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膏独特的发酵过程

普洱茶膏独特的发酵过程

2019-03-19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天地独酿普洱茶,乔木古树生茶山。

 

  茶膏千年终不衰,缘自原料本天然。

 

  上有苍天的古树,下有百草奇花,更身披藤蔓、苔藓、地衣、螃蟹脚,这就是普洱茶膏的原料,云南特有的古树奇木——乔木大叶种古茶树,千百年来,他们和热带雨林和谐共生,汲取低纬度横断山脉的天然灵气沉淀、沉淀,再沉淀,最后经由人类的智慧凝结成茶的琥珀——普洱茶膏。

 

  研究过茶膏发展史的人或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上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其他茶类的茶膏,为什么只有普洱茶膏流传下来,且独以普洱茶膏为上品?

 

  中国的茶膏自唐代开始有了它的雏形,到了宋代工艺已经成熟,如宋代的“玉蝉膏”就是以白茶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可这些产品为什么到后来都销声匿迹了呢?

 

  甚至,对于当今的喝茶人而言,只要一提起“茶膏”两字,就是指普洱茶膏,而无须再缀上“普洱”两字。换句话说,“茶膏”已成为“普洱茶膏”的代名词。

 

  为什么?很多人在问。中国各地有那么多的好茶,难道只有普洱茶可进行这种“膏类”的深加工,其他茶为什么不行?

 

  原因有两点:

 

  一是原料本身的优势。

 

  绿茶乌龙茶分别为小叶种与中叶种,其茶叶本身内含物质太少。绿茶不耐泡是茶人皆知的事实。乌龙茶强于绿茶,但可提取与浓缩的物质仍然与大叶种的普洱茶不能相比,实际上是差别很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云南茶人用大叶种茶制作的龙井、碧螺春铁观音,虽然外观没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漂亮,或者说做工尚属粗糙,但耐泡度绝对超过它们。

 

  二是具有独特的发酵过程。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茶膏”的产生,没有发酵的基础,是很难生成的。因为发酵的过程是大分子被逐步降解而转化为小分子的过程。未发酵的茶或发酵不充分的茶,其内含大多是大分子物质,而这些大分子物质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将其“提取”出来,其品质都是极差的。绿茶是不发酵茶,甚至忌讳发酵。因此,将绿茶硬性做成“茶膏”,其汤色必然混浊,苦涩味极重,失去了绿茶原有的“鲜爽”。同样,铁观音虽然进行了轻发酵,但也由于发酵度不够,其制成的“茶膏”也同样是汤色混浊,味觉极差,脱离了原茶的本质。其实,就发酵而言,同样适用于普洱茶。如果普洱茶不经过发酵的过程,同样制作不了“茶膏”。

 

  因此,普洱茶膏的原料以两种为最佳:一是人工发酵的普洱熟茶;二是陈化50年以上的“老普洱”。除此之外的普洱茶,都很难制成真正意义的“茶膏”。普洱茶膏的制作,不是为了制作“膏体”物质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以浓缩茶叶精华,为人体的健康服务。

 

  普洱茶膏就属于发酵食品。没有发酵这个载体,恐怕会早已退出茶叶家族,不可能成为皇宫贡品的角色,更不可能担当“国礼”的大任。

 

  正是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原料与发酵的特殊要求,必然造成后人对唐宋时期研究成果的自然抛弃。我们中国人是一个特别务实的民族,也特别重视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所以,当宋代的“茶膏”失传后,其工艺却被巧妙地保留下来。今天我们应当看到,宋代茶膏的彻底失传,其真正的原因还是与品质有关。

 

  天地独酝—云南普洱

 

  云南因有世上最美的云、最美的土而被称为彩云南、七彩地。上天赐爱这块土地,将离不开云的茶树最先留给了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与茶有缘,茶生这里得天独厚,不仅树干高直而且叶面肥大,得了一个天地独有的好名字——普洱茶。

 

  普洱茶四奇:

 

  (一)第一奇——奇在木本,独有的乔木大叶种茶树

 

  1.乔木大叶种表现为多区域、成片状的存在,为云南独有;

 

  2.乔木大叶种茶相比其他产区的茶叶营养成分更高、更丰富;

 

  3.具有特殊的“长寿基因”;

 

  4.多样性的特征。

 

  (二)第二奇——奇在工艺,独特的加工技巧

 

  1.独有的晒青工艺

 

  2.独有的拼配工艺

 

  3.独有的发酵过程——自然发酵

 

  (三)第三奇——奇在陈化,品质再造的过程

 

  1.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自始至终体现“活”的产物。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酵过程的渐进,又体现出“变”的特性。这种“变”,不是数量的增减,而是“质”的改变。这其中,体现最明显的是茶汤颜色的变化。

 

  2.普洱茶陈化过程中香气的有续变化。

 

  (四)第四奇——奇在功效,独特的养生机理

 

  1.普洱茶具备食品的“第三功能”

 

  【营养功能】——即具备茶叶所需要的基础营养素,可以涵盖所有的茶类;

 

  [感官功能】——侧重人们对茶叶中的色、香、味、形等主观偏好,满足人们品茶中的美感和愉悦的享受。

 

  【特殊功能】——即在满足营养(第一功能)又能满足感觉(第二功能)之外,并具有对人体产生调节生理机能的茶品。称为“功能性茶品”,也称“第三功能”。

 

  2.普洱茶“第三功能”的核心是天然植物药用成分的生物转化。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不是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永远呢?

  都说普洱茶是茶人的最后一站,它总是那么的特别,令人着迷。普洱茶又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越陈越香。那么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不是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永远呢?

  一些茶友提到越陈越香的时候,总是会把陈化、转化混为一谈。殊不知,陈放、转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陈化”是时间概念,而“转化”是会随着时间发生质变的。

 

  一般来说,陈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理解为普洱茶的表象特征。比如我们看到的普洱茶的条索、颜色、茶汤,以及可触可碰的滋味、香气等。普洱茶的这些外在表现,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是能直接感知到的。所以,陈化更准确的说是描述普洱茶某一时间段的外在表现结果。

 

  而转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内在表现,也许就是暂时的一个过程。普洱茶越陈越香是因为普洱茶在存放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氧化反应,其中我们看不见的一些微生物也在不断的变化。比如一定年份的普洱茶颜色从黄色变为了棕褐色,这是由茶黄素变为茶褐素所造成的。

  大多数人对普洱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越陈越香,但对于越陈越香到底是一直越陈越香还是有一个时间段,其实我们是没有一个很明确或者说是很清晰的认识的。

 

  有人说,普洱茶的陈化是有时间局限性的,在陈化的过程中,普洱茶中的有益成分也会随之分解、氧化,普洱茶品饮的口感也会逐渐达到顶峰,再由顶峰急转直下,呈现出一条抛物线的状态。而在抛物线的尾端,普洱茶也就失去了品饮的价值。所以,普洱茶是有一个最佳品饮期的。那么,这个最佳品饮期是多久呢?

  有人说,对于熟茶而言,最佳品饮期一般是十年左右,而对于生茶来说是二十年左右。但这些都只是一些理论上的说法,目前是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时间的。

 

  有相关数据显示:普洱茶陈放50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要一直存下去,存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那么,结果会怎样就很难去界定了。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你等不到那个时候,另一方面,存了上千年的普洱茶会不会变成化石呢?如果它全部氧化了,会不会变成一堆灰呢?……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素,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考证。

 

  未来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普洱茶一直存放下去会怎样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当下,根据一些前辈的经验和自己的品饮体验来理性的饮茶。如果大家存茶是为了拿来喝,那么可以适当存放一段时间,但不建议存放太久。

如何辨别冰岛普洱茶真伪?

      对于冰岛普洱茶的评价,因为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也就有不同的感受。但有一点,茶界是公认的,就一个字,好。在众多喜欢冰岛茶的人中,因为机缘不同,有一些人不仅亲眼见过那些古老的大茶树,领教了那个傣族村寨的原始气息,说不定手里还有纯料冰岛茶,但是这部分人毕竟占少数。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说,与冰岛茶结缘,除了朋友相送,更多的是通过购买获得。朋友送的,心意是真的,但是冰岛茶未必是真的。通过购买获得,原意是真的,但是买到的产品未必是真的。对于普洱茶真伪的辨别,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辨:

 

  一、看叶形。冰岛茶的叶型肥厚、硕大,茶青的颜色一般呈现褐黑色。即便是春茶,按照传统工艺,也是典型的黑条白芽。如果杀青后,发酵时间不足8个小时,或者堆放的厚度不够,茶青的颜色会呈现出不太明显的黄条白芽。如果从“卖相”角度考虑,用黄条白芽做的饼比用黑条白芽做的饼要漂亮一些,但也有一些懂茶的人偏好黑条白芽。看冰岛茶茶青,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毛茶,不一定有愉悦的感受,它的样子粗老,就像一个胡子拉渣的老头。临沧许多地方的茶青的外形很类似冰岛茶,比如东半山茶,大小富栅茶,忙波茶。类似不等于是。仔细看,他们的外形是有区别的,冰岛茶的采摘功夫很规范,一芽二叶,条索清晰,最为关键的是,冰岛茶茶青中几乎没有“马蹄”,即便有,所占的比例不会超过千分之五。其它茶青则一芽二叶、三叶混杂,断碎较多,“马蹄”比比皆是。不管是散茶或饼茶,“马蹄”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

 

  二、看香气。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赞美,除了其保健价值,香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人把冰岛茶形容成女人茶,这大概与香气有关。冰岛茶的香气很柔和,与茶汤相生相随相伴,挂杯持久而不事张扬,这一点的确像一位款款而行的女子,迷人而不媚人。关于冰岛茶的香型,因为各人嗅觉的差异,或者制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不更多的浪费文字,总体感觉,以花果香型为主。

 

  三、看汤色。冰岛春茶的汤色金黄透亮。夏秋茶的汤色则前两开稍有浑浊,而后转亮。不过从汤色分辨,的确不易,也不准,建议汤色不作为分辨的主要因子。

 

  四、看回甘生津。产于临沧的许多茶回甘表现都不错,其苦尽甘来的口腔感觉也是人们迷恋喝茶的原因之一,冰岛茶一样具有很好的回甘。

 

  分辨冰岛茶与其它茶的区别的另一个关键点是生津速度的快慢。一般情况下,冰岛茶在3--5秒就会带来生津的感觉和体验,而其它茶则做不到,即便快一点的,也要在10秒以上。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可能3秒钟就能感觉到冰岛茶的生津,有些人慢一些。另外,初初接触冰岛茶,对生津的敏感度不一定马上就能觉察,有一个培养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品饮,双颊根部(腮腺部位)才会产生微麻的感觉,进而迅速生津,向整个口腔扩散,产生“风生水起”的感觉。对于冰岛茶的生津,有两个体验,一是茶汤一入口,就觉得有一种物质迅速向口腔四周渗透,用原**爆炸来形容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就是这样的感觉。二是口腔在茶汤的作用下,迅速生津,就如同地下泉,汩汩往外冒水。在渴感较强的情况下,3--5小杯冰岛茶下去,顿觉醍醐灌顶。

 

  五、看耐泡程度。冰岛茶连泡20开,依然汤色黄亮,滋味醇浓,没有衰败的迹象。其它品种无法可比。

 

  六、看茶底。也就是泡饮结束以后的茶渣。冰岛茶的叶底粗大、饱满、厚实,叶形完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非常柔软。其它茶的叶底则柔软度稍差,甚至坚挺硬朗。

 

  七、体会喉韵。冰岛茶的喉韵在品饮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知,这种感觉也是因人而异,就是喉部对茶香以及生津所产生的后续体验,如果齿颊间感到余香有韵,若有似无,未雨润生,口腔愉悦,身心愉悦的话,对冰岛茶也算登堂入室了。

普洱茶市谋变“七招”

普洱茶市谋变“七招”

百年普洱茶在经历了一个世纪沉寂后,从2000年开始被市场重新认识,后来蓬勃发展了十几个年头,不论生产还是销售都长期保持高增长态势。今天在茶叶种类繁多的中国茶市场中一枝独秀。

但花无百日好,当下的普洱交易市场哀鸿遍野,一片惨淡。低迷的市场特征主要体现如下:销售量大幅萎缩,产区原料价格大幅下调,存量中的中生代茶价格持续回调,即便如此,很多茶在价格大幅调低后都交易不出去,一句话,普洱茶市场失去流动性。十几年来一直风光无限的普洱茶到底怎么了?近两年来市场的萎靡不振极大打击商家和投资者的信心,前途看似一片渺茫,难以预测。

究其缘由我想主要是内外两方面原因造成,外因是受近期国家宏观经济周期性影响导致,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结构大调整时期,经济发展开始减速,生产力过剩,市场消费出现暂时萎缩并直接导致各项投资趋向保守,其中包括对普洱茶的投资。当然这个外因不仅造成普洱茶市场低迷,也对整个中国茶市场都造成严重影响。……

可见普洱茶虽然已发展多年,但这个行业实际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它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大量新茶因茶价格偏高,转化到位老茶历史问题数量稀缺,价格区间已经脱离大众消费,小品牌次新茶逐渐转化到位性价比高但不为所知,绝大部分终端市场对普洱茶认识一知半解,仍然处于拜师傅学喝普洱茶阶段。

这些问题制约了普洱茶健康发展,普洱茶过去十几年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埋下很多隐患,当这些隐患积累到足够大时,当宏观经济出现问题时便引燃内患造成资金大量流失,使得今天普洱茶市场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俗话说“不破不立”。普洱茶亟需一场由内到外脱胎换骨的彻底改变,变化后的普洱茶才能摆脱传统经营的积习,松开多年积累的桎梏健康成长。那么哪些改变有助普洱茶抛开积患重新焕发青春,走出新一轮行情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谋变之一:

普洱投资资金应该更多关注存放领域中的中茶,投资领域由新茶原料产地更多的转到存茶重点所在区域。

市场永远不缺机会,乏善可陈的旧路必将走向没落。普洱市场当下出现的饱和不是消费市场的饱和而是存放投资市场的饱和,这是由大量新茶无序生产和市场过度炒作引发,实际上消费领域一直缺乏性价比高的中生代茶。因为长期不被重视,缺乏投资力度和通道建设,巨量陈茶与广阔的消费市场之间出现严重堵塞,一旦解决这个问题,势必产生普洱发展途上又一个巨大机会。

谋变之二:品牌推广多样化,摆脱过往单一的“产地建厂——生产新茶——建立品牌”的僵化模式。……

谋变之三:发展大型专业普洱茶仓储商。……

谋变之四:建立专业化的老茶交易中心和老茶价值评估体系,增加老茶交易专业度,降低老茶交易风险。……

谋变之五:出现更多专业化的普洱茶中间服务商。……

谋变之六:普洱茶的二次拼配。……

谋变之七:电商大量出现,传统普洱茶商亟需转型。……

综上所述,当普洱茶能以最少的环节由新茶走向专业存放者和收藏家领域,就能减少长期存放普洱茶的风险,降低成本,最终以更优惠的价格出现在终端领域。当专业化的普洱茶认证体系建立后,大量存放中的中生代茶就能通畅地流入终端市场消耗,当专业化的普洱茶服务商大量出现后,就能解决普洱茶长期占用大量资金的问题,能有效的盘活普洱茶资金,让投资普洱茶的资金流动性加快。

总之,普洱茶发展至今,由于过往惯性陈旧的营销方式,由于过于依赖炒作增加市场热度而迈入击鼓传花的怪圈,普洱茶行业已经积重难返,不彻底革新、谋变,会使得普洱茶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当然上述只是普洱未来之路亟需改变诸多之一,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思路能让普洱茶未来发展一路充满阳光,更加通畅。全文详见《普洱》杂志2015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