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老茶在饮用前需要先解茶、“醒茶”

普洱老茶在饮用前需要先解茶、“醒茶”

2019-03-18 访问量: 25 茶礼仪网

  普洱老茶在饮用前为啥要先解茶与醒茶呢?这和品饮茶用关系呢噶,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吧!

  要想品饮到一泡口感上佳的陈年普洱,普洱茶的泡法在冲泡前的“醒茶”是一个重要的处理环节。醒茶就是通过改变茶的存储方式,唤醒茶质,凝聚茶香。

  第一步是拨茶,将普洱茶分解为重量几克大小的茶块。因为年代很久的茶饼,往往茶体已经十分松透,用手轻轻摇动或拨动,茶就会一片片散落下来。对于一、二十年的普洱茶,茶体还比较紧结,往往就要借助茶刀。拨茶时也要注意不要将茶拆得太碎。过碎的茶不但容易堵塞壶口,还会因茶汁释放过快而影响冲普洱茶茶汤的滋味和浓度的稳定性。

  下一步是通风透气,、将拨散的茶叶摊开置于清洁、蔽荫处吹风数日,以便散发仓味道。通风的时间视茶品状况而定。入仓茶在一周或两周,而对于干净的普洱茶品只需二三日即可。

  最后是将通风后的普洱茶收入紫砂罐或陶罐中。由于紫砂具有良好的隔热、避光性能和一定的透气性能,可以调节、维持罐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普洱茶储存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提升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

  原来解茶与醒茶是这样啊!

有用+10
分享

干货︱普洱茶水路论述

  普洱茶水路是一个比较深的话题,是专门针对茶汤的感觉的论述。好的水路感觉细腻绵长,如大山之高如大海之深如草原之广。

 

  是一个民间品饮的通俗用语,没有官方的定义标准,但在一些评茶标准的审评术一般对水路的表述用:细、细致、粗、较粗等用词。水路是水性这方面的概念,跟汤感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水路是普洱茶品饮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网上论坛还有线下都时常听到关于水路理解的争议,各种说词很多:“水很杂”、“水路持绵长”、“水路细腻”、“水路浑然”,“水路宽广”、“水路饱足浑厚”、“水路柔顺”、“水路细是指茶水清甜,且单薄”、“水路好,应该是无燥干感,水在舌和喉之间润,生津回甘好。”等等,

 

  对水路的观点与理解不一,甚至还有人认为是纯属广东俚语,“水路”即指汤感,意为茶水的路数、路子,“细”相对于“粗”,粤语中尤指细腻、精巧,引申为评茶术语即指“甜滑、厚润、不显粗涩也”。

 

  以上说法,有对的,有模糊的,也有错的,那什么是水路呢?应该怎么去理解和表述?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对水路的表述

 

  水路是一个民间品饮的通俗用语,没有官方的定义标准,但在一些评茶标准的审评术一般对水路的表述用:细、细致、粗、较粗等用词。水路是水性这方面的概念,跟汤感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水路的“粗”与“细”

 

  普洱茶的水路,指饮茶过程中茶汤流过口腔和喉咙的感觉。区别于汤感的是,水路指的是一种动态的感觉,通常以粗、细区分。用绸缎和粗麻拖拽过人的皮肤,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将这种感觉类比到茶汤流经口腔和喉咙时,前者为细,后者为粗。这要细细品味。

 

  水路的粗、细除了与制作工艺有关,与茶青的嫩度和茶种也有关。

 

  水路跟厚、薄、回甘是否有关

 

  普洱茶的厚、薄对水路有影响,但这些概念的表述是属于普洱茶品饮汤感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

 

  普洱茶的回甘跟水路没有直接关系,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也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

如何区别普洱茶汤中的四种香气

  茶香共有四大类:品种香,地域香,工艺香,陈香。

  成品的茶上通常都同时具有此四种香气。

  工艺香:此四类香气中,唯有工艺香来源于工艺,区别于其它三种的是:凡工艺香,都是从外而内的,所以,此类香气的特征是开始时比较香,越泡越不香。

  陈香:陈香主要来源于淳化,即新茶没有,老茶有,又不是工艺香的,即为陈香,陈香的特征是越泡越香。

  品种香和地域香:因为制作陈茶的原料主要是群体原始种,遗传基因不稳定,形态各别,而不同的种群又受到相同地域的影响和趋于同化,相同地域的茶呈现出种别复杂,但风格相对统一的特征,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相同地方品种香和地域香是合起来进行辨别是更加科学和合理的。

  品种和地域香是工艺香和陈香的基础,四者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变异性”,工艺香越浓烈,地域香和品种香就越不清晰,同样,陈香越浓郁,地域香和品种香也会越不清晰。于陈茶来说,地域和品种的差别更多的反应在人体诸如“回味”“汤感”等感官范畴,因此,一味的靠香气来判断茶的产地是不科学的。

  品种香和地域香在新茶的时候容易体验,其方法和体验陈香一样,越泡到后面越显的,即是品种和地域香。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列入2018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列入2018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曾华委员牵头提出《关于将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列入2018年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提案》,呼吁将景迈山古茶林列入2018年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对申报工作给予指导和重点支持。

提案中说,景迈山古茶林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栽培型古茶树数量最多、面积最大、茶树个体年龄相对较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林,被世界茶文化研究学者誉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茶树自然博物馆”,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2010年6月以来,我省积极开展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于2012年11月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提案认为,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很多的优势。从国际层面看,可填补茶叶种植园地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空白;从国家层面看,可进一步体现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和在世界茶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地方层面看,可确立云南西南地区作为世界茶起源地的地位;从遗产地层面看,普洱景迈山古茶园空间地域紧凑,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整体保护良好,利益相关者积极支持,工作推进有力。(图源于网络)

光明日报:力荐古茶申遗——访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曾华

每年参加全国两会,曾华委员都要提交几件提案。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他提交了关于将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列入2018年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提案。

景迈山古茶林面积1.6万亩,有古茶树100多万株,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栽培型古茶树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林,被世界茶文化研究学者誉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对研究我国茶叶发展史、茶树种植、茶叶贸易、茶艺与民族文化传统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2012年11月,景迈山古茶林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景迈山古茶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华委员认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很多优势。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可填补茶叶种植园地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空白,我国周边一些国家也正在积极申报茶类遗产,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和在世界茶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文明古国,应尽快申报,抢占先机。普洱是世界茶叶原产地核心地带,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能确立云南西南地区作为世界茶起源地的地位。因此他建议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列入2018年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并对申报工作给予指导和重点支持。

此外,去年以来,银行压缩新增贷款规模,续贷大量减少,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缓解。这一普遍性问题也引起了曾华委员的关注。他通过调研发现,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业竞争不充分,传统国有银行依然是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中小型金融机构严重不足,担保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曾华委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还提交了一份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提案。他建议国家在完善监管措施、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放宽金融业准入门槛,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形成金融业充分竞争的良好局面;同时完善担保体系,规范服务收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张勇  任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