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树不同树龄龄与口感

普洱茶树不同树龄龄与口感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两个层面

  谁是我的那杯茶?这句话通常不是指茶,而是以茶代人。或许是说,寻找适合你的茶同寻觅适合你的人几乎等同。在了解了普洱茶这杯茶之后,我开始认真地思索一个问题:谁是我的那杯茶?当然,我指的就是一杯茶。

  酽红的茶体,透着岁月的沉淀

  玻璃器具的透明与普洱茶体的厚重并不十分般配

  用飘逸杯泡普洱茶也最好准备一个小杯

  胡志名是一位普洱茶爱好者,他声称“人总要有点爱好,尤其是男人”。供职于一家事业单位的他看起来同普洱茶这种“小众爱好”似乎毫无关联,既不是需要借茶摆谱的商人,又不是茶而论道的艺术家。然而,小小的一杯红色通透的液体,让他喝出了自己的味道。

  2003年之前,胡志名都是喜欢大口喝茶的人,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泡好一大杯绿茶,不就为了解渴嘛,他甚至有些瞧不惯那些摆弄茶具的大男人,喝口茶水如此矫情,至于吗?当时他正身处一个唱片发烧友圈子,在那里接触到了普洱茶。之后一次去寺庙喝茶的经历,令他与普洱结下茶缘,“那是一壶超过我年纪的老茶,一小杯进喉,感觉喝下去的不是水,而是油。”胡志名回忆那次喝茶经历,“喝下去两口人就微微发热,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裹在被子里的脚竟在发汗!”他清晰地感受到了普洱茶的能量,决定好好研究一番这种茶。

  有两年时间,胡志名同几名唱片发烧友组成了一个“学习型小组”,他们购买有关普洱茶的书籍,在论坛上找高手交流,并且买来多种茶叶进行试验、切磋,“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我们很投入地在品茶,七嘴八舌地评价。”试喝了几十种生茶、熟茶之后,胡志名基本掌握了辨别普洱茶的好坏以及年份的本领,当然也“喝出感觉来了”。

  从2003年—2006年,胡志名囤下了一两百斤普洱茶,还有几十把紫砂壶,大概投入了十几万元薪金。2007年市场上对普洱茶的炒作几近疯狂,那时胡志名已经不买茶了,“当年新茶的价格超过了五年前的‘老茶’,肯定有问题的。”他说购买普洱茶最好在市场平稳的时候介入,主要是要衡量自己的经济能力,新生茶最便宜,但不适宜马上喝,老生茶太贵一般人喝不起,人工发酵的熟茶就适合大多数人。胡志名囤的主要是生茶,用较低的价格、较长的时间等待普洱茶自然地由生转熟,这既是一项很有趣的投资,同时这个过程给他带来热切的憧憬,“想着那些住在书房里的普洱茶在慢慢地变老,会越来越好喝,你会对生命多一份牵挂。”

  由于喝普洱茶需要一定的仪式感,最好盛在紫砂壶里用开水冲泡,要经历烧水—洗茶—冲茶—分杯等步骤,这令胡志名觉得很难在办公室里展开此项茶事。到现在,他与几位圈中好友尚保持着一周聚会一到两次的习惯,通常都是晚上吃完饭去朋友家里,放一张唱片,泡一壶茶,有时候大家什么都不说,就是静静地享受片刻,“会有一种满足感,也是一种放松,那时那地恍若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可以让我们逃离现实稍微躲一会儿。”胡志名这样释解他与普洱茶的约会。他说自己是个乐于分享的人,会根据心情选择不同的茶叶带去,“如果今天心情很好,就会带上最早的老生茶让他们品味一下。”

  因此,普洱茶其实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作为实用的饮用品,况且普洱茶还有那么多好处:生津止渴,养胃暖身,清肠减肥,缓解“三高”,应对烟酒,助睡眠等,且几乎没有副作用。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性温味香,苦涩逐痰,刮肠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秋冬季特别适合喝普洱茶,可以暖胃,夏天喝可能容易上火,胡志名建议普洱茶泡好以后放进冰箱里当凉茶喝。另一个就是让人在精神上自然进入品和悟的境界,虽然其他茶一样也能品,但似乎唯有普洱茶,是能同时间抗衡的一种茶,带着岁月的沉淀和期待,散发出酽醇厚重的茶气,让人进入一种“人茶俱老”的境界。

  喝普洱茶有一定的门槛,需要学习一点正确的辨别标准。胡志名说,即使你不想当专家,但应该有基本的了解,如生熟之分。用晒青毛茶做原料蒸压成型的各种饼茶、沱茶等称为“生茶”,此时茶的汤色较青浅。“生茶”经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储存,质逐渐陈化,汤色越来越红浓,滋味越来越醇厚。“熟茶”是制作过程中人工发酵的,所以熟茶哪怕是当年产的,泡出的茶汤颜色,抵得上十几年老生茶的茶汤。前者是经过缓慢的自然陈化,后者则采用人工方法快速成熟。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是后者。胡志名认为,入门时一般大家喝点人工发酵的熟茶就不错了。

  很多人初次喝普洱茶尤其是熟茶会有点不习惯它的味道,认为有一股霉味。用专业术语来说,这是一股陈仓味,普洱茶的魅力其实就在于越陈越香,越有岁月的气息。判断普洱茶的好坏,胡志名说好的东西都应该是甜的,普洱茶也一样,入口最好的茶味当然是甘和甜,哪怕是一款当年的新生茶,尽管入口很涩,但是只要有回甘,肯定是一款好茶。另外还有香气,虽然普洱茶的香气不是特别明显,但生茶、熟茶、老生茶都该有独特的香气。甘、甜、酸、苦、涩、浓、淡、寡等滋味,这些都能在普洱茶的茶味里显示出来。

  上面讲到过,喝普洱茶特别需要仪式感,讲究一点的要准备好几套茶具,喝生茶的壶与喝熟茶的壶最好分开,以免串味。最好用紫砂壶配紫砂小杯或是白瓷小杯,感觉紫砂与普洱在质地、色泽上都有一种厚重和沉淀感,因此特别相配。如果想用普洱茶作为普通饮用品在办公室或家里随便喝喝,嫌整套茶具麻烦的话,可以用飘逸杯,就是一个杯子带一只可“脱卸”的滤杯,能同时泡茶、饮茶,而不必另备茶海、滤网、杯子等。不过,胡志名建议,用飘逸杯还是不要省略洗茶,第一泡普洱茶冲下去之后马上倒掉,洗茶不但是洗去杂质和湿气,还可诱导出茶叶的香气和滋味。而有的人为了贪图方便,把普洱茶一直泡在飘逸杯中,这也不妥,胡志名说最好再准备一个其他的杯子,即泡即喝。由于普洱茶比较耐泡,一壶可以泡七八次,一天喝一壶普洱茶就足够了,如果有时间则慢慢品一品,能让自己舒缓和平静下来。

  因为书房里藏匿着一千多张唱片+一两百斤普洱茶,胡志名说自己一点也不惧老甚至盼着早点退休,因其满怀对普洱茶不断变老会越来越好喝的期望,胡志名向往着“每天听一张唱片,喝一壶普洱茶”的神仙岁月。

普洱茶的保存为什么有“纯干仓”?

普洱茶的保存为什么有“纯干仓”?

   “纯干仓”普洱茶品的出现,约在1995年左右,主要是当时香港茶商的茶品主导普洱茶市场,市场都认同普洱茶需要经过茶商仓储,而“纯干仓”普洱茶品是由一些普洱茶收藏家流出,一般为个人家庭仓储,所以相较与当时香港仓的“干仓”(即仓位较好)、“湿仓”(即仓位较低)而言的“纯干仓”。所以这是前文所提的家庭仓储,并非纯干。因为如果你的茶仓很干,那么你的茶基本就废了。众所周知,普洱茶转化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氧气含量气候等各方面都影响着普洱茶的转化方向,所以“纯干仓”是一个伪概念,应该理解为市场上通俗而言的“干仓”等。

   那么,在香港普洱茶市场的“入仓”茶品包围下的普洱茶市场,为什么有“干仓”出现呢?应该有以下的因素:

   第一,新兴消费者的加入。国内大多数茶叶消费市场,多是以绿茶、乌龙茶类的传统消费区域。随着普洱茶热潮的出现,原来的陈年普洱茶供应量因为仓储方式的不同,供应量严重不足,所以出现“干仓”概念,把存储茶品的过程让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存放,而限于消费者的仓储条件,创造出“干仓”概念适应市场潮流。

   第二,新入市茶商的加入。随着热潮渐起,许多原先的茶商也兼做普洱茶品,还有更多刚从其他行业转入茶行业的茶商的加入,限于资金、存茶技术的限制,还有对普洱茶理解的深浅程度不同,而出现“干仓”概念适应市场潮流。

   在接下来的普洱茶市场变革里,来自上游茶企的冲击,将打破普洱茶商原有的经营环境,茶商除了应对同行竞争,还要应对有优势实力的茶企竞争,市场因此会出现以下的情况:

   (1)普洱老茶有一定的价格上升空间。

   (2)市场将可能出现仓储品牌。

   (3)大量囤积的新普洱茶成为“仓储试验品”。因而有一个普洱茶消耗的新途径(不排除可能会出现的不良“仓储试验品”流入市场的可能)。

紫砂普洱茶盒

紫砂是中国特有的,产于中国宜兴,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紫砂成为泡茶的首选器具,因用紫砂壶炮制的茶叶香浓,更能提升茶叶的品味。

紫砂采用的是天然的泥料,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紫砂的喜爱,大力度的开采,现在紫砂泥料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名家+好的泥料的紫砂壶显的更加珍贵了。

宜兴优越的地理位置。早在明清两朝文化发达的地区,江南已是人文荟萃的中心。江南与宜兴相隔甚近,因此,历来宜兴陶瓷艺术与文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从而使宜兴陶瓷,特别是紫砂艺术带有多彩多姿的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