茶出炉了。安徽省上行山茶叶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多兴,特意为我们每人沏上一杯新茶。隔着透明的玻璃杯,看着白茶在水的怀抱中渐渐醒来,然后缓慢舒展,如兰花朵朵长在杯中,品上一口,滋味鲜爽,唇齿留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农艺师告诉我们,黄公山境内平均海拔250米左右,其壤砂质,呈紫红色,气候湿润,少日照,经安徽农业大学谷勋刚教授和浙江茶研所考察认定是生产优质白茶的佳地,生产出来的茶叶能够达到形色香味俱全,它的整个白度,超过了安吉白茶的白度。

  茶好自有订单来,该公司销售部经理胡丽说,去年茶叶销售额达到500万,由于市场需求大,所以今年扩大了规模,预计今年大概有1000多万,目前上海北京的订单有6000斤。

  当天,在茶场上,我们遇到了县农委副主任徐继华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指导,拟将茶叶产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为充分发挥好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全力帮助和支持企业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必要的保障,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同时增强企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在黄公山白茶的龙头带动下,今年,白茶产量将达10000斤,雨坛乡农业产业发展也因此踏上了“快车道”。采茶工吴梅说:“一天大概能挣100元,采3斤茶,在村里我们小姐妹都在这里,比出去搞副业好。”现在,该乡的高甸村、双丰、新塘、云龙等4个村近千名村民投身到白茶种植中来,仅此一项,一年能给每位村民带来3万块的收入。

  以黄公山白茶基地为代表,让沉睡多年的荒山披上绿装,这是枞阳县通过引导农民规范林地流转,盘活分散的林地资源,实现林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断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促进规模经营,破解耕地撂荒和水面、山场粗放经营的困境,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到2013年底,全县耕地流转面积已达32万亩,可养水面流转36万亩,特别是荒坡山场林地流转,为枞阳特色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辉映皖江的新亮点。(徐连祥)

靖安县着重打造白茶产业

  近年来,靖安县把白茶产业作为重点农业支柱产业,精心谋划,统筹发展,并出台一系列白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该县还以提高白茶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扩大基地、拓展市场为重点,着力实施标准茶园和有机茶园建设、茶叶资源整合、品牌培育等工作,有效提升白茶产业品位和效益,推动全县白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靖安县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白茶开发县、全省最大的白茶苗木基地,并荣获全国特色产茶县称号。目前,靖安县有白茶2.4万多亩,预计今年白茶产量达75吨,总产值将达1.5亿元,仅白茶一项,农民人均增收突破1000元,白茶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李鹤鸣)

福鼎:白毫银针春茶在点头茶叶交易市场开秤

福鼎:白毫银针春茶在点头茶叶交易市场开秤

    连日来,福鼎市点头镇的柏柳、观洋、大坪等主要茶叶产区、白毫银针及鲜叶陆续采摘,各茶叶加工企业已相继开秤,2013年春茶全面上市。

  3月20日下午,笔者在点头镇闽浙边界茶花交易市场看到,市场内人声鼎沸,从各地来的茶农、茶商摆开架势,开秤交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春茶一上市就以其上乘的质量即成为市场抢手货,深得茶商们的青睐,众多外地茶商云集点头设点,收购加工“福鼎大毫”、“福鼎大白”品种的茶青、茶针。据了解,当日白毫银针青针价格在每公斤90元至88元之间,茶鲜叶价格在每公斤56元至52元之间。

  当地的茶农蔡老伯拿着他上午刚刚采摘的茶鲜叶前来市场交易。他说,因为今年为年内春,春来得较早,春节后气温回升较快,茶树发芽速度快,目前虽然距清明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但他家的3亩“福鼎大毫”茶园都陆续进入采摘期,每天都采摘明前茶鲜叶80多斤上市交易,一天可收入200余元,今年青茶价格的攀升让他喜笑颜开。

  据福鼎市点头镇茶叶协会会长梅守善介绍,今年的茶价不但有所上扬,而且价格稳定,今年茶叶价格呈现良好势头。从茶叶交易市场开秤交易至今已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了,白毫银针青针价格基本保持在每公斤104元至92元之间,茶鲜叶价格在每公斤60元至52元之间。与去年同期春茶价格相比,青针、鲜叶都攀升了16—18元/公斤左右。他说,今天(20日)由于受一场春雨的影响,茶叶价格有小幅度的下滑,但只要天气一转晴,茶价还是会有回升的可能。

  市场管理人员李国志告诉笔者,虽然当前不是春茶交易的高峰期,但市场日交易春茶基本在100吨左右。接下来的时间里,茶青的日交易量也将与日俱增,交易高峰期也较去年稍早,预计到清明节前一周就将迎来春茶采摘高峰期。到春茶采摘高峰期时,福鼎各乡镇及霞浦、柘荣、福安等周边县(市)的春茶将会大批量涌到点头闽浙边贸茶花市场交易,到时每天将有二三百吨春茶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