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可居茶介”普洱茶专题讲座开讲

“可居茶介”普洱茶专题讲座开讲

2019-03-15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7月11日和12日14:00,来自中国香港的著名茶人陈国义先生,在宽巷子17号的“可居茶介”进行了普洱茶专题讲座。

  清雅古典的“可居茶介”是宽窄巷子里极具有茶气质的一处佳所。推开明清木门,进得清幽院落,一株桂花树旁,此次讲座就设在中堂里。届时吸引了大量成都茶友聚在这里,远道而来的陈国义先生不仅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与茶的故事,更与各位茶友讲述了二十余年泡茶和品茶的心得体会。席间,在座所有人都有幸品位了陈老先生泡的各种好茶,在茶香中度过了一个炎热却不失清雅的夏日午后。

  陈国义先生早在1988年就创办了“茶艺乐园”,经过陈老先生的用心经营,那里已经成为香港茶艺圈内一个知名地标。除此之外,陈老先生还首创了普洱茶干仓藏法;而如今市场上名声斐然的八八青饼,也是出自他的手笔,正是有他的慧眼识茶,才有如今的八八青饼。

有用+10
分享

看普洱茶与柑橘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时下,当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边界在互联网新思维的冲击下,正变得越来越模糊的时候,跨界与混搭已悄然成为撬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一大支点。

 

  如今,这股跨界混搭风,正徐徐刮到了传统行业茶叶的身上。

 

  怎么?传统茶叶也玩跨界混搭?

 

  是的,你没有听错!

 

  在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舌尖体验的今天,茶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单一茶叶的色香味,转而寻求更加丰富多彩的品饮体验和养生功效。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传统茶叶玩转跨界混搭风的第一出:普洱茶与柑橘的激情碰撞!

  大红柑与普洱熟茶的混搭

 

  1.因何缘起?

 

  以往,普洱茶与柑橘的正面交集并不多。

 

  在茶桌上,普洱茶是主角,柑橘则只是花式茶点中的一种,充当配角。

 

  很多人想不到,有一天柑橘也能与普洱茶联袂成为茶桌上的主角,不仅能吃,还能冲泡,直接拓展了茶人们对于喝茶的无限想象空间。

 

  普洱茶,尤其是散状普洱熟茶,汤色红浓,性温味醇;柑橘,去肉取皮,晒干后,再经陈放,自古以来就是一记良药“陈皮”,其芳香馥郁,理气润肺,去湿降燥。

  小青柑与普洱熟茶的混搭

 

  这两种天然食材的神奇组合,既自带药理属性,又兼具奇妙的口感体验——既有柑橘的果香,又有普洱茶的甘滑,一下子就击中了茶人们长久以来略感平淡的品饮痛点。

 

  也因为柑橘的不同成长期和就地取材的不同形式,普洱茶与柑橘的激情碰撞,直接催生了三种不同的混搭方式:小青柑、大红柑、陈皮普洱,人们一般统称之为“柑普茶”。

 

  小青柑一般取夏季七、八月份未成熟的、果农进行疏果时打掉的多余柑橘幼果;大红柑则取金秋十月前后未完全成熟的柑橘,个头比小青柑大了将近一倍,颜色也开始变红;陈皮普洱则使用年底完全成熟的柑橘,清洗风干后,使用特制工具先轻取盖子,再挖掉内部果肉,填入普洱熟茶,盖上盖子,经自然阳光日晒、手工炭焙、机器烘干等方式加工而成。

  柑橘青果原料的加工

 

  2.何为优质?

 

  我们知道,柑橘有优劣,普洱茶也有好坏,加工工艺也会因人而异。

 

  普洱茶与柑橘的激情碰撞,是碰撞出了热情火花,还是成了冤家路窄?

 

  主要取决于以下两大因素:

 

  一是原料。农产品大多具有地域属性,柑普茶也不例外。

 

  全国范围内柑橘种类不少,适合制作柑普茶的柑果并不多,因为内含物质与皮厚程度不一。其中尤以广东新会产的历史最悠久、品质最佳。因为新会柑皮厚可达2.2mm,表面凹凸不平,包粒大,制作成成品外观油润,色泽光亮,内质更丰富,柑香更馥郁。

 

  普洱茶最好能用宫廷级或者特等的散装普洱熟茶。好马配好鞍,等级越高,成为优品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两种食材的巧妙融合

 

  二是工艺。成熟的加工工艺对于柑普茶最终品质的形成扮演了锦上添花的角色。

 

  柑普茶加工工艺有生晒与烘焙之分。生晒就是利用阳光自然风干晾晒;烘培就是利用手工炭焙或机器加温烘干。

 

  生晒费时费力,短则半个月,长则一个月以上,期间还需考虑到天气变化对柑普品质的影响,但工艺自然,活性成分多,香气馥郁;烘干出品较快,但加工技艺水平要求高,温度火候控制是关键,容易出次品。

 

  如果工艺更讲究,则先蒸再晒干,或先蒸再烘干,让柑橘,尤其是尚未成熟的小青柑富含的挥发油凝结析出,形成白霜附着在表面,同时也让普洱茶茶汁溢出,柑香与茶香互相交融,达到彼此相得益彰的效果。

  表面显白霜的小青柑

 

  3.如何品饮?

 

  小青柑、大红柑基本上烘干后就可以随取随品,陈皮普洱则需要陈放三年以上,那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陈皮普洱茶。

 

  喝柑普茶,在柑也在茶,或浓强,或清雅,或甜润,或爽口……混搭后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滋味让品饮者口腔内充满了层次感和力量感。

 

  不过,由于源于不同原材质的不同混搭方式,小青柑、大红柑、陈皮普洱所呈现出来的品性及适饮性也不尽相同。

  清甜风格的小青柑

 

  那么平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品饮柑普茶呢?我们建议,注意做到:“任意但不任性”。

 

  所谓“任意”,指的是柑普茶既可以整粒投茶,也可以掰碎了,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投入适当比例的柑果皮和普洱。

 

  所谓“不任性”,指的是要想完美感受到柑普茶的特色滋味,冲泡时需要讲究这四点:

 

  1、水温控制,宜高不宜低,95度最合适。太高,容易有酸感,太低基本只有柑味而无茶意。

 

  2、根据口感,选择不同注水方式。欲求入口清甜,则注水先冲柑皮;欲求滋味醇厚,则注水先入柑内普洱;欲求柑香茶味,则注水对准柑皮与熟普的结合处。

  注意根据口感选择不同注水方式

 

  3、冲泡多次后的柑普茶不要浪费倒掉,还可以煮着喝,会让你耳目一新,尤其是寒冷的冬季。

 

  4、小青柑柑香明显,但相对青涩,表皮青褐,若转化不好,易带酸感,比较适合小清新品饮者;大红柑,尤其是陈皮普洱,表皮黄褐,汤色红浓、回甘绵长,比较养气,药用价值比较高,适用人群更广。(原创:传统茶叶也玩转跨界混搭?看普洱茶与柑橘的激情碰撞)

迎接普洱茶繁荣的春天

  普洱茶作为国茶中之上品,是由普洱茶的内涵"三大特征"所决定的,即:一、普洱茶原产地域的独特性,二、普洱茶特有的品种性,三、普洱茶独特的工艺性及其只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所决定的,也为自孔明兴茶1780年的历史所证明,并非可以炒作而成,也不是花重金撰文就能抵毁掉的。正如中华茶人联谊会的专家王郁风先生在《茶中普洱犹如酒中茅台》一文中所说:饮地道的普洱茶,犹如品饮正品茅台酒,两者似有某种共同品格,例如普洱茶与茅台酒两者都是饮品中的的佼佼者,两者产地都有特殊的天时、地利的小环境,两者的特色难以一言概括,故都以产地命名,茶贵新、酒贵陈,唯独普洱茶以陈为佳,制成品经过存放后熟过程(缓慢后发酵),转变成各具独特风味的饮品,两者在一定年份内"愈陈愈香"。
  唐代樊绰在《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在今普洱市景东县城。地处云岭无量山脉和哀牢山脉之间。历史上无量山区就出产过优良品质的茶叶,当时(唐代南昭时期)银生节度的辖区较大,除今天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各县外,还包括与二州市接壤的越南、缅甸、老挝、泰国部分边境地区。这些地方产的茶叶都属银生城界诸山出的茶叶,为后来普洱茶的前身,当时虽无具体茶名,但除自己饮用外,已作为商品销往西蕃。明代洪武十六年(1383)将治地改为普耳,万历年间改称普洱。从此,在这里生产、加工和驮运到这里集散的茶叶统称为普洱茶。
  明代谢肇制著《滇略》中就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之说。清代《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这便是有文字记载的史证。
  另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十八年(1661),仅从普洱运销西藏的茶叶就有3万驮之多,而驮运的茶叶均属紧压的紧茶(牛心茶)砖茶和沱茶。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在普洱设普洱府,辖区比银生节度辖区有所缩小,主要包括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各县,均属唐代产茶的"银生城界诸山",普洱生产加工和从各茶山驮运来集散的茶叶剧增,驮运茶叶的马帮络绎不绝。
  千百年来普洱茶不仅是各级官员和平民百姓喜爱的饮品,而且被清朝列为贡茶,由地方官员押运到京城供皇室享用。清乾隆九年(1744),云南布政司拨出千余两白银给普洱府辖区的思茅厅专门采办贡茶。于是便有了普洱茶因普洱得名,普洱因普洱茶扬名天下之说。清代乾隆年问,朝廷还把普洱茶作为国礼回赠英国国王。可见普洱茶品质之优是为历史所见证的。
  普洱茶品质优良还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普洱茶产区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地处澜沧江中下游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冬无严寒,夏无酷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干湿分明,少霜多雾,茂密森林下植物种类繁多,真可谓"绿荫蔽天密
  无缝,林海沧茫翠连云",为云南大叶种茶树的繁衍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普洱市境内经普查在森林中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有38万亩,其中镇玩县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内千家寨1号野生大茶树和2号野生大茶树,分别生长在海拔245Om和海拔2280nl的山中,经专家考证树龄分别为2700年和2500年。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的面积达28747.5亩,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最原始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此外,还有千年树龄的邦威过渡型古茶树,芒景、景迈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以及以普洱茶种为主广泛栽培的生态茶园和有机茶园,经国内外的专家考察论证,一致认为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生、传播的摇篮,被称为世界普洱茶的故乡。
  普洱茶产区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各产茶县,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的普洱茶产品,同贵州的茅台酒一样,是不可复制的产品,具有明显的特征。
  历史上的普洱茶都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分筛拣剔蒸压成饼茶、砖茶、沱茶等各种紧压茶,在长期储运过程中逐步完成其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而形成普洱茶特有的色、香、味的品质风格:.这一后期氧化过程被称为自然后发酵的普洱茶,在一定年份内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为适应市场需要,1973年起,中土畜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昆明茶厂采取人工速成发酵的办法进行试验,后经省科委列人科技实验项目,拨出专项资金,由省茶叶公司委托省微生物研究所实施,昆明茶厂协作配合,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反复研究,认为普洱茶后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酵类(植物酶类)综合发酵的过程,而发酵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醋化后熟过程,逐步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陈香风格,其陈香随后期醋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越高,因此某些媒体散布的"普洱茶越陈毒性越高、越大"的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马哲峰:研习普洱茶的三种门径

马哲峰:研习普洱茶的三种门径

说起普洱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茶中最难是普洱”。亦或是:“茶人的最后一站是普洱”。可见习学普洱茶之难。那么,对于喜爱普洱的茶友来讲,究竟如何去认知普洱呢?倘若加以归纳总结一下,无外乎以下三种门径,仅为一家之言,供茶友们参考。

一、研习门径之一:茶学是基础

约略加以划分的话,茶学可以分成两大时期:其一是古代茶学时期。自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为标志,历经千年以降自清代结束为止。其主体是唐、宋、元、明、清时期,历朝历代的文人士大夫,或自著述、或者编撰,题材形式多种多样。古代茶学文献研究的集大成者,当属历史学家方健先生,历三十余年之功,终成七卷本煌煌巨著《中国茶书全集校证》。现在想要获知普洱茶真实的历史面貌,仍然需要从既往文献中探寻。单以普洱茶研究而言,最值得称道的是杨凯先生的巨著《号级古董茶事典》,副标题为“普洱茶溯源与流变”。其以文献、文物讲历史的书写风格,既活泼有趣,又经得起考证。其二是现代茶学时期。现代茶学教育是从茶业讲习所开始的,可以上溯至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先后在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相继设立茶业讲习所,是为现代茶学高等教育的前身。现代茶学进入高等教育序列,当归功于“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先生于1939年在重庆复旦大学创建茶学门类。自讲习所时代算起,现代茶学教育已历百年。而自吴觉农先生1939年创办茶学高等教育至今,也已经走过了70余年的历程。我国拥有全世界最为完备成熟的茶学教育体系,从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一应俱全。在茶学科基础教育中,《茶树栽培学》、《制茶学》、《茶叶生物化学》与《茶叶审评与检验》这四门课程属于重中之重。自20世纪70年代末尝试全国统编教材至今,都经过多次修订,一版再版。完全可说是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茶学教育者心血的结晶之作。

唯一的缺憾是作为教材的可读性不高,读起来比较枯燥。饶是如此,仍然是最具价值的茶书。于茶来讲,技术决定品质。这四本教材都是围绕茶的品质为中心,以科学为视角阐述技术。活在当下,以茶为业,最重要的是懂技术。茶叶终归是一种商品,注定要以品质来赢得消费者。常笑言与众,最具价值的图书都是最难读的,可作为枕边书,开卷有益,梦里亦不会迷失方向。

马哲峰:研习普洱茶的三种门径

于普洱茶来讲,几乎是当下整个中国茶的缩影,集所有富于争议的话题于一身。客观来讲,茶友们甚至是茶商们关于普洱茶的争论,大多是由于缺乏茶学的基础所致,非常多的问题都是似是而非的争论,只要去读一读这四本教材,就可以迎刃而解。但不意味着读了这四本教材,可以包治百病。教材本身也是有局限性的,现实中的普洱茶在不断的发展和嬗变,而教材是对继往经验的总结,所以会有一定的滞后性。

举例如:继往教材中对晒青茶的制法评价偏低,认为是最差的。表面上是工艺所致,实际上是由于固守旧有的观念所致。传统的名优绿茶出自蒸青、炒青、烘青,全无晒青的份儿,主要是认为日晒干燥的晒青茶有“日耗”味儿。工艺的改进,观念的更新,而今以名山古树为代表的晒青茶,实际上已经跻身名优茶的范畴,无论是品质或者身价,都已经超优名优茶。传统的名优绿茶,多属中小叶种,精于工艺,虽说注重香气、滋味,实际上更加注重的是外形。尤其是现在,蒸青、炒青和烘青类的名优绿茶,最直观的区别是外形,而内质渐趋相似或相同。直白的讲,是长相不一样,实际差不多。而晒青茶的名义下,外形粗枝大叶,远不若名优绿茶好看,初看都一样。而以名山古树为代表的晒青茶,每一座名山头的古树茶,实际上都是一种名优晒青绿茶,从香气、滋味两项因子来看,风格迥异。所以才有众多的山头茶迷。总的来说,研习普洱茶,茶学基础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茶学的基础,却绝难有客观、公平、公正的理性认知,对于从业人员来讲,完全可说是不可或缺。曾有学生笑言述说,或许是笔者在各种各样的文章里太多次推荐过这四本书,以致于网上书店里,这四本教材往往都是断货的状态。

马哲峰:研习普洱茶的三种门径

二、研习门径之二:标准是依托

我国的茶叶,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完备的标准体系。不同于茶学院校的教材,那是一种知识传授的体系,你听或者不听,全在于自己。标准则是完全不同的性质,可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作为从业人员应当高度重视,避免因为不了解或者无视茶叶标准,而有可能遭受到来自行政部门的处罚。反过来说,了解标准,不但有助于研习普洱,而且也可保护自己正当的权益不受侵害。诸如关于普洱茶分类的争论,原本只是很小范围内学术层面的争议,经过各种媒体放大之后,就连普通的茶友也参与了进来。从业人员一定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实质,这仅仅只是争论,并没有落实到现实的层面。普洱茶分类的划分,从标准体系中来看,首要的依据是2014年底颁布实施的《茶叶分类》国家标准,这个标准可以用八个字来评价:“十分科学,非常复杂”。《茶叶分类》国家标准中将普洱茶分在黑茶类中,只要这个标准没有修改,普洱茶属于黑茶类就是既定事实。不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再参照2008年颁布的《普洱茶》国家标准可知:晒青毛茶被定性为普洱茶的原料,所以应当归属为大叶种的晒青绿茶。不管有多少普洱茶友事实上都把晒青毛茶当作生普的散茶来饮用,都不能改变其属性。晒青毛茶只要紧压成型之后,身份即改变为普洱茶(生茶),属于《茶叶分类》国家标准中第七类里的紧压茶。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之后,即改变身份成为普洱熟茶(散茶),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黑茶。熟茶的散茶经过紧压成型之后,从性质上来讲,归类为黑茶紧压茶。在同一种茶里,身份如此复杂,独普洱一种而已。整个普洱茶从业人员能讲的清楚的都不多,更不用说喜爱普洱的茶友了。

从普洱茶标准的演化来看,远的不说。2003年云南省发布了普洱茶的第一个省级地方标准,其给普洱茶所作的定义是为现在意义上的“普洱熟茶”。当年曾专门向此标准制定者之一的苏芳华先生请教过,过了许久才懂得苏先生的仁人用心,深为感佩。2004年由刘勤晋教授主持制定了普洱茶的农业行业标准,承认熟茶是普洱,对生茶加以限定后才承认,规定要陈放十年以上。当年曾有行业间同仁围绕此话题争论的趣事,传闻曾有人追问刘教授:“存放了九年又三百六十四天的生茶算不算作普洱?”回答说是:“不算,必需要过了那一夜”。闻听者无不莞尔。从这件逸闻中还是发人深思,商业上普遍也认为普洱存上10年才算老茶。日常饮用普洱茶,首选熟茶。若是生茶,最好是存放十年以上。虽然邓时海教授倡导:“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观念广为人知,而现实中迷恋名山古树普洱生茶的茶友大有人在。笔者亦常劝诫身边的茶友:“生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总归是极好的,日常饮用,生茶虽好,亦不可贪杯”。2006年发布的云南省普洱茶综合地方标准,2008年发布的普洱茶国家标准,都是既承认熟茶,又??认生茶是普洱茶,如此一来,普洱茶的市场容量当然是大大扩容了,但也埋下了大量饮用生茶有可能导致的隐患。有趣的是,由普洱茶引发的老茶热潮,引起了其他茶类的群起效仿,诸如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提法,但真正从标准上加以界定的则是铁观音,2016年经过修订增加了“陈年铁观音”的国家标准,界定为陈放5年以上,在这一点上敢想敢干的安溪人再次走到了前面。近年,曾经风闻普洱茶要修订国家标准,如果能藉此增加陈年普洱茶的条目,于整个普洱茶行业来讲,不谛为一大福音。当下实施的普洱茶的国家标准,虽然不尽完善,但总归是极重要的文件,值得认真对待。

马哲峰:研习普洱茶的三种门径

三、研习门径之三:文化是主导

对于茶叶来讲:技术主导品质,文化主导价值。普洱茶更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由茶圣陆羽开创的古代茶学,究其本质是传统文化主导下的一种艺术审美,是将茶作为一种艺术品来对待的。逾越千年之后,一九九五年由台湾师范大学的教授邓时海先生所著的《普洱茶》一书,可说是对古代茶学的承继,具有继往开来的价值。邓先生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炼出了经典的元素,诸如:无味之味、越陈越香等,并给予了普洱茶一个全新的架构,赋予了普洱茶新的生命力。

过去曾经有专家评论:“事实上茶行业是将除了加工以外的所有问题都当作文化问题来对待的。”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有一不断深化的过程,茶也不能例外。现在云南省普洱市政府正在为景迈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而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已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从普洱茶的制作技艺来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就有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尚有普洱团茶制作技艺。

从茶的产地到销区,茶路漫漫,将其联系起来的就是茶马古道,普洱茶不仅在运输过程中悄然发生了变化,茶马古道的文化底蕴也为人们所接受。

茶圣陆羽所开创的古代茶学一脉,对茶的评价来看,是为传统文化主导下的艺术鉴赏法则,唐代称为“别茶”,宋代称为“斗茶”,明代称为“较茶”,清代称为“鉴茶”。

当代茶圣吴觉农所开创的现代茶学一脉,对茶的评价来看,承继的是源自西方科学名义下的商品评价,称为茶叶感官审评与检验,检验依靠物理、化学的方法,审评依靠感官来进行,谓之评茶。

在面对普洱茶进行评价的时候,生茶可以参照绿茶的审评,熟茶可以参照黑茶的审评。面对陈年老生茶,还有陈年老熟茶,则彻底进入了洪荒之境,各说各的话。源自西方的科学,与源自东方的文化,交织融汇于普洱茶一身。倘若能打破二者之间的藩篱,则定然会有一个美丽新世界。2014年底,笔者尝试以科学名义下的茶叶感官审评为基础,以文化名意下的艺术鉴赏为法则,进行了一次尝试,先是在《普洱》杂志刊发文章,然后在中原城市群连开18场“我的普洱美学主义”主题公益巡回演讲,以“外形之美、汤色之美、香气之美、滋味之美、叶底之美”五项议题,与众茶友进行互动和探讨。

想起自己以前主持邓时海教授的普洱茶讲座,先生在讲座开始之初,反复申明:“请你们一定不要相信我讲的全是对的,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多一种参考”。其学者风度,令人赞叹!

从2011年开始,笔者带领自己的团队,每年春秋两季,游学云南,探秘普洱。入山访茶园,入户看炒茶,下山观茶厂,入室访名师,至今已六年矣。对于普洱茶,我们仍然在不断的深入研习的过程中,这也是一个不断排除偏见的过程。在漫漫的茶路上,匆匆行走的我们,秉承先贤开创的法门,致力于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努力上下而求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