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云南普洱历史演变

云南普洱历史演变

2019-03-19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作为国家标准发布实施,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规范普洱茶的生产、加工、销售行为,为普洱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普洱茶产业规范有序地发展。

  “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乾隆首品普洱茶,便有此美誉。由于普洱茶中富含的多酚类物质,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不断进行着缓慢的自然陈化,从而形成独特的色、香、味,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此为她不同于其他茶类之所在;同时,普洱茶蕴藏着质朴、浑厚的茶文化精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普洱茶有着不同的含义。

  一、普洱茶茶名的由来。

  现在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普洱县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古代的普洱茶称谓就是指普洱地方出产的茶;另一种则认为普洱县并不是普洱茶的原产地,而是茶叶集散地,普洱茶在古时是以集散地而命名的。两种说法虽然各不相同,却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事实:普洱茶是以地名含义而命名的。普洱茶得名于明代,明万历年间,《滇路》卷三中云:“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这是普洱茶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出现。到了清代,普洱茶曾经盛极一时,成书于嘉靖四年的《滇海虞衡志》如此描述:“出普洱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更以这样作为起首语“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二、普洱茶(熟茶)的由来

  历史上,云南的茶叶主要是通过数条茶马古道销往西藏、四川、香港和南洋等地,而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茶叶的运输主要是依靠马帮驮运,为了方便运输,往往将散茶蒸压成型,外包笋叶,装人竹筐出运。同时,为了防止茶叶在运输途中破碎,装筐之前,向茶(主要是砖、饼、沱)喷洒少许清水,使其回软。外包笋叶在包装前,也需浸湿变柔软后便于包装。由于云南自然气候的多变性,日晒雨淋,反复交替,同时茶叶本身和笋叶中也包含着水份,这些都促使茶叶进行着缓慢的自然发酵,经过漫长的运输时间到达目的地后,便形成了云南特有的大叶种后发酵茶,其独特的陈香和浓醇的滋味受到各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普洱熟茶研制成功和推广后,采用人工渥堆发酵技术生产的产品更是受到港澳市场的欢迎。

  三、现代普洱茶的定义

  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上述有三个方面的界定:一是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茶;二是阳光干燥方式;三是经过后发酵加工。云南普洱茶的感官要求:其外型色泽褐红或略带灰白,呈猪肝色,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年6月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对普洱茶的定义重新调整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数字化评价体系:数字背后隐藏的秘密

  六个数字,绝非那么简单的冰冷数字排列,单独或者不同的组合,都蕴含着跨越时间的秘密,以下是六个超级秘密,
        第一个秘密:“气”、“陈”、“仓”,什么原料在什么仓储环境下,可以最短时间出“气”,研究年限:20-30年,
        第二个秘密:“津”,无论茶品处于那四个阶段,“津”自始自终始终出现,原始物质在消耗、转化,新的物质在生成与演变,但是“津”的过程变化规律是什么?“津”能提示什么秘密?
        第三个秘密:“气”、“滋”,“滋”在转化过程中用于判断转化方向,适茶性研究就是在这里进行的,什么茶区茶群无法在预计的陈化年限内出“气”?研究年限小于30年,
        第四个秘密:“气”、“质”,何种采摘规范才能保证在预计的陈化年限内出“气”?研究年限小于30年,
        第五个秘密:“仓”,仓储需要什么自然环境才能出“气”,仓储环境中需要什么外来因素参与才有可能出“气”?需要人工技术组合仓才能出“气”吗?研究年限小于30年,
       第六个秘密:“滋”、“质”、“陈”、“仓”,“滋”陈香显大概的陈化年份在20年左右,药香出现的最短年限是多少?需要什么样的仓储环境和手段来配合?需要什么样的采摘规范来配合?研究年限:50-70年。

  附注:

  测试用冲泡规范中,实践发现对应不同茶性与茶质的茶品,统一冲泡规范有些不太好正确表达出茶的本质,故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茶,相应调整冲泡规范:

  洗茶:5秒

  润茶:30秒

  第一组:三泡,5-8秒,茶性不同,区分对待,

  第二组:三泡,10-15秒,茶性不同,区分对待,

  第三组:三泡,15-20秒,茶性不同,区分对待,

  第四组:三泡:20-30秒,茶性不同,区分对待,

  凉茶时间等于或者大于冲泡时间。

说茶观丨普洱茶饼喝到最后压的太紧实,怎么开?

说茶观丨普洱茶饼喝到最后压的太紧实,怎么开?

@张健:我一般会把茶饼放入碗中扣一个大一点的盘子,尽量密封,蒸15分钟左右,茶自然就散了,放到阴凉通风处处晾干装盒,饮用时味道没有变化,你可以一试。

@舒畅:剩下饼中间那点的话,微波炉打十秒钟。拆了马上喝感觉味道有变,拆了摆几天再试试,味道就和之前茶不多了。压的非常紧的砖茶我这样做过,但是时间一点要短,10到15秒吧,要不然会有焦味。

@青瓷与茶:撬的方法不对,应该用茶刀一层一层撬开。一层一层撬开,到最后太薄的时候是可以直接掰开的,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陈小壶:审评泡法取样是用茶刀从饼茶的窝心斜向边缘,一层层剥开。而平时喝茶的时候可不不从中间,从边缘开始,考虑整齐性嘛,可以注意一下饼茶的纹理,找对了会很容易,否则很难。

@真的是单大宝:1、用锥子不太合适,因为可能接触过的东西比较杂,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顾虑,建议还是茶针专用。同时平日也要注意茶针的清洁,主要是摆放过程中的隔离。

2、商家代拆或无不可,但完全拆散的茶需要在相对短期内喝完,否则后半段会有过度氧化茶质损耗的问题。(本文系整理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图来源:南茗佳人)

说茶观是新兴的栏目,各位茶友可以积极参与评论,关于茶的看法、独到见解,笔者会积极采纳并放入说茶观专题内!(扶您上墙,是我们的意愿)

贡润祥普洱茶膏,让王者回归本位

贡润祥普洱茶膏,让王者回归本位!南唐时候的茶膏,在那波声桨影的十里秦淮岸边,在后主的哀怨词曲中、在宫殿的丝竹莺歌里,千年跌宕起伏。

宋朝时候的茶膏,在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展翅,在陶谷的《荈名录》里流芳,一个草原汉子的野心,一个国家的前途运势在这里被巍然敲定。

大清王朝的茶膏,随着边疆一队马帮的千里冒雪进京,随着英国马嗄尔尼使团的漂洋过海,随着清朝八大长寿帝王的每日品饮,真正成为身份地位和尊贵奢华的象征,却伴着封建王朝的冰封瓦解沉寂历史长河。

耐重儿、玉蝉膏、清风使……沿着贡品的路线一路延续,昔日贵族的影踪尤可寻觅,今日的王者又岂可远离?

幸好,还有贡润祥普洱茶膏。186道制作工序,72天精工秘制,精选海拔2500米以上优质古树茶原料,超过60%茶多酚含量,提取普洱茶5%精华,复原清代宫廷制作技术,独创常温仿生浸提工艺,色泽通透、香气醇正、口感醇厚顺滑,尽得皇室血脉的时光传承。

也正因为如此的厚重,才更有资格去享受尘世的极致繁华。贡润祥茶膏一上市,即得到政商精英的青睐,成为现代茶膏中的真正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