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熟茶被称为养胃茶的原因是什么?

普洱熟茶被称为养胃茶的原因是什么?

2019-03-18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普洱熟茶与其它茶类最显著的一个区别,是普洱熟茶可以空腹饮用。如果加入适量的蜂蜜,养胃效果更佳。那么,这个说法有依据吗?普洱茶被称为养胃茶的原因是什么?

  普洱熟茶养胃的原理

 

  熟茶经发酵后,其大量的衍生物质,基本上属于小分子,有利于人体的胃肠道的吸附,刺激性小。绿茶乌龙茶则不同,虽然它们内含的茶多酚高于普洱茶,但茶多酚内含的很多物质是大分子,空腹饮用,会对人的胃肠产生强烈刺激。

 

  因此体质转弱的成人和儿童经常被告知,慎饮绿茶,更不能空腹饮用绿茶。中医所说的绿茶“寒性大”,恐怕都与其内含的大分子有关。

 

  同样,未经人工发酵与自然发酵过程的普洱茶(即新采摘的普洱生茶),也不能空腹饮用,原因也是分子量太大。

 

  因此,除普洱茶生茶外,自然发酵并达到十年以上的普洱茶和陈化三年以上的普洱熟茶都具有“暖胃”的功效,其主要原因都与小分子有关。

 

  熟茶内含的果胶物质远高于其它茶类。它不仅体现很好的吸附性,又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同时又能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

 

  对患有胃溃疡或胃炎的人而言,普洱茶果胶类物质可形成薄膜状态附着在胃的伤口,促进溃疡面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饮用。

 

  普洱熟茶内含的咖啡碱可以中和人体的胃酸,进而改善消化功能。普洱熟茶养胃的功效,其关键点在于发酵的品质。

  试验取证?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一个试验:将绿茶、普洱茶(三年期熟茶)、普洱茶膏三个茶样进行冲泡,然后将三杯茶汤放入冰箱冷藏。待茶汤温度降至零上5度左右时取出,观察茶汤是否出现变化。

 

  这时,我们会发现,绿茶的茶汤有大量的乳状悬浮物,最为混浊,原因如下:

 

  果胶类物质还原;

 

  其次是普洱茶有少量的乳状悬浮物,茶汤颜色呈褐色、偏暗,无通透,原因也是发酵过程未完全分解的大分子还原与聚合;

 

  最好的应当是普洱茶膏,没有肉眼可见的悬浮物和杂质,茶汤颜色与刚冲泡时相比,稍微偏暗。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未发酵的茶叶内含很多大分子物质,在其茶汤温度降下后,导致物质的还原与聚合的化学反应,出现重度混浊。

 

  普洱茶出现的轻度混浊,是发酵过程不够,很多物质没有被充分降解。普洱茶膏属普洱茶深加工的产品,几乎都是小分子,虽然它也存在还原与聚合,但其结果是小分子的聚合,只是茶汤出现偏暗而已。

 

  我们也可以据此方法检测自然发酵的普洱茶“年份”,“年份”越短的茶,其混浊物越多,“年份”越长的茶混浊物越少。

 

  陈化十年以上的“老茶”,不应当出现肉眼可见到的悬浮物和杂质,汤色也会随年份的增加愈来愈通透。三十年以上的“老茶”,汤色变化也不会太明显。

  普洱熟茶怎么喝?

 

  所以,普洱熟茶最养胃的喝法,应该是每日早晨空腹饮用一杯温热的熟茶汤,最好是普洱茶膏或三年期以上品质较好的普洱熟茶。

 

  如果条件允许,饮用十年以上自然发酵的普洱生茶当然更好。特别是对胃酸过多,或者患有胃炎及胃溃疡的人而言,饮用时如果再加上一勺蜂蜜,其养胃的功效更是明显。

 

  养胃的关键在于“养”。这个“养”不是立杆见影,而是持续的“坚持”才能显现出来的结果。因而,除了饮用普洱茶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喝普洱茶会上瘾?

 

  在圈内流行这样的说法:一旦喝上了普洱茶,便不再想喝其它的茶了!这句话是很要命的,它至少说明两点:

 

  1、喝普洱茶会上瘾

 

  对于很多茶客来讲,喝茶会上瘾,所以很多老茶客离不开茶,有“一天不喝茶,心里闹得慌”的说法。“一旦喝上普洱茶,便不再想喝其它茶了”的说法,至少说明喝普洱茶上瘾的程度比喝其它茶叶要深重。这种上瘾可以解释为普洱茶对生理的吸引,就是说不喝普洱茶会不舒服。也可以解释为普洱茶实在太好喝了,喝了普洱茶之后,再喝其它的茶时,简直不能叫做喝茶!

  2、喝普洱茶可以戒除茶瘾

 

  上面谈到有的人喝茶会上瘾,就像抽烟的人会上瘾一样。我相信茶叶有这样的作用,尽管我至今没有感觉到喝茶上瘾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如果说喝普洱茶后,可以解除茶瘾,这种解释也是符合“一旦喝上了普洱茶,便不再想喝其它的茶了!”的观点的。

 

  我有一朋友是普洱茶发烧友,对“一旦喝上了普洱茶,便不再想喝其它的茶了”的说法深信不疑,并用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目的是让我相信普洱茶具有某种魔力,而这种魔力是善良的,不是恶意的。前不久在昆明第四次普洱茶博览会上,巧遇此君,他一改往日的说法,邀请我喝他经营的红茶,这时他说:“喝了一段时间的红茶后,才发现红茶原来比普洱茶好喝,惭愧啊,自己被蒙蔽了这么久!”我没法评价这位朋友的感受,但我能确定的一点是,现在他在经营红茶!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本来没什么错,但这种以讹传讹便迫使自己相信一个存在谬误的言论,就不太好了。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有的自己买过普洱茶,有的从来没买过普洱茶,但他们都喝过普洱茶,有的还喝了不少。自从普洱茶热逐渐成为过去式后,他们很少买也很少喝普洱茶了,而是改喝其它的茶品,比如说以前喝绿茶的,又回去喝绿茶,以前爱好铁观音的,重新对铁观音情有独钟。总结原因,有这么几种较典型的情况:

  1、喝普洱茶减肥降压降脂治病的

 

  这类朋友我是不建议也不赞成他们喝普洱茶的,因为我知道,在若干心里能承受的时间之后,他们不但不会说普洱茶的好话,还会说普洱茶是骗人的把戏。事实上便是这样,我现在有一个朋友,说起普洱茶就一脸的不屑,好像普洱茶从来就是一个骗子一样。当然,现在就是我不卖茶给他,送他喝,他也不再喝了。

 

  如今,打开互联网,我们看到关于普洱茶的介绍中,总是将其说成是治病的良药。而通过互联网买普洱茶的消费者,大多与普洱茶“减肥”这样的信息有关。

 

  普洱茶从古到今,有关它的文字记载,几乎都将它当作一个可以治病“药”来记述。但我们知道,普洱茶首先是茶,茶叶的最大的功能,是解渴而非治病。所以,希望喝普洱茶达到治病的目的的消费者,一定是失望的。像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等等的疾病,就算是高科技的药品,也无能为力,难道一个普洱茶便可以了么?

  2、附庸风雅型的

 

  这朋友我也不建议他们喝普洱茶,甚至我从来就不送茶给他们,他们找我买茶时,也从来不给他们打折,都是以最贵的价格将普洱茶卖给他们,并非“欺熟客”的心态在作祟,而是如果低价卖给他们的话,他们会认为我卖了不好的茶叶给他们!

 

  这类朋友现在一提起普洱茶就恨不得找地洞钻下去,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撇清自己和普洱茶的关系,他们会说:我从来就没觉得普洱茶有什么好!

 

  原因很简单,两年前,喝普洱茶的都是些什么人?张国立、鲁迅、有钱人……普洱茶代表的是时尚,是小资,是生活品位的象征!而现在,10块钱便可以买一片普洱茶,他们会觉得自己以前那么疯狂的喜欢普洱茶,是一件极其丢人的事情。

 

  3、真正喝茶的人

 

  这类朋友到现在还会偶尔问我有没有普洱茶,送他一点,当然,我的茶大部分送给他们去了。我想说的是,这种朋友可能就是那种没有茶喝就浑身不自在的人,他们也不限定喝什么茶,只要质量还过得去,什么茶都喝,今天喝绿茶,明天喝红茶,后天喝普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有茶喝就成。在一定程度上,我就是这样的人,只不过我没有瘾,没有茶,喝白开水也成。

 

  中国几千年来的茶叶历史,培养了一大批喜欢喝茶的消费者,茶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些人看来,想要找到一种饮品替代茶叶,是有难度的,因为依赖茶叶的根源,不是思想,而是身体。

 

  以上是我碰到过最多的三种人,他们都没有因为“一旦喝上了普洱茶,便不再想喝其它的茶了!”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的是,我认识的一些普洱茶发烧友,他们始终坚持认为普洱茶是最好的茶叶。这我能理解,他们代表了一部分普洱茶消费者的心态。

  另外,很多还在经营普洱茶的从业者,也在坚持认为普洱茶是有魔力的,是“一旦沾上就离不了的”。我不敢苟同这样的说法,因为这样的信息传播不但不会增加销售,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销售。想想就能明白的。

 

  有人认为我写的这些完全没有说到点子上,应该改成“一旦喝上了老普洱茶,便不再想喝其它的茶了”!这更像是一句用来忽悠消费者的说辞,因为“老”是没有概念的。在普洱茶疯狂的年代,我喝过点老普洱茶,喝过之后没有觉得身体不适,也没有飘飘然欲成神仙,更没有整天想着那种老普洱茶的味道,而对其它的茶品难以下咽!为了教育我对普洱茶的认识,有朋友开始用他认为的具有魔力的湿仓普洱茶给我喝,说实话,我喝过两次便不再开泡,实在是不好喝之极。

  在所有饮品的味道中,我一直对咖啡的味道念念不忘,有一次和诗人严力聊天,严力说,喝咖啡是喝一种对味道的记忆。我不知道这样的表述是否正确,但咖啡的味道更容易让我想起喝咖啡时的感觉。而对于普洱茶良好味道的记忆,我没有,身边的朋友们没有。我不知道,其它消费者会不会有,有多少?

 

  如果喝上普洱茶就不再喝其它茶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今天,普洱茶便不会遇到卖不出去的局面,因为曾经喝过普洱茶的消费者,数量还是相当庞大的,靠他们的消费,普洱茶的今天,一定是所有茶叶难以望其项背的。普洱茶能不能成就一个大产业,成为中国茶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并不是依靠传播一些神神鬼鬼的理论就可以做到的,生产一些让消费者真正喜欢的产品,才是王道。

有用+10
分享

别乱撬普洱茶,这样会把你的好茶撬废!只有正确手法才行

  紧压后的普洱茶,绝对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香醇口感常常让人垂涎欲滴,但每次要动口之前,都得先面临第一个难关——撬茶!


 

  毛手毛脚地乱来,茶可不答应,只有手法得当,才能保持叶片的完整,减少碎屑,泡出它最好的口感。一般需要撬的茶基本是通过紧压过后而制成的,如茶饼、茶砖、茶沱(沱茶)等。

  既然要撬茶,自然就得有工具,徒手来的话是绝对不明智的。撬茶的工具我们有茶刀和茶锥。

 

  一、茶刀:

  小技巧:茶刀要选择刀身适中的,有尖的那种,(过薄容易断裂,过厚不易插入茶缝隙),太尖或者有刃口的容易伤到自己。

 

  二、茶锥:

  有些人会把茶锥称为茶针,其实应该有所区分。茶针我们一般是指茶道六君子中的茶具,用来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防茶叶被堵住,保持水流畅通。

 

  至于要用茶刀还是茶锥呢?个人觉得大片用茶刀,局部用茶锥,不过并没有规定,自己顺手即可。

 

  有了工具之后,我们就应该要对症下药了。每种都有它的脾气,但也都有规律可循,摸准脉络,就可以做到放诸四海而皆准了。

 

  1、见缝插锥(刀):

 

  茶遭受重重紧压,一般都会抱团,使蛮力肯定不行,要先观察,找到有缝隙的地方,再见缝插锥(刀),“离间”茶。听起来有点儿邪恶,不过是这么个理儿。

 

  2、以柔克刚:

 

  被紧压过的茶是吃软不吃硬的,如果用力过猛的话,很容易被茶锥或者茶刀伤到。撬茶时,一般的手势都是一手拿茶锥(刀),另一手按住,固定好茶。按住的手记得要和茶锥(刀)插入的角度尽量保持平行,针(刀)头永远朝外,以防误伤自己。

 

  3、慢工出细活:

 

  撬茶是个考验耐心和细心的活儿,一层一层将茶剥落,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大胖子。仔细观察叶片脉络,在过程中随机应变,才能够保持叶片的完整,减少碎屑,最终品尝到茶最完整的口感。接下来就剩见招拆招了。

 

  三、茶饼:

  一般的动作是一只手拿茶针、另一只要按住,固定茶,记得茶锥(刀)的锥(刀)尖向外,尽量与按茶的手保持平行。

 

  从中间松散处把茶锥(刀)插入,然后稍微用力把茶撬松,再拔出茶锥(刀),在相邻的地方再次插入,然后再撬,以此类推。

 

  四、茶砖:

  茶砖其实比茶饼容易撬,茶钻大多是四四方方的,可以将其立起来,具体的操作手法与茶饼相类似。

 

  五、沱茶:

  沱茶一般都压制的比较紧,而且比较小,用茶锥更容易发力。观察沱茶,一般会发现沱茶有个基本的内涡,很多人习惯从内涡开始撬,其实这样比较容易把茶弄碎。

 

  用手拿着沱茶,用茶锥从外弧面以小角度插入,将茶轻轻撬松后将茶锥拔出,从相反的方向再次插入并将茶撬起,这样就可以较好的保持条索的完整。

 

  而对于比较小的(8克以下)的基本上就不需要费力气撬,直接PASS,扔进壶里泡即可。

 

  前面说过,沱茶一般都压制的比较紧,有些“顽固”的沱茶紧到已经无从下手了。此时,就只能够改变作战手法了,改为“蒸”。

 

  蒸锅内烧水,煮开后再放入茶叶,时间大概控制在3-5分钟即可将茶取出,经过蒸汽的洗礼后,用茶锥很容易就可以挑开了。

 

  不过走捷径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茶叶在蒸汽中会变潮,此时要将挑开后的散茶放到阴凉处阴干一到两天。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定要阴干,不可以风干或者晒干,然后再用棉纸包起来,再放置两周。待水分彻底挥发后,用牛皮纸包好,放上个把月,就可以转入茶罐中了。

  看了上面那么多的步骤和讲究,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只要能够把茶撬下来不就得了嘛,干嘛那么费劲儿。

 

  实际上就跟泡茶似的,你随便加水、加茶,也可以泡出一壶茶来,但最后你会领悟到,过程中付出多少,最后就会得到多少,对讲究的茶可不得讲究点儿。

 

  撬茶固然费劲,但熟能生巧,而且在这过程中,你也会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再想想后面能够品尝到的美妙滋味,也就乐得其所了。

颇堪玩味的经典普洱茶

7542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普洱茶产品,它不是一个产品编号,而是一个配方的编号,7542的2字,指的是勐海茶厂的编号,75是75年,它代表着计划经济时代云南省省茶司对于茶叶生产观念的改变,1975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它代表一个革新的年代,潮水发酵也就是我们说的渥堆,也在这一年开始量产,7572与7542也在这一年正式生产,很多人一定很奇怪,7542是大益的一个经典配方,为何会与省茶叶公司有关系?其实在早期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土产畜产均由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业管,云南省也不例外,所以当时的普洱茶均由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所管理,这些7字头的编号都是由省茶司开会制定,再交付任务给下属的茶厂,当年甚至连包装纸的印刷都由省茶司负责,计划经济的特色就是计划的刚刚好,不用多也不用少,有多少任务就生产多少茶叶,生产计划的更改需要省茶司的批准。

\

例如下关茶厂在早期计划生产饼茶便需要省茶司的批准,所以7542,顾名思义是原自于云南省茶叶公司,7542最老字号的产品就是小绿印,早期7542的大票一定标示着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的名称,直至1985年之后茶厂取回自主营销权,除了完成计划的任务外可以自主营销,所以8字头的编号便由此而生,不过大票的名称则改为茶厂的名称,这就是编号的由来。

7542是一个依据茶青级数依合理的比例分配的配方,是一个比例型配方,不是一个山头配方,在1985年之前有节气的差别,因为当时的茶青分类是有分春尖、二水、谷花的,1985年以后,省茶司下了一个命令,取消节气分类,将茶青分类以单纯的级数做处理,由这个命令我们可以知道,85年之后的常规性产品与季节无关,不会有春茶,除非定做产品,为什么要将配方做编号并将比例定型化?其实理由也不难理解,那就是量产的需要,再加上人事的更迭,生产单位有必要将过程标准化,配方标准化就是第一步,也可以证明75年后的普洱茶产量高于75年之前,标准化的配方可以使茶厂的普洱茶品质稳定,长期有利于生产与销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代表以前生产的产品没有标准化的配方,例如红印、蓝印、黄印便没有标准化的配方,那7542是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拼配概念?

\

我认为也不是,因为茶叶的品饮是有市场习惯的,所以它一定有个原型概念,我认为7542的概念源自于印级茶,尤其黄印的影响应该最为主要,因为黄印是七子饼,生产年代相近,具有承接性,我想7542应该是根据这些概念再以量化的原则做修正,这样应该比较合理,7542的产品在85年之后便没有了节气特性,也可以作为一个口感的分水岭,我认为省茶司会下这样的命令,最主要是由于产量的大幅提高,而原料供应结构的改变。

\

1985年勐海茶厂的产量有大幅的提升,一是需求提升,二是矮化型乔木的量产,这才是主要的原因,所以85年之后的产品在风格上85年前的产品不同,这从资料上就可以得知,现在的7542每年的第一批都受人追捧,以前市场谣传是春茶,其实与季节无关,跟炒作有关,但第一批的7542多以传统包装,其他批的7542便是纸箱包装,也颇有话题性,7542是至今已经有36个年头,以前的老茶要价不菲,这也是7542立于不败的本钱,我相信未来7542仍然是市场最热的产品,了解一下身世,也颇堪玩味。

致普洱茶的新手,初识普洱茶应该注意这些

1、认知普洱要多看、多问、多喝(最好是多噌茶)少掏钱(不要看到就买)。

2、要一点点地积累到经验后,你才能淘到真正的老茶,不要一上来就去追求陈年老茶品。

3、最好不要把普洱茶与你原来喝的其它茶类生拉硬扯地连在一起作比较,这是因为:

比香——普洱茶比不过乌龙铁观音花茶绿茶;

比工艺流程——普洱茶的工艺相对于其它茶类较简单;

4、熟茶收藏久了,甘味更足,更加滑顺,汤色明亮度更高。但要有很足的经验才能辨别,也有些厂家造假,要特别注意。

5、普洱茶是有保健的功能,但不是药,也不能喝得太过,要因人而宜地选择喝生、熟茶品。

普洱茶并不神秘,它既简单而又复杂,说它简单是指对茶而言;就如同它的出生一样——是用云南澜沧江流域的包括大、中、小叶种在内的晒青毛茶;通过散茶和紧压或特殊的工艺流程加工出来的后发酵产品。说它复杂就是因为人为的炒作,普洱茶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使得太多的初识者对其茫然无知,更容易受到不良茶商的“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