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里乾坤:树叶如何变财富

普洱茶里乾坤:树叶如何变财富

2019-03-14 访问量: 41 茶礼仪网

 

  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品,普洱茶最近备受青睐。但经历了2007 年炒作风潮之后,各路资本都更为谨慎,他们瞄准了最为稀缺的古树茶。

 

  老班章村隐藏在海拔1700 米高的布朗山丛林和浓雾中,是有名的普洱古树茶盛产地。产茶季节,各路资本便带着厚厚的现金,穿山越岭来抢茶。

 

  百年前,先人种下的茶树,让老班章的村民在如今享受到了从天而降的巨大财富,整个村子都在忙着盖房子和买车。除此之外,村民们不知道钱还能花到哪儿去。

  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品,普洱茶备受资本青睐。但与上一次炒普洱风潮不一样的是,这一次财富聚集到了产业顶端:古树茶。

  在云南勐海县老班章村,茶叶价格攀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从天而降的财富,深刻改变了深山里的村子。

  当金价跌到三年来的低点时,云南勐海县老班章村的茶叶价格却攀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有用+10
分享

说喝普洱茶没味道的是哪三种人

  喝普洱茶的朋友,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同一款普洱茶同一种水同一个人泡,可是冲泡出来的结果就是有人不喜欢。回顾自己冲泡的过程,感觉各个点都没问题,但味道就是不明显。

 

  关于同一种普洱茶的味道,每个品茶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很多时候当别人说你冲泡的茶味道不对或者口感不佳,首先我们不能去怀疑别人的口感出了问题。作为一个喜欢普洱茶的人,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了解普洱茶的茶性,了解普洱茶的产地以及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和环境。

 

  一款普洱茶完全干燥之后,一般短时间内的滋味变化是很微妙的,一般人是很难觉察出来。一个人如果有敏感的味觉,微妙的变化都会被他的味觉发现。每个人的生活习性不一样,居住的环境不一样,也会引起他对于普洱茶味道感受的差异,就如生活中每个人吃盐吃醋一样,口味不同。

  如果喝了普洱茶后说:没有味道……这样的大概就是喝到了普洱茶的“无味之味”了。

 

  能体会到“无味之味”的人,大概有这么几种——

 

  一、生活阅历丰富,经历错综复杂。这类人不过是借喝茶来感慨人生,我敢打赌,即使是喝一杯水,他们也能感慨人生,只要环境和人是适合的,便有这种“无味之味”诞生。这是真正的无味之味,即使所喝的茶有味,在喝茶人的感受中,也是“无味”,因为茶的味道对于他们来讲,已经是无味了。

  二、故作高深、显露学识渊博的人。这种人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有,在普洱茶领域当然也不例外,一幅“唯我最懂”或“非我不懂”的嘴脸。这种人有个特点,听到别人说出个稀奇的词语,他便说自己最有体会。当然,他们的言论也是云里雾里,是不能叫人明白的,一般人都明白了,那就显示不出自己的学问来了。这种人喝到的“无味之味”恐怕是有味而不敢有味。

  三、实在是喝不出什么味道来。我是属于这种人,也不是喝不出味道,只是味道太淡,淡如水,凡此时,我就会嚷嚷,让换一泡茶,或泡得浓一点。一般情况得到的答复是:你知道什么,这就叫“无味之味”。一句话让我哑口无言,只好起身去接一杯白开水,喝得比较过瘾。在我看来,普洱茶无味就是无味,不存在“之味”!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有味”和“无味”是两种不同的定位,“有味”的定位是物质感受,是普通消费大众,而“无味”的定位强调了精神感知,不是一般消费者可以达到的级别,因此是高端消费,自然是针对“有钱有闲”阶层。“有味”和“无味”是可以同时并存的,它们的市场不会互相重叠,只会互相影响。

普洱茶的入仓茶的常识

普洱茶的入仓茶的常识

  入仓茶的辨识----石昆牧

  从2000年开始台湾普洱茶市场的风潮,笔者立即警觉到普洱资讯随着网路扩展与传递之快加速,有关於年份与仓储状态都将有被探讨的空间,而不再是神秘未知。再者,以普洱老茶快速被大陆与国外市场消化,老茶将迅速消失於市场;加上对食品卫生的要求,可预见在未来普洱茶市场,消费者对於年份与仓储状态的辨识将会有高度求知欲。本文将针对「饼茶」入仓与否的辨识方式作一简略说明。

  入仓的定义

  将茶品储存於某一仓储环境,而企图以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环境,例如增湿、增温、不通风、添加药剂等等,以利茶品快速陈化,此即『入仓茶』。

  未入仓定义

  储存於一般人可以长期居住之环境,没有经过人工方式控制环境,随著四季温湿度转变陈化,则属于『未入仓茶』。

  辨识方式

  筒身

  一般而言,未入仓茶品因储存环境都较为单纯而量少,筒身较少碰撞,且较为乾净、无水渍,云南七子饼固定筒身之铁丝也不容易锈蚀。反之,入仓茶筒身则较无法保持完整洁净。

  外包纸

  包纸张如果有水渍,通常已经进过仓,尤其第一饼与最后一饼最容易发现水渍。而未进仓茶品在一定年份以上(最快四年,依茶质、环境而定),会出现油渍,且茶质越佳者越明明;但有时储存环境温度过高,也会快速出现油渍。

  年份与纸张完整性无关,保存良好的老茶纸张可能完整没有受损;反而入仓茶,在短时间内因潮湿与茶虫因素而毁损。蠹虫(银鱼)无论是在任何环境都可能存在,所以纸张被蠹虫咬食而破损,以此无法推测储存环境。

  饼身

  在一定年份,大约七年以上相同茶品比较;入仓茶的饼身边缘因湿气而较松散,但也因为湿气与压力,越往中心点越硬。而没有入仓茶因为通常储存量少,整筒重垒重压的机会相对少,加上正常发酵与氧化,是整饼均匀的松散开。

  茶菁色泽

  以生茶饼来说,四年以上没有入仓茶菁的色泽油亮光洁,饼身内外颜色相同或是差异不大。入仓茶菁颜色灰白、灰黑,或是偏红(入仓重),且通常内外颜色不一、色差大。若茶菁黑而不油亮、色灰黑,通常为高温退仓方式造成。但有些茶商会喷茶油,如此会出现茶饼内外色差大的状态。

  熟茶品的辨识,未入仓的好熟茶品红棕色而有轻微亮度;若偏深黑、青黑色,则属於渥堆不当造成,茶质会受影响。入仓茶品通常略带白霜,或是红黑色而无光泽。

  茶菁味道

  以生茶品来辨识,未入仓茶的茶品有如冻顶乌龙或铁观音老茶香气,淡淡的陈香、微酸、带蜜味。入仓茶,有所谓的仓味;广东茶仓较闷,香港老茶仓通常陈味浓,味道明显差异;稍有年份支香港仓茶饼会有所谓樟香,或是参樟香。入仓茶品仓未退完仓前,常能从外包纸就能嗅的到仓味。

  判断熟茶品,轻度入仓之轻发酵芽叶熟散茶特有香气,有如乾荷叶香,如白针金莲。轻发酵之熟老叶,有年份之未入仓茶,或是轻度入仓茶品。有红枣香与熟枣香之分,如7581、枣香砖。入湿仓较重之青壮叶熟茶,或轻度湿仓之老熟茶,然二者香气差异大,主要香气来源为茶叶木质化香气,如8592、7562。

  汤色

  未入仓生茶,汤色从金黄、黄红、浅琥珀色、透亮琥珀红...依年份与制程、品种不同而有所变化;共同特色与关键在於汤色清亮,且泛油光。入仓茶汤色较暗而深、不清亮,除非仓度非常轻、老茶或退仓多年的茶品,才有可能清亮而油光。从另一角度来说,汤色琥珀、清亮、油光,也是优质茶的特徵。

  新熟茶,入仓茶较为入仓茶汤色深而不清亮;老茶,若退仓完整,二者汤色差异不大,但还是未入仓茶较为清亮。

  口感

  未入仓生茶,「果酸」是稍有年份茶品主要特色,口感清爽不腻、回甘强,茶韵足、杯底留香。四、五十多年的印级茶,如果没有入仓,以重手浸泡仍微带苦涩味。同期入仓茶则汤滑水甜,口感饱满;适度入仓,时常会有超越未入仓茶的表现。但最大缺点,就是不管怎么退仓,永远都有仓味。

  未入仓熟茶,则虽口感清爽、茶韵足,但水薄而质轻,泡水短。轻度入仓熟茶,汤滑水甜,香气足、口感佳,多方面表现都略盛未入仓熟茶一筹。在熟茶方面,个人较偏爱轻度入仓。

  斗茶

  『斗茶』,在民间流传已久,切确年代笔者尚无考证,在此仅将此法用於检测二种茶品优劣与仓味。二种茶在相同客观条件下,使用相同茶具、相同的水冲泡水、相同置茶量、相同水温、相同冲泡时间、相同泡数、相同杯子等等,二种茶交替喝,如果出现其中一泡茶的滋味出现大变化,比如滋味变淡、出现杂味、苦涩味增加...等等,则此泡茶质相较劣於另一泡茶品。

  斗茶的情形下会将较劣质的茶品缺点表表出来,而当明显入仓茶碰到没有入仓茶时,「仓味」它会成为缺点,如同杂味般被突显出来。然,明显入仓茶(较闷的茶)单独喝的时候,不会有此感觉,主要是因为茶内的浸出物质中许多活性物质会成为对比物质。入仓茶,在增湿、增温、不通风的环境下,基本上与熟茶洒水渥堆过程有些类似。若将入仓茶或是熟茶以120度以上的高温烘焙,所排出的味道,二者十分相近。

  通常鉴定有无入仓,笔者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为对照组。为何使用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如前文所提「斗茶」是以茶品互相比较,如果对照线不够干净、浸出物含量不高,也就是茶质不好或仓储状态不够明确,将无法明确突显对方的缺点。

  茶园茶(台地茶)茶质如果不够好,以内涵物质不及对方时,在口感上可能会略逊一筹;此时,对照组茶质输了如果出现杂味,将无法确认是仓储的杂味,还是茶质的杂味?

  最后使用栽培型野生茶鉴定茶质与仓储状态的主要因素,可能再几年后容易被推翻。1956-1996年之间(古董茶品之后)的茶品,坊间量产茶品少有纯野生茶。直至1996年以后,尤其1999年以后的茶品出现大量栽培型野生入仓茶;如果仓度轻、茶质好,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做对照组,如果茶质不够厚重,可能无法将入仓茶的杂味比较出来。

  结语

  此文探讨如何辨识入仓茶品,并非表示笔者完全排斥入仓茶。笔者品茗普洱茶十八年来,所品饮茶品,尤其印级古董茶都是入仓茶为主。适度的调控提高温湿度能令茶品快速陈化,以及提升香气口感。但其风险太高,在卫生安全上也有所顾虑,所以并非一般消费者储存茶品所能做到。撰写本文,除了引导消费者选购好茶品以外,另一目的是因为目前坊间只要标榜「未入仓茶」「乾仓茶」就能提高售价,因为少见而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自然提高数倍。简略提供视觉、嗅觉、味觉来辨识仓储状态,即本文最终诉求!

普洱秋茶和春茶各具有什么特点


   冬天,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


   经过一冬的修养,春茶所含的内含物质是最丰富的,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这是春茶和夏秋茶相比很细微的差别。


   潜伏一个冬天之后,第一拨春茶,即明前茶是质量最好的,香气馥郁,内质丰厚,茶汤有厚重感,滋味沉稳内敛,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普洱秋茶,又称为“谷花茶”,茶品质仅次于春茶,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



   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在这种情况下,秋茶叶条较春茶瘦弱,尤其叶片的厚度明显降低,口感汤质淡薄,滋味弱,连带着苦涩也较弱,有种清淡如水的感觉,但秋茶也有过人之处,秋茶最吸引人的是它的高香,香气高亢缭绕,有种喷薄而出的气势,再加上它苦涩低,也算是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