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配青花、沉静内敛

普洱配青花、沉静内敛

2019-03-19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普洱闻名于世,也深受茶友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普洱茶,有人说,男人跟普洱都是一个“德行”,喜欢并期许用一生的坚忍、努力换来成功和成功后的平和;用一生的沉默洗去曾经的浮躁和张狂,使生命趋于平静、内敛、成熟,静静地散发出淡淡的、苦涩的、醇厚的香。

  而青花的唯美恰恰能给普洱的沉静增添几分活力。“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清代龚轼先生此言着实不虚。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叶底常用15条专业术语

  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也可从中学到不少的知识。

 

  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问题,导致好料未能成为好茶。即使如此,叶底仍然是值得了解的知识。其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陈茶叶底多数如此。

懂茶人追捧收藏老茶的真谛:普洱茶气

  茶气对普洱品茗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普洱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古往今来饮茶品茗者千千万万,有几人真正体会到茶气的美妙境地?一是真懂得品茶气的不多,二是有茶气的好茶来之不易。

  茶气对大多数品茗者来说还是非常含糊的,有人说“这道茶气较强”,大致上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指茶香很强;二是指茶汤很浓;三是指茶叶所含的成分很足,茶汤的口感很烈;四是指茶叶中成分很重,茶汤苦,涩味很强;五是指少数品茗者由于体内茶气的气感,而正确指出了茶气很强。

  茶气进入人体内部,而运行于经络中,如果达到了一定强度,促使毛孔打开发出微汗,并且渐渐凝聚在骨骼中,成为一股清流,浸养着全身的肌股。所以感到肌股在收敛,肌肤渐爽化。如果此时再增加茶气,清敛爽化逐渐浮现,交汇成一股清流温暖而鼓荡,潜在体内窜激,最后浸沐在一股飘然且舒服的意境里,飘然欲仙。

  一般品茗者,茶气敛进其经络后,只感觉到全身体内激荡一股热气,前胸后背发热,接着毛孔发出微汗。但也有人误以为是喝了太热的茶汤之后产生茶气。喝了太热的茶汤,如喝了烈酒一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促使体温升高而发汗。真正茶气到了体内,是促进经络中真气运行的加强,使体温升高而发汗的。当然茶汤太热和茶气同时在身体内部,促成体内发热发汗者,应该是最常见的。茶气所激发出的是微汗,是细微轻薄的汗。而茶汤所逼出来的是浓热汗,甚至是汗流夹背。

  品茗普洱茶,以温喝最为适宜,如太热喝,热气盖过了茶气,结果只是血液循环加速而发汗,如果茶汤凉后才喝,不易引起热感,无法达到飘然欲仙进境。故普洱茶品茗,以慢喝最为适宜。如太急促或匆忙的喝,紧张的心绪,无法使茶气在体内发挥功效。正如气功功法中讲“以意行气”匆忙之行为,必然心神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以意行气。即使茶气在经络中起了作用。但意识涣散也无法体会,更可能引起“气化不良”,无法将茶气纳入筋络之中运行。

  如要品出普洱茶茶气,以陈化的好普洱茶最为适宜,好普洱茶之所以能将茶气冲泡出来,其茶经过长期陈化及后发酵,才能冲泡出较强烈茶气来。这才是今天真正懂茶人追捧收藏老茶的真谛。

  茶品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茶叶内所含物质成分决定了茶的品质,茶的真正品质是与生俱来的。大叶种普洱茶有机锗元素特多,对滋补真气,通经活络功效特别好,这也是品茗者特别喜爱陈年好普洱茶的缘由。

  有经验的普洱茶品茗者,对茶气是特别敏感的,当茶汤入口中,就能分辨出茶气的强弱,气强者对口腔会形成一种【劲道】的感受。喝了茶气强的茶汤,很快就会打嗝,接着又一股热气在胸腹中鼓荡,腾升,毛孔也因此松弛开放,微汗或汗气徐徐得以舒发。在继续品饮,正如茶仙玉川子所描述的,一直喝到七碗茶时,茶气生清风,使人飘然欲仙。

  品茗普洱茶气的具体层次程序:——口中劲道——打嗝气——气滕然——发轻汗——肌股轻——通仙灵——清风生——蓬莱处

  普洱茶品茗属于比较深度而内涵的高层次艺术鉴赏,而且可以从这种高意境活动中透过特定的精神层面,臻致道的境地。

  目前喝普洱的人是越来越多,对普洱的认知,评价,批评各不尽然。有的喝普洱茶是出于一种乡愿或则时髦的心态;有的认为谈茶艺是把普洱茶弄得很玄虚;有的认为讲茶道讲历史文化是忽悠;更多的人是出很少的钱追求“好茶”——这样只能追求到货真价实的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茶。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四个:

  一是那些批评普洱茶的人,可能没有喝到真美的普洱茶;

  二是并不懂得品普洱茶;

  三是以品尝其他茶种的方法来品尝普洱茶,那就难怪对普洱茶没有正确的概念了。普洱茶品茗比较内涵而艰深,必须拥有较多的知识,透过一连串品饮普洱茶的经验达到融会贯通;

  四是缺乏对普洱茶的感悟和理解,这种感悟和理解不仅停留在感性上,而是对其有着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对自身,对人生,对社会和茶文化的精神有着充分的认识感悟。

  何谓“品茗”——品为喝,为尝,为感;茗为悟。品茗的目的是鉴定一款普洱的真谛。

  何谓“茶道”——艺为表;道为内。艺用眼;道用心。艺为感;道为悟。 

生命七大要素和普洱茶有关联吗?

人体要维持生命,必须要七大生命要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益生菌和水,而只有普洱茶才具备和同时拥有这七大生命要素。因为普洱茶在微生物作用下,将不可溶性蛋白质降解,重组成可溶性多种氨基酸,将纤维素这不可溶性多糖降解为可溶性单糖——阿拉伯糖,加上发酵中的益生菌群落和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演化产生了各种对人体有益的新生物种,这是其他各种茶类没有,也不可能具备的。就像牛奶经过发酵以后变为不可逆性的酸奶,其营养价值倍受推荐;作为水果的葡萄经过酿造发酵成葡萄酒后产生了新的物质和效果,其“逆转醇”这物质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不可估量的好效果,它能改变血管的弹性,对防止血管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系统疾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普洱茶其发酵后的综合作用不但优于前二者,而且对人体健康的综合作用更加明显,更加齐全。

  台湾大学孙璐西教授发现普洱茶抑制胆固醇在肝脏中的深程次合成达41%,增加肠、胃蠕动,使食物和脂肪在胃、肠中储留时间缩短,减少脂肪吸收的同时也加速了脂肪的排泄,使脂肪在粪便中排泄率达66%。云南昆明医学院附一院内科心血管组临床使用普洱茶对高血脂病55例与使用疗效较好的降血脂药物安妥明治疗的31例对比,其结果普洱茶疗效优于安妥明,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正因为这些数据的发现和临床效果的体现,普洱茶其奇特的功效和古老而神秘的面纱渐渐显示出来。

  普洱茶从云南大山的原始森林中吸附天地之精华、含云饮露,在马铃声中走向川、鄂,又沿着长江、沿着驿道,走向江南、走向闽越,并散射到世界各地。普洱茶丰富多姿的魅力使我对它有了更深程度的认识。任何事物的出现和其功效的显示,都有其物质基础的。著名科学家达尔文论断“物种的繁衍遗传,并不是说明它生命里最强,但它是最能适应周围的环境而生存下来的”。中国也有个论述“物尽天择,适者生存”。

  大叶种茶树的叶面中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茶鞣质,从而增加了普洱茶的内涵,山上昼夜温差大,每天都在产生着一年四季的温度,在冷热交替中,叶面的呼吸,张闭交替有序,根系粗大,土壤有机质丰富,茶树生长繁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内含物丰富,茶树次生代谢十分旺盛,以茶多酚物质含量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达47%左右,给优良的茶叶品质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全省绝大多数地区都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发育,茶叶品质尤佳,具有“高山多雾出名茶”的显著气候特色,茶树为了适合生长,其根系比较粗、长,同时为了适应日照的光合作用,叶面变得肥大,从而形成了因地理、气候条件下唯一的大叶子茶树种。因而成为普洱茶原产地的核心区域。

  其中最优良的大叶种茶树属植株乔木型,树姿开展,生长势强,分枝部位高。叶长椭圆形,叶尖较长而钝,叶基卵圆形,叶色浓绿,叶肉厚而软,叶面显著隆起,叶缘微卷,锯齿大而浅,主脉明显,芽头粗壮,芽黄绿色,密披茸毛,萌芽力强。新梢一年萌发五轮,全年可采茶28次。一芽二叶平均重0.62克,色泽乌黑褐润,味强烈,汤色浓艳,香气高锐,成茶条索粗壮,白毫显露。在100g的干茶叶中,干物占94%、水占6%左右,其中无机物占4%,包括各种微量元素等90%都是属有机物。而云南的大叶子茶种内涵物经含量检测,一芽二叶蒸青本样含茶多酚33.76%,咖啡碱4.06%,氨基酸1.66%,儿茶素总量182.16毫克/克,水溶总浸出物可达到48%,这是所有茶种无法比试的。

  正因为这些物质基础的奠定,普洱茶在古老而又科学的晒青毛茶再加工、渥堆、陈化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物质来源,在微生物、热生化的催化、降解、氧化、聚合中不但产生新的合成物质,而且在益生菌的生长和新陈代谢中所产生了许多新生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古老而科学的制茶方法使普洱茶发展有了锦绣前程,优良的遗传基因使普洱茶的原料具有外形粗壮肥大,内含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含量高,氧化基质丰富的先天优势。在普洱茶的初、精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由于外界湿热作用和长时间的自身氧化、聚合,茶叶感官品质由鲜爽、浓烈及刺激性强逐渐转化为持久陈香及醇厚甘滑的香味特征。原料茶所特有的那种粗涩和日晒气逐渐消失,低熔点芳香物如青草味等消失,使有利茶香的高沸点香气得以显露和发挥。代之以类似芷兰和樟木样的幽香,吞入口腔,喉韵十足,颊齿留香,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