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解析普洱茶的分级制度

解析普洱茶的分级制度

2019-03-18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目前,普洱茶的分级,大多沿用绿茶等级,以芽头多少为准,宫廷、特级、一级,一直到十级,芽头比例次第减少,直到以老叶老梗为主。法国红酒分为AOC(法定产区),VDQS(优良地区餐酒),VDP(地区餐酒),VDT(日常餐酒),四个大的级别。

  按这个思路,普洱茶也可大致分为:收藏级普洱茶;品饮级普洱茶;饮料级普洱茶。

 

  一、收藏级普洱茶

 

  从比例来说,10%,20%,70%,这样的比例大致衡量了这三个级别的产品。在这样的定位体系下,可以较好解释一些现象。喝饮料级茶品的顾客较难理解喝收藏级的茶客。

 

  正如我们在超市里可见到10多元一瓶的红酒,显然,这样的消费者人数众多。拉菲这样的酒,在多数人心中,就是泡沫。听太多人说,老班章,昔归还不如一个老关甲好喝。我一般都是点头不语。

 

  喝不同茶,得到不同的愉悦感,的确因人而异。有的人敏感,有的人不敏感。也许,一个茶的口感,超过另一个茶,量化也就是10%,但也许价格会高一倍。

 

  值不值?每个人衡量的标准不一样。

 

  在现实中,明显,喝老班章的人会少于喝饮料级普洱茶的人,这是先天劣势。所以,在公众场合,谈老班章,是确定要被打击的。关于这一点,我听太多的茶友聊过。在周围的人群中,明明自己拿着一款不错的茶,但还是被一群人的75XX打败。

 

  然后,就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对茶的理解,怀疑自己的口感,甚至,怀疑自己的基本认知。到底这几年苦苦学茶,是不是白费了功夫?请明确,你在喝的是收藏级的茶!是超过90%的人根本没有机会喝到的茶!有人喝了十年老班章,没有一次是真的!有人用喝了假班章的经验来判定普洱茶!

 

  收藏级普洱茶,来自名山名寨,来自古树大树,这一点应该是毫无悬念的。法国红酒的AOC限定了400多个小地区,云南普洱茶也可以限定到小的地区。班章、易武、攸乐、蛮砖这些就是小的地区。

  二、品饮级普洱茶

 

  关于品饮级普洱茶,可以简单定义为高海拔,小树,台地优质茶。比之收藏级,自然有所逊色,但日常口粮,即便对于爱好者来说,也足够了。

  三、饮料级普洱茶

 

  比如广州地区大排档、餐馆等地用的普洱茶,或者超市卖场以减肥等名目,解渴为目的的茶品,适用于不懂茶,或者把茶当减肥药的人士。

 

  相对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我增加一种,不方便列入官方记录,但众多茶友都在使用的级别——泡脚级。屡屡有茶友最新发现,某些茶泡脚有特效。

 

  关于收藏级,仅仅这么一个含混的说法,并不足以给大家带来帮助。同样参照AOC标准,AOC下面又有了各种次级分类,从大地区,往小地区分,最后到具体的酒庄。

 

  (一)收藏级按地区来分

 

  分得越细,通常意味着茶的品质会更高。勐海普洱茶,布朗山普洱茶,老班章普洱茶;易武茶,易武麻黑,易武麻黑村刮风寨,刮风寨茶王树。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越来越细的说明,意味着透明度更高,对茶商的限制越来越多。

 

  易武茶,可能价格范围从30多元到3000元,一点都不奇怪。举例来说,易武某地橡胶林里或者旁边种植的茶,春天售价也只有数十元一公斤。新手茶商或者较黑心的会去收购来做生饼,稍微厚道一点的用来发酵熟茶。范围越广,茶的定价空间自然就更为广阔。

 

  定义了小茶区,则意味着茶的价格空间进一步缩小。没有人疯了把麻黑的价格卖得比刮风寨贵;而三合社,显然应该比麻黑便宜。所以,根据这些信息,消费者可以获得一个重要的参考,就有了价值判断标准。这也是避免水太深,水太浑,形成普洱茶产地价格标准的重要作用。

 

  (二)季节明示

 

  春茶比秋茶品质高,较贵;秋茶比夏茶品质高,较贵。所以产品上应该明示。

  (三)按树的形态明示大树、小树、台地

 

  为何不按树龄?我们大致肉眼能看到是大树、小树还是台地,却无法分清楚300年、500年还是100年树龄。同时,500年的树龄跟300年的树龄,到底哪个品质高?我深表怀疑。广州茶博会期间,看到某些商家按树龄的大小来确定茶的价格,真心震撼,晚上没睡着。

 

  正常人,不抬杠的话,都会认同大树、小树、台地的价格应该是递减的。不谈那些容易引起纠纷的话题,起码采摘难度上,大树较难,小树、台地较易,而且亩产量也是递减的关系。说大树茶品质好于小树,小树好于台地,这个在90%情况下成立的,但容易引起抬杠。

 

  (四)纯料与拼配的标示

 

  无论如何,纯料的价格还是要高于拼配茶里最贵的成分。我同样也认为,纯料和拼配完全是普洱茶的两个方向。而在法国红酒规则里,不同葡萄产区拼配的酒,地位远低于法定产区(AOC)的。但作为一个标准,注明纯料或者拼配,给消费者以明示,还是应该做到的。

有用+10
分享

想泡我(普洱),你懂得掌握‘火候’吗?

想泡我(普洱),你懂得掌握‘火候’吗?

俗话说:三分茶,七分泡,而对于冲泡的水温也是要求极高,要根据茶叶的实际情况调整水温,这样才能使一款普洱茶表现出独特的口感。


生普洱茶,虽然和绿茶有很多类似之处,但是,在开汤时水温一定要高,开汤唤醒茶叶才会使茶中的内涵物质、香气等充分唤醒保证后续的口感,一般喝茶都是水一壶一壶烧,水温也会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如果第一泡茶被唤醒后面的水温都不会影响茶叶的口感,不过喝普洱茶不建议一壶水烧很多,适量比较好,可以保证水温,便可以让茶汤一直保持出色的口感,另外烧过的沸水不宜冲服烧开,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老生茶因沉睡时间更需要高温水冲泡,才能领略她的风姿。


熟普洱因茶叶等级可以适当调整水温,宫廷、特级茶叶因芽头较多,水温高会使茶汤中出现涩味,这样会影响品饮口感,不过开汤还是要沸水开汤,后续冲泡可相应拉长水线,这样可以稍稍给水降温;一级到九级茶叶因等级的增加茶叶越老,耐温度提高,在冲泡这些茶时应每一泡都保持高温,相信你的每一泡香气都会让你爱不释口的。


花有千色,茶有千性。这些也只是在冲泡过程中的一些比较笼统的介绍,茶有万千,随着个人冲泡次数的增加,慢慢摸索相信你也会谅解你的茶,不仅仅是水温高低那么简单。

熟普洱茶怎么泡怎样泡得更好喝

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那么熟普洱茶怎么泡才能泡出普洱茶特有的味道呢?泡普洱茶时容易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 要想喝出普洱茶醇厚的口感还需注意茶水的比例、茶具等,熟普洱茶怎么泡要掌握方法。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熟普洱茶怎么泡吧。

置茶:控制好茶/水比例,为浓淡打好基础。

110ml盖碗,投茶7克。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个人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比如说,希望多泡几巡者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

洗茶:湿润茶叶,清洁茶面。

从洗茶开始,请温柔注水。可旋可吊,但水流一定要平和,稳定。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洗两次者,第一洗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降低洗茶的水温。第二洗可以适当降低,提高水温洗茶。洗茶后尽量彻底沥净茶底。

洗茶时一般需要温杯。但既然洗茶有清洁的考量,那就不宜以洗出来的茶水温杯。我个人推荐直接使用烧水器皿中的开水烫盏。无论视觉还是实际效果,都更清洁。

小技巧:在洗茶温杯时,请将置茶容器开盖放置,便于杂味逸出,也便于叶底降温。

前三泡:抑制杂味,提升汤感。

基本方法:定点吊水,缓慢注入。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最低。注得够缓够稳时你会发现盖碗中水色很浅,不会像猛冲那样一下把红褐色的茶汤甚至渣子都翻腾起来。

出汤时,建议使用公道杯。这样颜色、滋味物质会在公道杯中重新融合,您会发现缓慢吊水浸泡出的茶汤很软、很粘,但没有什么气味。

每泡出汤完毕后,建议沥净茶底。留汤冲泡虽然会增加泡数,但会改变滋味物质浸出的节奏和协调性,为冲泡增加很多不稳定性。

溯源百年普洱名茶:下关沱茶的特点介绍

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

溯源百年普洱名茶:下关沱茶的特点介绍

下关沱茶简介

云南沱茶,创制于云南下关,故又名下关沱茶。产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1368—1644)谢肇制的《滇略》一书中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

下关沱茶产自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下关永昌祥、复春和等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形沱茶,经昆明运往四川省重庆、叙府(今宜宾)、成都等地销售,故又称叙府茶。

下关沱茶选用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等30多个县出产的名茶为原料,其初制工艺经过人工揉制、机器压紧数道工序而成,形如碗状,造型优美,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亮、滋味醇爽回甘。常饮具有明目清心,提神养颜,抑菌治病之保健作用。在国外,人称“减肥茶”、“美容茶’、“益寿茶”。在中国,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被誉为“滇中三宝”。

大理地处滇西要冲,“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于此交汇,在商贸通道上构成了交叉型和双边型的商业文化,使大理成为中原、东南亚、南亚、西亚文化的交融之地,正是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的文明,使大理成为了“站在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不仅区位优势明显,更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享誉中外的下关沱茶就产于大理市下关。

下关沱茶产地位于终年积雪的苍山之麓,碧波荡漾的洱海之滨,这里常年清风吹拂,泉水甘洌,有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是加工精制茶叶的理想环境。

下关沱茶普洱紧压茶类,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玲珑。其加工演变过程源于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追溯起源

可以从史料记载中窥见一斑。明代谢肇浙《滇略》卷三中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普洱团茶的生产了。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载:“小而圃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清人张泓《滇西新语》亦说:“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之类,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妆资,故名。”从清代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女儿茶的各种特征:

①鲜叶采摘时间(雨前);

⑦重量(四两重,约合125克);

③形状(团茶);

④制作时的散茶用料(芽茶,仅次于毛尖的珍品普洱茶);

⑤名称的由来(少女将这种自己采制的高档普洱团茶卖出后,积攒私房钱,用作购买出嫁时的嫁妆)。由此可见,到了清代则更具有下关沱茶的加工雏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