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看普洱茶与柑橘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看普洱茶与柑橘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时下,当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边界在互联网新思维的冲击下,正变得越来越模糊的时候,跨界与混搭已悄然成为撬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一大支点。

 

  如今,这股跨界混搭风,正徐徐刮到了传统行业茶叶的身上。

 

  怎么?传统茶叶也玩跨界混搭?

 

  是的,你没有听错!

 

  在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舌尖体验的今天,茶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单一茶叶的色香味,转而寻求更加丰富多彩的品饮体验和养生功效。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传统茶叶玩转跨界混搭风的第一出:普洱茶与柑橘的激情碰撞!

  大红柑与普洱熟茶的混搭

 

  1.因何缘起?

 

  以往,普洱茶与柑橘的正面交集并不多。

 

  在茶桌上,普洱茶是主角,柑橘则只是花式茶点中的一种,充当配角。

 

  很多人想不到,有一天柑橘也能与普洱茶联袂成为茶桌上的主角,不仅能吃,还能冲泡,直接拓展了茶人们对于喝茶的无限想象空间。

 

  普洱茶,尤其是散状普洱熟茶,汤色红浓,性温味醇;柑橘,去肉取皮,晒干后,再经陈放,自古以来就是一记良药“陈皮”,其芳香馥郁,理气润肺,去湿降燥。

  小青柑与普洱熟茶的混搭

 

  这两种天然食材的神奇组合,既自带药理属性,又兼具奇妙的口感体验——既有柑橘的果香,又有普洱茶的甘滑,一下子就击中了茶人们长久以来略感平淡的品饮痛点。

 

  也因为柑橘的不同成长期和就地取材的不同形式,普洱茶与柑橘的激情碰撞,直接催生了三种不同的混搭方式:小青柑、大红柑、陈皮普洱,人们一般统称之为“柑普茶”。

 

  小青柑一般取夏季七、八月份未成熟的、果农进行疏果时打掉的多余柑橘幼果;大红柑则取金秋十月前后未完全成熟的柑橘,个头比小青柑大了将近一倍,颜色也开始变红;陈皮普洱则使用年底完全成熟的柑橘,清洗风干后,使用特制工具先轻取盖子,再挖掉内部果肉,填入普洱熟茶,盖上盖子,经自然阳光日晒、手工炭焙、机器烘干等方式加工而成。

  柑橘青果原料的加工

 

  2.何为优质?

 

  我们知道,柑橘有优劣,普洱茶也有好坏,加工工艺也会因人而异。

 

  普洱茶与柑橘的激情碰撞,是碰撞出了热情火花,还是成了冤家路窄?

 

  主要取决于以下两大因素:

 

  一是原料。农产品大多具有地域属性,柑普茶也不例外。

 

  全国范围内柑橘种类不少,适合制作柑普茶的柑果并不多,因为内含物质与皮厚程度不一。其中尤以广东新会产的历史最悠久、品质最佳。因为新会柑皮厚可达2.2mm,表面凹凸不平,包粒大,制作成成品外观油润,色泽光亮,内质更丰富,柑香更馥郁。

 

  普洱茶最好能用宫廷级或者特等的散装普洱熟茶。好马配好鞍,等级越高,成为优品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两种食材的巧妙融合

 

  二是工艺。成熟的加工工艺对于柑普茶最终品质的形成扮演了锦上添花的角色。

 

  柑普茶加工工艺有生晒与烘焙之分。生晒就是利用阳光自然风干晾晒;烘培就是利用手工炭焙或机器加温烘干。

 

  生晒费时费力,短则半个月,长则一个月以上,期间还需考虑到天气变化对柑普品质的影响,但工艺自然,活性成分多,香气馥郁;烘干出品较快,但加工技艺水平要求高,温度火候控制是关键,容易出次品。

 

  如果工艺更讲究,则先蒸再晒干,或先蒸再烘干,让柑橘,尤其是尚未成熟的小青柑富含的挥发油凝结析出,形成白霜附着在表面,同时也让普洱茶茶汁溢出,柑香与茶香互相交融,达到彼此相得益彰的效果。

  表面显白霜的小青柑

 

  3.如何品饮?

 

  小青柑、大红柑基本上烘干后就可以随取随品,陈皮普洱则需要陈放三年以上,那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陈皮普洱茶。

 

  喝柑普茶,在柑也在茶,或浓强,或清雅,或甜润,或爽口……混搭后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滋味让品饮者口腔内充满了层次感和力量感。

 

  不过,由于源于不同原材质的不同混搭方式,小青柑、大红柑、陈皮普洱所呈现出来的品性及适饮性也不尽相同。

  清甜风格的小青柑

 

  那么平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品饮柑普茶呢?我们建议,注意做到:“任意但不任性”。

 

  所谓“任意”,指的是柑普茶既可以整粒投茶,也可以掰碎了,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投入适当比例的柑果皮和普洱。

 

  所谓“不任性”,指的是要想完美感受到柑普茶的特色滋味,冲泡时需要讲究这四点:

 

  1、水温控制,宜高不宜低,95度最合适。太高,容易有酸感,太低基本只有柑味而无茶意。

 

  2、根据口感,选择不同注水方式。欲求入口清甜,则注水先冲柑皮;欲求滋味醇厚,则注水先入柑内普洱;欲求柑香茶味,则注水对准柑皮与熟普的结合处。

  注意根据口感选择不同注水方式

 

  3、冲泡多次后的柑普茶不要浪费倒掉,还可以煮着喝,会让你耳目一新,尤其是寒冷的冬季。

 

  4、小青柑柑香明显,但相对青涩,表皮青褐,若转化不好,易带酸感,比较适合小清新品饮者;大红柑,尤其是陈皮普洱,表皮黄褐,汤色红浓、回甘绵长,比较养气,药用价值比较高,适用人群更广。(原创:传统茶叶也玩转跨界混搭?看普洱茶与柑橘的激情碰撞)

有用+10
分享

普洱属于什么茶类

普洱茶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分为生茶和熟茶,很多茶友喝过生茶后说普洱茶属于绿茶,而有的茶友喝普洱熟茶则认为普洱茶属于红茶,还有茶友说普洱茶属于黑茶。那么普洱茶属于什么茶类呢?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普洱茶属于什么茶类。

陈椽教授指出:

“茶叶分类,应以制茶的方法为基础,茶叶种类的发展是根据制法的演变。”

“茶叶分类,其次要结合茶叶品质的系统性。”

“茶类的发展历史先后,也可作为茶叶分类依据的参考。”

“根据制法和品质的系统以及应用习惯上的分类,按照黄烷醇类含量多少的次序,可以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类……这样排列,既保留劳动人民创造的科学的俗名,分类通俗化,容易区别茶类性质,而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茶叶内在变化的简到繁、少到多,逐步发展的规律,加强了分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普洱属于什么茶类

普洱茶名目较多,有普洱散茶、普洱沱茶、圆茶(七子饼茶),紧茶、饼茶。普洱茶指的是普洱散茶,品质特点是条索肥壮,汤色橙黄,香味醇浓,带有特殊的阵香。它是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筛制成半成品后,经过潮水沤堆,促进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在湿热条件下转化,以形成其独特的品质。沤堆过程要多次散热透气,避免烧心。沤堆变色适度后,开堆进行自然风干。然后经复筛、拣剔、匀堆、包装即成商品茶。

普洱属于什么茶类

很多人把它归为黑茶。历史上确有把普洱茶归为黑茶类,在安徽农大出的陈椽教授的《制茶学》一书中即作此分类。

但是,业内对此存在异议,主要是其工艺和黑茶有异。特别是近年,争议更大,直到2006年出来的云南省地方行业标准里,把普洱茶定义为云南一定区域内大叶种茶制成的紧压茶及散茶,算是在业内达成共识——即普洱茶是一特种茶,不属于任何一种茶类。至今年7月份,普洱茶地理标识下来后,这种说法就更加有根据了。另,在国家进出口商品目录中也是将它放在特种茶类里的。

普洱茶的保存·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如何存普洱茶

   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总体温和湿润,存茶难度属中等。

   普洱茶吧网小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上海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一般是梅雨季节,忽晴忽雨,20多天的雨量约占全年的1/4,存茶较多的茶友在这段时间需特别注意防潮。

   存茶涉及的种类很多,像上海这样特殊的气候,普洱茶吧网对于新茶、中期茶和老茶如何存储作以下简单介绍。

   新茶

   存茶工具:存茶主要用布袋,好处是更好的散水汽和青味。

   存茶位置:尽量放置在高处,避免散发的水汽影响到上层存放的茶。

   中期茶

   存茶工具:笋皮,即传统包装一提茶所用的竹笋壳,所以整体存储转化效果更佳。

   存茶位置:尽量放置在高处,防止串味,更有利于长期保存和转化。

   老茶

   存茶工具:紫砂缸,透气性好,对周边的湿度有一定调节作用。

   存茶位置:尽量离地有一定距离,一是方便取用,二是充分和氧气接触,有利氧化,转化效果更好。

普洱茶膏芳香四溢

普洱茶膏芳香四溢!普洱茶膏,这现世千年的贵族养生饮品,几经浮沉,在几家现代普洱茶膏公司的发掘努力下,如今已如朝阳之势冉冉而升,渐为茗人雅士所知悉,成为精英之士高端会晤、修身养性的必品佳茗,让我们来细细品读。

常温方能提取茶中有益物质

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从温度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三种:低温、常温、高温。三种工艺,究竟哪一种为最佳呢?

史书记载,清宫普洱茶膏的制作,为了保证温度能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竟然奢侈地选择花梨木作炭,而且是三百年以上树龄的花梨木。

《本草纲目拾遗》里描绘道,花榈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广州植物志》里也有记载,“海南岛特产……为森林植物,喜生于山谷阴湿之地,木材颇佳,边材色淡,质略疏松,心材色红褐,坚硬,纹理精致美丽,适于雕刻和家具之用”。

而我们都知道,在当今的木材市场上,顶级花梨木的价格可达数十万元1立方米。清宫茶膏的制作上,为了保持恒定的温度,不惜重金以300年以上树龄的花梨木作炭。因为这个树龄的花梨木,材质比较均匀,燃烧时释放出来的温度和热量能够保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上,从而保证普洱茶膏的常温熬制。

在清宫普洱茶膏诞生之前,云南民间一直延续着土法制作茶膏工艺。这种工艺的制作方式主要是采用高温煮沸,令茶叶中的各种成分溶解到茶汤中,然后再以高温煮沸的方式蒸发茶汤中的多于水分,最后得到茶膏。这种制作方式由于采用了高温制作,特别是在收膏过程中温度超过100℃,对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在这一方式下任何种类的茶叶都不可能保留茶香,味道自然也就较差。而我们知道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色,这就是其中的活性成分在缓慢的转化茶叶成分,土法熬制破坏了活性物质,转化也就随之停止,茶膏无论如何陈化,也不会有陈化现象的发生,味道只会越放越差。

而现代兴起的喷雾干燥工艺,由于在收膏过程中会出现近160℃的高温,同样会破坏茶汤中的芳香物质和活性物质,让茶香几乎完全丧失。虽然采取高科技手段,事实上与云南民间土法熬制的茶膏一样如出一辙。

高温破坏了茶叶中的有益物质,那么低温呢?事实上,低温工艺导致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不能有效的溶解入茶汤,这一点非常好理解,我们使用冷水泡茶。是不会闻到茶香也品尝不到茶味的,因此这一技术获取的茶膏尽管比冷水泡茶更加先进,但同样也不能让茶膏具有较好的香气。但这一技术毕竟保留了一定的活性成分,因此在保存时间和陈化口感上还是优于土法熬制的。

常温工艺让普洱茶膏芳香四溢

再一种就是贡润祥普洱茶膏采取的是常温仿生浸提工艺,这种工艺继承了清宫茶膏工艺的精髓,是模仿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根据清代以梨花木为炭的常温原则,利用当代技术在常温下提取茶汤和浓缩,让温度维持在40摄氏度左右,整个过程保证了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能够有效溶解到茶汤中,又避免了过高的温度造成芳香物质挥发和活性成分被破坏,所以制作的茶膏香味十足,陈化后的口感滋味也更好。

能恢复甚至提升清宫普洱茶膏的品质,需要强大的专家团队的支持。贡润祥普洱茶膏除了拥有自身的研发部门外,与国内著名的科研单位展开一系列的合作:与云大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研究所、理工大等大学科研所建立合作研发关系,聘请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虞泓教授为首席科学家,形成全国最强大的茶膏技术研发平台。担任贡润祥首席科学家以来,虞泓教授解决了茶膏理化指标的定性、定量技术,指导工艺方向,对其香气、口感加于优化,大大提高了贡润祥普洱茶膏产品质量。

除了虞泓教授与他身后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外,另一个合作机构也是贡润祥茶膏科研体系的中坚力量,那就是由赵天瑞教授领军的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与贡润祥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后,赵天瑞教授解决了悬浮、溶解、浸提等各种工艺程序,大大推进了贡润祥的精工提炼和规模化生产。

贡润祥普洱茶膏的研发团队齐聚工厂,耗费数年心血,他们先从复原原始工艺入手,使用云南优质的弱碱性山泉水作为提取介质,再用与花梨木燃烧特点类似的红木保持提取和熬制过程的温度,经过反复试验证实了温度能够让茶叶在析出过程中充分溶解出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同时也确定了造成芳香物质过度挥发和活性成分被破坏的临界温度点为不超过47摄氏度,平均温度为40摄氏度。

贡润祥普洱茶膏重点突破的科技正是如何保持温度,这也促成了贡润祥拥有了目前最先进的仿生常温浸提技术。这项技术是经过精密数据分析,模仿了天然状态下提取茶汤和制作膏体的全部过程,使茶叶在最接近自然的温度和环境下溶解、升华并进行提取,原本的保留了茶叶的分子结构,让茶膏最大程度保留茶叶原有的口感、香气和汤色,并在最大限度浓缩有益成分基础上,将养生、纯天然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承扬了清廷皇家普洱茶膏的养生价值。

常温仿生浸提技术是贡润祥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一技术可对茶膏生产过程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大气压等方面全面把控,加之在茶膏生产过程中保留了清朝宫廷茶膏的186道制作工艺,使贡润企业的茶膏成为了清宫普洱茶膏失传100多年后,真正具备宫廷茶膏品质的现代茶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