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鉴别>普洱茶大叶种和小叶种有何区别?

普洱茶大叶种和小叶种有何区别?

2019-03-18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现行的普洱茶国家标准中对普洱茶的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型”。

 

  但熟悉普洱茶的茶友知道,云南普洱茶中不仅仅只有大叶种,还有中叶种和小叶种,那“普洱茶中小叶种和大叶种有什么区别呢?”

  1、树种、叶形区别

 

  为了区分所栽培的茶叶品种,实际生产中以茶树新梢基部以上第二、三叶位的定型叶(已经成长定型,大小不会再发生改变的叶子)的叶片面积大小,将茶叶分为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

 

  叶面积大于50c㎡(平方厘米)为特大叶;

 

  叶片面积在28c㎡—50c㎡之间属大叶;

 

  叶片面积在14c㎡—28c㎡之间称中叶;

 

  叶片面积小于14c㎡为小叶。

 

  但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叶片面积大小,中国茶叶研究所还以叶脉的对数作为大叶种与中小叶种的判断依据,其判断标准为:叶脉10对以上为大叶种,以下为中小叶种;

 

  另外,茶叶的宽幅比例以及叶脉夹角也被用于区别大叶种和小叶种,通常大叶种茶更为宽大,小叶种更为细长;

 

  而且在叶片质地上两者也存在较大差别,如通常大叶种叶片柔软,叶面的革质层也比较薄;而小叶种叶片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

 

  不过从生物学茶树种类归属上来看,云南普洱茶中的中小叶种多数仍旧和大叶种,同属于普洱茶种(国外学者称之为阿萨姆种)这一植物类别。

  2、内含物质区别

 

  普洱茶中大叶种茶和小叶种不仅是叶片形态不同,其内含物质也存在差异。

 

  通常大叶种普洱茶的内含物质较之小叶种更为丰富,且茶叶主要滋味和功能成分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在内含物质中所占比例更高;

 

  茶多酚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儿茶素的总量和酯型儿茶素,所占比例也比小叶种高。

 

  而中小叶种因氮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旺盛,氨基酸、茶氨酸含量高;

 

  3、口感区别

 

  内含物质的差异直接导致大叶种和小叶种所制成的茶叶,其滋味相差较大,不过各有其特色,总体比较而言,区别如下:

 

  【大叶种茶】

 

  大叶种茶因为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其滋味更为浓厚、强烈;内含物丰富,也直接使得大叶种茶耐泡度更高;

 

  且茶多酚是普洱茶后期转化的基础物质,更多的茶多酚和内含物质意味着,大叶种茶具有更为充沛的后期转化空间,更利于存储;

 

  在恰当的仓储条件之下及合理期限之内,大叶种茶经过存储,滋味能够更为醇厚,更为符合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

 

  【小叶种茶】

 

  小叶种茶氨基酸、茶氨酸含量高,而氨基酸、茶氨酸是决定茶叶鲜爽润甜和回甘生津程度的主要物质,因此更丰富的氨基酸、茶氨酸使得小叶种滋味相比于大叶种更为鲜爽、甘甜;

 

  更为丰富的芳香物质,也直接使得小叶种茶香气更为多样、浓厚。

 

  云南地域内的小叶种茶多为大叶种变异而来,与大叶种茶生物学归属上同属于普洱茶种(阿萨姆种);

 

  两者叶片形态、质地均存在明显差异;内含物质含量和成分也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内含物质,也使得大叶种普洱茶和小叶种普洱茶滋味有所区别,各有特色,各有春秋,茶友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茶种。

 

  参考文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中国农学通报》。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产业发展逻辑(2001—2011)上篇

普洱茶产业发展逻辑(2001—2011)上篇

2001—2011年,是普洱茶产业波澜壮阔的十年。从2000年前后起,台湾普洱茶商纷纷转战大陆市场,带动了大陆普洱茶市场的兴起,以2002年底古普洱公司100克宫廷普洱被拍出16万元的天价为标志,点燃了大陆的普洱茶燎原大火,此后普洱茶一路狂飙突进,上演了疯狂的神话,旋即又在2007年6月份以后坐了一回过山车被彻底打回严冬。随着2009年古树茶的率先复苏,加上2010年西南大旱助推茶价,到了2011年普洱茶强劲复苏,又焕发了蓬勃的朝气。这10年,普洱茶从起到落,又到起,无疑走过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本文以10大关键词的形式,对这10年的发展史进行梳理,虽然挂一漏万、鄙陋处颇多,但一方面可以起到留此存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普洱茶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点借鉴意见。

一、传播区域:出口转内销

传播路线图:香港→台湾→广东→云南→北方

普洱茶是一种出口转内销的产物,其产于云南,藏在香港,兴于台湾,盛于大陆。历史上的普洱茶主要有三条传播路线。第一条是边销藏区,解放后主要是下关茶厂承担边销的任务,因1973年销往西藏的茶叶加了大量的野生茶,藏民喝了发生不良反应,从而导致普洱茶大规模退出边销市场,直到1986年在班禅大师的亲自过问下,下关茶厂才生产“班禅紧茶”重新供应藏区。第二条是瑞贡京城,随着满清的覆灭,这条道路也就断绝了,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最后一条是港销,解放后,中国外汇奇缺,普洱茶作为能换取外汇的“特种茶”出口香港等地以换取宝贵的外汇。

1984年中英签署香港回归协议,这在香港引起恐慌,许多对回归缺乏信心的民众纷纷处置财产离开香港,这其中就有许多珍藏多年的老茶,得以在市面上流通,其中的大部分被台湾人买走,从而于1990年代在台湾掀起了一场普洱茶热,这场热潮的最大成果无疑是催生了普洱茶文化,邓时海先生于1995年问世的普洱茶文化奠基之作《普洱茶》,第一次较系统地提出了普洱茶的鉴赏、品饮与收藏之价值体系,从而开启了普洱茶的文化与收藏时代。

1990年代末,普洱茶在台湾“炒糊”了以后,台湾茶商纷纷转战大陆,以广东为前进基地,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普洱茶北伐运动,继之云南奋力跟进并组织马帮进京,最终于2006年10月形成全民普洱茶运动,一直狂热到2007年6月普洱茶市场崩盘为止。这时大家才发现,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能越陈越香,越陈越香是需要条件的;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有市场,真正有市场的是消费者能信赖的茶品。在此背景下,2008年大益斥巨资在央视打广告后,开启了奇迹般的大益品牌时代;与此同时,行业资源向稀缺性资源迅速聚集,古树茶、名山茶的价值得以充分挖掘并广泛传播,从而在2009年古树茶、名山茶率先复苏,并通过2010年西南大旱助推茶价,加上普洱茶产量从2007年的10余万吨调整到一年四、五万吨的合理水平,以及国内货币流动性充裕,最终在2011年的春天带来了行业全面复苏:古树茶、名山茶的价格一飞冲天,台地茶的价格也大幅度上扬。当南方囤积了大量的茶叶,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普洱茶的未来在于北方庞大的新兴市场,这也是古代马帮进京路线在当代社会的重现与复兴。现在的北方市场还待培育,离真正发力还需要时日。

二、批发市场:兴盛与危机

2000年云南茶叶市场地图:

停车场型:思茅五一停车场毛茶批发市场

货运信息部型:金辉茶市

铁路枢纽型:广通茶叶批发市场

土特产卖场型:南窑茶叶市场

食品批发城型:广丰食品城茶叶交易区

现代专业型:金实茶叶市场

很多人以为,普洱茶的专业批发市场太传统、太落后,殊不知,在普洱茶兴起以前,云南还在主打滇绿、红茶、花茶茶胚的时候,云南的茶叶市场落后得令人难以置信。以2000年为例,滇西南最大的烘青毛茶交易市场竟然位于思茅城一个叫五一停车场的里面,茶厂或者茶叶商贩把茶叶用车拉到停车场交易,停车场内也没有铺面或仓库,茶叶也不下车,买主只是看看小样,觉得合适,双方有成交意愿后,就让车开到买主的精制厂或者仓库里下货。至于昆明的茶叶市场,大都批零兼营,都不是专业的茶叶批发市场,当时比较出名的,比如最早的金辉茶叶市场,其实就10多家商户,因为思茅货车来昆明喜欢停在宋旗营,这里也因此有多家专营思茅运输车的货运信息部,说白了就是物流比较方便,因此就自发形成了一个微型的茶叶市场;再比如火车站旁边的南窑茶叶市场,其实是在南窑土特产市场内上百家商户有20多家在经营茶叶而已,是个卖杂货的地方,并不是专业的茶市;此外,在广丰食品城里也有10多家在卖茶叶。在那个时候,稍微像点样的茶叶批发市场无疑就在联接成昆线与广大线的铁路枢纽——楚雄广通镇,这里是滇绿的西北通道,甘肃茶商90年代中期在这里建立了广通茶叶批发市场,云南西部、西南部的绿茶在这里集散交易,被甘肃回族茶商收购后通过铁路运到兰州,再分销到广袤的西北市场。

云南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专业批发市场,无疑就是伴随普洱茶而兴起的、建立于2000年的金实茶叶市场。之所以2003年以前,云南缺乏专业的大型茶叶批发市场,很可能是由于云南茶叶的产值太小、利润太微薄,而且以大宗毛茶为主,缺乏足够的成品茶产量,导致云南茶叶市场的建设长期投入不足、规模化与专业化不够,显得相当原始、落后。2003年以后就不一样了,普洱茶热导致云南茶叶的市场容量与产值剧增,成品茶产量飙升,急剧膨胀的市场需要大型专业化的市场来对接,这样一来不但开业以后冷清了两三年的金实茶叶市场一下子红火起来,昆明掀起了开办茶市的热潮,雄达、康乐、前卫、西苑等市场相继建成,以致到了2007年普洱茶的泡沫最高峰,昆明竟然有大大小小17家专业普洱茶市场。当然,全国最大的普洱茶批发市场并不在云南,而在广州芳村。

2008以后,过分膨胀的普洱茶被打回原形,流通利润被严重挤压,下游消费市场纷纷越过昆明茶叶批发市场直接与产区对接,使得昆明一干茶叶市场举步维艰,曾经一夜冒出的茶市又纷纷经营转向,剩下来的西苑、前卫等大型茶市又因城市改造而拆迁,目前昆明只有几个老牌的茶市,如金实、雄达、康乐还在坚守自己的阵地,如不出现拆迁意外的话,估计这几个茶市很可能会做成昆明的百年茶市。此外,随着昆明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去年以来又出现了世纪城茶市、新螺蛳湾茶市,这些新兴茶市还需要经过时间的历练来证明自己。

在未来,茶叶批发市场并不会消亡,它也会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升级换代,只是在各种现代新型的渠道的冲击下,其将由渠道的统治者变成普通而常见的一员。经营中间环节的批发市场将迅速衰落,销区与产区的批发市场进一步繁荣,尤其是茶山的毛料交易市场在迅速崛起,这将深刻地改变批发市场的格局。

三、经营:专业化的生存之道

2008年以前:粗放式经营

2008年以后:专业化经营

以2008年为界,之前是只要搞到茶叶就能赚钱的时代,钱来得太快,太容易,使得业界粗放式经营盛行;到了2008年普洱茶进入了深冬,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只有专业化才能生存成为了行业的共识,从而迅速推动行业进入了专业化的时代。普洱茶经营模式不断升级换代的幕后推手,其实是边际投资收益递增(递减)规律。

2003年以前,普洱茶行业之所以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经营状况,是因为投资普洱茶行业回报率低,难以吸引行业外资本的兴趣,光靠行业内的微薄力量很难推动行业的经营模式向纵深发展。这时行业的状况是,利润虽然微薄一点,但行业的竞争者也少,只要勤奋一点,总能获取社会平均利润的回报,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利润贫瘠的行业很难完成产业的原始积累,从而使普洱茶产业长期处于“低度发展平衡陷阱”。到了2003年以后,“越陈越香”之价值观传播到大陆,普洱茶被当成了能升值的金融产品,原先的“低度发展平衡陷阱”就此打破,大量行业外资金纷纷进入,玩起了炒作模式,普洱茶成了低投入高回报的商品,在远超社会平均利润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普洱茶行业,以致最后上演全民疯炒普洱的狂潮。行业的利润蛋糕有限,容纳不了突然增多的竞争者,“击鼓传花”游戏无法再玩下去,结果就出现了普洱茶市场的崩盘。市场崩盘也就意味着行业不但重新回归社会平均利润回报,而且在崩盘带来的反向调节下甚至会出现全行业亏损的现象。不幸的是,2008年的普洱茶就面临全行业严重亏损与库存严重积压的问题,如果沿袭过去的粗放式投入老路,估计普洱茶十年之内都难以翻身。这时,有远见的企业经过痛定思痛,认识到一条真理:虽然市场不景气,竞争太残酷,但我可以通过比竞争对手增加一点专业化的投入,这样我就能生产出比别人更优秀的产品去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其实就是增加边际投资额度以获取更多回报的一个例子。

2008年无疑是迷茫的一年和充满戏剧性的一年,有的企业病急乱投医,也不管其他行业的成熟模式是否适合自己,抓起来就往自己的头上套,结果煮成一锅夹生饭;更多的企业是选择降价来去库存化,结果普洱茶几元一片,十元一片的被贱卖,搞得江湖一片血雨腥风,弄到最后越是降价越是大家一起死;只有少数的企业,有实力的如大益选择了专业化的品牌道路,没有实力的选择了做细分市场的专家:或投身电子商务,或做起了茶膏,或开发出了普洱茶养身面,或在古树茶、名山茶方面扬名立万。到了2009年,行业正式分化,病急乱投医的、降价的都过得很惨,唯有选择专业化路途的过得越来越滋润,大益熬过最困难的2008,在大众市场显示了赢家通吃的风范,而选择分众市场的企业,也做得风生水起。在榜样的教育下,以前走了弯路的企业,纷纷调整思路走向了专业化投资的路途,使得普洱茶产业迅速进入了专业化的时代,正是在专业化的努力下行业迅速复苏,才有了2011年阳光明媚的春天。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普洱茶的专业化是行业之福,但未必永远是企业之福。这是因为,企业一旦绑上了专业化的战车,就要勇往直前,很难调头回来,其他的黑压压一片选择专业化道路的战车集群会裹挟着你一直前进,直到车子无力前进为止。当一个企业选择了增加专业化投资赚取了比同行更多的利润,会引起同行的效仿,面对突然增加的竞争者,利润回报会急剧下滑,企业为了维持原有的回报率,只有不断增加投资,也就是说边际投资带来的收益增加。可问题是,企业不断追加专业化投资的份额,也就是不断挖掘企业潜在的能量,当企业的潜能释放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释放出来,从而出现边际投资收益递减现象,这时专业化就会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不过就目前来说,普洱茶行业还处于边际投资收益递增阶段,还是做专业型企业的黄金时代,但有远见的企业也要未雨绸缪,规避将来会出现的边际投资收益递减风险。

四、渠道:传统与突破

普洱茶渠道四大特性:市场碎片化、卖茶人脉化、囤茶慢消化、炒作跟风化。

普洱茶的渠道机会:做普洱茶的必须正视这四大行业特性,谁能率先突破“四大”,谁就能更好地赢取未来。

每个行业的渠道都具有共性也有行业的特殊性,普洱茶行业的渠道特性主要有:

1、终端市场支离破碎,整合的成本奇高。这是由于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叶品类与生产厂家多如牛毛,消费者的选择机会太多,各地茶叶消费习惯各异造成的。

2、做茶强调人脉关系,导致产品与品牌很难做大。在一个严重碎片化的终端市场,利用人脉资源来做市场,无疑能极大的降低推广费用,迅速打开市场局面,这就造成了茶叶的渠道建设严重人脉化,厂家要依靠经销商在当地的人脉资源做市场,茶店也要依靠身边的朋友与熟客照顾生意。利用人脉资源做市场的最大弊端乃在于,人脉资源的辐射半径有限,而且这种关系也很不稳定,维护的机会成本很高,厂商把主要精力放在人脉资源的开发上往往导致产品与品牌很难做大。

3、普洱茶可长期保存,导致每年生产的大量茶叶没有及时消耗而是囤积在渠道或者消费者手里,市场不好时往往会出现渠道肠梗阻,也会引发囤货大量抛售带来的市场雪崩效应。

4、普洱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增值保值的功能,加上茶叶作为农产品,涨涨跌跌很难避免,这给热钱带来了炒作的空间,使得渠道经常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也使得厂家的正常渠道体系很难建立。

正是因为普洱茶行业渠道具有极大的特殊性,普洱茶企在做渠道时必须要重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不能盲目照搬行业外的所谓成熟渠道模式,让自己水土不服,得不偿失;二是也不能守在传统这棵树上吊死,而应该积极发扬创新精神进行渠道破冰,开启全新的普洱茶渠道运营模式。解决四大渠道难题的方法主要有:

1、快消产品。可以用快消产品来解决分散的市场需求,但这对企业的产品卖点和实力要求相当高,搞不好会陷入画虎成犬的尴尬局面。

2、商超渠道。这是现代渠道的主战场,许多大品牌都是靠商超战略而迅速起家的,但是普洱茶的天然慢消性以及缺乏足够的消费人群,决定了厂家的商超战略必然是持久战,是靠熬出来的,投身商超的企业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3、网购。网购是突破普洱茶人际传播局限最好的方式,因为在网络上鼠标一点可以与全世界的人做生意,特别对于普洱茶这样的推广成本高企的行业来说,互联网可以极大降低其推广成本,增加成交效率,所以深受草根茶商的青睐,成为近年来行业渠道的最大亮点,也吸引了品牌企业的关注与试水,可以预计的是网购将是普洱茶行业的主流渠道之一。

4、天福连锁模式。天福的连锁店的最大特点,是产品陈列的丰富性,不仅局限于铁观音,普洱茶、绿茶、红茶、花茶等常见茶类都有,而且还推出琳琅满目的茶食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天福模式以产品多样性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这样就可以尽量多地拦截顾客,更好地实现销售,加上茶店大都位于繁华街面与大超市内,这无疑是解决终端市场支离破碎的一个良方。普洱茶企可以借鉴天福的连锁模式,店里在主推普洱茶外,还要增加其他茶类、茶具等产品,以增强专卖店的盈利能力。在这方面,兰茶坊无疑是先行者,在拓展专卖连锁店方面成绩斐然;近年来龙润告别单一的普洱概念,提出了涵盖六大茶类的龙润茶的概念,也是一种积极的市场转型与尝试。

5、品牌战略。在拥有良好的产品资源情况下,市场营销的核心就是推广与渠道:品牌推广是空中轰炸,渠道建设是地面推进,正如当代战争中地面部队更依赖空中打击配合一样,良好的品牌建设能极大地促进企业的渠道建设。品牌主要用于解决消费者的心智问题,通过建立品牌价值观,并将这种价值观通过品牌推广根植于人心,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甚至是依赖。正因为品牌具有如此大的神奇魅力,所以建立品牌无疑是商业竞争的最高形式,让无数英雄为此趋之若鹜。阻碍普洱茶企建立品牌的两个最大短板乃在于,一是普洱茶的价值体系尚处于初创期,呈现百家争鸣的现象,从而导致价值观的混乱,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一头雾水,很难在其心智上扎根发芽。二是品牌推广的成本太高,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教育成本(包括资金和时间的投入)高,另一方面是目标受众分散,导致广告投入大收效未必好,甚至会出现广告全打了水漂的现象。由此可见,普洱茶的价值观缺乏大一统体系和推广成本高,导致绝大多数企业不敢尝试建立在“三高模式”(高定价、高广告投入、高利润)基础上的大众传播策略,转而寻求体验式传播以及分众传播渠道,这样一来茶行业充斥中小型的特色品牌,而缺乏规模品牌。不过大益是个异数,这是因为其是传统普洱茶的代表,其品牌价值观已经深入老茶客的心中,二是大益通过几十年的积淀已经产生强大的口碑宣传效果,加上普洱茶崩盘后消费者对普洱茶缺乏信心,他们在消费时更加注重厂家口碑的如何。因此,2008年大益启动大众传播策略,到央视这样最泛众化的媒体上打广告,无疑是大益长期积累下来的口碑经过大众传播工具的一种原子弹爆炸式的释放:品牌价值与口碑价值就是原子核,央视广告就是原子核的裂变。这样一来,普洱茶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众规模品牌就宣告诞生了。其实,在茶界天赋异禀的企业,还有下关与中茶,它们都具备了核心价值观与口碑基础,存在做成大品牌的绝佳条件,可惜由于运营的原因,其能量没有得到很好地释放。此外,行业的新来的具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如天士力、龙润、柏联等,入行还不深,还需时间的历练,才可以积淀为行业的大众规模品牌。

自2003年以来,普洱茶的渠道演变如下:

1、2008年以前,厂家做市场主要依靠批发市场、大经销商制和区域代理商制,严重依靠经销商的力量做市场,厂家对渠道缺乏足够的掌控能力。

2、2008以后,渠道开始越来越扁平化,中间商失去生存土壤,渠道资源竞争激烈,网购成为主流销售模式之一。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

大益渠道革命:大益渠道革命的实质乃是将大经销商转为配送商,渠道的重心下沉至专卖店,厂家控制出货节奏与价格体系,让经销商拥有甚小的炒作空间,让炒作为其所用,以起到活跃市场而不至于扰乱市场的作用。从其革命实践的效果来看,大益去年开店上千家,已经超过天福成为中国连锁店数量最多的企业,可谓成果累累。但隐忧仍然不少,最大的问题乃是专卖店的盈利问题,现在开一个大益的专卖店能赚钱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因此才使得大益的专卖店在2009年以来如雨后春笋,越开越多。深入探析其盈利的方式,大益专卖店的硬件投入大,房租等成本高企,要靠正常的茶店销售,按理来说经营很难维持,尤其是在北方缺乏普洱茶人口的城市尤其如此,可让人意外的是,这些专卖店都生存得很好,其原因乃在于,大益作为普洱茶的标杆产品,不仅仅是用来喝的,还可以增值保值,2008年大益的价格跌入谷底,并从2009年以来逐渐上升,一直到今年价格暴涨,这就给投资客带来了巨大的投资牟利空间,有远见者早在2008年筑底,而后知后觉者也纷纷跟进,从而造成大益茶的热销。当然,大益茶的热,也有强劲的消费需求在支撑,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相当大的泡沫。对于炒作,大益公司也在极力控制,采取了很多对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大益公司虽然强势,但其能直接控制的无疑是新茶(碰到热销年份估计连新茶也很难控制,比如今年),对于市面上大量囤积的老茶其显然无能为力,这些囤货最有可能冲击大益现有的渠道政策与价格体系,加上随着普洱茶复苏带来的价格上涨预期,从而给炒作大益普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今年春天大益产品价格猛涨就是明证,这些不利因素控制不好大益的渠道控制建设也许会功亏一篑。此外,大益的传统渠道对电子商务也极为不适应,本来大益在2009年就将“快乐品茗”列为主营网购的子公司,电子商务成为了大益核心发展议题之一,但到了2010年,由于不能很好地解决网购与传统渠道的价格体系匹配问题,其被迫将快乐品茗关闭了事,也不授权任何人在网上销售普洱茶。鉴于此,总体来说,目前的大益仍然是品牌强势、渠道虚弱的企业,大益的渠道建设还有相当一段艰辛的路途要走。

龙润的快消渠道尝试:龙润自2006年就高举快消的大旗进入茶界,将加盟连锁店和商超作为龙润快消战略的主战场。龙润深知普洱茶传统产品具有慢销的粘性,于是将普洱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奶茶等创新型产品作为龙润的主打快消品,并提出了龙润的蓝海战略,提出避开普洱传统市场的高度同质化竞争之红海,开辟差异化竞争之蓝海。通过龙润数年的蓝海实践来看,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当初定下的目标相去甚远。这是因为,龙润的快消市场是另一个高度竞争的红海。众所周知,普洱饮料、普洱袋泡茶、普洱奶茶等产品,但并不能算彻底创新型产品,因为市场上的近似产品太多,而且其厂商都为巨头,比如统一之于茶饮料,立顿之于袋泡茶,后起弱小的龙润如何在商场这个残酷的市场里跟食品巨头争夺市场?龙润从一个红海走进了另一个红海,这就是龙润快消战略的悲剧,在红海里不能期望规避竞争,而要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在红海杀出一条血路,这样才有前途,也能极大地开拓普洱茶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期待龙润的快消战略能更坚韧一些,这才是快消的正途。

七彩云南的商超战略:七彩云南靠旅游卖场起家,近年来提出了庞大的商超开发计划,可谓近来茶界的一个大事,茶业的竞争格局可能会因此洗牌。旅游卖场由于巨大的导游回扣空间存在,加上产品的良莠不齐,一直为国人所诟病。七彩云南虽然靠旅游卖场赚了不少钱,但其作为普洱茶品牌来说,美誉度很难建立,因此其跳出旅游做市场,主攻商超,无疑能大大加速七彩云南普洱茶强势品牌的建立。商超作为竞争白热化的渠道,一般实力弱的企业很难有所作为,但七彩云南可以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通过品牌宣传的空中轰炸来配合地面的商超渠道建设,最终通过时间来换取市场。

书呆子的网络神话:一个网店一年能在淘宝上卖多少茶叶?呆子茶业的答案是几千万(究竟多少呆子没有公布,有同行推测是6000万元)。其所以能做到这么大的原因是,一是做得早,早在2006年就做了,竞争小;二是靠最低价的正品来取胜,成为了普洱茶行业的“价格屠夫”,因此其身边聚集了巨量的消费者。与淘宝网里的众多成功的草根英雄一样,呆子茶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走向品牌之路,自去年起书呆子在继续经营别人的产品同时,加大了自有产品品牌的开发力度,推出了书呆子、普之味两个高端品牌,走利润高一点的“古纯”路线,以实现低端与中高端的全覆盖。可以预计的是,将来书呆子很可能还会开启线下渠道,从而产生线下与线上互动效应,最终成为行业的最大搅局者之一。

五、产品:农产品的进化之路

产品演变:农产品→创汇特种产品→金融产品、文化产品→生态、健康饮品→生活符号化产品

普洱茶产品的三化:正统化(传统普洱茶)→泛化(绿茶化)→衍生化(深加工产品)

1、普洱茶与奇迹的诞生

普洱茶的本质是农产品,因不同历史时期的需求,普洱茶发展出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产品文化。在解放前,普洱茶也有过边销西藏、瑞贡天朝的辉煌;解放后其长期作为能换取宝贵外汇的港销特种茶,以及作为能起到促进边疆稳定团结的边销茶而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以至被当做国家的战略性物质来对待,普洱茶熟茶工艺也视为国家机密而保护。由此可见,普洱茶虽然是农产品,可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并不简单,扮演了特殊年代的特殊角色。到了2003年以后,普洱茶作为“特种茶”中的战斗机,更是把特色发挥到令中国其他茶类无以复加的地步——变身金融产品、玄学化的文化产品、能包治百病的保健产品。这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以为太不可思议了。其实,如果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话,就会明白茶叶在中国古代长期都是战略性的商品,不但能以茶易马,更能为政府创造极大的财政收入,以及赚取源源不断的外汇,因此历朝政府对茶叶管制很严,要不是实行国家专卖制度,要不就实行特许经营制度,没有茶马司发放的茶引(官府发给茶商的茶叶运销凭证),便是贩卖私货,要治重罪的。因此,茶叶向来是中国传统商品中的特种武器,虽然本质上是农产品,但基于各种不同的历史机缘,茶叶能创造出超乎想象的奇迹。普洱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中天赋异禀、特立独行的茶叶,创造出更加不可思议的奇迹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2、“越陈越香”的局限与扬弃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普洱茶在当代的崛起,无疑是靠“越陈越香”之核心产品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开去,越摆越好喝、越摆越值钱的观念深入人心,导致大家买了普洱茶以后舍不得喝,当宝贝一样供在家里,或深藏于仓库中,这样一来大量生产出来的普洱茶,大部分都没有及时喝掉,囤积在渠道或消费者手中,最终在普洱茶击鼓传花游戏终结后发生严重的渠道肠梗阻,从而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普洱茶产业进入了长期的去库存化运动,普洱茶的产量锐减,投资客撤退后显现出普洱茶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厂商在产业的寒冬中艰难度日。普洱茶崩盘后,行业创业者纷纷对“越陈越香”的理论进行深入反思,指出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能越陈越香,越陈越香是有严格限制条件的,而且主张茶叶就是用来喝的,强调普洱茶要以即时品饮为主,收藏为辅。即便用来收藏,也不是以增值为目的,而是为了茶叶的更好喝。在此背景下,通过对越陈越香理论的扬弃,普洱茶的产品价值出现了如下变化:

(1)坚持有条件的越陈越香,越陈越香的藏品主要针对小众市场,大众市场应该以即时品饮产品为主

(2)新藏茶主张的出现。这是区别于以往炒作背景下的藏茶,收藏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值牟利,而是为了将来茶叶更好喝。

(3)开拓即时品饮市场的最大短板无疑就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因为普洱生茶才生产出来,口感比不上绿茶、乌龙茶等主流茶叶,需要摆放几年才能显现出普洱茶的特色,因此新出产的普洱生茶消费者不接受,市场消耗速度太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市面上出现了以下的变通:

厂家藏茶论:厂家要对消费者负责,不能把当年生产、口感不好的茶叶推给消费者,厂家应该把当年生产的茶叶在仓库里存放三年,到第四年才大规模推向市场,使得消费者买到的茶叶都是经过数年陈化的,适合即时品饮。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能大幅度改善产品的品质,同时茶叶集中囤放在厂家远比囤放在鱼龙混杂的渠道及散户手里更卫生、更安全,更令人放心,从而使得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因为长时间囤茶会极大地增加厂家的资金周转压力与仓储费用,这种模式只适合部分企业(或厂家的部分产品)使用,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可能。

熟茶主打论:由于熟茶工艺本身就是加快茶叶陈化的产物,熟茶非常适合即时品饮,再加上其独具特色的保健价值,熟茶的市场远比生茶更广阔,这样一来很多人主张也在践行着熟茶主打论。

普洱绿茶化:绿茶化是当前普洱茶工艺嬗变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是绿茶的大国,国人消费量最大的茶品无疑就是绿茶,普洱茶要开拓新市场就必然会与大面积的绿茶人口相接触。这些人已经喝惯了绿茶,普洱茶对他们来说无疑就是异端,很难接受,要让其更好地接受普洱茶,很多行业从业者纷纷改良普洱茶的传统工艺,推出了具有绿茶风味的普洱茶来吸引这些绿茶客。其实,这条路线已经过乌龙茶的实践,是开拓绿茶人口的一把利器:乌龙的传统工艺本为浓香型,乌龙茶能迅速热遍全国,是跟绿茶化的清香型乌龙茶大行其道有关系。为满足新兴市场的需求,传统普洱茶的泛化,不但有绿茶化、还有乌龙茶化、红茶化等,而这些年来非常风行的“月光白”有专家指出其是“四不像”:用普洱的大叶种为原料,采用了白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的部分工艺,也就具有乌龙的清香,又具普洱茶的醇厚,从而深受市场欢迎。

普洱衍生化:绿茶化只是传统普洱茶的某些细节的改变,而普洱茶的衍生化是对传统的彻底改造。近年来,普洱茶膏、茶饮料、茶粉、茶珍、煮饭茶、普洱牙膏、普洱茶养生面等等,都是普洱茶的衍生化系列产物,它们抛弃了普洱茶的越陈越香的特性,转而寻求快消、即饮、速食、保健等价值。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管普洱茶深加工产品离经叛道到何种程度,它们都属于普洱茶这个大家族,需要正统普洱茶为其奠定发展的基石,也就是正统普洱茶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其衍生物才越有市场。正统与衍生好比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一个东西内涵越丰富,才能不断延伸出各种衍生物。一些置身于普洱茶衍生物生产的企业瞧不起传统普洱茶,把自己当成了行业的救世主而浮夸不已,其忽略了传统价值对延伸价值的巨大支撑作用,从而走入了盲目创新的误区。

3、生活符号化产品

普洱茶除了越陈越香之核心价值外,近年来又挖掘出生态、健康价值。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2008年以来,传统普洱茶产生严重分化现象,一般的普洱茶乏人问津,古树茶、名山茶受到越来越多的茶客追捧,这显示了普洱茶优异的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生态无疑成了普洱茶最大的卖点之一。在炒作年代,普洱茶的保健价值变成了神话,普洱茶崩盘后普洱市政府高举科学普洱的大旗,加强普洱茶的基础科学研究,让神话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科学,让普洱茶的特殊保健功能实实在在地为人类服务,从而真正开启了普洱茶的健康时代。与此同时,普洱茶的文化价值也在告别过去的假大空,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逐渐融入了社会主流文化,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茶山旅游也在蓬勃兴起,外地对茶文化感兴趣的人纷纷到茶山观光与体验。

普洱茶是中国最具包容性的茶类,内涵最丰富的茶类,也是目前最有生机、价值体系在不断完善与扩充的茶类。可以预期的是,普洱茶将成为一种复合的生活体验产品,集解渴、健康、品味、收藏、旅游等于一体,深入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最终成为生活符号化的产品。(

普洱茶能消食去油腻的真正原因?


凡是品饮过普洱茶的人都知道,在吃完牛羊肉或饱食大鱼大肉之后品饮普洱茶,消食的速度极快。

过去,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普洱茶消食、解油腻的原因,主要是普洱茶内含的咖啡碱刺激人的胃肠蠕动,从而达到快速消食这一效果。但真正的原因不止这点。科学家曾经作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几个肉片装在金属丝笼内,给老鹰呑下,经过一段时间取出小笼,肉片不见了。于是动摇了在此之前的胃肠蠕动消化的说法。认识到胃液中有某些可以消化肉类的物质存在,其中就有胃蛋白酶、糖化酶等。


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其固有的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在其它酶系的相互作用下,分解大量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不仅有糖化酶,还有其它与人体胃肠的生物酶系产生反应的酶类,增加了胃蛋白酶的分泌,促进胃蛋白酶活力的提高,使胃对蛋白质食物的消化能力加强,增强了人体消食功能。




但是,普洱茶的消食、解油腻的功效也存在一个客观事实,它更多地依赖人体自身的素质。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在食用大鱼大肉之后,配合品饮普洱茶,其消食或解油腻的效果非常明显。而对体质较弱的人而言,其效果未必如此。

这主要是因为,人体的消化系统还是以“自主”的酶系决定的。普洱茶的消食与解油腻机能只能是辅助作用,不是决定因素。健康的人胃肠道酶系完整,且“动力”十足。非健康体质的人,一定是胃肠道酶系受损,动能较弱。普洱茶可以缓慢修复这种酶系,但仍然取代不了“药品”的作用。

普洱茶因为具备消食、解油腻的功效,很多人又将普洱茶直接上升为“减肥”的食品。这个说法存在一定的误解,因为肥胖是由多种原因促成。肥胖一般由于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致使脂肪在体内过多积聚,继而转变为体脂藏于皮下使体重超常。这是与饮食、运动及相关的生活习惯有极大的关系。而普洱茶对肥胖会产生一定作用,但却不是唯一作用。减肥者必需在坚持素食的基础上,配合一定运动量,再加上饮用普洱茶,以及保持一个好心情,才能达到良好减肥的效果。普洱茶在减肥方面只能扮演一个辅助的角色,而非绝对的角色。

普洱茶与原始宗教关系


普洱茶与原始宗教关系

茶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普洱茶具有敬献、养心、解渴、提神、消食、明目、解毒、保健等功能,在各种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故本土生产的普洱茶增派上了好用场。下面就详细介绍普洱茶与原始宗教关系

思普区是普洱茶乡,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居住著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基诺、回、瑶、傈僳、白、苗、壮、汉等十四种世居民族,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形成的虚幻反映等多种因素,在民间产生了各种超自然神灵崇拜的原始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

思茅区昔日的原始宗教有哈尼族原始宗教、彝族原始宗教、傣族原始宗教、拉祜族原始宗教、佤族原始宗教、布郎族原始宗教等。原始宗教是一种古老的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认为万物有灵,除崇拜祖先外,还以树木、山、水、火、风、雪等作为崇拜对象。除此之外,拉祜族还有图腾(葫芦)崇拜,佤族有木鼓(女神)崇拜等。这此祭祀活动由各民族的祭司、巫师(哈尼族称“白母”或“具牟”)、毕摩(彝族称“苏尼”或“苏耶”)、魔巴(拉祜族巫师之称,大魔巴称“安恩格”,小巫师称“周比”)、窝朗(佤族祭司之称,或稍“芒那客绕”)等来主持。

思普区的哈尼族认为龙神最大的保护神,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为最隆重。农历一月,各村寨都聚集在龙树林中杀猪祭祀,并供献酒、茶、饭、花、果等,祈求龙神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礼要献“五供品”,茶是其中之一。江城、墨江的哈尼族支系人家家都供祖先家神,一般供三代,每年供献二次,第一次在过年杀猪天(属龙日)供茶,家人用一大碗猪肉、肝和三碗米、三碗酒、三碗茶又及一些槟榔、草烟献在家神下,掌家人面对神位跪拜念咒语,祈求祖先保佑,免遭灾难。家人过大年吃饭前,要用猪肉,肝及烟、酒、茶、米供祖宗,当家人念完祝祠后,将供品每样取一点泼洒在门外。江城、黑江的哈尼族切地人信仰多神,崇拜较深的是家神,称“朱戈”,每逢节日和喜庆日子献祭,供奉两代人,即家长的祖辈和父辈,献祭物品有饭、酒、茶和鲜花。家神“朱戈”没有偶象。只是象征性的钉一棵小椿在家里中柱上。切地人杀猪过年时,猪拴紧后要用一些米茶叶品牌到掌家人住的卧房中柱前献祭家神“朱戈”,祈祷完后,由庭主妇拿一些茶、米和清水抛散在猪身上祝念“明年换个更大更胖的来”,祝语后才杀。澜沧的哈尼族僾尼人过春节时要杀一只鸡,盛一碗饭,倒一杯茶水献祭家神。普洱县一带的哈尼族布都支系人每年正月,全寨人都要择日在龙神树脚下祭龙过龙巴节。祭龙时于天亮前备办好的三碗米饭、三个染红的熟鸡蛋,三杯清酒、三杯茶水、六柱香火和一只小公鸡,趁着夜幕到石岩脚下背神,天亮后,各家各户都要到神树脚下献饭。农历六月十五到三十日,要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叫谷魂,备好一碗糯米饭,一个熟鸡蛋,三杯清酒、三杯茶水、六柱香火,几根红线,到自己的田边献祭,把酒茶叶品牌水洒在田上,把红线拴在稻杆上,再用镰刀把拴了线的稻杆割下,连同斋饭一起收进箩里,点着香火叫谷魂回家。墨江、普洱的哈尼族布孔支系人农历冬月过“米色扎”(新年)节时,要杀猪献祭家神,杀猪前要用米、茶、酒献给肥猪,猪肉煮熟后要拿些肝、肠、茶、酒、米和饭菜各放成两碗,加两双筷子,由家长拿到卧床上献祭。祖先家神每年在“嘎特特”(扎龙巴门)后的第十三天,人们要在“普麻波”(供爹龙兔神的大古树)下举行“爹龙兔”献祭活动,将煮熟的猪肉、鸡内在“普麻波”(龙树)下搭起祭台,把猪、鸡肉、米饭、茶、酒、染红的鸡蛋等祭品摆上,由“普麻阿布”(主祭人)领着大家祈祷神灵。墨江的哈尼族西摩洛支系人农历二月初,祭头龙的第一天,众人集中在龙林内的龙石前面,摆上烟酒茶和糯米饭、熟鸡蛋,由龙头念咒语祈求神灵保佑平安。

思普区的彝族每年正月初一要祭献祖先,景东蒙化支系人二月六、七、八三天,由老人端一斋盘,盛上一碗饭,一个鸡蛋,一根穿着针的红线,一杯酒、一杯茶水、一只猪脚在房屋周围点名叫全家人的魂回来。

澜沧傣族傣绷支系人相信人有魂魄护佑,人生病、体弱是丢魂落魄的原因,要请老人把魂叫回来,叫魂时用蜡烛一对,鸡蛋一个、米一碗、沙子一碗、芭蕉一个、糖、茶、菜各一些摆设在小篾桌上作为贡品。家属有时做了不好的梦,梦见死者托梦之类时,就送些饭菜、茶叶、芭蕉、草烟、槟榔等到佛寺里赕献,请佛爷念经。

澜沧拉祜族信仰万物有灵,其中的寨神是主宰全寨人的神,多数村寨盖有神址,拉祜语称“母耶”(意为跳歌地方),每年正月初二,全寨人集中在“母耶”处跳芦笙舞,舞场中心放有桌子,桌上放有一箩稻谷,旁边点着蜡烛,烧着香火,摆上酒茶叶品牌水,人们边跳边唱边喝。纵情欢乐,过完年后,每户要分一点跳舞朝贺过的谷子,放到自己家的谷种上面,以祈求寨神保佑庄稼长得好。

西盟佤族在佤历九至十月份,相当于西历7至8月间,要举行迎新谷节,佤语称“列伯耿奥”,既是节庆活动,也是宗教祭祀,它源于佤族对谷魂、棉魂和祖魂的崇拜。迎新谷节要吃“神餐”,要摆祭坛,祭坛上放置有茶叶、棉线、钱币、米、米酒、老鼠头、鱼头、蟋蟀、鸡头和少许的碎肉,由祭司虔诚地进行祈祷。祭司念的《新谷颂辞》中有一段祷辞是:“先称沙为父,后称粟为母;阿达是茶叶,阿奶是棉花。”阿达是佤语,有几种意思:爷爷、长者、神灵。在《树神祭神》中也有记载:“野茶先生芽,盐婆淌口水;谷子长大了,芭蕉发新棚。”

澜沧布朗族崇拜他们的种茶祖先叭岩冷,是叭岩冷率领布朗族种植茶叶的,在布朗族地方史《奔闷》中有记载,在布朗族《祖先歌》中也有唱段,“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竹棚茶叶品牌村,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生存的拐棍。”曼景、芒洪及周围的五个布朗族寨,寨民都是叭岩冷属民的后裔,他们共同祭献叭岩冷,1950年以前,每年祭一次,到曼景上寨后山,原叭岩冷居住的遗址处作祭献,时间在六月初七,祭祀期间,人们不能下地生产劳动,外寨的人也不得进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