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乔木普洱茶、古树普洱茶的介绍!

乔木普洱茶、古树普洱茶的介绍!

2019-03-19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乔木普洱茶

  首先,乔木普洱茶是根据它的分枝习性(即树形特征)进行命名的普洱茶。其寓意是该普洱茶的茶青原料来自于高大的乔木型茶树,也称“大树茶”。
       

  乔木茶和大树茶是“同意反复”的不同表达方式,这类茶品的原料,茶树对处在自然原生态的环境下,个体生育空间大,没有受到人为的大量的采摘刺激,树体主干分枝明显,一级分枝部位较高,(主干和主轴上生长出来的分枝为一级分枝)一般在1.5米以上。树势开张,如无干旱,通常茶青外形芽叶粗壮,条索肥壮。

  近几年来,有人吧茶条肥壮,粗而长大者,笼统的称之为“古树茶”、“乔木茶”、“大叶茶”等,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的。很多的重修剪,或者是地产改造(台刈后的茶园)新出来的个体枝条都相当的粗壮,这个应该慎重对待。

  古树普洱茶

  古树茶的叶子相对台地茶壮硕,叶面革质感明显,叶脉清晰,叶边齿状无规律状,叶背毛少。

  古树茶香气深沉而厚重,停留时间长。
        

  古树茶会带来感觉丰富的口感,且感受到一股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茶汤的细密度和醇厚度较高、渗透力顺畅。

  古树茶冲泡后叶子舒展程度好,肥大且弹性、柔韧性好;而台地茶不易舒,质感薄小且脆硬。

  树茶入口滋味醇厚,苦涩味所化出的甘性让口腔生津,韵味久留于口腔、喉头,陈茶的能量释放得慢些,茶气的表现也慢慢体现出来,让人体感觉舒服的指数高。

  古树茶因叶子是来自树根深入土壤的大树,根部吸收地下的养分多而使叶子具有转化价值的物质多,潜质空间当然也高。(仅供参考)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濮人尋茶開先河,匠人傳承古法製。茶馬古道啟商路,一壺甘露蕩世人。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根据普洱茶的特性分为生普和熟普两种制作方法,但这两种茶的毛茶制作部分工艺是一样的。

毛茶:鲜茶采摘,经杀青、揉捻、晒干之后,成为普洱毛青。生茶:经毛茶晒干分拣后成为散茶;经蒸压成型,晾干成为不同形状的生茶。熟茶:经毛茶分级、渥堆、灭菌、拼配、蒸压成型,干燥后成为不同形状的熟茶。

采茶

普洱茶有以下几种采茶的方式:

1.手采采茶

掐采:又称折采,凡细嫩的标准采摘包托顶、撩头都应用这一手法。

提手采:这是适中标准采摘的手法,大部红绿茶区均用之。

双手采:这是提高采茶工效的先进手采方法,比单手采效力提高50-100%,一般每人每天少的可采20-25kg,多的可达35-40kg,但茶树必须具有理想的树冠,采摘面平整,发芽整齐。

2.割采

边茶的采收因原料粗大,多用工具进行采割,各地所用工具有月形小铁刮刀、镰刀或采摘铗等,工具要求刀刃锋利,采割要迅速,避免将枝条割裂而影响下轮新梢萌发。

3.机采

主要是往复切割式采茶机来采。由0.6~14瓦的小汽油机或40瓦左右的微电机驱动,动力由软轴传至手携采摘装置,驱动切割器和集叶装置作往复运动。采下的茶叶在风机或扫叶轮作用下送入集叶袋。机采,在机采前数日用手采掉一批达到标准的鲜叶,这样机采鲜叶质量基本可以满足加工中、低级条茶的要求,工效比手工提高10倍以上。芽叶完整率可达80%左右,茶园连续机采三、四年后,芽叶逐步变小,密度增加,叶片变薄。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杀青

杀青又叫“炒青”是将新鲜的茶叶在一定温度的锅里翻炒,用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起到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

炒青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促进粗老叶成条,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揉捻

揉捻的作用主要是形的改变。在揉捻过程中,揉捻叶在揉桶内受到平压和曲压两种力的作用,使茶团滚动,叶团内部叶子受到挤压力,发生皱褶,由于主脉硬度较大,叶片皱褶纹路基本上与主脉平行,并向主脉靠拢,卷曲成条,揉捻叶在轮流通过揉捻量最大压力区时,部份叶细胞扭曲破裂,挤出茶汁,附在表面上,增加了叶子的粘结性,其中水溶性物质组成茶汤浓度。欲得香气多之茶汤,则揉捻须较轻,时间需较短。欲得味浓之茶汤,则揉捻时间须较长,压力需较重。

晒青

揉捻完后,直接均摊在竹席或水泥晒场,以日晒干燥,晒干过程翻拌2-3次,日晒加热幅射,一般不会超过摄氏40度。如果干燥不完全,将会使茶青过度发酵,甚至可能发霉现象。干燥完全的滇青毛茶,色墨绿或深绿,叶身较薄者为略带黄绿色。此即俗称「晒青毛茶」。

毛茶分级:将晒青毛茶依芽毫多寡、心叶比例,或以单叶大小筛分等级。一般野生茶以人工方式挑选,台地茶(茶园茶)则多以筛分机处理。

渥堆

每次取用青毛茶十吨为一渥堆单位,潮水量(洒水)视季节、茶青级数与发酵度而定,通常是茶量的30-50%左右,茶堆高度在一米左右。茶堆內部温度不可高于摄氏65度,视制作地的温湿度与通风情况来进行翻堆,使茶青充分均匀发酵,若堆心温度过高会导致焦心现象,即茶叶完全变黑焦炭化。经多次翻堆后,茶青含水量接近正常时,便不再继续发热。整个渥堆工序视所需发酵度状况,约时四至六周。

蒸压与干燥

将青毛茶铁筒之中,以蒸气蒸软后压制。有渦轮蒸压之蒸压时间,100g沱茶或小方砖约三秒、250g沱或砖茶约五秒、357g饼茶约七秒;传统煮水蒸气蒸压法,100g沱茶或小方砖约二十秒、250g沱或砖茶约三十秒、357g饼茶约四十五秒。紧压摊凉后,解外套棉布,进行干燥。传统干燥方式有二种,一为自然阴干,在旱季约2天,或是正反面日晒二小时后,再阴干一天。刚制成的茶品水分含量通常在9%以上,而在静置存放二日左右后,水分含量会渐减(蒸发)至9%左右;但在自然环境存放后,水分含量随环境水分增减而自然调整。现代干燥工序则多以烘房干燥,如果干燥温度过高,则容易破坏茶质,直接影响茶品香气口感,且不利于陈化。这也是目前现代普洱茶制程中,最关键与矛盾的一环。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包装

普洱茶除了原料来源与制作工艺外,普洱紧压茶的包装印刷甚至计量规格都是很有讲究的。茶饼规格单位坊间亦称“支”。一件十二筒,一筒七饼共八十四饼,整件净重30千克。

而整件普洱茶往往附有大票,标示茶品品名、数量、规格、编号、重量等等,如同茶品说明书,有直式大票,横式大票之分。

传统普洱茶饼规格单位,一筒七饼茶,净重2.5千克,一饼为357克。2000年以后,众多厂家与坊间开始生产125、150、250、400克/饼,开启茶品规格上另一新风格,一筒重量与饼数也无严格限制。包装形式有竹壳包装、竹篾以及牛皮纸包装。早期茶品筒内还附有筒票,介绍茶品产区、品种、制作方式、功效等等。

竹壳,茶最原始的包装——竹壳包装。这种包装材质天然,也是茶叶最理想包装伴侣,避免了包装产生的二次污染;另外,竹壳笋皮在透气的前提下,为普洱茶提供了良好的转化环境。

茶饼的外包纸包装,附有内票以及内飞。内票由筒票演变而来,内容类似筒票置于茶饼与外包纸之间。外包纸,亦有称“外飞”。据其纸质、印色、模板等,可约推测茶品制作的略概时间。据历史演变有草纸、厚棉纸、网格纸等。

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有一种特有的植物,当地人叫“马三”,在使用过程中,得把外面的皮全部剥干净(只留中间白白那一层),晒干,然后,经过二至三小时沸水煮,再用榔头把煮好的树皮捣得很碎,做成纸浆。再经过加工,印上各大品牌的印章、标志后,就成了我们包茶叶的饼纸了,其制作和形成都有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积淀。

普洱茶常说的红印、黄印、蓝印指的就是外包装(外飞)因主色调或印记为红、黄、蓝而称,也用作同一品牌的系列等级划分。

棉纸系云南傣族人采用树皮手工制作,用来做普洱茶外包装,有透气性好、吸水性、吸湿性、极高韧性、保存年代久,洁白柔韧、防腐防蛀,留存不腐的特点。

内飞是压在茶青中的厂方或订制者标记,可作为防伪与辨识依据。最早为易武同昌黄记发明,以区别其他茶号。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小结:

前面详细地描述了普洱茶从采摘到成品以及包装的制作工艺,却省略了普洱茶的一个重要工艺“拼配”。因为绝大多数的普洱茶都应用了不同的拼配技术,例如:下关沱茶就以孟库茶为基料,凤庆茶尖撒面作为沱茶的标准,又因配比不同分为乙级、甲级、特级等一千多个品种类别。

简单地说就是给茶品的卖相、口感上,对茶品进行一定的加工改良都可以视为拼配茶。未经加工改良的称为“纯料茶”,一般只有本身口感就非常优异的古树或山头春茶(生茶)才会出品此类茶。

而各家都有不同的拼配手法和配方,均属于各自的商业秘密。

关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答案

  1、“越陈越香”是炒作的需要。

  有了这个概念,普洱茶就可以像做股票一样通过炒作使其短时间内增值(主要是增加价格),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利,达到资本逐利的目的。如果普洱茶没有“越来越”的概念,那么不管它在减肥、降血压、抗癌等方面有多大的功效,也不可能成为投资的热点项目。

  以其说越陈越香是对普洱茶的属性的最大发现,还不如说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策划中最精彩的一笔。我们明白,要使一个产品从底层进入到高端,不给该产品附加上一个神奇的法宝是不行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需要有一个法术。于普洱茶来说,越陈越香的帽子一旦戴上去,普洱茶便与众不同起来,就有了可以进入天堂的法力,资本需要的就是这个法力。

  所以我个人认为,“越陈越香”不是被发现的,而是根据需要被策划出来的。

  难得的是,策划者们找到了科学依据,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功能。

  2、“越陈越香”是产业的需要。

  怀疑普洱茶的“越陈越香”的功能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气的,当普洱茶成功地冠上了这四个字之后,想要怀疑它是否适合,那便是怀疑一个产业。所以,不论是官方的还是半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思想,到现在为止,普遍接受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就是普洱茶是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做到越陈越香的。

  如果普洱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得越来越好呢?不着急,有储存方法不当等着呢。

  既然是产业的需要,那就是政治的问题,而不是学术的问题了。

  普洱茶国家标准没有否定“越陈越香”的概念,为普洱茶能够做大做强,给予了充分的舞台,于产业来讲,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礼物了。

  3、“越陈越香”是发展的需要。

  这个很好理解,一个事物要发展,必定要有其发展的理由,而“越陈越香”正好是普洱茶发展的最充足的理由。

  有了这个概念,普洱茶的投资便无所顾忌,反正“卖不掉赚的更多”!

  4、“越陈越香”是消费的需要。

  这个也很好理解,在所有的饮品中,酒是越陈越香的,此外便无第二个产品可以做到这一点。

  绿茶在中国有着最大的消费基础,它强调的是越新越好,与它相同属性的茶叶,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而越陈越香,便是最成功的品牌差异化定位。

  而对消费者来讲,满足了消费的求异心理。

  5、“越陈越香”是虚荣的需要。

  这里的虚荣指的是虚假繁荣。

  由于“越陈越香”的观念吸引了大批的资本进入这一个领域,普洱茶产量急剧扩大,扩大到市场难以忍受的程度,必然爆炸。如果没有这四个字的威力,相信有很多投资者会失去生存的勇气,因为有的人是倾家荡产来等待普洱茶有朝一日升值的,如果你告诉他,越陈越香是假的,那后果就不敢想象。

清代形成了普洱茶膏

清代形成了普洱茶膏!你知道普洱茶膏的形成在什么时期吗?其实,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这已成为不解的谜。

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