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传说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传说

2019-03-17 访问量: 40 茶礼仪网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乃茶中之王,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而说起母树大红袍,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大红袍名称由来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因此得名。大红袍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

 

  大红袍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深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传说

 

  传说某年有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入把他抬回寺中,见他脸色苍白,就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冲泡给秀才喝,连喝几碗,就觉得身体舒适,如此几天基本康复。

 

  秀才便拜别方丈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不久秀才果然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拜见方丈道:“本官特地来报方丈大恩大德。”

 

  方丈说:“这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茶叶,状元深信神茶能治病,意欲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此后状元派人把天心寺庙整修一新。

  谁知状元回到朝中,又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同时派入看营,年年采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这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朝代有更迭,但看守大红袍的人从未间断过。

 

  大红袍母树现状

 

  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的大红袍母树有三棵六株,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根据联合国批准的《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二十世纪30年代当地政府曾派兵把守,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关部门仍雇佣一农户长年看管.自从2000年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成功后,武夷山大红袍母树就被《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2003年,武夷山市政府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现有六株(有两株为无性繁植所生)大红袍母株投保一亿元人民币产品责任保险。

 

  武夷山决定2006年起,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特别管护: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茶叶,确保其良好生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科学管理,并建立详细的管护档案;严格保护“大红袍”茶叶母树周边的生态环境。

 

  2007年10月10日10时10分,“乌龙之祖国茶巅峰——武夷山绝版母树大红袍送藏国家博物馆”仪式在紫禁城外的端门大殿举行,2005年5月3日最后一次采摘自福建武夷山350年母树大红袍茶叶20克正式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

有用+10
分享

大红袍为什么属于乌龙茶?

  尽管大家对六大茶类都有所了解,可我发现,当问起大红袍属于什么茶的时候,还会有大多数人答不上来。大红袍属于什么茶从制作工艺上分,大红袍属于半发酵的青茶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乌龙茶类,它具有绿茶之清香,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 不属于红茶。这点,大家要清楚。

  大红袍是乌龙茶类中的一种,在中国茶叶分类里有红茶,绿茶,青茶之分.青茶的代表类别是乌龙茶,而乌龙茶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之别,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 生长在武夷山脉的茶叶独领山水灵气,山间岩缝和沟壕的特别土质赋予大红袍一种坚韧,醇厚的品质,传统的烘焙方式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

  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和铁观音茶一样是半发酵茶叶。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调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因而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它的名气和地位就像是北京对中国的地位。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半发酵茶,茶性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长久以来大红袍属于什么茶人们都了解了。

解读武夷岩茶中的“回甘”“生津”与“清凉感”


原标题:武夷岩茶中的“回甘”、“生津”,你是不是误解了

清代品茶大师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曾把武夷岩茶的“岩韵”归纳总结为“香、清、甘、活”四个字。这个标签当是迄今为止也无人超越的经典。其中,“甘”便意指“回甘”。而“活”字比“甘”更上一层楼,“生津”亦是“活”的表现之一。

首先,两者在我们口腔中的反应现象不同。

其次,两者的反应原理不同。

归根结底,是因为茶叶中可以引起该反应的主要物质不同。

但两者都是用以评判岩茶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好山场的岩茶总是回甘迅猛,而且生津明显。

回甘是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所以,我们常常会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总是先感觉苦,再感觉甜呢?

1其实原因主要这么以下几点:

1、我们的口腔对苦味的敏感度比甜味高。

2、咖啡碱、儿茶素类这些在口腔中呈苦味的物质丰富,刺激感强;在水里的溶解度高,这样消失的感觉快;而可溶性糖、部分氨基酸这类原本溶解在茶汤中呈甜味的物质首先起着调和滋味、弱化苦味的作用,真正使得回甜的物质是那些残留在口腔中的部分继续水解的多糖、果胶类、茶色素等物质。

3、茶叶中其他的诸如多酚类物质对口腔刺激后,会分泌唾液,稀释了苦的感觉,而慢慢的往甜味发展。

2因此,主要参与了回甘这个过程的物质是:

一些呈苦味的物质:花青素、咖啡碱、多酚类等;

以及一些呈甜味的物质:水溶性糖、果胶、部分氨基酸、部分茶色素。

生津指的是两颊、舌面、舌底有唾液不断的分泌,使得口腔润滑、舒爽。

生津与回甘相比较,在岩茶品质中的重要性更上一层。

生津的主要原理是茶叶中丰富的带有刺激性的呈味物质先是很明显的刺激整个口腔,再不断的从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这三大主要的唾液腺分泌唾液。

能够影响生津的内含物质主要是多酚类、儿茶素类、黄酮类等物质使得口腔内两颊有收敛性;花青素、咖啡碱等物质主要刺激舌根;酸类物质刺激舌头后两侧等物质共同作用先先对整个口腔产生强烈的刺激。

接下来,口腔在接收了这个刺激信息以后开始指挥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大将领拼命的分泌唾液来反抗、削弱这种刺激。

至于分泌唾液的多少和持久度,就要看茶叶底子够硬不够硬了。

现实生活中,打战可是不好的。但是,此时,在口腔中的这场茶叶与唾液的持久战打的越久越好。

当然,在分泌唾液的同时,还不能完全表达生津的整个状况。

在我们生津的过程中还伴着回甜,这是因为“回甘”也在同步进行。

因此,我们才说,为什么会“生津”的茶比会“回甘”的茶更好的原因就在此啦!

生津造成最大的反应就是唾液分泌。那今天,小微按养生的角度再深扒一下“生津”说明岩茶好的另外一条道理(番外),其实就是分泌唾液的好处:

1、湿润口腔,保持舒适感。

2、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蛋白A和溶菌酶,抗菌效果棒棒的,可以预防口腔疾病哦。

3、唾液中含有很多防治人体老化的激素,多吞口水,增强身体活力啊!

……

好处太多,数不甚数。

会生津,且生津持久的茶,内含物质必须丰富,同时可以反映出该茶品的生长环境(山场)及工艺绝非一般,是实打实的极品好茶。

总之,喝武夷岩茶一定要挑好的喝,健康养生由内而外,杠杠的呀!

不要把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清凉感当回甘

 

武夷岩茶的“回甘”常常有,

然而,

“清凉感”是可遇不可求的。

‍‍

‍‍‍  回甘是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它产生的现象过程主要是因为:

  ⑴ 口腔味蕾对呈苦味、甜味的敏感度有差距;

  ⑵ 茶叶内含物质的溶解度有差异;

  ⑶ 部分内含物质起到调和、弱化苦味的作用;

  ⑷ 唾液分泌,稀释苦感,产生回甜的作用等。

  主要参与了回甘这个过程的物质是:

  一些呈苦味的物质:花青素、咖啡碱、多酚类等;以及一些呈甜味的物质:水溶性糖、果胶、部分氨基酸、部分茶色素。

  回甘与否及强弱与山场、品种、工艺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回甘”对山场并没有苛刻的要求,好的高山茶、半岩茶甚至是环境相对优越的都可以有回甘。

‍‍

‍  然而,清凉感不同。

  所谓的清凉感,是喝茶以后,你的舌尖甚至整个口腔都不自觉的发凉,有些类似吃了薄荷一样的感觉。

  能够产生清凉感现象的原理很简单:薄荷脑和樟脑刺激口腔的神经末梢,产生一种“冷”的感觉。

  参与的物质是: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有一大类属于萜烯类化合物,而归于萜烯醛类的香草醛在特殊的条件下能够产生薄荷脑;另外,萜酮类能够产生樟脑。其中,薄荷脑和樟脑都是能够产生清凉感的物质!‍‍‍‍

  那这两者又有何特殊的代表呢?

  我们会发现(以大红袍为例):工艺好、山场好的纯料正岩茶常常会有清凉感,光照少、阴湿环境下的正岩茶更容易有清凉感!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茶叶中的类胡萝卜素与萜烯类物质有着生源的紧密联系,而萜烯醛和萜烯酮就是β-胡萝卜素的初级氧化产物!而适当的遮阴效果无疑使得该产物增加!‍‍‍‍‍

‍‍

  另外,发酵过重、或者焙火过高以及经过拼配的茶,很难有着明显的清凉感。这是因为芳香物质会随着工艺以及后期精制慢慢的转化、减少。

  因此,产生清凉感与品种并无特殊联系,而与山场和工艺息息相关,并且,对山场的要求相当苛刻(尤其是土质与光照)。‍‍‍

‍‍  茶友们,但凡喝到清凉感特别重的茶,还是赶紧下手吧!因为,它反映的是:好山场、好工艺、无拼配的好茶!毕竟顶顶的好茶总是难寻的。毕竟喝茶嘛,还是图个痛快的!

让更多人爱上大红袍——访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陈泽财

本报记者 裴礼辉 李 茜

武夷山茶企组团参加济南茶博会

2014年9月8日,带领26家武夷山茶企走进厦门,参展中国国际茶产业投资展览会;10月16日,济南的第三届中国茶叶博览会上,又组织16家武夷山茶企组团亮相济南,为济南增添一道韵味十足的“岩茶美味”……

近年来,武夷山市茶业局加大力度,持续做大品牌营销。对内积极承办好每年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成功举办第三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中蒙俄50个沿线及关联城市的官员、学者、业界知名人士共200多人出席,进一步增进沿线城市的茶叶、旅游、文化和经贸往来。

对外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思路,大力开展茶旅营销活动,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择北京、广州、大连、济南、哈尔滨、上海、深圳等城市,带领企业参加茶业品牌营销活动。2014年组织70多家企业参加了上海、天津、马来西亚、大连、北京等地展销活动。

大红袍营销的步伐,直到进入11月,才稍微缓了缓。毕竟,11月16日,第九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就在武夷山。“以后,还将陆续开展相关活动,加大武夷山茶的营销力度,让更多人认识大红袍、爱上大红袍。”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陈泽财表示。

陈泽财的语气里透着满满的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他对武夷山茶文化深厚底蕴的了解,来源于武夷山茶品质可靠而上乘给了他的底气。

强化品质管理

武夷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优势共同铸就了享誉中外的武夷岩茶。

陈泽财说,武夷山的生态优势是武夷岩茶得有盛名的功臣之一,生态优势为武夷岩茶的质量优势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头带帽、腰绑带、脚穿鞋”的生态茶园模式,几乎覆盖了整个武夷山。

茶叶质量安全上,持续强化品质管理。陈泽财介绍,近年来,武夷山积极扶持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有机茶基地。整合现代茶业生产项目优惠政策,鼓励开展茶园排蓄水系统、品种改良、茶园低改等茶园建设工作。2008-2013年,连续六年争取中央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4937万元,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6万亩。2014年成功申报为第三轮(2014-2016年)中央现代茶业项目实施县,已争取2014年项目资金800万元。

同时,引导茶企、茶农科学管护茶园,加强武夷山茶叶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倡导使用生物农药、农家肥和有机肥,加大对违规使用超残留农药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不仅如此,武夷山还积极开展武夷岩茶生产技术培训,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今年举办了全市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专场培训,针对全市440多家QS获证企业,从食品安全、质量把控、生态要素、有机茶管理、加工制作等方面,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市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和茶农、茶企的质量安全意识。

陈泽财介绍,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武夷山加强了对茶叶生产加工环节的管理,实行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标准,指导企业按照武夷岩茶标准样生产,建立“一企一厂一证一档一牌”的QS必备条件审查工作机制,加强茶叶产品上市前的质量抽检。积极举办春茶质量评比活动,组织开展星村茶王赛、天心村民间斗茶赛、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等活动,引导茶企和茶农提升茶叶品质。

提升品牌,推进市场认知

自上世纪80年代武夷岩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以来,武夷岩茶品牌在有关部门、广大茶人艰苦、精心培育下,知名度、美誉度得以不断提升。尤其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狠下功夫加强武夷岩茶一系列品牌的培育扶持并通过大力宣传推广,使“武夷山大红袍”相继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正山小种”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开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市也先后被评为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市)、全国绿色原料(茶叶)标准基地示范县等含金量较高的品牌。

同时,武夷山成功承办了六届的海峡两岸茶博会,母树大红袍和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制作的茶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武夷山大红袍顺利入驻上海世博联合国馆,进一步提升了武夷茶品牌影响力。

目前,武夷山市共有茶业类有效注册商标3000多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件(武夷山大红袍、武夷星、元正),证明商标2件(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省著名商标35件,知名商标120件。全市涉茶发明专利数 26项,实用新型专利62 项,外观专利 330 多项。这些品牌和荣誉的取得,使武夷茶真正走出武夷山、走出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随着消费市场对武夷岩茶与正山小种红茶的喜爱,茶产业已经作为武夷山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与旅游业齐驱并驾,共同助推武夷山经济发展。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武夷山大红袍”中国驰名商标,借助武夷山双遗地的国际名誉进行造势宣传,推广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让旅游业带动武夷山茶产业发展,让茶产业成为旅游业的增值筹码。

不知从何时起,看山戏水的游客增加了看茶园、欣赏茶园风光的内容。在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和悟源涧,总是能遇到比较多的游客。绝佳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极品武夷茶,而武夷茶生长的地方也因武夷茶的盛名而成为国内外游客游览观光的极好去处。

在三姑国家旅游度假区,街头巷尾,茶店、茶楼林立,不觉间也想喝一杯武夷茶。有武夷星等品牌店,也有农家自产的武夷茶。无论你是商贾名人,还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武夷茶。

武夷茶让旅游更加有滋有味,同时在旅游推介中成为一个很好的宣传载体。通过茶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武夷山旅游品牌。正像武夷山人常说的那样:山水不能带走,但可以带上一些武夷茶。

陈泽财表示,武夷山从2006年开始的茶旅营销,过去不曾停止,未来也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