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投资普洱茶回忆疯狂的2007

投资普洱茶回忆疯狂的2007

2019-03-19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投资普洱茶,就算是茶行业非常资深的庄家都无法告诉你,投资普洱茶真的像想象中的那么赚钱吗?投资回报率又是多少呢?事实证明普洱茶是用来喝的,是爱茶之人的必须品,是茶农茶企在生产到货币交易的一个过程!

  但是在2007年初,没什么人把普洱当茶喝:没钱的人喝不起,有钱的人囤积起来等待升值。这都是因为商家炒作说普洱茶有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养胃、护胃;健牙护齿;消炎、杀菌、治痢;抗衰老等等功效……普洱茶仿佛一夜之间受到百姓们的热捧,于是大炒家采用商业炒作手段令其身价不断飙升。

  投资者看到能赚钱,便盲目跟风,不惜重金加入“炒茶”队伍,“存钱不如存普洱,开店就开普洱茶店!”成为当时市井中流传最广的话。这个时期的普洱茶也确实制造了诸多暴富故事,造就了众多亿万富翁。但是到了4月下旬,普洱茶价格开始全线下跌,至8月普洱茶整体价格与4月相比下跌逾50%,普洱茶暴富神话至此破灭,大炒家抽身而去,留下许多投资者手中无人接手的普洱茶……

  最终投资者手中普洱茶终归何处,只有投资者自己清楚!
       

有用+10
分享

喝普洱茶,喜欢老树茶没啥!但对台地茶也误解太深了吧?

  对于很多喝普洱茶的朋友来说,从入门开始,就有不同的人告诉自己,喝普洱茶,要选择古树、选择单株、千万不要喝台地茶……这些茶友一提到台地茶就怕,但有没有问问自己:对于台地茶,到底怕的是什么呢?

  怕对身体健康不好!有些人觉得,台地茶就是农药、化肥超标的代名词,一提到台地茶,觉得就像是在农药化肥里面泡出来的一样,真的有那么夸张吗?近些年,大家喝普洱茶是为了健康养生,茶农种茶都已经采取生态、放养的方式来管理茶园,农药化肥根本不用,出口欧洲等国家的标准那么严格,完全可以通过检测,够生态吧?

  怕喝起来没有面子!有些人认为,喝台地茶会显得很没有面子,这点儿完全理解,因为不同的人对茶叶的需求不一样,有些人喝茶是为了自己,喝的是茶叶本身,有些人喝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需求不同,对茶叶的标准当然不一样。对于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朋友来说,茶叶干净、好喝、实惠就好。

老聂:普洱茶的古树台地乔木灌木及其他

老聂:普洱茶的古树台地乔木灌木及其他

台地茶是指建国后发展起来的密植性茶园的茶,其基本特点是“集中、连片、高产”,采取的是“喷药施肥、中耕修剪”。特点是方便管理,采摘和加工。

古树茶指的是百年以上的古老茶园的茶。树茶病虫害少,不用药防治,也不进行修剪、中耕施肥等管理措施,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树茶。

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区别

外形:古树茶的叶子相对台地茶壮硕,叶面革质感明显,叶脉清晰,叶边齿状无规律状,叶背毛少;台地茶因为是栽培的,叶身比较单薄,叶子裙边起波浪,叶边齿状呈规律性,叶背多毛。

香气:古树茶香气深沉而厚重,停留时间长,台地茶香气则飘扬而短暂。

口感:古树茶会带来感觉丰富的口感,且感受到一股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茶汤的细密度和醇厚度较高、渗透力顺畅;而台地茶让人感觉口感单薄且有时味会杂些,茶汤的渗透难以让舌根感到舒畅,有的虽入口时感到霸气,苦涩味比古茶也重。

叶底:古树茶冲泡后叶子舒展程度好,肥大且弹性、柔韧性好;而台地茶不易舒,质感薄小且脆硬。

韵味:古树茶入口滋味醇厚,苦涩味所化出的甘性让口腔生津,韵味久留于口腔、喉头,陈茶的能量释放得慢些,茶气的表现也慢慢体现出来,让人体感觉舒服的指数高。而台地茶的后度及留存在口腔中的茶味短暂,生津不明显,韵味短暂,陈茶所含的能量也相对较少且释放得快,人体口感的舒服程度也偏弱。

古树茶有两种

一种是人工驯化栽培的古树,例如南糯山800年古茶树,是伴随着半坡老寨人民在此地定居,生活的历史;这类茶树虽然长在原始森林中,但是因为经过人工栽培驯化和优选,茶的味道较其他野生茶更加适合饮用。

另一种是野生的古茶树,例如哀牢山的茶树王,有的野生茶树茶味不一定会有人工驯化过的古茶树味道好,野生的古茶树,科研价值远远大于台地茶。

放养茶,指的是建国后拓展的台地茶园,因为茶叶价格或者居民搬迁等原因,几十年没有人去管理和采摘,茶树自身相对经常采摘的要强壮,根系也更发达。其茶叶的茶质浓重,茶气十足。

云南野生茶树中也有植株为灌木型的,如翠华茶、古林菁小丛茶、昭通苔茶、茶(种)等;而一般云南茶园所种植的改良茶种基本上是植株为乔木型的茶树,如云抗10、14、43号、云梅、云瑰、矮丰等等多不胜数,相反灌木型植株的台地茶只有从台湾引种的台园12号等极少量品种。

按茶树高矮划分乔木和灌木的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并非植株较矮的茶树就是灌木。

野生型茶树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南部的永德、龙陵地区,临沧勐库地区,思茅北部的景东地区和勐海南部的勐宋。这些野生茶树呈乔木形态,树姿高挺直立,高度可达数米至数十米间,各个种系间外型、气味差别巨大。

过渡型大茶树指的是茶树从野生型演化到栽培型的过程中,有些茶树的生态特征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过渡型。这类茶树芽叶的所含的化学成分、细胞组织结构及形态与栽培型茶树接近,但是花柱、花粉、果皮等生殖器官结构却与野生型茶树近似,是介于野生型茶树和栽培型茶树之间的中间型态。云南的野生型、过渡型茶树是见证植物进化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栽培型大茶树是经过人类野生采集、出不驯化,人工栽培、野放生长的茶树。因其进化后可以安全饮用且口感好,又被称为“家茶”。今日的栽培型大树茶林,是早年云南少数民族先祖们播撒茶籽长成的,当前市场上各种野生茶品的原料都来自于这类茶树。著名的栽培型大茶树有景洪攸乐大茶树、勐腊易武大茶树、临沧邦东大茶树、双江勐库大茶树等。

栽培型大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000米至2000米间现有或曾有人类聚居过的山区。树姿乔木型或小乔木型,树高多在1.5米以上。变异种多,叶张宽大肥厚,芽头长度多在3至5厘米,成叶可长达15厘米以上,嫩叶嫩枝多毫,枝梗叶脉粗壮而柔软。由于各个茶山水土、气候、品种的差异,栽培型大茶树有丰富的口感变化。多数大树茶茶质厚重,汤水甜滑,香气深沉饱满,回甘细腻绵长,刺激性低而苦涩较弱,茶韵遍布满口而喉韵舒畅,是优异的滇青茶原料。

老聂:普洱茶的古树台地乔木灌木及其他

原体种台地茶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很多新近开辟的茶园是用采集来的茶树种子种植而成。这种茶园可称为原体种台地茶。

粗略看去,原始种台地茶同良种台地茶十分相似,都是依山修建的台地茶园,密集型种植,矮化修建管理。但仔细分辨,两者有很大不同。由于是采集自然杂交的茶籽繁育,原始种台地茶树有主干、主根,树姿为张开的小乔木形态,各个植株间叶型、颜色有很大差异,外形上如同缩小了的栽培型大茶树,枝叶较粗壮,叶质较肥厚。虽然生长在相同地区和自然环境下的原始种茶园,茶叶口感上都带有类似的“山头气”,但由于基因的差异,每株茶树的味道都不尽相同。

原体种台地茶大都粗耕野放、较少有人工施肥、打药管理。其味道兼具大树茶与良种茶特点:香气主要表现在口腔中、后部,比良种茶细腻但不如大树茶深沉;茶质在舌面中段较厚重,比良种茶甜软但不及大树茶柔滑;回甘近似良种茶但更加细腻绵长,口感表现比较全面。

老聂:普洱茶的古树台地乔木灌木及其他

良种台地茶

良种茶是经过人工杂交、驯化、选育,提供人工管理的生长环境,通过扦插等无性系繁殖手段形成的茶树新品种。良种茶园多依山开辟,在起伏平缓的山地、丘陵依照等高线修筑环形梯田,因而又称台地茶或茶园茶。这类茶园是今天普洱茶的主要原料来源。

云南茶种改良和规模化推广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改良方向是产量大、方便采收、品质高:在生化分析上要求茶叶内含主要有效成份(水浸出物、茶多酚以及儿茶素)的相对比例高;在品质取向上要求选育适合制造红茶、绿茶的茶树品种。所以很多良种茶并不是制作普洱生茶的理想原料。

良种台地茶呈灌木形态,树高通常在80厘米左右,叶型较小,叶身较薄。口感表现上,良种茶制作的晒青茶大都茶性烈、茶质较薄,香气飘扬,鲜爽度低,口感刺激性强,苦涩重,回甘快但存留时间短,茶韵主要表现在舌面前段,香气扬于上颚中、前段,舌尖有明显凉感或麻感。

单一品种的良种茶,口感优点与劣势都很突出,因此在制生茶时,要借助拼配技术弥补各个单一品种口感的缺点。但在制作熟茶上,由于良种茶中多酚类、儿茶素类物质含量高,比原始品种更具优势。

文章来源/老聂的博客

高发倡:再论普洱茶保存事宜

高发倡:再论普洱茶保存事宜

对于普洱茶的保存事宜及其品质等问题,众说纷纭,且有诸多误区,故笔者早在2013年春就撰写《纵论普洱茶保存事宜及年限》,并于2015年4月在《海峡茶道》刊出,以拨正诸多认识偏差。可是仍有许多人迷途未返,故而再次重申此问题。

普洱茶的保存品质

普洱茶的珍藏品质,分内因转化品质和外因储存品质。转化内质由先天内因品质,如新茶生态度,与苗类、树龄、树干、土质、纬度和海拔有关的甘甜浓厚度等因素决定;储存外因品质由仓储条件决定。储存外因品质分三个档次,优者正常转化,无霉变,保质区内茶渣无碳黑色,浓度适当的茶汤不显黑色,生津而润喉,气味陈香诱人。其次是微弱的受潮与霉变者,保质区内茶渣也无碳黑色,浓度适当的茶汤也不显暗红和黑色,生津而润喉,但气味带仓储味,包括潮仓味和杂味。前者实际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弱霉变味,毛茶或茶饼带烟草味,茶汤有刺鼻气味,但该茶尚可饮用;后者是受潮而吸收仓内其它气味,其杂味令人厌恶。最劣档次是明显带霉变者或带蟑螂屎气味者。前者散茶或茶饼就带霉臭味或六六粉气味,茶梗断面或叶片带黑色,冲泡时散发霉味,汤色暗红,不均匀透明,汤里带霉气味,饮后喉咙会发痒等,此已不宜饮用;后者是因散茶或紧茶盛放或包装不当而生蛀虫,茶品受到肉眼不易觉察的微小蛀虫的粪便污染,故带蛀虫粪便气味。

要使茶品储存外质优良,即茶味纯正,气味也陈香诱人,其仓室湿度宜约45﹪—65﹪之间,气温约-8℃—28℃区间,茶品不受潮,既无任何仓味,也无霉味和陈霉味,同时盛放或包装妥当,杜绝蛀虫滋生,就可保无误。造成转化内质不良的主要原因,有的是新茶甘甜度偏低或茶气不足,有的是有农药残余,还有的是初制失误等。造成次类中前者储存外质的原因,是仓室空气湿度达到65﹪—72﹪区间,轻中度受潮;造成次类中后者储存外质的原因,是仓室空气湿度达到65﹪—72﹪区间,且仓内有别的杂味,被茶品吸收;造成最劣类中前种储存外质的原因,是仓室空气湿度连续多天达到72﹪以上,使茶品明显霉变。造成最劣类后种储存外质的原因,是散茶或紧茶内滋生蛀虫,其粪便排泄在散茶或紧茶内。

湿度低于45﹪范围,转化会更纯,保质期会更长,但转化会更慢;因而湿度低于此范围者,宜设法适当添加湿度;湿度约65﹪—70﹪之间者,会有仓味,宜设法适当降低湿度;湿度高于70﹪者,非但会有仓味,而且易带霉味。然后是气温。室内气温不高于28℃的储仓,只要不受尘埃类、气体类污染和动物损坏,同时湿度约45﹪—65﹪之间即可;室内气温高于32℃的储仓,宜将气温控制在28℃以下,至高也别超32℃。

高发倡:再论普洱茶保存事宜

普洱茶的保存事宜

针对上述会降低茶品保存质量的各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那就是面对不同的环境或条件,采用不同的保存技术。在长年湿度低于65%的地区,只要储存室无粉尘、气味污染,不受小动物损坏,适合自然透气存放。如果只是某些季节的湿度高于68%的地区,储存室无粉尘、气味污染,不受小动物损坏的前提下,在这些季节以外的时节适合自然透气存放;而这些季节内则可以在茶受潮以前,趁其干燥时非真空密封后保存;也可在这些季节内用抽湿机将储室内的湿度降至65%或68%以下;也可以用电热器将储室气温升高到28℃至32℃之间,使室内气温明显高于室外气温,使其湿度降至65%或68%以下;或者长期保存在四周不紧靠山墙的三楼以上房间,并且离板面30厘米以上位置。如果没有专用储茶室,储藏环境有异味或杂味,甚至还会受小动物损坏,即使整年湿度都低于65%,也必须非真空封闭保存。如果长年湿度高于68%的地区,无论储室内有无异味或杂味,不管有无小动物损坏,都必须或非真空封闭保存,而且必须趁干燥时封存而在无异味或杂味的环境下开封;或者用抽湿机将储仓内的湿度降至68%以下,否则都会降低保存质量。在我国北方或西北方的高原多风地带,也适合非真空封闭或透气而避气流保存。另外,增大紧压程度,也可提高紧茶保存品质。

可见,普洱茶的存放既不是非密封保存不可,也不是非自然保存不可,而是应根据实情来灵活确定。普洱茶“越存越不香”的根源,不是因为透气保存,也不是因为发酵,一是因受潮霉变,二是受潮后吸收了周边杂味或异味。

至于某份“熟茶”是否曾有过霉变,一是嗅其气味是否清香诱人;二是看冲泡的茶渣是否带黑色。凡杂有黑色者,几乎都有过霉变。

高发倡:再论普洱茶保存事宜

普洱茶的保质年限

普洱茶的保质期限与其转化的快慢有关,转化越慢,保质期限越长,转化出的茶质越优良;而转化的快慢与气温,尤其与湿度有关,气温和湿度越低,转化越慢,转化出的茶质越优良。环境相同而茶质不同,保质期也不同;茶质相同而环境不同,保质期也有别。对“古六大茶山”的古树茶而言,湿度45%至65%,室内气温8℃至36℃条件下,冲泡浓度适中的茶汤,正常透气存放20年以上者才显红色,可想而知,至少可保质50年。如果半封闭或季节性封闭,其保质期至少可延长10年。如果全封闭保存,至少可再延长20年。假如在气温和湿度都明显更低的条件下,自然透气存放,或用特殊材料全封闭存放,就可近百年。气温很低,气候很干燥的环境下全封闭保存,就可纵跨上百年。若增大紧压度,逐次还会再延期。

可见,普洱茶的保存事宜及其转化品质的优劣与保质期的长短,都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考虑到其多层次性、复杂性才能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