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感受普洱之水

感受普洱之水

2019-03-19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普洱茶汤饮入口腔,所引起各种口感,除了提过的味道部分外,其它的归到水性这部分来介绍。水性可以分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方面,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则是一些负面性能影响品茗情境的。

  滑

  滑是最柔和的感觉,比如将最细纯豆浆或爱玉仙草,含在口腔里有一种至柔感。滑会使人有温和舒顺而亲切,也会使人心神比较安适稳定。

  比较陈旧或熟的普洱茶,其水性比较滑。早期的敬昌号、江城号、普庆号等普洱圆茶,以及七○年代厚砖普洱茶、七○年代白针金莲普洱散茶,其茶汤都表现很滑。水性滑是普洱茶的一大特色,尤其现在生产的新普洱茶,多半是以熟茶方法制造,水性大多能表现醇滑,有许多人就因此而喜欢饮用普洱茶。

  普洱茶水性的醇滑,随着陈化时间越长,表现得越为优异,最后达到化的境界,这也就是构成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要之一。

  化

  「入口即化」同样是陈年好茶和好酒的表征,普洱生茶的水性要达到化的境界,通常必须要贮放六七十年以上,而且还要在比较理想环境中陈化。熟茶要比生茶容易得到化的水性,如那批七○年代的普洱厚砖熟茶,只有三十多年陈期但其水性渐渐由滑而转向化劲之中,六十多年的末代紧茶,八、九十年的同庆老号普洱茶圆茶以及红芝普洱,已达到入口即化的境界了。一般经验告诉我们,普洱生茶所表现的劲道要比熟茶来得高雅,因为熟茶的水性较粗厚,化的感觉总没有像生茶那样的活泼清逸。但是生茶的陈化时间必须长很多,才能与普洱茶的化劲道相等。「入口即化,喝了没喝」,是一句品茗普洱茶时,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虽然把茶汤喝到口腔里,好像渴酒一样,立刻化为一股升华之气。但喝酒只感觉一阵酒气向上颚冲起,而后渐渐挥发过去。普洱茶的化劲,远比酒的化劲柔和而宁静,不会有那股熏脑的难过。酒气的化劲会使人自我膨胀,心神恍忽,醉言失态。普洱的化劲则令人清神明智。

  活

  活泼的水性,是各茶种品茗者一贯重视的茶汤优美的表现,在口腔中产生一种活的感受。活的口感如同陈韵一样,是偏重于比较抽象性,也都是靠个人多次实际品茗中,培养出鉴别能力,无法以文字或言语描述,非从实际体验而难以言传。

  在普洱茶行列里,只有干仓普洱生茶茶汤,才有较强的活性品味。在制造过程中,经过一定程度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以及产生霉变的湿仓陈化普洱生茶,这两种普洱品都会增加水溶性物质成份,而且越是重发酵或越是重霉变的,越增加茶汤中的水溶性物质,茶汤颜色也越深浓,甚至成为黑色。水溶性物质的增加,直接影响水性活泼品味。所以只有生茶干仓普洱茶,才可能有最好的活性品味表现,活性能给人活泼、愉快、力量的感受。

  砂

  喝过茶汤之后,口腔内有一种砂砂的感觉。如同喝了一碗红豆汤,留下口中那种浓砂感觉。这种砂砂感觉会带给口腔一种舒服的感受。

  砂的口感主要来自普洱熟茶茶汤,而且是有较长陈化期的茶品。三○年代的佛海鼎兴茶庄所生产那批末代紧茶,可能在晒菁时,延误了时间,促使自然发酵过多,变成了熟茶紧茶;还有七○年代初期的73厚砖茶熟茶,这两批茶叶为比较陈旧的熟茶茶品。凡喝过这两批熟茶的,都能感受到砂的品味。

  普洱茶水性的砂感,透过口腔感觉,使人有一种粗犷而浓郁感受。砂感是普洱熟茶水性一大特色,而普洱生茶则不易见到。

  厚薄利

  普洱茶水性在还没有到达化劲之前,有厚、薄、利分别。这些厚、薄、利在口腔的感觉,使品茗者有厚重甸实或轻薄浮荡或刃利难受之感。

  水厚和茶汤并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质地的关系,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的,在口感上觉得会比较混厚稠密。越稠密者称之越厚,或越稠。浓是冲泡技术上的影响,同样一泡茶,茶叶浸泡在热水中越长,茶汤就越浓,也就是茶汤的强度增加了。相反的如浸泡时间很短,茶汤便会显得淡淡的,与水性厚薄无关。往往厚、重以及甸实都是相伴共存的,所以有说茶汤水性很厚重或很厚实,其义意就是指水性有厚之感。如一些无纸绿印圆茶、凤山茶菁的福禄贡茶,茶汤水性都很厚重。厚的茶汤水性,使人感到饱满而实在,带给品茗者有较平和稳定的心境。

  水性薄和水性厚恰好相反,水性薄的茶汤喝到口腔里,没有坦荡舒张气势,水质也感觉轻且萧条。由于水性薄而造成小器的格调,使品茗者产生了轻浮、薄弱、不安稳而抗拒的感觉。灌木新树茶菁制成的普洱茶品,和一些边境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会显得单薄。

  利是因为太薄的水性之故,而使得口腔有触及利刃的感觉。会引起单薄、偏激、难过的感觉,而且形成排斥和拒绝的作用。一般的边境普洱茶或现在新树茶菁所制成的新鲜青饼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会出现刃利现象。

  普洱茶经过长期紧扎密封,茶身很干燥,开封后立即冲泡品饮,茶汤水性常常会显得薄,甚至会有利的情形。但是如果开封有将茶置于较宽大容器中,以使茶叶回气一段时间,约十几天或一个月,茶汤自然能表现出其应有的水特色。

有用+10
分享

用普洱茶制作的三十八道菜(二):普洱茶紫米粥

  用料:普洱茶、糯米、紫米、蜂蜜

  做法:

  1、将少量普洱熟茶用沸水分次充泡,取适量茶汁备用;

  2、将糯米和紫米各一半淘洗干净置于锅中,倒入备用茶汁,加入蜂蜜熬成粥。

  (注:本品忌与葱混食)

普洱茶市场太浮躁:为什么有的好茶不火?

普洱茶市场太浮躁:为什么有的好茶不火?

在普洱茶市场当中有这样一群人,做一款茶用尽心血,折腾大半天,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做出一款值得称道的好茶,结果到了市场当中无人买账。随后大呼“普洱茶市场太浮躁”,真相真是如此么?

普洱茶市场向来是浮躁与稳重兼而有之。一款好茶没有在市场当中火起来,如果全部怪市场浮躁,未免太以偏概全。好茶没流行起来,在我看来很多茶商多少都犯过以下错误。

普洱茶市场太浮躁:为什么有的好茶不火?

把产品看的太高

做一款好茶很不容易,我见过最负责的茶商能从鲜叶的采摘一直跟到茶饼的包装。这类茶商做出来的老班章那是要多纯正有多纯正。可这类产品却很少在市场火起来,不得不说现在普洱茶市场还没有发展到认可茶商价值的阶段。

把产品看的太高,便会脱离了茶业市场的土壤,再好的产品,也难以被市场接纳!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就是最好的例子!再者,把产品看的太高意味着价格标的也很高,这样就不符合对应的价格体系,脱离市场便成了一种必然。

普洱茶市场太浮躁:为什么有的好茶不火?

宣传严重不到位

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茶商将“越陈越香”奉为经典,抱着茶叶卖不出去的时候大不了在仓库里存着。结果存着存着茶商破产了茶都没卖出去。

这事不是没发生过,还不止一次二次。讲起来虽然有点可笑,但这背后是茶商的血跟泪。做出一款好的产品,一定要将产品放在尽可能多的懂茶的茶友跟前,只要价格合适,这样的产品一定会大卖特卖,宣传必须要到位。

跟风出产品

哪个山头火就做哪个山头,认为自己手上的资金多,就收最好的料,做含金量最高的产品。等到产品一面世,不但没有鹤立鸡群,反而惨败滑铁卢。市场经常会先入为主,任何产品都有市场饱和度。

当我们看到哪个山头大火特火的时候,对应的市场基本已经饱和了。这时候盲目追高,只能适得其反。2013年的古树茶市场行情就是个例子,古树茶火了,大家纷纷进入,产品越做越好,山头越玩越正,接着市场就卡在那了。

做茶虽然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虽然要尽可能的提高的产品质量,但一切还要遵循市场规律,关起门来做茶注定输多赢少。(本文来源:普洱世家,

胡旭华:熟茶必将是普洱茶的下一个爆发点


  中国普洱茶网讯:2000年,我接手佤邦广播站茶场的时候,我没想过要做普洱,因为那时候我压根儿不知道有普洱。

  2001年,我喝到第一杯普洱,就被她那怪怪的味道所吸引,那时我不知道有陈香一说,只是感觉那东西喝起来特别舒服特别过瘾。

  记得当时拿玻璃杯在饮水机上连着冲喝了两杯之后,忍不住问接待我的罗朝光先生(原柏枝寺思茅茶树良种场副场长),“这是什么茶啊,从没喝到过这么好喝的茶。”“这是宫廷普洱”。自那以后,我一直钟情于普洱,沉迷于普洱。

  十几年下来,我除了审评时喝点晒青或生普以外,几乎一天不落地喝着熟茶。在我的潜意识当中,更是认为熟茶才是普洱。有这样的潜意识或者说潜观念,不等于要在普洱茶的一些争议中选边站。我很欣赏邹家驹老先生的观点,但这些年我也一直有在做生茶,虽然做得少,代表性的也就西盟山黑紫娟生茶这一款。但就这款生茶一直都是我们利润的一个支撑点。没有这款茶给我创造的不菲的利润,我玩不起熟茶——我们所有熟茶产品加起来的利润不如这一款生茶,更不足以撑起一个公司。这或许就是目前普洱茶一个最令人堪忧的一个现状。

  从我进入这一行那天开始,市场一直都是在追捧炒作生茶。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状况呢?原因不外乎是,生茶太容易操作了,做生茶几乎没什么门槛,没什么周期,可以现炒现卖,来钱快利润高。于是越来越多的商家、越来越多的人在推生茶,鼓动大家去喝生茶。这当中,许多人会刻意的贬低熟茶,甚至低俗化熟茶。另一方面,大多数的优质晒青被拿去压生饼,熟茶成了消化低端晒青的一个主要渠道。没有优质的原料,肯定做不出优质的熟茶,市场上的熟茶质量堪忧!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谁都不愿意在熟茶上压钱,发酵出来马上就想脱手,很少有厂家商家会把熟茶的仓储做为生产的一个环节,到消费者手上的熟茶有堆味或者霉味是很普遍的事。大家对熟茶的印象普遍观感不佳。

  普洱茶(或者应该说是生茶)这些年的畸形发展,为普洱的明天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生茶注定是普洱的明日之殇!在主销区广东,整个普洱茶的存量已经是天文数字。只要是生茶,在广东什么样的茶找不出来?闭着眼一抓就一大把。可以这样子说吧,生茶没有买不到的,只有卖不掉的。而熟茶的情况恰恰相反,长期被低俗化以后,几乎没有人会去存熟茶,而且市场上要找品质优异的老熟茶往往一饼难求。也就是说,优质的老熟茶必然是稀罕之物是稀缺资源。当然,由于长期误导,太多的人对熟茶有着常识上的误区,包括云南本土许多知名的学者专家在内。这些人往往认为好熟茶都差不多。其实,熟茶的丰富性恐怕非生茶能比。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发酵场所,不同的工艺参数,不同的存储地点,不同的存放方式等等,都会造成熟茶风格的迥异。

  我无意也没能力去掀起生熟之争,也没那个耐性用辩证法去看生茶熟茶,我只是凭着十多年来在生产一线的经验,凭我对熟茶的情有独钟,凭我的商业直觉,来告诉大家:熟茶才是王道,熟茶必将是普洱茶的下一个爆发点。为此,我倾尽这十多年所得,利用野山茶业这个平台建立了二百来吨规模的五年以上的优质熟茶仓储。新设立的西盟黑紫娟茶业,生茶照样只占30%的份额。

  我看好熟茶的未来,也敢为熟茶的后市押上自己的全部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