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2011年细说普洱(二十八):丰富与杂乱

2011年细说普洱(二十八):丰富与杂乱

2019-03-19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文/无非妙道

  红茶铁观音、龙井等茶种,滋味口感都较为单一。相对而言,这些茶种在选料制作上,都是较为单一的,无论在地域,茶树的树种上都是这样。

  云南地域广,茶树种类繁多,茶山茶园分布也大。以前,为了解决口感,原料合理利用问题,把不同的原料拼配在一起,制作成普洱茶。但之前的拼配是较为严谨的,为了得出较为适合和固定的口感,不同产地和季节的原料都是按一定的比例拼配,而且以前的市场不乱,较为容易做到。但现今市场就很难做到这些了。

  现在所谓的拼配,不如说混杂更为准确一点。茶农把自己的茶混在一起,卖给原料商;原料商又把各茶农的料混在一起,卖给造茶的人;造茶人,想着怎样利益最大化,把各个料综合利用,心茶怎么混合,用什么料撒面,盖底,把茶饼做得好看。不同味道的合理搭配,得出更好的味道,叫和味,滋味,给人以更丰富的口感。

  不知什么味,糊乱混在一起,叫杂乱味。一些茶商忽悠茶客,把劣质茶的杂乱味,说成是该茶的口感丰富。口感丰富应该是五滋六味,而且是茶味纯正;杂乱味是有杂味,而且味道怪怪的,茶味不纯。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误区之宫廷普洱茶

  很多人动不动就说宫廷普洱,特别是市面上有一种很幼的金芽的普洱熟茶,都被称之为宫廷普洱,其实,都是陷入误区里的。

  我一再说普洱茶的所谓宫廷料,一定是标准的2叶一芽。这个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都有介绍过,这次在茶山上专门采摘了2叶一芽的茶青拍下来,做个具象的解释:

  看看,这些就是2叶一芽的茶青,而且采摘的时候,第一片叶段的梗不能太长,几乎就是要贴着第一片叶段处采摘下来;那如果都是这种一口料炒制出来的茶,比如经过良好的发酵工艺制作成普洱熟茶的话,那么就能够称之为名副其实的宫廷料的普洱茶。

  那么现在有一种普洱熟茶的散茶,看起来全是金黄色芽尖的单芽茶种能不能算是宫廷普洱呢?答案是不能,那种茶市怎么做出来的呢?

  在制作上面那种2叶一芽的宫廷料普洱茶时候,其芽尖处的细嫩部分,在杀青,揉捏甚至晾晒过程中,总是难免会有单独断碎的。那么,茶商们就将这些制作过程中断碎的芽尖细筛出来,单独在市场上作为单品珍品出售,号称宫廷普洱。

  我们暂且不去找很多理论来论证其不属于宫廷普洱,很简单的一点:那种全是细细芽尖的普洱散茶,首先从耐泡程度就已经不符合普洱茶持久耐泡的本性了。
 

普洱茶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普洱茶的紧压茶成于宋元时期,明代废弃龙团凤饼改饮散茶,但是云南山高皇帝远得以保留,恰巧把紧压茶技术完美地保存下来了。

 

  1、普洱茶的发轫时期(三国~1733年)

 

  普洱茶的雏形始于汉末。三国魏时张揖《广雅》有制作紧压茶的描述。“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这里所说制作法,正是饼茶制造工艺的萌芽阶段。我要说明的是这不是普洱茶,但是雏形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唐朝将饼茶的紧压技术发扬光大,陆羽《茶经》中的制茶工艺已相当复杂。但我还是要强调,那时的饼茶、团茶都是绿茶,不是普洱茶。

 

  公元861年的时候,唐代樊绰在《蛮书》里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就是今天普洱的景东县,唐代南诏国时期的银生节度,在现在普洱到西双版纳这一带。由此可见,到唐代茶叶还没有采造法,还是“散收”,这是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广雅》里说四川有饼茶了,唐代陆羽说有饼茶了,那是绿茶,这个时候还没有普洱茶。

 

  到明代明谢肇涮《滇略》言“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明代已经有了,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原地区取消紧压茶工艺令,通通改为散茶。湖南、浙江、江苏和北方这一带的紧压茶都被取消掉了。

 

  唐代还没有,明代取消掉了,那么普洱茶的兴盛期必然是在宋代至元代。普洱茶的紧压茶成于宋元时期,明代废弃龙团凤饼改饮散茶,但是云南山高皇帝远得以保留,恰巧把紧压茶技术完美地保存下来了,故明代这个阶段称之为普洱茶的发轫和发育阶段,也是普洱茶在自然形态下的曼妙生长的历史时期。

 

  2、普洱茶“号级茶”的历史时期(1733年一1949年)

 

  1733年,清朝第一个茶号同兴号茶庄在普洱府成立,普洱府是1729年成立的,有普洱府后的第四年成立了第个茶庄,并且有了商标:同兴号。这一时期的特征:一是各种商号相继成立。如雷永丰,同庆号、陈云号、车顺号、兴顺祥、江城号、敬昌号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且商品意识特别强。

 

  二是以石模和木模为压制工具。散装形普洱茶已逐渐退出主导地位,而团茶和饼茶开始主导产品形态。三是商标品牌标识已强烈凸显。同兴号、杨聘号、宋聘号、福元昌号等,不仅在茶内压有内飞,整筒还有大票一张,光绪20年(1895年),同兴号(向质卿)进贡宫廷的时候,还包有荷花纸。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几乎所有的大票文字都有“以此票为证,谨防假冒”的字样。四是普洱茶已成为进贡皇宫的重要贡品。浩廷在普洱府思茅厅成立采购普洱茶的专门机构,“知每年进贡之茶,列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1干两由思茅厅领取转发采办。”贡茶马队享有“过州吃州,过府吃府”的特权。五是普洱茶经济效益已成为普洱府各族人民的主要收八。六是普洱茶跨出境外国外。

 

  除清政府经常将普洱茶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和使节外,香港在1855年成立了“同兴茶庄”,并从此成为普洱茶的主要消费区和仓储地。更有甚者,1740年前后,随着哥德堡号多次往返,已有使节将普洱团茶带到瑞典等欧洲国家。

 

  2006年10月,我访问瑞典时,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中国区联络主任扬-鲁迪克向我介绍说:“1739至1743年,哥德堡号先后三次往返瑞典哥德堡和中国广州,带回了大批的瓷器、茶叶和丝绸等中国物品,最有意思的是,还带回来个用普洱茶压制的哥德堡号船模给了国王,因此,可以说至迟在260年前,你们的普洱茶就到了瑞典”。

 

  3、普洱茶“印级茶”的历史时期(1950-1972年)

 

  1949年以后,号记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印记茶的历史大幕渐次拉开。原来的号记茶是用石模和木模压制的,而印记茶是用机械压制加工的,红印、蓝印、七子“、黄印等皆为此时期的主要产品。这个时期从1950年延续到1972年。

 

  4、七子饼阶段(1972年一1989年)

 

  1972年以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正式成立为标志;在这个时期,上面都印有“云南七子饼”的字样;多用人工厚纸包装,手工制造;普洱茶分为生、熟两种;在生茶部分,七子小黄印开创了普洱茶拼配的先河。

 

  普洱茶从发展上可分为四大形态

 

  ①农业普洱(有茶叶开始-2003年)

 

  特点是茶叶处于原料粗制期,以低附加值的形态在普洱茶里作为原料出现。但它又是发展其他更高层次的重要基础,为普洱茶“雄鸡一唱天下白”积蓄能量。到2∞3年我们云南的全部茶叶大概就是20来个亿。

 

  ②文化普洱(2004年-2007年)

 

  2003年的时候,省委省政府非常支持普洱茶,我们就提出要用文化推动普洱茶的发展。2004年,云南省举办了首届普饵茶研讨会,以那天为标志,我们开始了文化普洱阶段。这期间我们用些活动把普洱茶文化推到个高端:包括去香港收购老茶:请领导喝茶;让马帮进京;创办《普洱》杂志等,从2004年到2007年是文化引领普洱发展的时期。在文化普洱阶段,我们提出把普洱茶的产值做到100亿。

 

  文化普洱之前普洱茶是很可怜的,云南省只有2000人喝普洱茶,中国县城以上没有几家卖普洱茶的,但是到2007年文化普洱完成了以后,云南省450万人在喝普洱茶,从2000人到450万人,云南省45DC万人口,10个里面就有1个在喝普洱茶了,中国县城以上的地方找不到没有普洱茶的地方。我们用了4年的时间完成了农业普洱向文化普洱的过渡。

 

  ③科学普洱(2008年—2020年左右)

 

  2007年,我提出了用科技引领普洱茶的发展。老在文化里面打转转,我觉得是不够的。盛军博士恰好在那一年从长春生物研究所(卫生部六大研究所之一)来到普洱市,当时省领导都非常支持,先后给了我们6000万,于是我们就迅速把科学普洱推到一个高端,帝泊洱等一系列科学产品出现了,这个历史时期就是科学普洱。科学普洱阶段我们注入了三性六化:便捷性、安全性、功效性,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

 

  ④人文普洱(预计2020年以后将凸显这一形态)

 

  我们还更关注未来,文化普洱和科学普洱还方兴未艾,但是它必将走向人文普洱,人文普洱是充满着浪漫主义人文情怀以人的健康和心理的愉悦为最大特征的一个普洱的时代的即将到来。

 

  这就是普洱茶的四大形态,在这期间我们遭遇了很多尴尬,2007年普洱茶从一个很高端跌到了一个很低谷。曾经有记者问我,完了,你们崩盘了,怎么看待这个事?我说,你错了,今天我们普洱茶被骂,普洱茶甚至被说得一无是处,但是反过来看,首先普洱茶从不被认识到被认知了,我们实现了普洱茶的认知;第二,为什么你们还愿意骂普洱茶,证明你们爱得太深了,还在对普洱茶有较大期待;第三,就是因为骂,骂出了好的的结果,因为它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未来我们将走向人文普洱,个性化服务人文关怀的普洱,是一个生活方式的普洱,我预测这个时期的到来将会为普洱茶注入2000亿的市场份额。你信也罢,不信也罢,美国《第五波财富》的作者说:“如果我们现在做和健康产业、和生命安全、人体健康、心理愉悦的产业相关联的事。

 

  ⑤新生代普洱茶

 

  新生代茶品系列,从时间上看,跨度应该从1990年到2006年。

 

  1990年在普洱茶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90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茶叶由中茶公司、国营厂一统天下的时代到此结束,各家私营的股份制企业开始出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茶人必须了解的一个特点是,之前的手工厚棉纸包装的茶叶从1990年以后大多数呈薄纸包装;从那时候起有了定制茶的出现;开始有了古树茶概念的出现。由于当时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国营厂向私营厂的过渡阶段,一系列的商标出现了,比如99易昌、紫大益等等。

 

  还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1986—1987年云南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大概种了100万亩的新鲜台地茶,大概从90年开始逐渐采摘,今天我们喝92年的下关铁饼,我和陈杰还有余老师说,这里面用了86年、87年种下的茶叶,刚刚能够采摘就使用进产品里,有点薄。也就是说89年以前的茶叶主要是老茶园的,89年以后的茶叶多为新茶园。89年以前是厚纸、89年以后是薄纸;89年以前是国营厂,89年以后是多元性的。这些特点就是新生代的出现。

古树普洱茶电商的适者生存法则

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电商,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电商都是一个伪命题!而这样的看法,似乎也很适用于古树普洱茶行业。从08年古树普洱茶电商就开始有些疯狂了,而对于所有行业的电商来讲,它起得不算晚,但步伐却走得十分缓慢。

以至于在传统的古树普洱茶看来,电商不仅不靠谱,就连一些深深踏足于电商的茶企都在持怀疑态度!因为电商带来的零售好像是阶段性的分段似进行。

隐含之意,就是赚钱不猛,或者说没有达到想象的那么快,而运作成本却逐年在增大,这让很多人不仅没有赚到钱,还吃大亏!改店的改店,转行的转行,关门的关门,总之都在逃离这样一个没有成就感的战场。

因为传统的销售可能几天就接到几万或几十万的一个单子,但是线上销售的话,利润是从一包一包、一斤一斤、一片一片茶中慢慢磨出来的。那么没有一个相对完备的销售系统的话,光一个行业的变速就可以玩死很多人。

从前几年的发展趋势看,接下来所有品牌会切入到电商领域,哪怕是知名品牌,还是“自有品牌”都在力争往这样的道路上赶,只不过手法多样,各有各的玩法罢了。

同样的,2017年将会面对的经济可能会还会更复杂,那么在这样一种“非花非雾”的迷局之下。迫切的寻求变革之道再所难免,也将成为了必然。

因为形势的变化,在原有基础和未来趋势的推动下,进行布局是最为好的。对于古树普洱茶行业来说,“线上将会返回线下实体销售,线下也将会抢驻到线上零售”。

不过后者可能会更多。不管是传统品牌还是后起的,线上是必然要去的,同时线上也有助于草根一族的迅速崛起。因为行业之所以成为行业,市场之所以形成市场,他们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未来很多不可忽视的因素,力量也不容小觑。

而对于社会经济来说,改革的步伐继续,那么古树普洱茶行业的也终将会继续,并且行业的细分化也就越明显。移动化规模也将会增大,以及购买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普及。

但很多古树普洱茶品牌涌入电商之后,“捡漏再无可能”!

因为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运作会随之而来,那么对于后起的来说,资金不是输的唯一因素,但是也有可能死在资金上,也很有可能沉沦在模式化的赚钱方式上以及资源的合理而巧妙的运作化上。

过去热衷于价格战,但这都不是新手能玩的。尤其是从淘宝切进去的,需要对资金,人力资源、库存的投入才能起得来,要么是在时间的节点上做到最大程度化的优化,不然你都玩不起,也耗不起!尤其是单兵作战,胜算就更小了。

那么,对于古树普洱茶电商大局来讲,所有涌入的,只可能是“生物链”的机能状态——“适者生存,不适者裸奔”。

如果是在无人之境,裸奔就是一种自玩!虽然完全把自身暴露在环境之下,裸露得很透彻,但是仍没有看得到你,终将也会日见消弭。相对电商大环境,古树普洱茶每天的涌入量也不小,但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流量,销售额做起来的、做得好的也寥寥无几。此外,就算短时间内做起来了,延续性和抗击打能力不足的话,一旦风潮过于后,不仅仅是要裸奔了,更可能在短时间内死翘翘。

如果是在众人眼下,大趋势下,即便裸奔这样一种情况发生,那么也能影响一大票人。

而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是在有很好的资本条件下发生的事。因为古树普洱茶的发展从来都是“好坏参半”的,就算“光了身子也不怕”。

关键还在于自身,而不在于别人。怎样影响他人,能不能把不好的部分控制住,比如价格透明化与管控。怎样做到系统性的进入与输出?比如流量的引进转化与产品的输送等。因此,对于普洱电商裸奔将所遇到的境况来说,区别只在于场地和手法的不同而已,要么会被玩死,不死就尽情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