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投资指南一

普洱茶投资指南一

2019-03-19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普洱茶的投资,指购买普洱茶,专门用作升值的一种投资。这是最多人关心,也是最关乎普洱茶的发展和前景是否乐观的问题。以前很多人买了普洱茶,有的人买了很多普洱茶,都是希望其升值,07年崩盘后,到现在,他们都担心着,疑惑着这个问题。这个疑惑,担心解不开。解决,这些人是不会再买普洱茶作投资的,也不可能吸入其他的投资,这样就会严重阻碍普洱茶的发展,甚至会导致普洱茶行业的倒退。倒退是落后的,是不利的。普洱茶有个最大的特性,新造出来的茶,无论生、熟都是不太好喝的,或说不太适合品饮的。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陈放,才变得好喝,或说才适合品饮。如果,没有人,或很少人,购买普洱茶陈放,作升值投资,新茶又不太好喝,又没有多少人喝新茶,新茶的消费量是极少的。单靠喝的人购买,量是很少的,销售量很少,当然会严重阻碍普洱茶的发展。这也是现在市场淡静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升值不是所升就会升值,想升值就升值。它是一种很现实客观的市场行为,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稳的。人只能遵从它的客观规律。掌握它的规律,按照它的规律投资,才可能达到升值。如果,违背了它,像一些人为了中饱私囊,恶意炒作,开始把价格炒高,价格后来又跌下来,这样不但不是升值,还贬值,令投资者亏本,资金被套。所谓资金被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投资者的资金被炒作的人套走了;二、投资者的资金,套出去就亏本,或者根本套不出去套回现金。06、07年的普洱茶炒作,情况就是这样。这样得益的是一小部分人,伤害的是绝大部分人,伤害的是整个普洱茶市。试想一下,这样还有谁敢买普洱茶,谁愿意买普洱茶,没有敢和愿意买普洱茶,普洱茶市不淡静才奇怪?07年崩盘后,炒作尝了很大甜头的人,没有反思,更不愿意纠正这种错误,继续想通过炒作赚大钱,赚快钱,市场承着这样炒作的风气,偷换概念,继续假借着一些概念去炒作。不求质量,靠炒作。假借概念,不真实,想赚快钱,这些统统都是不能长久的。这样人的做法,有像于,一只能下蛋的鸡,不是好好培养它生蛋,耐心等它下蛋,而是见到鸡有蛋,迫不及待到地把鸡杀,取蛋出来。蛋是马上得到了,但鸡死了,以后都得不到蛋了。本来耐心一点,鸡会不停地下蛋,下很多蛋。这是很普通简单的道理,但人往往会因为私利,用“聪明”遮盖了智慧。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人类社会,商业环境不可能,也不会如此简单。但我们用此简单的比喻恰好能说明其中的问题。就是这样,炒作把人们购买普洱茶作升值投资的意欲,这只能下蛋,能下很多蛋的“鸡”杀了。

    “鸡”是杀了,但鸡归鸡,人归人。我们是人,人有理智,是人就要继续,普洱茶也要继续。人有理智思考,也应该思考怎么继续,怎么才能继续,下一步应该怎样走,怎样走才能继续,怎么走才是应该的,才是好的,正确的。

有用+10
分享

普洱熟茶饮用和保存方法

  普洱熟茶在冲泡方面有一定的讲究,按正确的步骤冲泡出来的普洱熟茶才会口感更好,并且剩下的茶叶在品饮结束后也是需要好好保存的,只要保存好普洱熟茶,下次取出来喝的时候才能保留住原味。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普洱熟茶饮用和保存方法。

  普洱茶按发酵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生茶(生普)和熟茶(熟普)两种。生普是指将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在铁锅中翻炒变软,然后人工揉捻使其成条索状,在阳光下晒干成为晒青毛茶,将晒青毛茶用蒸汽蒸软后迅速紧压成饼、砖、沱、瓜等不同形状,再晾干包装而成的茶制品,故普洱茶又被称为“紧压茶”“饼茶”“砖茶”“沱茶”“瓜茶”。

 

  古代的普洱茶都是生普,之所以紧压成饼、砖、沱、瓜等不同形状,是为解决晒青毛茶松散难于大规模运输的问题而发明的制作方法。由于生普是所有茶类中最完整保留了茶叶活性的茶品,饼、砖、沱、瓜等形状虽然给饮用带来一定的不便,但不经意间为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转化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随着存放时间越来越长,生普逐渐开始发酵转化,汤色逐渐从清亮变成红浓明亮,滋味逐渐变得越来越醇厚、顺滑,并有一股独特的陈香味,消脂去腻的功效也越来越明显,普洱茶爱好者趋之若鹜。

  生普的这一后发酵特性,使保存得法的生普陈年老茶滋味丰富多变,增加了普洱茶的文化属性,变成了“可以喝的古董”,在当代价比黄金,又使生普成为一种极具保值、增值潜力的商品,无数人疯狂买茶存茶。

 

  熟普制作工艺是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发明的,是茶叶专家从安化黑茶制作工艺中得到启发,为加速晒青毛茶陈化,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将一定规模晒青毛茶加水加温后进行渥堆发酵而成的茶制品。经过一至二个月的高温高湿渥堆发酵后,晒青毛茶的内含物质迅速转化,功效上达到了生普需自然存放几十年才能达到的效果。但经过渥堆发酵,晒青毛茶的活性已基本被杀死,基本失去了后发酵的可能,长期保存的价值已不大,所以茶界有“存生普、喝熟普”之说。

  普洱熟茶的饮用方法:

 

  1、备器

 

  准备好所需茶品和茶具。

 

  2、取茶

 

  若是茶饼或茶砖等紧压茶,先用茶刀将饼茶撬散存放在紫砂罐里,让其放置一段时间,品用时适量取出。

 

  3、温壶烫杯

 

  用沸水淋壶一次,以提升紫砂壶温度,达到醒壶的功效果。

 

  4、投茶

 

  茶水比为1:20,若用200ML的紫砂壶冲泡,可投茶10克。

 

  5、洗茶

 

  用沸水洗茶1遍,出汤即入即出。

 

  6、冲泡

 

  沸水定点冲泡。1-3泡:即入即出,无需闷泡;从第4泡开始,每泡加闷5-10秒,到第8泡时可加闷1分钟。

 

  7、分杯

 

  将茶从紫砂壶倒入公道杯,分入品茗杯即可品饮。

  普洱熟茶保存方法:

 

  (1)避氧气:夏季在普洱茶储存方法中最主要的是要避免氧气,因为普洱茶中的茶多酚是强抗氧化剂,因此其自身极易氧化,被氧化后泡出来的茶汤会变成深黄色,就会散发普洱茶的清香。

 

  (2)避污染::存放普洱茶的环境一定不能有污染。污染,是储藏任何茶叶都非常忌讳的,普洱茶的储藏也不例外。由于普洱茶含有萜烯类化合物和高分子棕榈酸,能很快的吸收其他物质的气味而掩盖或改变茶叶本身的气味,所以,家庭储藏普洱茶,应该严格防止油烟、化妆品、药物等常见气味的污染。

 

  (3)避高温:生普存放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保持在20度—30度之间最合适,温度过高会使茶叶变酸。夏季的高温会加速普洱茶中的叶绿素降解,叶绿素会不断向脱镁叶绿素转化,鲜绿色会变成暗褐色;茶多酚等物质在高温下自动氧化作用也会加剧。据研究,温度每提高10℃,普洱茶褐变的速度就会加快三五倍,茶叶容易陈化变质。

 

  (4)避湿气:夏季是多雨季节,雨水会带来大量的湿气;普洱茶是一个多孔的疏松体,很多物质是亲水化合物,容易吸收湿气还潮;当含水量超过8%以上时,普洱茶就会加快变质,滋生微生物后还会霉变。

  (5)避光线:夏季的光线要比其他季节强,普洱茶中的植物色素和脂类物质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日晒味、陈味,高级普洱茶对光尤其敏感,经10天照射就会变色,所以避光贮藏茶叶。

 

  (6)避异味:夏季物品在高温下易散发自身的气味,使普洱茶更容易吸收异味变质;因为茶叶是一种多孔疏松体,非常容易吸收异味;所以,普洱茶在夏季更应注意不要和其他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

 

  (7)存储方式:利用竹箬包装。这种传统包装的质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纯的功效。

 

  (8)注意茶龄寿命:普洱茶年代寿命,到底是六十年,或一百年,或数百年,没有定论资料,往往只靠品茗者直觉研判其陈化的程度。如陈化感已到了最高点的,必须加以密封贮存,以免继续快速后发酵,造成茶性逐渐消失,品味衰退败坏。湿度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于干燥。湿度过高,容易让茶叶变质、长霉;过于干燥,茶叶转化又会太慢。

  普洱茶的选购技巧:

 

  第一步是观汤色:好的普洱茶,无论生普、熟普,还是新茶、老茶,开汤后茶汤必须是干净、清亮的(即便是几十年的老生普,虽然汤色红浓,但放到光线下看仍然是透亮的),那些汤色发浑发暗的绝不是好茶,坚决弃之不要。

 

  第二步是察口感:茶好不好,全在口中的感觉。好的生普,最突出的特点是几杯茶汤入口后,舌面便会开始生津,俗称回甘,越好的茶生津越猛烈持久,如产自临沧双江勐库的“冰岛茶”,即使停止喝茶,生津还可以持续数小时。

 

  需要提醒的是,有的生普会有轻微的苦底,但入口片刻后即化为生津,若苦底持续时间过长或舌面不生津,则为一般的茶叶。若出现口腔发麻等感觉,则可能有安全隐患,坚决弃之不要。

 

  生普老茶因随着生茶存放时间的延长,内含物质逐渐转化,舌面生津的感觉会逐渐减弱,但会逐渐转化为陈香、顺、滑、甜等其它令人舒服的味道,所以,不会生津的老茶不一定是差的茶。

  熟普的特点是茶汤入口滋味甘甜、顺滑,口腔感觉很舒服。若茶汤入口后感觉寡淡无味,则为一般的茶。若出现怪味、霉味或口干情况,则多为湿仓茶、劣质茶,坚决弃之不要。

 

  第三步是闻杯香:这主要是在选购生普时使用,好的生普尤其是古树茶,前几泡除茶汤香气外,普遍都还有挂杯香,即喝尽茶汤后闻茶杯的内壁,会有一股蜜香或花香,茶越好香味越浓烈持久。若茶杯内壁香气很淡或没有香气,则茶的品质一般。若有怪味、霉味,则为劣质茶,坚决弃之不要。

 

  第四步是看茶底:识别古树茶、乔木茶与小树茶、台地茶,最简单方法是看泡过的茶底。若干茶的芽梗经水泡后饱满无凹槽,则多为古树茶、乔木茶,若干瘪有凹槽,则多为小树茶、台地茶。识别生普老茶和熟普的同样看茶底,生普老茶的茶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返青,熟茶的茶底则不会返青。

  普洱熟茶饮用和保存方法就介绍到这里,熟普性温,适合多数人饮用,但是要适量的喝,对于易上火体质的朋友来说就选择喝生普较好,因为生普性寒,有降火的功效。不管饮用哪一种,都要是适合自己的体质,并且适量的饮用。

普洱茶的“入仓”和“回仓”是怎么回事?

 

 

  普洱茶属于黑茶类,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而得此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就叫普洱。在制作过程,对原材料的产区是十分重视的,入仓与回仓也是制作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那对于普洱茶的“入仓”和“回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入仓”,是指普洱茶在后期存放中为加快化学反应而人为提供的一个高温高湿的存贮环境。入仓普洱茶的氧化速度是不入仓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由这种快速氧化形成的“特殊口感”和“特殊香味”被叫做“仓味”,这种“仓味”有少部分人能够接受,但大多数人都不认同,于是想办法来消除,这个消除的过程就被叫做“回仓”。

 

  “回仓”有多种办法和手段,最典型的是用微波炉烤炙或在太阳下暴晒,但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将仓茶移至正常的自然环境存放来慢慢消除“仓味”。那么,“回仓”真的有用吗?

 

  从普洱茶的氧化原理可知,普洱茶内含物质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在的基本规律是:各种碳水化合物分解还原为糖,糖与酵母反应,产生醇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再与各种各样的酸反应,形成酯类化合物。而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受外部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水分、光照、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适宜的环境是内含物质缓慢的链式转化条件。如果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内含物质的转化就会因“越轨”而产生“异化”,“仓味”就是一种典型的“异化”结果。“入仓”是为了加快转化,而这种转化的载体是微生物的“胞外酶”。高温高湿在造就有益菌的同时,有害菌也大量繁殖起来。当茶叶中的“青霉菌”不能抵御“白霉菌”、“黑霉菌”和“黄球菌”时,有害菌群就成了普洱茶“异化”的主角。

 

  “入仓”的普洱茶,轻者表面灰暗无光、有“仓味”。重者表面挂白霜(白霉菌覆盖),中间现“金花”(点状或面积更大的黄球菌),最严重的是整个茶体“褐变”,有机物大量损失而过早碳化。

 

  “回仓”对于遭受轻度破坏的普洱茶来说,兴许有一点点效果,但决无可能恢复其应有的品质。

 

  有些普洱茶也有“仓味”,但并非人为“入仓”,而是由于长期存放于高温高湿的自然环境所致(例如广东、香港和沿海一带),对于这样的存放环境,目前能够解决的办法只有降温除湿和缩短存放时间,转移存放环境。

 

  普洱茶的“入仓”和“回仓”就如上所述,不同的制作方法会导致茶叶在外形、口感、汤色、色泽上会有所差异,建议大家在购买普洱茶时,一定要试喝。好茶的定义不是越贵的茶越好,只有适合自己的茶才能算是一杯好茶。

普洱茶“新贵”――龙珠普洱茶

普洱茶是生长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大叶种茶,凭借高锐持久的香气,独特的香型、浓醇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早期为了方便存储运输,普洱茶采用了紧压形制,常见的多为饼茶、砖茶与沱茶。其中以饼茶最为人所熟知,名气也最为显赫,清乾隆皇帝便有赞语“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

而正是由于采用紧压形制,使得普洱茶内部降低了与氧气以及光线的接触,使得茶质更好的得以保存,后期的转化空间也更值得期待。另外,由于紧压茶较之散茶,干茶的香气更不易散掉,这也成就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殊属性,为它赢得了茶叶中“能喝的古董”这一美誉。

不过普洱茶在日常的品饮过程中,以饼茶和砖茶为代表的紧压形制也存在着一丝不足,这便是需要借助茶针或茶刀等专业器具来撬取。若是居于家宅,备得茶盘,撬得一泡还可略显小怡于闲情茶趣,但若在日常工作或差旅在外之时,随身置备着这些茶具便显出繁琐与不便了。

而同样是紧压茶的普洱小沱茶,虽然体形小巧,方便携带,无需撬取。但由于小沱茶采用机器模具压制,完整的叶片无法直接压成,需要将其切断剁碎再进行压制。而这一步骤无疑会破坏茶叶的根筋与叶脉,使得茶叶的品质大打折扣。盛易祥。

于是睿智的制茶匠师们便将传统紧压茶的优点加以整合,开创性的研制出既体形小巧、便于携带,品饮时又无需借助工具撬取,还可以将茶叶叶脉完整保存的新品种,这便是普洱龙珠。

普洱龙珠形如圆球状,小巧可爱,圆润呆萌。一颗普洱龙珠的规格一般是在6至8克左右,正好为一泡,无需再行撬取,饮用十分方便。

普洱龙珠多选用一芽二叶或三叶为原料,制作时先将茶叶蒸软、分匀,再用洁净的棉布包裹,纯手工揉捻成团状,最后再进行自然阴干。

整个过程都需要制茶师傅凭借着自身丰富的经验来掌控揉捻的力度与速度。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会发生破壁,而茶叶内含物质的析出则直接影响到后期冲泡时的鲜爽与否以及耐泡程度,除此之外对于营养成分的保留程度,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所以普洱龙珠的制作是极为耗费精力的。其不但揉捻过程全凭手工,而且更要求制茶师傅有着高超的技法与丰富的经验。一位制作龙珠的制茶师,朝始暮终,马不解鞍,一天的生产量也不过千枚,可见其得来之不易。

如果你钟爱于普洱茶,但又经常差旅在外,那么随身备上几颗龙珠,品饮时一次投放一颗,无需撬取,即泡即饮,既方便又简单,绝对堪称是普洱茶人的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