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市茶叶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

普洱市茶叶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

2019-03-15 访问量: 32 茶礼仪网

    2011年12月27日至29日,市茶叶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市茶叶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班子成员,并讨论通过相关事宜。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善强出席28日的大会并讲话。张善强说,市茶业协会成立六年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宣传中国茶城、打造茶品牌、创新茶产业、传播茶知识、弘扬茶文化、服务茶企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会员、茶农、茶叶企业、茶叶客商和消费者服务,在促进茶叶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开拓茶叶市场,弘扬普洱茶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全市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张善强说,2011年,全市现代茶园面积达141.2万亩,茶叶产量达6.08万吨,实现茶叶产值36.18亿元,与协会成立时的2005年相比分别提高了3.2万吨和26亿元。张善强指出,市委、市政府对茶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将重点加快实施中低产茶园和生态茶园改造,大力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全力开发新型茶产品、保健品、休闲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等产品,推动茶叶企业转型升级。市茶叶协会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必将大有可为,希望协会更加充分履行好协会职能,以实际行动把服务做得更好、更快、更优,立足普洱,着眼全国,面向世界,广结茶缘,不断推进普洱茶文化交流和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向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迈进。

    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关于荣聘市委书记沈培平担任普洱市茶叶协会总顾问,荣聘市政府副市长杨卫东、市茶业局局长李富林担任普洱市茶叶协会名誉会长的决定。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天士力生物茶谷、木乃河工业园区、祯瑞茶业公司。

有用+10
分享

细说普洱茶历史(10)

  港、台的商人将喝普洱茶的文化带到东莞,感染着东莞当地人,带动着东莞人喝普洱茶,同化着他们的喝茶文化。改革开放在外资的带领下,内地经济逐渐地好起来,一些先富起来的东莞人,也成为了老板级的人马,他们在饮食品位上也有了追求,喝茶也讲究起来了,追求一些有品位高档的普洱茶来喝。与在东莞的港、台商人互相交融,使得喝高品质普洱茶的人群越来越大。人有好东西都喜欢拿出来在别人面前炫耀。这些群体又会各自向亲戚朋友互相介绍宣传,正所谓一传十,十传百。喝高品普洱茶渐渐地在东莞传开,形成了一定的群体基础。

  有相当的群体喝高品普洱茶,就有相当的需求。但去哪里买货呢?这就成问题了,而且成了很大的问题。因为,当时东莞是没有茶叶市场的,根本就无法买到高品的普洱茶。香港是有这种普洱茶,但当时内地人是不可以随便去香港的,八、九十年代内地人进香港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难。港、台商人是可以带点过来自己喝,甚至可以帮朋友带一点,但这毕竟是小量,不可以大量流通,满足不了大量的需求。

 

  历史的使命又会落在哪里呢?自然就落在了远近闻名的芳村茶叶市场了。有看我们前文的茶友,就会知道,芳村茶叶市场不是谁去开的,是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自然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的发展是适应了市场的需要。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十多年漫长的时间,可谓根深蒂固。是现在任何人为用商业手段开的茶叶市场不可以相提并论和比拟的。它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完全没有做任何商业广告,而是靠自身一宗宗交易和生意做出来的,所以能深入人心,它本身就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需要买茶叶的人,在其它地方买不到,自然会找到远近闻名的茶叶集散地芳村茶叶市场。就算你要买的茶叶,这里没有都没关系,因为这里人才济济。只要多几个人问同一种茶叶而没有,生意人触角都很灵,很快就会找回来卖,因为这是他们的财路,高品普洱茶也是这样的,经过顾客和茶商的互动,慢慢地形成了市场。从九十年代初芳村茶叶市场,就开始有人经营高品的普洱茶。从此普洱茶开始了缓慢的发展期。我们这里所说的高品普洱茶只是区别于菊普和比其高档的普洱茶的泛指。

普洱茶喝法煮茶趣谈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

   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时至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

   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称“风罏”。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依此说,宋陆游年间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遵生八笺》说:“元时,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铸法,名擅当时。”这二家铸法主要精干罏面的拔蜡,使之光滑美观,又在茶罏上有细巧如锦的花纹。“制法仿古,式样可观,”还说“炼铜亦净……或作。”实指镀金。

   由此可见,元代茶罏非常精制,时至明朝,社会也普通使用“铜茶罏”,而特点是在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其中有一种饕餮铜罏在明代最为华贵。“饕餮”是古代一种恶兽名,一般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见到这种琢刻的兽形。是一种讲究的琢刻装饰。由此见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艺十分突出。

   我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茶用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茶吹”,或“铫子”,又有“镣子”之名。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日鼎,无足日镬”。(明清时期,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镬”叫锅。)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
 
   过去一些作家认为,我国约在元代出现“泡茶”(即“点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为之一变(指改制用汤瓶)。但据笔者所收集的史料来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这里顺便摘引两条史料为据。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指南宋)沦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罗大经之意,过去(南宋以前)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鹤林玉露》又说:“陆氏(陆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为合量下末。”

   陆羽是唐朝人,是《茶经》的作者,被认为是我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这样一个茶家煮水都使用“镬”,足可说明唐代还未曾使用“汤瓶”。又据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煎茶歌》中谈到煮水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苏轼的这段诗词可以作为宋以来煮水用“汤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证。

   明朝,沦茶煮水使用“汤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汤瓶的样式品种也多起来。从金属种类分,有锡瓶、铅瓶、铜瓶等。当时茶瓶的形状多是竹筒形。《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说,这种竹筒状汤瓶好处在于“既不漏火,又便于点注(泡茶)”。可见汤瓶既煮水又可用于泡茶两种功用。明代同时也开始用瓷茶瓶,可是因为“瓷瓶煮水,虽不夺汤气,然不适用,亦不雅观。”

   所以实际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还有奇形怪状的作品。见《颂古联珠通集》“一口吸尽江南水,庞老不曾明自己,烂碎如泥瞻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明朝竟有三只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地步。无疑,这种怪异茶瓶只能作为收藏装饰物,仅此而已。

要了解普洱茶,先了解大益7542


  这是一篇写给普洱茶商、普洱茶爱好者以及茶文化研究者看的文章。

  对普洱茶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对普洱茶心存疑虑的人也在不断增加。我们经常可以接到各地茶商茶友的询问,包括对仓储的、用料的、年份的等等的疑问,其中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是:面对市场上眼花缭乱数不清的普洱茶品种,面对各种各样的理论与说法,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比较正确比较快捷地喝明白普洱茶?

  面对类似的问题,我们一般会郑重地建议他们先把各时期勐海茶厂生产的7542喝明白。唛号为7542的青饼,是勐海茶厂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生产的一款产品,也是勐海茶厂出产量最大的青饼。该茶以幼嫩芽叶撒面,色泽乌润,里心肥壮,底茶略粗,稍带黄片。冲泡后香气醇正持久,滋味浓厚回甘,经存放后变化会比较丰富。纵观7542,应该说是一款中和协调的茶品。我们之所以提出:“要了解普洱茶,先了解7542”其主要原因有四:

  一、7542具有较长持续生产历史,有利于比较不同时期普洱茶的变化。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越陈越香是它的核心价值,不同陈化时间的茶有着不同的变化。想要全面系统地了解普洱茶,就有必要通过全面系统地跟踪了解某一款茶在各种后发酵环境中相同以及不同陈期的表现,并从中找到一定的规律。

  由于历史、政治以及经济等因素,普洱茶的历史本身是一个断代史,进入近代以来分别在四十年代、六十年代出现过较短暂的断裂。在每一次断裂之后,其生产工艺、原料使用等都随当时的经济状况特别是需求的牵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以至于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三大历史阶段出产的茶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站在今天的位置上想要完全搞清号级茶和印级茶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利用现有的实物样品把七十年代以来七子饼茶的变化了解得比较清楚一些。在现存的七子饼茶中,生产持续时间较长一直延续到现在、几乎每年都有相当大的产量而且用料、加工工艺及拼配技术相对稳定、产品品质一致性较好的茶,首推勐海茶厂的7542。

  通过观察研究7542的演变,基本上可以了解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七子饼茶的演变情况。如果把普洱茶看成是一个线性的平面系统,我们形容为北京城,那么7542就是长安街。我们可以把各阶段标杆性的7542当成长安街上的各著名路口,如建国门、东单、王府井、西单等,熟悉了长安街,自然就知道了整个北京城的布局。相比之下,近来出现的一些纯料古树、单株等相当于小资们热衷的什刹海。而当年的印、号级茶则相当于大门紧闭、神秘莫测的故宫了。喝着7542,有点象站在天安门广场遥望着远处城楼上的飞檐。

  换一个角度,实际上普洱茶很可能并非我们想象那样是一个标准线性的平面系统,而有可能是一个看起来杂乱无章、非线性且离散的集合。面对这样一个集合,我们同样要先行研究熟悉7542。为什么?因为7542持续生产时间最长的原因,最有可能为我们提供出最接近老茶的茶样去与某个老茶作比对并形成判断,又因为7542是有品鉴规律可依的,所以要先行研究熟悉7542,相当于熟悉一条最接近老茶的“道路”与“桥梁”。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款茶我们才有机会在这条“道路”上反复琢磨并进而顺藤摸瓜去寻找规律。如果没有这样一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茶,我们对普洱茶的认知就会大打折扣。

  二、7542用料及拼配堪称经典,通过7542可以推测其他拼配方案及用料情况。

  普洱茶唛号的出现说明了茶叶生产已经进入了量产时代。有了统一的唛号也就有了稳定的拼配方案,也就使得这部分产品的质量能得到延续。拼配,现在已经成为普洱茶生产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了。我猜想,早先的拼配目的与现在是不一样的,无非是为了避免浪费而将零散的茶料简单拼堆。但是很快,做茶人就发现了拼配的好处,不但有利于提高产量、节约成本而且有利于口感的稳定、品质的一致。当人们形成相对稳定的配方、有意识地追求“扬长避短、显优隐劣、高低平衡”将拼堆从无序变为有序的时候,拼配就成为了生产中的重要工艺。

  我进而猜测,拼配的技术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经历了比较漫长的演变,一方面是受到了产区原料的限制,另一方面与茶厂生产能力和产品需求也有关系。随着出口的需求逐年增大,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制作的“云南七子饼茶”在用料和拼配工艺方面均作出了新的尝试(从当年生产的茶品中可以感受得到),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们可以认为云南普洱茶的拼配技术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此后,名茶叠出,比如7542拼配的88青饼、97水蓝印7542、2000年无R红大益7542等。

  透过7542的口感香气特征,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同时期用料较细嫩的7532和用料较粗老的8582这两款主要拼配茶的基本品质特征。透过7542的陈化特点,可以给出7532和8582的大致陈化预测。勐海茶厂长期以来使用不同产区、不同年份原料生产了很多虽同为7542拼配但口感与变化差异很大的7542青饼,透过对不同7542的用料分析,我们还可以大致了解到不同茶区原料的特点、风格与转变。

  同样地,在熟悉了勐海茶厂经典的7542、7532和8582以后,我们可以很快了解并掌握普洱茶另一家重要生产厂家——下关茶厂出品的主要茶品8653以及勐海茶厂与下关茶厂都有生产的沱茶和砖茶,并逐渐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

  三、7542仓储样式繁多,可提供不同仓储的研究茶样。

  了解掌握仓储规律是了解普洱茶的重要方面。对初入门的爱好者而言,普洱茶的仓储一直“象雾象雨又象风”难以捉摸。随着人们对普洱茶品饮需求的转变以及仓储条件的变化,目前的普洱茶市场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仓储样式,有香港传统仓储,有广东等较潮湿地区的自然仓储,也有北方较干燥地区的自然仓储,还有较多人为干预下的潮湿或者干燥的仓储。不同的仓储方式带来了茶品不同的口感香气特征。

  三十多年来,7542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仓储样式,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不同年份的7542茶品在相同仓储条件下的转化差异以及相同年份的7542茶品在不同仓储条件下的转化差异,为我们研究判断其他普洱茶品的品鉴标准提供了较为精准的依据。

  其中,以88青为代表的南方自然仓储的7542茶品更为我们开创了一个以比较干燥的南方自然仓储茶品为主的全新消费时尚,帮助我们确立了以“体感、滋味、香气”为主要品鉴标的的中生代普洱茶品鉴体系,对于普洱茶在长江中下游以及北方地区的推广、在中青年消费者之中的推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几乎可以说,没有长期持续生产且具有不同仓储的7542,对普洱茶仓储的研究就很难有效的进行下去,也很难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

  四、7542有较大存世量,既可供研究学习也可供消费。

  了解研究普洱茶就不能不了解研究普洱茶的市场。一款茶,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得到稳健的发展一般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茶品本身与其他茶类茶品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品质特征,二是品质稳定的茶品具有相当大的存世量而且可持续生产发展。

  在普洱茶的市场上,还没有哪款茶象7542那样拥有如此之大的存世量,而且长期风格一致、品质稳定。7542作为勐海茶厂常规产品之一,也是迄为止最受市场追捧的“明星”,他开启了台地茶大量投入生产的时代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产量及存世量,有了存世量才能有机会让更多的爱好者感受到普洱茶的魅力。在某一个年份有一定的产量或今后的若干年都有相同的产品出现,市场上有一定的量并且有了稳定的品质就有了了解普洱茶的可能。

  在品质特征的不可替代性方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千禧年初期大益改制前的7542茶饼大都条索细嫩,开汤后汤色酒红明亮,有“味最酽”感觉,茶质厚重,体感强,滋味丰富,数泡后果香隐现,层次感强,尾水有愉悦感,叶底匀齐。各时期的7542标杆茶(如88青饼、96紫大益、97水蓝印、无R红大益等)尤以其独特的“味最酽”的感觉充当起了普洱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代表。

  我们知道,消费者的需求牵引着产品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又造就了品牌。勐海茶厂的7542特别是该厂改制前的7542,已经成为普洱茶经典中的经典,7542的起起落落往往引领着整个普洱茶市场的起起落落。所以,要了解普洱茶,先了解7542。
(本文刊载于《普洱壶艺》第44期)

作者:黄刚 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