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既可意会亦可言传

普洱茶,既可意会亦可言传

2019-03-19 访问量: 25 茶礼仪网

  普洱茶,需用心揣摩、领悟和体会,才可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可惜在走访市场的时候,小编发现众多茶商和茶客在品茶时只能意会却“无法言传”,他们在品茶时所用的词语极为有限,“回甘强”“略苦”“挺涩的”已算形容到位了,可能大家更多听到的是“不错”“还可以”……

 

  小编才学有限,为各位归纳了一些关于普洱茶味道的词语,让大家在日后品茶交流时能有词可说,有话能聊,而不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首先,为大家准备的是“甘”和“滑”。

 

  甘,是指普洱茶的回甘,滋味由涩变甜,由于普洱茶经过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分仍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从而形成甘味。

 

  滑,是普洱茶茶汤入口后一种湿润柔和的感觉,似丝绸般顺滑,醇滑感与普洱茶的陈化时间密切相关,陈化时间越长,醇滑感越优异。

 

  其次,为大家准备的是“厚”和“香”。

 

  厚,是指“醇厚”,即普洱茶在口腔中的茶味饱满感。普洱茶的厚度与它的内含物质相关,有一些普洱茶在口感上温厚稠密,又有一些普洱茶在口感上坦荡舒张,极具“茶气”。

 

  香,是指普洱茶香气,据一些老茶人所说,普洱茶有着繁多的独特香气,如清香、花香、糖香、果香等等,当然,具体的香气是怎样的这还需要大家亲自体会。

 

  最后,为大家准备的是“津”和“润”

 

  津:是指生津,陈年的普洱茶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

 

  润:唐代诗人卢仝有言“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指的是普洱茶在品尝时会让喉部温润舒适、回甘和香气交织的感觉,普洱茶在经历陈化发酵后,茶性变得温润饱满,喉韵润化。

 

  对于普洱茶的形容词又岂止这些,还有“陈香”“清香”“清甜”“韵味”“层次感强”等等,当然有些品质稍差的普洱茶会出现“酸味”“水味”甚至是“霉味”,不过大家若是不幸遇到这种情况,请冷静,随机应变吧!

 

  普洱茶,既可意会亦可言传,意会是一种意境,言传亦是一种态度!

有用+10
分享

茶喝多了会伤“肝肾”吗?普洱茶会伤“肝肾”吗?

世界上没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所以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而对于我们常喝的茶也是一样的,喝茶对肝肾的影响是以好的效果为主,但也不排除不好的一面。

首先,就“喝茶”而言,因个人体质状况不同,选择范围也不尽相同:体质好的年轻人可以选择绿茶、普洱生茶等茶种为主;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可以选择红茶、普洱熟茶等茶种为主。

茶喝多了会伤“肝肾”吗?普洱茶会伤“肝肾”吗?

其次,按地区生活习惯划分:沿海地区以绿茶、铁观音(中性茶)等茶种为主;内陆自北向南,以红茶、中性茶等茶种为主;西部高原及西南地区,以普洱生茶、红茶等茶种为主。

其实,不管品饮何种类型的茶种,都要考虑鞣酸、茶氨酚等元素对胃的影响。特别是普洱生茶尤为明显,也提醒胃不是很好的茶友,注意适量饮用。

但是,普洱生茶对调节血脂、尿酸有特别的功效。建议肥胖、血脂高、尿酸高的茶友不妨试试,但每天的饮量,最好还是控制在5~10g。

总的来说,饮茶最好随泡随饮,不要把茶叶浸泡过度,同时饮量适度,喝茶是不会对肝肾造成伤害的,反之,则喝太多、在不适宜的时间点喝的话可能就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希望以上解答对您有所帮助。

选购普洱茶的小技巧

普洱茶选生茶还是熟茶?

   “生茶”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此种制法。熟茶则是以自然发酵加上人为发酵(如加温、加湿等),加速普洱茶的熟化过程。一般来说,年份较短的生茶汤色绿黄清亮,香气清纯持久,但刺激性较强;而熟茶叶底红褐均匀,有独特陈香。一般来说,存放宜选择生茶,即饮宜选择熟茶。

普洱茶选饼茶还是散茶?

   红茶、绿茶等一般都以散茶的形式销售,但普洱茶的形态则比较丰富:有砖茶、饼茶、沱茶、金瓜茶等。其中最出名的属于七子茶饼。每饼净重357克,合七两,每筒七饼,共七七四十九,代表多子多孙的含义,故名七子饼。普洱茶的上品一般为饼茶或沱茶,砖茶则多用老粗茶叶制成。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为散茶。这种茶叶冲泡方便,比较适合在办公室饮用。

普洱茶年份越长越好吗?

   普洱茶也并非年份越老保健功效就越好。从文化角度讲,普洱越老越好;但从食品安全角度讲,10多年的茶就已经达到最高峰。一般来说,生茶可以存放10—20年,熟茶也就存放两三年。如果储存条件非常好,三四十年的陈年普洱茶品质也可以很好,但超过这个年限,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就消失殆尽了,不宜再饮。

大滇说茶1001夜之60:普洱茶名词解释

大滇说茶1001夜之60:普洱茶名词解释

  普洱茶吧网资讯:今天讲的内容比较初级。主要做一些名词解释:老茶头、前发酵、后发酵、烧心、焦心、炭化。

  第一个问题,老茶头。

  严格来说,说老茶头有点言过其实,茶头更恰当。就是茶堆结在一块的疙瘩,不容易分开。所以,也叫做疙瘩茶。

  老茶头分成生茶头,以及熟茶头。生茶头,是指鲜叶杀青、揉捻后,有些茶没有及时解块,抖散,形成了块状,冷却后无法分开。生茶头,意味着经历了一个外表冰冷,内心火热的过程,其间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内部高温高湿,有明显发酵,而外表跟普通生茶完全一样,新的生茶头,容易有闷过的感觉,带酸味,汤色容易混浊。大滇称之为:部分发酵茶。

  熟茶的茶头,形成的过程也大致类似,在渥堆发酵的时候,高温高湿,较嫩的茶青容易粘接在一起,在翻堆干燥后无法分离。形成的过程是:中间的茶发酵不足。结果是:中间的茶发酵不足。

  总之,无论生茶头还是熟茶头,都是发酵不均匀的茶。不过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茶头的芽头较多。这个特点成为后期炒作茶头的一个主要卖点。

  因为茶头价格较高,所以现在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故意在发酵结束后不做解块的工作,人为形成大块的茶,当茶头来卖;另外一种,是虚报茶头的年份。

  有人在说80年代的茶头,92年的茶头。事实上,这个年份就非常让人怀疑。我记得有人曾经说爷爷留下的茶头,或者老父亲留下的80年代的茶头。甚至拿出一个发黄的木箱,说是爷爷或者父亲80年代就留下的装茶头的箱子,当时就写了日期:1985年老茶头。字迹发黄,你说我信还是不信?我只能信了。因为,能够把爷爷和父亲搬出来,我没法不信。但我只知道,茶头或者老茶头,这个词的出现,应该在1995年后。

  为什么说是1995年后呢?因为我能找到的资料,最早出现茶头一词,是2000年后。我为了保险起见,提前5年。发明茶头这个词的,是谁?大家可以去查下。我相信茶头这个东西,1985年会有,但这个词,在1985年,定然没有。

  茶头,由于起独特的发酵过程,基本上既有生茶的特点,又有熟茶的特点,叶底也会呈现这样的状况。所以,对于熟茶老茶头,要想出浓度,会非常难。而引以为豪的耐泡度,实际上是溶解过程,由外到里,非常缓慢的原因。所以,除了煮,能够出浓度之外,缓慢泡,茶汤总是没法浓的,许多人会感觉淡。

  第二个词、前发酵

  这里主要的是指鲜叶的加工中出现的前发酵,大滇把这个过程分解为:鲜叶采摘、杀青、揉捻。三个过程中出现的前发酵,鲜叶采摘中,主要是采摘手法以及堆积鲜叶、碰撞积压等造成的前发酵。具体来说就是叶脉、梗受伤变黑。

  杀青过程中,没有完全炒熟,也会导致叶、梗变红,出现前发酵,而鲜叶采摘过程中受伤的,杀青后也体现为红叶红梗。揉捻后,如不及时摊开晾晒,也会再次形成前发酵。所以,我们把压制成饼之后进行的发酵过程叫做后发酵,把毛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发酵过程叫做前发酵。

  前发酵,导致的不良后果是:叶底鲜爽度不够,后续转化茶味偏薄。好的结果则是:新茶阶段,茶汤较厚,许多茶容易出蜜香,苦涩度降低。结论是:在大宗制茶中,难免会有前发酵,若把前发酵的比例控制在25%以内,大体不会影响整饼茶的总体质量。

  当然,有些所谓高手制茶,立足于现喝,把茶做得现喝更好喝,巧妙地进行总体前发酵,使叶底均一,往往赢得许多人赞赏。但如果存放3年或者更久,这些茶就会原形毕露。立刻喝掉,是这些茶的最终结论。

  三、后发酵

  刚才已经说了,成为紧压茶后,开始存放。后发酵过程开始。当后发酵基本结束时,就是普洱茶的巅峰。普洱茶的后发酵,我认为是有时间的。这个跟许多专家不同,普洱茶越陈越香,100年不嫌短,300年不嫌长,这个观点我认为不成立。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一个最佳的存储期,根据各地条件不同而不同。

  四、烧心

  烧心这个词,千万不能乱用。某些貌似专业的茶商,说发酵烧心,这话一说出口,我立刻烧心了。烧心,是指成品紧压茶加工过程中不良工艺导致的结果。而渥堆发酵中,堆子中间因为温度过高,毛茶产生了炭化现象。这个叫做焦心。

  焦心跟烧心,是完全不同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所以,不可以混淆。在蒸压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紧压程度太高,使得在紧压茶中心,茶叶已经无法分清条索,呈现粘稠状,浆糊状。中心水分散发不出,内部发酵过快,熟茶化,这个就是烧心。这个是机器压制的饼茶,跟手工石磨压制饼茶的较大区别。

  手工石磨压制饼茶,为什么优越?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烧心的现象。铁饼、大砖、茶柱、金瓜,许多这样的茶,容易出现烧心的状况。烧心后,叶底干枯,干硬,经过若干时间的陈化,最后体现出来,就是炭化。

  六、炭化

  炭化,刚才说了,焦心、烧心都可能导致炭化,意思就是像炭一样黑的叶底。渥堆时间过长,堆心温度过高,导致炭化;仓储高温高湿,导致炭化;原料的等级太低,太老,导致陈化后炭化;经历了较长的周期,比如100年,300年,1000年,炭化…几亿年,可能成为终极形态——煤!

  熟悉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才能用所谓的专业术语来描述一些现象,如果不明白具体的含义,随便饮用,就会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