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老树茶要根据什么界定

普洱茶老树茶要根据什么界定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人们常说的“老茶树”,应是树龄在30年以上的茶树。

  一株茶树的生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从这时起,它就成为一个独立的、有生命的有机体。这个受精的卵细胞(合子),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在母树上生长、发育而成为一粒成熟的种子。种子播种后,经发芽、出土,成为一株茶苗。

  茶苗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元素和能量,逐渐生长成一株根深叶茂的茶树,以至开花、结果、繁殖出新的后代,在人为的和自然的条件下,逐渐趋于衰老,最终死亡。这个生育的全过程,就是茶树的一生,科学上称为“茶树生育总发育周期”。

  在茶树的一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形态、生理机能等方面,不断的起着量和质的变化,直至衰亡,形成了不同时期的茶树生物学年龄特点。科学上,根据茶树不同时期的生育特点,把茶树分为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幼苗期是指从茶子萌发到茶苗出土,出现第一次生长休止时为止。在云南,这一时期约经历4个月。

  茶树的幼年期,是指茶树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出现第一次开花结实为止的时间。这段时间里,茶树是营养生长,性器官还没有分化成熟,不会开花结果,故称幼年。在云南,茶树完成幼年期生育约4—5年。需要说明的是,幼年期茶树可塑性特别大,时间长短、树体机能的成熟程度与栽培管理水平、生育条件(自然生长的或人工栽培的)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变异很大。

  茶树的成年期,是指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出现第一次自然更新时为止。时间较长,受人工栽培刺激的茶树约25—30年,生育条件好的,时间更长。在茶树的成年期里,根据生殖生长、开花数量的多少,可分为“青年期”、“壮年期”两个相对时期。成年期茶树生育最为旺盛,产量和品质都处于高峰阶段,也是最佳的经济栽培时期。

  自然生长、无人看管的“荒芜”、“丢荒”茶树,由于受不同生育条件的影响,成年期持续时间变化很大,多则上百年,少则几十年。判断这类茶树是不是“老”了,主要要依据它的生长势的强弱,观察花果数量的多少和是否在根部出现“自然更新”的现象。

  所谓“自然更新”,是指茶树生理机能衰退、顶端优势减弱,甚至不能发芽,花果大量产生,在树根部位,新抽出大量的枝条(称“地刈枝”、“地蘖枝”),茶树形成上、下两层树冠(俗称“两层楼茶树”)。这是茶树生理机能自我调节的结果,故称“自然更新”。

  茶树出现自然更新后,即进入衰老期,经过几次反复更新,树体便渐渐趋于死亡。持续时间,人工种植情况下,经济生产年限一般只有40—60年;自然生长、无人看管、刺激小的“荒芜”、“丢荒”茶树,可达数百年。

  综上所述,根据高产优质栽培理论、茶树经济栽培年龄,可以界定出人们常说的“老茶树”,应是树龄在30年以上的茶树。

  四大要决是:

  一、清:闻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霉味。

  二、纯:辨其色;茶色如枣,不能黑如漆。

  三、正:存其位;存放干仓,不可位潮湿。

  四、气:品其汤;回味温和,不可味杂陈。

  六不政策:

  一、不以错误年代为标竿。

  二、不以伪造包装为依据。

  三、不以深浅汤色为借口。

  四、不以添加味道为假象。

  五、不以霉气仓别为号召。

  六、不以树龄叶种为考量。

有用+10
分享

用普洱茶制作的三十八道菜(二十一):普洱茶鸡丁

  用料:普洱熟茶、鸡肉、花生仁、油、青椒、食盐、酱油、味精、白糖

  做法:

  1、鸡肉用刀切成丁加少许食盐,花生仁用普洱茶水浸泡剥去仁衣;

  2、碗中放酱油、白糖、味精、茶汤少许,调成汁备用;

  3、炒锅置中火上,依次倒入油和花生仁,随着油温升高花生仁浮起,色转微黄即可捞出,然后放入鸡丁,用筷划散,当肉熟时捞起;

  4、原锅留油少许,放入青椒煸炒,再倒入鸡丁、花生仁和少许茶汤,迅速煸炒均匀,出锅装盘。

普洱茶怎么泡“三大方式”教你了解茶性

喝茶就好比临摹一个碑帖,需要经常临方能知道它的气理和底蕴在哪里,学习的入手点是泡茶。有些人认为学习泡茶的要从泡新茶开始,然后终极目标是经典老茶,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老茶新茶都是茶,喝茶不玩虚的,泡茶更加不可神秘化,既然茶是帖,就没有漫无目的的临帖。泡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喝茶,茶是上善之果,有优势的茶才能被人欣赏,所以在泡茶中,人的操作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所以我认为,人泡茶这样的作为总是需要配合相应的场景或人事,无需过多讨论茶的品牌,水的酸碱度,茶艺的流派。所谓泡茶自然是为了要喝,平时,茶叶冲泡的方式即便再多,也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喝茶,品茶,饮茶”,这三个看似简单的同义词分别代表三种最核心的冲泡方式。

普洱茶怎么泡“三大方式”教你了解茶性

2015年5月,在普洱市茶节的一次大规模斗茶大会上看到过专家评审泡茶的场面。当时,知名的茶叶专家徐亚和老师正在现场对报名选送的众多普洱茶样品进行冲泡。后来,与徐老师关于冲泡话题的交流中,发现他居然也赞同我的观点,只是他认为还需要加上两个基本前提——“先确定茶类和茶叶,然后冲泡。”

茶类和等级

“不同茶类,要确认不同冲泡方法。”这个观点是成立且非常准确的。红茶绿茶普洱茶,茶类不同,冲泡方式悬殊很大。红茶绿茶青茶以及部分新的白茶属于看重鲜爽度的茶类,在冲泡过程中,水温要低,需要将盖敞开尽量不要闷着。茶具就要选择薄的盖碗或者薄壁的紫砂壶。普洱茶和它们不同,并不追求鲜爽度,所以在冲泡普洱的过程中,相信喜欢闷泡的茶友们会更多一些。对于同种茶类,就需要区分原料的老嫩等级。当冲泡等级高的芽头,水温就要低;等级低的水温就必须要高。“这是冲泡的最基本规律,不管六大茶类的哪一类茶,都必须符合这个前提。”徐亚和这样说。

单纯喝茶

在中国,茶分两种,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一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唐宋年间,士大夫以及文人墨客之间的茶自然属于后者,而在民间,茶早已经是寻常百姓家中必备物,即便陋室之内只有一张木桌,上面也一定摆放着粗瓷茶具用来满足自己的日常饮用与招待。那个时代,如果家中来人,若没有茶拿来招待则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现代人与古代人一样,自然明白第一种茶可满足人们“养身”的需求,说白了,这种茶的冲泡方式非常简单,旨在解决最基本生理需要——补水、解渴、提神、祛火、消食等。当下生活节奏太快,大部分人们对茶的保健效果非常认可,却并不耐烦去按部就班的冲泡,目的就是喝,不会去追求第二种茶的“养心”果效。所以经常会看到司机们在跑长途时,用保温杯满满地泡上一杯,路上口渴解渴,疲乏提神;夏天,孩子们放学回家会自己倒一杯早就准备好的凉茶解暑;办公室里,也随处可见各种各样快捷的飘逸杯与快客杯随时冲泡以便牛饮……

一起品茶

既然是几个人一起品茶,泡茶就要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首先弄清客人需求或目的。相信他在泡茶之前,必定先询问好每个人喜好的茶品,口味浓淡,最终选择每个人都接受的那一种茶来泡。不论是龙井或者普洱,在这些人当中,如果能掌握住大家都能接受的茶汤浓度,就是照顾到他们的感受了。只有这样品茶之后,才能便于所有人交流。

如果一个喜好淡茶的人,你泡了很浓的茶给他,或者喜好浓茶的人,却让他喝了淡茶,破坏了气氛,人与人之间自然不会有太多交流了。倘若,你泡的茶正好对上了他的味,对茶赞不绝口之余还会心情愉悦,对于一个创作期的文人来说,冲泡浓淡得宜的一杯茶,实在能够让人才思泉涌。并且,那个时代的文人大多仕途失意,常常聚在一起品茶吟诗,以茶代酒,茶可以使他们清醒,又能排遣寂寞,非常符合当时淡泊明志的心理状态。

总而言之,品茶在冲泡技巧上,讲究“品准”这个茶,“要稳着走,从第一泡到第几泡带给人的感受不能像喝酒一样,东倒西歪,一会儿浓一会儿淡。”徐亚和是这样来形容的。泡好一款茶,在品过之后,大家交流起来会更加容易达成共识,相同的体感和口感,会率先从感官上使人达成共鸣,陌生人能够让交情从认识一款茶开始,这就是以茶会友的真谛了。

自己饮茶

从满足生理需要的喝茶到众人品茶,最后到了自己饮茶,冲泡的方式从随意,到照顾他人,最后终于可以取悦一下自己了。品,要照顾别人感受,讲究冲泡的稳定性。饮就不同,要一泡一泡的走,寻找每一泡之间的差异,不一定平着走。

如果说冲泡能够理解喝茶,那么喝新茶是能够理解老茶的。如果一开始没尝过带着青春花香的新茶就去喝老茶,你的初始格调未免会显得有点颓废。自己饮茶的冲泡方法会更加接近茶性,理解茶性,这样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茶道修行,需要循序渐进。

新茶用弱酸性水来泡会比较好,这样能够追求到新茶特有的花香,PH5.5~6.5之间的水就很好。老茶需要反其道行之,弱碱性水能够让老茶变得更加糯滑。

自己饮茶多数是自己一个人,自斟自饮,不用说话,自己琢磨茶中滋味,体会每一泡茶之间的细微差别,因为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对自己冲泡技艺进行精进。泡生茶熟茶都一样,从浓汤阶段到淡的阶段进行体悟,对于茶性会有更多的了解。

洗茶和醒茶

“不论茶艺师叫洗茶还是醒茶,对我而言这都是一种称谓而已。关键是要想清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审评没有必要洗,要看有没有污染,洗了就不会发现了。”当说起冲泡之前洗茶与醒茶这个问题,徐亚和提出了“服从于目的的洗茶和醒茶”这个观点。

洗和醒,都是对于冲泡茶叶之先对茶叶的一种处理情况。究竟是以洗为主还是以醒为主呢?这个自己内心要有谱器。比如这个茶本来就很清洁干净,洗就是很次要的。但是基于大部分人的茶叶都是裸露存放,就难免会有一些尘埃以及表面上的微生物。这个时候以洗为主,快速的清洗出去,那么冲注的水柱应该大一些。道理同我们平时漂洗衣服一样,水多一点,衣服就可以在水里面尽可能的散开。但是不能在水中耽搁太久,否则茶叶表面的营养就已经走掉了。这个时候冲泡要本着既要洗它又要留营养,所以速度要快。这是洗茶。

一个好的茶冲泡出来之后是生机无限的,不论是补水还是与众人品亦或自己茶修,都不用追求十全十美。茶具也并不需要过多追求昂贵。人生不过茶事一场,可以隆重也可以微不足道。冲泡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与茶交心,宽慰身体,与茶友们交流其乐无穷。在喝茶、品茶与饮茶之中,用茶来探路,探知不同个性在茶礼的结果,好像不同生命的循环。《冲泡中理解茶》全文阅读详见2016年1月刊。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8-11-11 11:08:26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选择茶叶,鉴别茶叶的好坏,看茶底判断茶料,不会完全准确无误,只是“尽可能的估计”。

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错误,导致好料没能成为好茶。

即使如此,研究茶底仍然是爱好普洱茶茶友值得了解的知识。欢迎新旧茶友讨论!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春料的主要特征:

和秋茶、夏茶来比至初叶的距离很短。

另外有四个辅助特征﹝非必然﹞:

1.叶接梗处明显变粗,有人称为马蹄。

2.梗较粗壮﹝【叶厚梗粗与熟茶的关系】厚的叶及粗的梗里面的汁液富含光合作用的成果─淀粉,陈化后淀粉经过水解作用产生醣类,可以增加茶汤甜味,所以适当捻揉及裁切茶菁可以释放更多含淀粉汁液。另外叶与梗的淀粉量多于芽,所以茶菁等级低作出来的熟茶更甜。﹞

3.叶较丰厚

4.白毫密多﹝【叶子为什么需要白毫】高山日光强烈白毫可以减少水气蒸发。﹞

这四个辅助特征就是经过一个冬天储存的养份释放的结果。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有三个辅助特征:

1.主侧叶脉较平或不明显

2.叶缘有明显密齿

3.大型茶园地有时候是用剪刀采摘(剪刀采茶的结果是茶梗断面整齐如切,另外叶面大小无法成为判断特征,因为施肥也可以增大叶面。)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大树茶指有明确范围,定期采摘的古树茶园。

主要特征是叶面丰厚坚韧,丰厚是因为大树茶的叶层的栅状组织比台地茶厚实;坚韧是因为大树茶海拔较高的生长环境造成。

低温时:高山上更低温,日晒时:高山上紫外线更强,刮风时:高的树迎风更多。所以坚韧的叶质是大树茶适应环境之后生命力的表现。

即使压成茶饼,一旦冲泡后,叶面会很快的恢复弹性,折痕通常不会存在,茶汤中的大树茶叶面像皮革泡水般卷曲。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另外四个辅助特征:

1.主叶脉粗,侧脉明显,叶脉看似鱼骨架。因为叶子重,由侧叶脉再分出的细脉会比较较靠近叶缘。

2.叶缘齿较疏较小,但是也有齿缘红尖似蚁嘴。有可能是低矮大树的特征。有时会出现虫咬孔,也是大树茶的特征,但是也可能是管理较混乱的台地茶。

3.大树茶叶子颜色,二叶及三叶比台地茶深,近墨绿色。﹝【高山茶颜色为什么更深口感反而不涩】向阳山坡日照充沛,可以有更多叶绿素和光合作用而产生更多茶氨酚及葡萄糖,可以使口感更加鲜爽不涩。﹞

4.不大可能出现用剪刀采收,因为工人有时是爬上树采茶。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野生茶不是指原始未驯化的近缘野茶,而是指因为路途偏远,无人管理,无法像大树茶一样定期采收的茶树。这样区别是市场上确实有别于易武大树和班章大树等定期采收的产品。

除了大树茶的特征之外,野生茶主副叶脉高冗明显,看似洗衣板。叶颜色更加墨绿。叶面更加的油亮﹝【高山茶叶子为什么更油亮】减少因为日光照射引起的水气蒸发,反之,叶的背面就不需要油光。还有如果雾气重的茶区,例如南糯山也不需要防止水气蒸发的油光叶面。﹞。叶梗更加粗壮,叶缘齿更稀疏,或只有叶尖有或完全没有。有可能因为树形非常高大。较粗的叶与梗需要迎风生长。叶缘无齿有可能是因为海拔更高,树形高大,人迹罕至。不必再防动物刮蹭,昆虫咬食等情况。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如果同一饼茶,出现不应该同时出现的特征时,就有可能是不同来源的茶叶拼配,出现二种不同的叶缘齿、叶脉可能是两种不同生长地。例如大树茶配台地茶。出现二种不同的梗面、梗长可能是春料配夏秋料。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如果依照叶形来判断出自那一个山区是否可能?

虽然说易武茶、布朗茶及临沧茶叶形各有区别,但是因为我们采茶时是在叶子尚未长成前就采下,从幼叶到成叶,有的是先长成小圆叶,再慢慢变尖;有的则是先变尖,再慢慢变宽。如此一来。判断的误差就会很大。所以如果同一饼茶叶底出现有叶尖稍圆与稍尖之别,不能认为是不同来源。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野生茶茶饼可能更容易见到出现几片黄片,正式名称是鱼叶,也称奶叶。气候转温暖茶树春芽冒出之后会有一片暂时辅育幼芽的叶片,称为鱼叶。在鱼叶之后才会再长出真正的初叶、二叶。初叶开始能够光合作用,鱼叶立即开始变黄,而且容易脱落。如果采收时,鱼叶还没有变黄,就会一起进入制茶压茶过程。出现鱼叶是头春料的特征之一,但是若是当年气候干旱严重,鱼叶出现也会多一些。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一般来说台地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少,大树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多。所以数叶脉对数是有效的辨识方式。尤其大树茶叶脉明显,又都以全叶形压饼。

举例说:台地茶的优良种勐海大叶种是10~12对左右!

台地茶的主力云抗10及14则在6~9对的居多。

再看大树茶易武的落水洞主侧脉10对。

勐宋的曼松主侧脉7~8对。

勐海的贺开主侧脉12~15对。勐海的曼糯主侧脉12~18对。

勐海的巴达主侧脉11~13对。半坡老寨主侧脉13对。

帕沙主侧脉11~13对。双江勐库主侧脉9~11对。

班章主侧脉19~21对。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出现切碎的叶底通常来自高产量的大厂:大益、下关、澜沧古茶等。切碎茶叶有助于不同来源的茶菁拼配,同时也节约了毛茶的细碎料。强调纯料及少量制作的大树茶通常不会切碎。

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来源:普洱茶吧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