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碧螺春>碧螺春产地>正宗的碧螺春产地在哪里

正宗的碧螺春产地在哪里

2019-03-16 访问量: 34 茶礼仪网
  正宗的碧螺春产地在哪里?碧螺春历史悠久,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碧螺春加工工艺

 

  1、采摘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2、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4、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5、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6、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综上所述,碧螺春为洞庭山产,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有用+10
分享

碧螺春茶叶泡完的样子 美得真离谱

  我追求美得事物,喜欢在美中畅游。探寻美好的世界,从细节开始。每当和老师们泡完一杯茶,看着茶叶静静舒展,心里一阵愉悦。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最喜欢的莫过于碧螺春茶叶泡完的样子,美得真离谱!

碧螺春茶叶泡完的样子

  碧螺春茶因其外形紧结卷曲,形状有如螺一般因此而得名碧螺春。碧螺春芽叶鲜嫩翠绿,同时全身又都布满了白毫,冲泡后茶汤碧绿,味道鲜香,碧螺春茶叶泡完的样子,惹得大家一阵欢喜!因此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喜爱。在古代,皇亲贵胄也对其喜爱有加,清朝时皇帝还将其作为贡茶进贡给自己享用。

  井水等,天然的泉水可以让茶汤的味道更加的好。冲泡时将茶叶取出适量放置入茶杯中,冲入开水,茶叶在水中上上下下,夫妇成才,碧螺春茶叶泡完的样子静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慢慢的舒展开来,茶香渐渐变得浓郁,汤中缕缕云烟飘起,闻之,茶香浓郁,令人犹如置于大自然中一般,怡然安静。

  下午,在茶桌上看着碧螺春茶叶泡完的样子,心情都会随之而开心,也许真正能体悟到欢喜的感觉吧!

中国十大名茶之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也是著名的绿茶之一。碧螺春茶的外形纤细,容貌姣好,整个叶片弯曲成螺,叶片上满是茸毛,汤色的色泽透明清亮,绿得让人心旷神怡。入口味道清鲜美,能达到生津止渴的作用,闻起来更是清香芬芳。和碧螺春的人还喜欢观看汤色,因为碧螺春的汤色绿得澄澈,叶底也非常细腻娇嫩。好的碧螺春那就更不用说了。

中国十大名茶之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太湖辽阔,碧水荡漾,烟波浩渺。洞庭山位于太湖之滨,东山是犹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是相隔几公里、屹立湖中的岛屿,西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春是“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指芽叶)三鲜(指色、香、味)自古少”。

  喝碧螺春的人大多什么年龄层次的都有,可称之为大众的健康饮料,大家在冲泡碧螺春时可以先冲水,然后再放入茶叶,茶叶会随着水慢慢向下沉去,如果你用透明的玻璃杯来泡碧螺春,那就可以观赏它的全过程,茶叶会慢慢舒展开来,让后逐渐释放出淡淡的茶香,观赏的过程中着实是一种享受,这也是碧螺春有别于其他茶的独特之处。(编辑:liyicheng)

探寻吓煞人香碧螺春

  沿着烟波浩渺的太湖边上行走,环绕洞庭东山岛转悠一圈,雕花楼、紫金庵、轩辕宫,这些均是洞庭山上的知名建筑。而在西南端杨湾石桥边的东北方,那里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的发源地,这个享誉盛名,曾经被列为贡茶的名茶碧螺春茶在以前有着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做“吓煞人香”。

探寻吓煞人香碧螺春

  从上湾村口往里直行,经古灵源寺遗址到达山麓。但见山坡上,山坞里,有不少茶园掩映在茂密的丛林中。顺着崎岖的小径往上攀缘,不时见到许多坟茔,一些墓碑前还遗留着祭奠品。但有个别明显是“无主”的,坟前一片孤清,有些凄凉。不由心里默念:“晚辈问茶到此,有惊扰处,请请见谅则个。”同时,又感怀于岛上先民有幸埋骨茶山,与碧螺春奇茗为伴,岂非长眠也风雅?

  跨过山涧,上了一条比较宽阔的黄泥土路,曲折迂回片刻,遇见采茶下山的几位大婶。问及碧螺峰确切所在,大婶遥指远处山脊一小亭:“那里就是碧螺峰。”圣地已在眼前,心里一阵欣喜。

  出行问茶前,特意带上了《太湖茶俗》,因为该书不仅叙述了碧螺春茶事,还刊载了一张东山“碧螺峰”图片。可到了实地,才发现实际情况与想象的颇有出入。其实,所谓的“碧螺峰”并非突兀而起的山峰,亦非悬崖峭壁,而是处于山峦连绵间的垭口位置,或者说是山梁、山岭,大致的方位为后山白豸岭响水涧石桥之东。

  这是一座砂岩山,漫山遍布茶树,中间伫立有茶亭,内悬匾额一块,上书行草“碧螺亭”三字,落款为“甲申沈鹏(北京名书家)”及印鉴,是2004年落成的。

  紧邻碧螺亭基座西南,有大片裸露的山岩,旁边有一株杨梅树。其中最大的那块岩石上,镌刻着一行竖写的楷书大字——碧螺峰,落款亦隐约可辨:“康熙三十八年四月”。但从书法角度研判,“碧螺峰”三字与康熙传世墨迹大相径庭,落款亦不合旧时文法规矩,印章内容更是匪夷所思,竟然用上了帝王经眼字画的“康熙御览之宝”,可谓大悖常理。由此,亦让涉猎书画篆刻的笔者心生疑窦。

  巧遇两位采茶娘子,当即向其中一人讨教,答案是:据其祖父说,大约在数十年前,村里集体开垦山地植茶时,便已发现有刻字的山岩。

  据文献载,明正德年间,宰相王鏊(东山人)曾题“碧螺峰”于此坡。明末清初的吴伟业在《如梦令》里写道:“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热沉香,小饮碧螺春碗。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可见在康熙命名故事之前,就已有“碧螺春”一名。其后,陆廷灿《续茶经》引《随见录》则云:“洞庭山有茶,微似岕(长兴罗岕茶)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

  通过上面所说,不难发现,碧螺春在明代时期就已经非常有名。由此推测,关于康熙皇帝提笔御赐“吓煞人香”为“碧螺春”的时候,视乎有一点附会的意思在里面,并且,适逢康熙皇帝当时正处于第三次南巡,于是便将康熙帝赐名碧螺春这一事件神化了的意味。不过,无论怎样,这也是丰富了碧螺春的茶文化,又何乐而不为呢!(编辑:liyi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