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饼茶、沱茶、砖茶的撬取方法

普洱茶饼茶、沱茶、砖茶的撬取方法

2019-03-18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普洱茶从制作工艺分为饼茶、沱茶、砖茶、金瓜等多种形状。其中饼茶、沱茶和砖茶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产品,很多茶友平时会问砖茶、沱茶该怎么掰开(撬取)才不容易碎。今天就详细为大家介绍撬取饼、砖、沱的步骤。

  【注】首先我们要准备好撬茶的工具:茶针、茶刀只需一样即可。图中分别是:金属和竹制的茶针和茶刀。

  【饼茶撬取】

  下面,我们以一饼普洱茶生饼为例:我们选用了一把竹质的茶刀

  1、把茶刀从茶饼侧面沿边缘插入。稍用点力,把茶刀再往茶饼里推进去些,这样不会把茶饼撬的很散碎

  2、向上用力,把茶饼撬开剥落。

  3、现在再用同样的方法顺着茶叶的间隙,一层一层的撬开

  4、就这样,饼茶就可以慢慢撬散了

  散开的普洱茶

  【沱茶撬取】

  接下来,我们以一个100克的普洱小熟沱茶为例:

  因为此款小沱茶压制的比较紧,而且比较小,我们选用了茶锥。茶锥是比较锋利的工具,大家一定要小心,不要撬到自己的手哦!

  1、把茶锥沿沱茶的内涡边沿用力插入;

  2、沿沱茶内涡边缘慢慢剥撬,也可沿沱茶外沿剥撬;

  3、撬撬散的小沱茶。

  【砖茶撬取】

  再下来,我们以一片250克的普洱熟茶砖为例:我们选用了一把金属的茶刀。

  1、沿茶砖边沿,将茶刀插入;

  2、将茶刀稍用力插入茶砖;

  3、稍用力,用茶刀使茶砖表面的茶层脱开;

  4、这样,茶砖就被撬开了;

  提示:在撬茶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沿茶叶的间隙和茶叶条索的纹理方向来撬,这样可以把茶撬得更完整些,不容易把茶撬得太碎。

有用+10
分享

喝普洱茶时,惹人都在讲喉韵,那喉韵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许多主要喝普洱茶的茶友,喜欢带有苦涩味的茶汤,是因为苦后而能回甘,这时候不仅仅只感受到回甘,还会在喉咙部位感受到很浓郁的韵味,这叫做普洱茶喉韵,向来深受普洱茶资深品茗者的青睐。

 

  喉韵,是指茶水下咽过喉咙,喉部对茶的感受。普洱茶喉韵分有:甘、润、燥。

 

  1、甘

 

  当茶汤入喉时,收敛性与刺激性逐渐消失,唾液慢慢分泌而出,此时喉咙感觉滋润甘美,这就是回甘。一般来说,回甘越持久、强烈越是好茶。

  甘味往往都是和苦味伴随而至,常说苦尽甘来,但好茶叶的苦味一定是化的快,退的也快,苦完之后就是回甘,茶叶的好坏以及茶叶内质的高低也决定了回甘的持久性。

 

  2、润

 

  茶最原始的用途是作为药用,尔后再用来解渴。解渴的首要条件,就是喉头得以滋润,并立即解除紧箍的干涸。润感,对于普洱茶来说,一般是指饮后有润化喉头、滋润口腔、消除燥渴的感觉,从生理到心理给人以润泽。品饮到能使喉韵润化的茶汤,虽然没有口渴现象,却越喝越想喝,是因为润感使人有安稳、充实、舒顺而满足感。

  用春茶发酵的熟茶,香气高且富于变化,口感细腻活力强,层次感明显,由于春茶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丰富,口感更加鲜爽,综合起来即更有“春味”,故而有了醇和而协调、温润而绵长的口感滋味,具有很明显的润感。而夏茶发酵出来的熟茶难有润感。

 

  3、燥

 

  一些品质不好的茶品饮起来,既苦涩又干而燥(此称为“锁喉”)。燥感除了喉头极不舒服且难受外,给予品茗者情绪不稳,神意焦虑,心境不安等。有些陈年普洱茶品,在贮存过程中太过于密封,开封后马上冲泡,也会有燥的情形。必须装在较宽大的容器,回气一段时间后,燥感自然消失。

 

  一般夏季和秋季采摘的茶菁,多多少少带有些燥感。茶叶一但有了燥感,就不能评为好茶,品茗者对燥感是最难以接受,不但直接带来难受而不安,更因燥的出现,即使拥有其他一些优点的茶品,也会立即被否定掉。

喝小青柑普洱茶:掌上明珠,更加受宠的“小心肝”

  当下的茶叶界中,最火热的莫过于小青柑了,它小巧玲珑,冲泡方便,人见人爱,老少皆宜,是一道让人喝着便会深深爱上的小宝贝儿。

 

  很多爱茶的朋友没有料到她会成为“小心肝儿”,小青柑与柑普茶区别不大,不过是橘色柑橘与绿色柑橘的不同而已。然而,柑普茶成为了普洱茶新秀,而小青柑成为了“小心肝儿”,显然小青柑更加受宠。

 

  为什么刚刚出生、未经成长、还没成熟的小青柑,迅速成为功成名就的新宠呢?

  千里迢迢相恋相爱

 

  李时珍评价陈皮说:“同补则补,同泻则泻,同升则升,同降则降。”陈皮性温,能和百药,既能单枪匹马作战,又能协作他人获得成功。它能入茶、入膳、入酒、入药,在哪都能团结他们,而又发挥自己的优长。

 

  普洱有生普到有熟普,这是个伟大的划时代的创新,就像我们先人,从吃生食到有火能吃到熟的食物一样伟大,但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熟普和陈皮都具备了极强的包容性,二者从云南来广东,千里迢迢,相恋相爱,气味相投,才能“白头偕老”。

  包容性广融会贯通

 

  小青柑指生理未成熟时(通常指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的果实。这个时段的柑果称之为小青柑。经过6个月的生长,嫩绿的小青柑逐渐长成了,果皮厚实,油包饱满,浑身发出青涩的果香,香甜浓郁。

 

  小青柑个头小,发油含量最丰富,微涩带酸,茶中果味较浓,清甜回甘,青皮里的油酮类物质最丰富。加工难度大,药性强,每年只加工一次,数量极少,极其珍贵。

 

  采用普洱熟茶作为配料,经过选果、剪果、洗果、挖果、冲洗到凉干、填茶、制作、包装等十多道工序而成。

 

  “小青柑茶”融合了清醇的果香味和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让柑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着精华,形成了风味独特的柑普茶,同时达到理气健脾、消积化滞、燥湿化痰、疏肝润肺、疏通五脏等作用。

 

  青甜口感清新颜值

 

  小青柑的甘甜口感,有点酸,有点甜,有点青瑟,代表着朝阳、努力成长、向上的力量。

 

  小青柑的颜值,清新、舒爽,玲珑小巧可爱。特别是挂于枝头时,随海风轻摇时,露水浸润翠色欲滴时。见都都会有一种亲近它、抚摸它的冲动。这是人之常情,对果的期待,见证着成熟。

 

  打开品饮时,一见倾心的秀珍,盈盈一握的暗喜,冲泡唤醒后的青翠姿容,都有一种对绿色的亲近感,那可能是大自然的气息,泥土的滋养。

  潮流便利性价比高

 

  小青柑单颗粒无论是携带,还是冲泡品饮,都很便利,一次一颗,无论是盖碗、紫砂壶、玻璃壶,还是飘逸杯,甚至一个玻璃杯即可,冲水,浸泡、品饮,有了无限的便利,很有点速溶茶的感觉。

 

  小青柑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陈皮香,茶底更耐泡,可一次泡一颗,非常方便。泡的时候也可以用茶针在底部开个孔,再冲泡,这样能更好的泡出味道哦!

 

  正是这个季节,对于爱茶的茶友们,早早的品饮到不同的新茶,是表示着自己的潮,甚至能弄到新茶喝,也能体现出自己的关系,从而有了早喝到新茶的炫耀,这与人性有关,对美色、美味大多是追新的欲望。

 

  当然,选择小青柑,也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茶品,一次一颗而且耐泡,能续水20来道,出汤量大,满足不少消耗茶量多的场合,自然单次多人喝茶成本降低了,更加理性。

  掌上明珠,茶界小心肝儿

 

  小青柑做得精致,普通的柑普是无法比拟,倒颇有些小龙珠的意味,被视作“小心肝儿”常常也就是“掌上明珠”的含义,在这个颜值很重要的时代,小青柑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先决条件,更加容易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注意以及青睐。

 

  小青柑茶质纯净,融合了清醇的果香和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形成独特的口感与风味。冲泡后汤色橙红透亮,茶汤醇厚,汤感细腻,回味爽适有甜感,有浓厚陈香味。

 

  加上青皮的药用价值是在宋代已经闻名遐迩了,其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可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除了药用,优质的青皮泡茶,品味也能达到顶级陈皮的特点:香、厚、甘、醇、陈。

 

  很多茶人说,原本以为只是换了颜色的柑普茶,没想到这一换竟有些脱胎换骨;原本以为柑普茶在这一年里是最火的,没想到小青柑一出更抢风头。

 

  爱茶的你,小心肝儿就是小青柑,这个演变,也不是偶然;毕竟,流行终有它的逻辑和道理,就像很多的生活哲理一样,潮流既然已经来临,我们不如愉快地拥抱吧!

普洱茶该怎么仓储?什么样的仓储是好仓储?

普洱茶该怎么仓储?什么样的仓储是好仓储?

普洱茶的仓储是普洱茶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认为是普洱茶初加工之后的深加工过程。不管是自然仓储还是传统仓储、干仓还是湿仓,都可以看作是不同普洱茶产品的不同特征表现。其中,传统仓储或者湿仓可以看作是比较完全的以微生物发酵为主的生产方式;自然仓储或者干仓可以看作是部分微生物发酵和部分茶多酚氧化的生产方式。

什么样的仓储是好仓储?一种仓储,即代表了微生物发酵与茶多酚氧化两者之间的比例,不同的比例便产生不同的体感、口感及香气等等。认定一款茶放仓放得好与不好,表达了消费者对不同仓储产品的喜好与否,也表达了消费者对于一款茶中微生物发酵与茶多酚氧化两者比例的认同。

那么决定普洱茶仓储好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我们简单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茶叶原料,二是茶叶紧压程度,三是仓储湿度,四是仓储温度,五是仓储环境中的有益菌群,六是时间。

1、关于茶叶原料。在相同环境下,不同的原料其转化的速度是不同的(做熟茶时针对不同原料加水及温湿度控制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放仓也要根据不同的茶来做仓储环境的调整。

2、关于茶叶紧压程度。一般来说,茶叶压得松则会有利于后发酵,而茶叶压得越紧则越不利于后发酵,我们常见的饼、砖、沱茶一般都压得松紧适度且厚度有限,所以生茶的后发酵是可以预期的。但新出的铁饼、心型紧茶、竹筒茶以及“千两茶”等压得很紧且很厚,如果不作特殊处理的话,我估计即便过上五十年也不会太好喝。

3、关于仓储温度。可以找到的经验数据是,平均温度在26℃至30℃之间。如果温度偏高可能会使茶叶加速陈化,温度过高则易炭化,温度如果偏低则会使陈化速度降低,降低经济效益。

4、关于仓储湿度。经验数据在湿度60%至80%之间,湿度偏高容易造成茶叶劣化,湿度偏低的话也同样会使陈化速度降低。

5、关于仓储环境中的有益菌群。往往容易被忽视的是仓储环境中必须要有充分的有益菌群,这也是我认为“无仓不成茶”的理由。普洱茶是后发酵茶,没有经过后发酵加工的茶只能称为晒青毛茶,毛茶不是不能喝,但在香港老茶人眼里,具有刚猛茶气的生茶是不能常喝的,对肠胃多少是有刺激的。生茶至少要入老仓十多年才可以试喝。汤色转红与口感醇厚恐十白是生茶是否转化、能否长期品饮的标志。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陈化过程)本质上是有益菌群作用下将茶叶中非水溶性物质降解为水溶性物质的过程。普洱茶生产在云南,而大量存放在香港、台湾等地。有人认为,香港、台湾等地的老仓对于存放出好茶十分重要,就好比好酒必经老窖一样。

6、关于时间。掌握了上述五个方面是不是就能做出好茶来了呢?不见得。更加困难的是温度、湿度以及有益菌群种类与数量都是建立在时间轴线上的。一片好茶在什么时间需要什么样的温度、什么样的湿度以及什么样的有益茵群的作用,我们是知之不多的。如果给一片好茶的形成画一条曲线的话,这是一条贯穿于温度、湿度、菌群及时间等多维空间里的曲线。相比好茶的形成,即便我们有再高的科技手段,也很难将片好茶在现实世界中完全复制。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能得到如下启示:

好茶不可多得也很难复制。

在脱离老仓的情况下,个人存茶的效果可能不会如想象中那样好,所以要珍惜每一片好茶。

放仓效果将随消费者的认知发生改变,所谓好茶也是品饮当时消费时尚中的“好”,而未必是存放初期的“好”也未必是几十年之后的“好”。

从现在开始到今后五年之内,我们可以想见的是:新熟茶以干仓为佳;老熟茶(十五乃至二十五年以上)以湿仓为佳;中生代生茶以干仓为佳。

从温湿度条件来看,认为较好的仓储地应该在香港、广东等地,但是容易把茶放得太湿以至于放“坏”的地方似乎也是这些地方。我猜想再过几年沿长江中下游地区存放的茶也将出现在市场上了,我是抱着很多期待的。至于云南存放的茶,目前还没有特别有名的出现,我甚至认为昆明的高海拔低氧可能会对茶多酚的氧化起负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