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鉴别>【茶百科】如何去辨别普洱茶好坏?

【茶百科】如何去辨别普洱茶好坏?

2019-03-18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普洱茶茶叶种类很多,有“一山一味”之称,同是发烧友,可能你喜欢的是贺开味,我喜欢的则是班盆茶。许多购买普洱的朋友在购买茶叶的时候难免不知道要如何来选择。但不管是哪种茶叶,一般都会从山头、外形、香气、汤色、口感、茶底这几个重要因素去分辨好坏。普洱茶和其它茶类不一样,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因为它可以长期存放,保存的时间也会长久,加上时间的变化,就会有新老普洱茶之分。如何来分辨普洱茶的好坏呢?

 

  从外形来看

 

  看外形:条索整齐紧结,形态均匀,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红褐色为正常,表面圆润。如表面有霉花、霉点,说明已经发霉变质,无论是十年老茶也好,二十年顶级普洱也罢,茶均为劣质,不要入手。

  香气方面

 

  纯正无杂味,香气的浓度要区别霉味与陈香味(一般普洱茶有樟香、枣香、兰香),普洱老茶则有药香。

 

  从汤色来看

 

  观汤色:熟茶汤色红浓明亮,切记暗黑浑浊;生茶汤色黄亮清澈,如有浑浊、浮悬物则是变质普洱茶。普洱老茶汤色则是从红棕过渡到酒红色。

  从口感来看

 

  熟茶滋味醇厚爽滑,生茶则表现为纯正、回甘快。

 

  观看茶底

 

  鉴别普洱茶的另一个方法是看看泡出来的茶叶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如果很完整、而且柔软度比较高,可以判定是优质的普洱茶了。熟茶的颜色呈红褐色,很柔软,能捏成泥团状,劣质的普洱茶茶渣,则摸起来很硬,像粗纤维的感觉。

 

  推荐茶品——阮殿蓉藏班盆古树

 

  六大茶山公司为了与世人分享贺开珍贵的古茶资源,从2012年开始,以贺开曼弄老寨、班盆老寨、曼迈等村寨的古树茶为原料,陆续推出“贺开庄园三境系列”、“贺开庄园三味系列”、“贺开古茶庄园有机普洱茶”及“阮殿蓉藏”等茶品。

 

  其中的“阮殿蓉藏”茶品的原料,选用的是贺开班盆老寨600至1000年古树头春茶,由阮殿蓉女士亲自监制。从艺术收藏的角度出发,每年限量,一饼一码,十分珍贵。

 

  阮殿蓉藏班盆古树

 

  类型:生茶

 

  规格:357克

 

  原料:贺开600年以上古树

 

  阮殿蓉藏为公司的顶级产品,此茶秉承公司百年古方工艺,由公司董事长阮殿蓉女士带领公司科研小组于贺开古茶山精心选料制作而成。

 

  此茶饼形周正,松紧适度,外形条索油亮、肥大显毫,色泽墨绿润亮,茸毛多。

 

  茶汤粘稠、香气纯高,苦涩瞬间化为甘甜,喉咙清爽无燥感,舌面感觉回甘、生津非常持久,滋味清甜柔顺,香甜度与协调度饱满,冲击力强劲、韵味回绕时间极长。

 

  杯底香明显且持久,耐泡度高。

 

  阮藏开汤若只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我想“惊艳”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若是存放几年后茶质稍加转化,汤色变橙黄带橙红,香气滋味定妙不可言。

 

  一款古树茶,一款老茶带给我们的是一场味觉的盛宴,吞下茶汤的时候,喉咙被按摩;回味茶香的时候,心灵得到舒展。

 

  普洱茶的极端之美,在茶树集山水灵气的岁月流光中,也在喝茶人年复一年的呵护守望下。自然的轮回或是世间的沉淀,都是时间的重量。

 

有用+10
分享

鉴别普洱茶之看饼

掀开普洱茶的棉纸,面对裸露的茶饼,我们该如何判断这饼茶的好坏呢?

鉴别普洱茶之看饼

下面我们以未经过陈化的生茶新饼为例来了解一下:

看颜色

1、灰白

灰白色带茸毛的是茶叶的芽头,也可以称为“毫”。

2、墨绿和深绿

茶鲜叶经过杀青后揉捻得充分,失去水分后产生的颜色。

3、青绿和黄绿

揉捻得适中,茶叶中含有一定的水分。

4、嫩绿

揉捻力度较轻或杀青时受热时间较短。

5、红色

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茶鲜叶产生轻微的氧化反应。

6、黄色

嫩度较低的鲜叶,属“老茶叶”,我们通常也称为“黄片”,有很多朋友特别喜欢收集黄片呢。

7、黑色

杀青时间较长,有这种颜色的茶品,在品饮时能察觉出明显的焦糊味。

普洱茶多以手工制作为主,嫩绿、黄色、红色的茶叶在制茶过程中极易出现,量少属正常可接受范围,量多就说明制茶工艺有问题。

鉴别普洱茶之看饼

看条索形状

1、条索紧实,如揉捻得充分,条索看起来就有紧实感,茶嫩度越高条索越紧密,嫩度越低的看起来较粗壮。

2、条索饱满壮硕,揉捻适中。

3、条索松抛,揉捻较轻。

4、嫩茎扁,因压饼前的蒸制作用,茶叶失去弹性。

对于判断一款普洱茶好不好,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一款普洱茶的好坏不能单凭外观来判断,条索粗壮就是古树茶的概念是错误的。

应综合汤色、香气、口感、 叶底等来评价。

茶叶小知识为何明前普洱茶贵如金

明前茶俗话说“酒是陈的香,茶是新的好”,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的好茶应该就是当年的明前茶。

明前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时间有关,茶客们喝的与其说是茶叶,不如说是奢侈的时光消费。

(一)真正的明前茶是什么?

通常爱好喝茶的人认为,明前茶就是指清明以前采摘的绿茶。对于明前茶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那就太粗浅了,不仅可能损失不少钱,最重要的是会错过品味明前茶的时间。由于我国茶区分布很广,各地茶叶上市的时间不一样。最早的是海南省,在1月份中下旬新茶就已经上市了,然后,由南往北陆续开始采制新茶。而四川由于独特的盆地气候,成都、雅安茶区每年的春节前后也可以采制新茶。浙江、江苏、江西、安徽地区要比海南、福建、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茶区偏北,气温回升慢,早春绿茶一般要到清明前后开始采摘,而这些地区正是我国主要绿茶产区,家喻户晓的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就产于这些地区。因此,现在习惯说的“明前茶”已经是泛指这些地区的早春绿茶。如果您手上的茶不在这个范围,那就算不得明前茶了!

(二)明前茶缘何被追捧?

俗话说“早一天是宝,晚一天是草”,明前茶采摘时机的把握十分重要。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诗中说到“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实际上就是“明前”。就是说“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

明前茶之所以能长期受追捧,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春季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发芽数量多,芽密,芽壮,嫩度好,叶张厚。

其次,这一时期的茶叶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叶绿素含量也高,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较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朵朵兰花或片片竹叶,视觉观赏效果好。

再者,明前茶的氨基酸含量相对于雨后茶更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挥发性成分含量也较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这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醇,其营养也较高。

最后,明前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明前茶好,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芽壮,嫩度好,叶张厚,无虫害,营养高。”老崔高度概括地说。

(三)如何鉴别明前茶?

眼下,明前茶正是很多人作为礼物互相馈赠的时节,一般茶客如何准确地判断手中的茶叶是否地道呢?优质明前茶一般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辨别:

一是干看外形。即在冲泡茶叶前,先看干茶的外形、色泽,并品闻干茶香气。明前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新鲜。

二是湿评内质。就是将茶叶冲泡后,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等方式来判断茶叶内质。明前茶冲泡后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

“要想准确无误地得出结论,最好通过这两种手段鉴别以后再下结论,因为这样两种方法才能使明前茶形神兼备!”因为很多不法茶商会利用茶客对于明前茶的追捧心理而实施欺骗,多长长眼实在太重要。

(四)如何冲泡品赏明前茶?

明前茶“身娇体嫩”,要想品出个中真味,冲泡也是一种学问。

首先,冲泡明前茶要特别注意水温。愈是嫩绿的茶叶,冲泡的水温要低,泡出的茶汤才能既清新宜人,又保留营养。明前茶都比较细嫩,故冲泡时,不能用沸水。一般温度宜控制在85℃至88℃之间。温度过高会“烫伤”茶,破坏茶叶的叶脉和毫,营养物质也因此流失。那么怎样控制水温呢?我们当然不会拿支温度计去量,所以最好的是先把沸水倒进一个杯中,然后再倒进茶盅冲泡,这样就可轻易控制了水温。还有一点要记紧的,就是要高冲,低倒。因为“高冲”时可增加水柱接触空气的面积,令到冷却的效果更加有效率。茶泡好,倒出茶汤后,若不打算立即继续冲泡,就该把茶盅的盖子打开,以免闷黄变质。

其次,在茶叶份量方面,茶叶刚好把茶盅底遮盖就够了。每次冲泡的浸泡时间,要随冲泡次数而逐步增加。适量的茶叶放好以后,先倒一点点开水,摇晃一下杯子将茶叶温润泡;然后再沿着杯子的边缘冲水,冲水时最好能使茶叶上下翻滚,大约10秒钟就可饮用,茶汤凉至适口后,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等茶汤尚余1/3时,继续加开水,直至无味。通常第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根回甘,余味无穷,综合品感最佳。

第三,冲泡明前茶最好选用玻璃杯。绿茶的渗透力较强,如用紫砂壶冲泡,茶香很容易被紫砂吸走,而瓷杯的质地又太硬,只有玻璃比较中性,适合用于冲泡绿茶。

最后,明前茶娇贵,一定要采用正确的存储方式才能保鲜。通常家庭存茶只要密封并存放于冰箱的常温层,就可保持它的色绿、水份及完整的索条,冲泡时才能保证产生明前茶鲜美的韵味。

“社会上对明前茶的推崇,其抽象概念大于实用价值,审美意义大于饮用价值。因为明前茶的数量少且珍贵,能够喝上往往是有身份、有品位的象征,作为一般消费者来说,也未必要如何追捧,毕竟,这是一个奢侈的时光消费!”

IT人看普洱茶不做快时代的慢消品


  严格标准化:拼配茶有大市场

  茶,有多少文化?传统的茶过于轻易上升到精神境界,赖以存在的口感、喉韵、工艺都过于抽象,抽象得难以掌控。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犹如雾里看花。而IT产业的特点是严格的标准化。标准则意味着“好卖”也“好买”。

  听常浩谈茶,从一串串数字开始,7542、7572。这是喝茶人常挂在嘴边的。7572是大益普洱茶七子饼熟茶,是勐海茶厂的大宗熟饼茶,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生产至今,被市场誉为“评判普洱熟茶品质的标准产品”。同样作为标准化样板的就是7542,勐海茶厂出产量最大的青饼,以肥壮茶菁为里,幼嫩芽叶洒面,则是业内公认的评判普洱生茶质的标准产品。

  “大益的标准化值得推广,作为初学者,从大益入手比较容易。”常浩说。“标准的大益茶好掌控,有标准才会比较放心。”有了标准化的茶“打底儿”,然后介入个性化的古树茶、山头茶。“古树茶的个性化更为突出,每个茶区、每个山头,甚至每一棵古树,都有不同的味道。品易武、布朗、老曼娥、班章各有特色。这不是初品茶的人能掌握的,也不好走大消费的路线。”

  从2011年开始,每年春天的名山纯料茶价就让茶商干瞪眼,收与不收都是个问题。收,茶价飙升,风险高企,一旦市场变向则血本无归;不收,这些年的时间、金钱与精力都投在古纯上,不收就没得生意做。“大家都说古树茶利润高,如果把市场风险加进去,利润还高不高?”

  “古”和“纯”都是传说,“大益就是做拼配的,好就好在适合消费者的口味,而不执着于炒作概念”。在常浩看来,这是茶企需要放下“身段”的地方。再好的茶叶都有它的缺点,而科学地拼配才能使其扬长避短、显优隐次。拼配茶比纯料茶的口感更丰富、更适口、更易被消费者接受,这是一个从单一到丰富的过程。

  “若纯粹是自己喝,只要选个可靠的大厂,关注商家的终端服务就好。”至于个别品类的茶炒得有多高,涨得有多猛,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另外,“不妨说句老实话,今年普洱价格实在乱,都追逐的班章的价格更是云里雾里,当价格不可控,也就谈不上纯与不纯了,受追捧的老号若收不足班章原料,估计也会大量做拼配班章茶了。”

  迅速市场化:新营销找新商机

  数码产品快节奏的更新换代,迫使商家不断拓展新的销售渠道,迫使厂商不断研发新品细分市场。从常浩的视角来看,“快时代”下,渠道与受众,决定一款产品生死的两大支撑。而在这两方面茶都“瘸腿儿”。同时,没有不断创新的营销方式的辅助,茶实难做到像数码产品一样老少皆宜。

  “先行一步的立顿已然走俏商超,五星级酒店为什么不能把我们自己生产的大益、七彩云南等代泡茶放进房间呢?”常浩说,“这部分市场还没有拓展开,其实很多五星级酒店已经在计划这件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来了解入住客人对茶的消费偏好。”

  遗憾的是茶企们并没有关注到这个潜在的市场,“还在用传统的铺店面等高成本的方式,用蜗牛一样的速度扩展市场”。常浩说。这很反讽,却是现实,一方面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增长迅速,另一方面是茶叶消费市场快速发展,而中间的流通不畅、效率低下。时至今日,虽然很多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抓住这个商机以创新的思维投入流通环节,但现状却并没有得到改变。

  没能实现标准化和品牌化只是问题之一,由此衍生出的就是流通渠道成本居高不下。对比观照电子产品,每一个新产品的开发都是从消费需求和渠道流通的角度入手。而茶叶产品却全非如此。

  中国茶,从来都是“竖”着做,在杭州就做西湖龙井,在云南就做普洱茶,在安溪就做铁观音,每个品种、每个品牌,从百十元到上万元一斤的茶都有得卖,消费者不能区分这些品牌代表的到底是高端还是低端。每个行业都有一个“结”,使它选择这样一种形态而非另一种形态,很多人嘲笑中国茶叶放弃N多现代时髦的渠道不用,长期依赖专业的批发市场,其实这是对行业的误解。因为天生“慢消”的中国茶企与讲究快捷方便的“立顿模式”根本格格不入。

  “若仅就销售终端与IT产品对比,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中国茶叶的终端市场非常破碎,被区域消费习惯分割成很多小块,通过某一个企业来构建遍布全国的终端营销网,这不是一般企业能完成的,只有极少数企业才具备一点雏形。”常浩说。

  “做IT的人节奏非常快,一个全新的产品,短短18个月,从出生到没落,便走完了自己的生命周期。压力需要释放,烦躁需要舒缓,机缘巧合接触茶,却让心找到了少有的踏实和安全感。”
作者:姜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