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我所知道的“莞藏”普洱

我所知道的“莞藏”普洱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一、东莞藏茶

 

  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大量台资企业到东莞投资,台湾人喜欢喝普洱茶,收藏普洱茶的风气也传到了东莞,拉开了全国收藏普洱茶的序幕。

 

  九十年代初至2000年,藏茶的量其实很小,很多人藏茶只是对普洱茶的滋味及后陈化产生了兴趣,仅限于个人爱好。而藏茶作为一种目的明确的投资行为,应该从2000年算起。2004年后东莞收藏风气日盛,当时普洱茶紧随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从2006年初一路猛涨,直至2007年夏末,普洱茶市场崩盘。但是,从2008年起,东莞的收藏者和经营者开始更理性地对待普洱茶投资,普洱茶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有些先知先觉的茶商,从2008年开始重视品质,进行品牌化运营,普洱市场在看似萧条的表面,孕育着更大的生机。

 

  在2000年至2010年12个年头,产自云南的普洱茶,超过50%都由东莞藏家投资收藏,按保守估计,应不低于30万吨。并且,在东莞已形成了一个相对专业的茶商圈,对原料、制成、仓储三部分都相对专业,东莞的专业商圈和东莞储存的普洱茶一起全面地影响着的整个普洱茶市场。

 

  二、专业买茶,科学存茶

 

  2000年后,普洱茶是作为一种新的茶品被人们认识的,“越陈越香”,“可以喝的古董”牵动着人们的神经,至于买茶,早期以为冠以普洱茶之名就好,因此,品质差的、烘青工艺的茶也大量流入藏家手中,这也造成早期藏家手中产品良莠不齐。随着行业的发展及藏家的成熟,目前在东莞已形成了要买对茶的自觉认识,简单的概念宣传及价格炒作,已不被市场所接受,高品质、有信誉的品牌在东莞已成为市场新的追捧对象。例如福今、岁月知味、陈升号、澜沧古茶等品牌已渐成为高端品牌的代表。东莞藏家都很注重原料的品质,是否用晒青工艺,低温干燥来制茶的。用晒青工艺制成的茶品后陈化肯定比烘青的要好,口感也更佳。应该说,买好茶是藏好茶的首要条件。在东莞藏家有一条基本的公式:合理的湿度+合适的温度+足够的空间-光线=好茶。

 

  目前市场上关于“东莞仓”的讨论很多,笔者认为,中国南方非常适合存储普洱茶,因为普洱的后陈化是需要一定的温湿环境的,并非越干燥越好。存茶的温度最好保证在30℃—35℃,太低了氧化的速度会变慢,湿度最好保持在75%左右,太干了不利于酶促发酵。梅雨天的时候是必须注意防潮的,否则的话有霉变的可能。如果是大仓茶(仓库面积300平米以上,存茶空间占70%以上),在梅雨天只要紧闭门窗,室内的湿度一般都不会超过80%,如果家庭和小仓存茶的话,就需要密封或借助抽湿设备。市场上现在有的打着南方自然仓而带有仓味的茶,实际上可能要么是入仓茶退仓后,给茶找个非入仓的名号,要么是没注意防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霉变。其实,普洱茶的吸湿性很强,在北方不注意防潮同样会产生霉变。根据“岁月知味”品牌的大仓存茶的经验,基本是不用借助抽湿设备的,更没有霉变的现象。只要是晒青的易武茶,在东莞大仓储存,七年就能获得干仓陈茶的效果,苦涩基本退尽,汤色红亮,滋味甘醇顺滑。具有陈茶的口感特征。

 

  三、流通不畅与周期问题

 

  东莞藏茶群体数以万计,私人藏茶达数千吨也不是个别,几百吨计的极为普遍,不少藏家仓储面积几千方至上万方,经营普洱茶的茶庄达几千家。随着市场更理性地看待普洱投资及原有存量消化缓慢,目前市场也出现了流通不畅的忧虑。笔者认为,这里面涉及了三方面问题:

 

  1、对普洱茶的投资,应该先完成后陈化,变成消费品。优质的普洱茶一般要十年才能走完这一过程,东莞大量的普洱茶是2004年以后的产品,陈化不完全,必须耐心走完这一过程。

 

  2、由于早期藏茶者不专业,所藏的有些产品原料不好,部分不是用晒青工艺制成的,对这类品质较低的茶品,有的真的很难实现预期的投资报甚至不能陈化为老茶,这是一个行业在成熟中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3、对于经营者,必须明白现在东莞的存量已较大,而东莞本地的消费市场太小,东莞的藏茶必须流入更大的市场才能卖老存新。形成良好的投资循环。当然东莞有规模的藏茶始于2004年,还不够十年,卖老存新的循环还没真正形成。所以,如果用一场比赛来形容的话,我们还处在上半场。

 

  四、上半场藏茶,下半场通路

 

  预计到2015年,东莞藏茶家手中的陈茶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给消费市场,届时,普洱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态势。十年以上的具有品饮价值的普洱茶稀缺程度逐年降低。而东莞作为老茶生产基地,在普洱茶界的影响将愈加重要。存量茶的销售也给东莞藏家带来新的课题,现在东莞有些藏家手中的茶有市场价值,但藏家并没有兑现相应价值的能力和通路。东莞茶商和藏家必须有足够的投入和相应的布局,才能引领东莞藏茶,继续往前。

 

  五、品牌建设与藏茶结合的成功案例

 

  东莞也有未雨绸缪的经营者。“岁月知味”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成功案例。

 

  “岁月知味”作为早期的收藏投资者,至2005年转为经营企业,一开始就走上了投资收藏与品牌建设结合的道路。“岁月知味”利用企业自身对普洱茶原料、工艺及仓储的专业经验,首先选定易武茶作为藏茶首选品类。在全国大力推广纯料普洱茶,并在易武创办手工石磨茶厂。在易武的刮风寨(茶王树)、丁家寨(弯弓)、麻黑、高山寨通过了1080亩古乔木茶园的有机认证。“岁月知味”从2005年起就每年有计划的存储易武茶,确保源头资源和存茶的总量,进行品牌化运营。公司在北京、广州、深圳、景洪等设分公司,不断地进行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拓展全国市场。目前,“岁月知味”的模式既解决了存茶可逐年销售,又利用8年的周期,提供可以品饮的陈茶给市场,销老存新的模式基本实现。应该说这种模式将来会是未来高端市场的一种主要模式,对市场有一定的示范效应。2012年公司已实现的销售额有60%以上来源往年茶品。

 

  六、离开东莞我们去哪里找陈年老茶?

 

  东莞作为中国收藏普洱茶最早最集中的地方,在实现批量普洱茶陈化,产品从投资市场进入消费市场,促进行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未来十年市场超过50%的老茶将出自东莞。东莞在收藏仓储普洱茶方面的商业探索超过了原产地,“东莞仓”特别是“大仓”存放出来的普洱茶将会是市场的主流产品。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消费市场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纵观普洱茶崛起的这几年,市场可谓几经大起大落,而这其中唱主角的都是生。而随着普洱茶消费人群逐渐的扩张、北方市场的崛起,以及高端生茶收藏市场的遇冷等重多因素的作用,熟茶作为更容易普及和消耗的品类,正受到市场的欢迎和企业的重视。

熟普虽占据主流地位却不被重视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不常喝茶的人,对普洱茶的印象,多半来自熟茶,即汤是红的,可以减肥。对于一个不喝茶的人,正常的熟茶较容易入口,生茶就不见得了;而对一个喝茶要求不太高的人,拿老班章是不适宜的,熟茶也许更对口。在大部分餐厅里,点普洱茶,端上的无疑是熟茶。正是这种对熟茶的随意性使得熟茶是极富潜力的茶,在普洱茶市场里的合理份额应该占到90%以上。这意味着普洱熟茶可以采用最优质的原料制作,通常用于存放陈化,而一般常规茶也应该用来发酵熟茶。

普洱茶消费市场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熟茶用料以夏茶为主很少涉及春茶

但目前主流的熟茶用料均为夏茶,很多茶企都明白:正常发酵的堆子一般在10吨到60吨,从成本上考虑选用春茶料是一般小厂商难以承受的。对于发酵的技术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用夏茶发酵也成为大厂商的首选,以“熟茶的市场价格低于生茶,春茶的市场价格高于夏茶”为出发点,大批量生产口粮型熟茶去迎合消费群体,使之拥有最大的受众群体也因此导致优质熟茶的缺失。迫于成本的压力也好,看重产品的定位也罢,都成为很多茶企放弃了春茶发酵的熟茶。

技术与用料成为优质熟茶的突破口

翻阅资料可以发现,正式出现熟茶应该从1973年始,1975年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复杂的工艺注定了熟茶的不凡价值。与此同时,在选用春、夏、秋茶以及大树古茶料的发酵熟茶上也将充分体现品质的价值。熟茶也有陈化的价值,一般存放三至五年的熟茶,滋味更醇厚和纯净,茶质与水的融合度更高,陈香显露,品饮上气感明显,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未来市场上一定会出现一批优质熟茶,而这批优质熟茶的成本是高昂的,利润是丰厚的,风险是最大的,影响也是最深的。

优质熟普需求凸显,重视品质的企业将占得先机

随着熟茶发酵技术的革新与生茶的收藏理念的弱化,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熟茶领域,但现有的口粮型产品不能满足饮品的口感享受,而那些稀有的古树熟茶又以高价逼退这些想尝试优质熟茶的新兴消费群体。不少敏锐的厂商捕捉到这一信息开始对熟茶的技术研发与选料上得到重视,例如润元昌在今年提出了“春茶发酵的熟茶”这一个明确定位,也是业内首家明确提出整体采用春茶发酵熟茶的厂家。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用春茶发酵的熟茶成本较高,但具有汤浓、香高、水润等特点被消费群体所青睐,从而弥补优质熟茶的市场空缺。

存储普洱茶的时间越长越好吗

  在普洱茶的存放过程中应视情况而定,一般新的生茶可以存放10年左右,便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品质。而对于发酵过的“熟茶”不需要几十年,一般2~3年的存放就能升到较好的品质风味了。

 

  一、普洱茶为什么越陈越香

  普洱茶需要存放几年才会达到更佳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陈化。陈化后生茶的涩味会减少,口感会丰厚,香气则由原来的鲜香转成陈香,熟茶的转变比较小,熟茶没有涩味减退的情况,但是,熟茶在前几年可能会有闷堆味,需要时间慢慢散去,存放达到足够条件的熟茶,有可能出现可喜的药香,而成为难得的佳品。

 

  从某个定义来说,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饼普洱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在处于“现代进行式”,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

  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很少有饮料或食品具备普洱茶这种“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人人皆可饮,越旧价越高”,新普洱茶是人人可得的日常饮料,老普洱茶却又“价等兼金”,可望不可及,如果在“普洱天平”的左端是“典藏价值”,是只涨不跌的“耐久财”;而右端则是“饮用价值”,是喝一片少一片的“消费财”,那“时间”就是游走在两者之间的“砝码”,随着时间砝码往左推移,这饼茶的典藏价值就越高,反之亦然,远年普洱茶所具备的典藏性类似红酒,两者一样讲究年份、出身(酒庄、茶庄),注重稀有性与保存状况。

 

  二、长期存储,熟茶最佳滋味品质会下降

  熟茶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茶多酚转化为刺激性更小的茶多酚的二次代谢物,以及具有强抗氧化作用的二甲氧基和三甲氧基衍生物,能够增加茶汤色泽和滋味的茶红素、茶褐色、茶氨酸等,这些物质对我们身体都是极为有益的,也是熟茶的主要滋味和功能性物质。

 

  熟茶经过渥堆发酵之后,相比于生茶其滋味能够在更短的时间之内提升到一个最佳的赏味期。而过了这个期限,如上所述的熟茶中主要滋味和功能性物质,就会在存储中逐渐分解、氧化而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熟茶的功效性和滋味都随之降低。

  所以如果是存储熟茶,不应盲目的追求越陈越好,而是要视熟茶的发酵程度和品质而定,在合理的存储期内熟茶才具有更高的功效性,更好的品饮滋味。

 

  三、长期存储,生茶转化滋味变化更丰富

  而生茶的后期存储转化,是更为丰富的茶叶内氧化酶为主导的,加之微生物、自然缓慢氧化为辅助,是更为多样性和变化性的生物和化学领域的转化。因为没有经过如熟茶一般短期剧烈的发酵,所以生茶中内含物质留存量更为丰富,这也就使得生茶在后期存储中,能够拥有更多的物质参与转化,从而使得生茶在后期存储中转化表现出更为丰富多变的滋味。

  在存放环境上也要特别注意,普洱茶的存放并不困难,只要不受阳光直射或雨淋,环境清洁卫生,通风无其它杂味异味就行。不过,如果是存放上上品的陈年普洱茶,要求就会稍高些,需要恒温、恒湿、不见光、无杂味。上上品之陈年普洱茶,除茶材与制作讲究外,更要有和缓的后发酵存藏。故前三要皆为此。存茶者皆知,适当的温度与湿度对茶的重要性,但却常忽略了稳定的温度与湿度更有助于和缓的后发酵,光线当然也不能被轻忽,与前二要理同。

  如果储藏条件不当或不讲科学的无限期存放,这也必然降低其品质。品质达到至优的普洱茶,仍一味的无限期地存放,必然使其茶叶中的有益陈分逐渐分解、氧化,进而失去普洱茶应有的特殊风味。

挂杯香明显的普洱茶,就是质量上乘的普洱茶?

挂杯香明显的普洱茶,就是质量上乘的普洱茶?

在茶界,“挂杯”又称“挂杯香”,俗称“杯底留香”,即洗茶第一泡从公道杯倒挂后,趁热在杯口闻一下,然后等公道杯稍冷或晃几下再闻。

有茶友以为:挂杯香明显的普洱茶就是质量上乘的普洱茶,其实这种说法太片面。

首先,经常喝普洱茶的朋友都知道,普洱茶不以香气著称,而以滋味取胜。论香气,铁观音的香十分醇厚浓郁;而普洱茶的香,则像荷花一般缕缕幽香淡雅清幽。

其次,普洱茶的杯底留香又与茶具(杯子的材质、造型)、水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茶具由于其结构的不一样,泡茶过程中的茶汤、香气及各项感官指标等各不相同。

最后,茶无尚品,适口为珍,好与不好,一品见分晓。

总体而言,不同山头的茶,香气各异、口感独特,譬如:老班章的暗香,闻干茶时有梅子香等香型,但泡开后闻茶底反而香气低沉。而大厂的拼配茶虽然综合了不同山头的茶的香气、口感等各个方面的特点,但茶香短暂,故而一般不挂杯。

所以,“挂杯”可以作为评判茶叶好坏的依据之一,然而仅追求普洱茶的“挂杯”也势必会与好茶失之交臂。毕竟“挂杯”是由于普洱茶本身内质饱满、汤色浓醇,类似红酒挂杯,但有些好茶却没有挂杯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