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什么普洱茶养胃

什么普洱茶养胃

2019-03-19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有些人说喝普洱茶伤胃,但也有人说普洱茶养胃,到底谁说的对呢?产生这种疑问的人一般都是刚接触普洱茶不久的人,其实普洱茶是分生茶和熟茶两种的,工艺完全不一样,所以茶性也不同。

 

  普洱生茶是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经过人工“发酵”、“渥堆”处理,但经过加工整理、修饰饰形状的各种云南茶叶(饼茶、砖茶、沱茶、龙珠)的统称。生茶主要可以清理肠道,有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功效,适合年轻人群,不过生茶的活性成份较多,因此易失眠者、感冒发热者、胃溃疡患者、孕妇不宜饮用。

  普洱茶以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普洱熟茶茶性温和,有养胃,护胃,暖胃,降血脂、减肥等保健功能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熟茶茶除了具有其他茶类一样的功能外,现代研究证实在以下几个方面疗效更为突出:养胃、护胃。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普洱茶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专家特别建议,过量进食肉类等肥腻食物时,易伤脾胃,普洱茶可以起到解腻消食、降脂减肥的作用。所以普洱熟茶特别适合应酬多、饮酒过度和有胃寒、胃痛的朋友。

 

  其原理是普洱茶经发酵后,产生大量的衍生物质,将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有利于人体的胃肠道的吸附,刺激性小。绿茶乌龙茶内含的茶多酚高于普洱茶,但茶多酚属于大分子,空腹饮用,会对人的胃肠产生强烈刺激。

 

  同样,未经人工发酵与自然发酵过程的普洱茶(即新制成的普洱生茶),也不能大量空腹饮用。因此,自然发酵并达到十年以上的普洱茶和陈化三年以上的普洱熟茶都具有“暖胃”的功效,其主要原因都与小分子有关。

  普洱茶刚开始它跟其它茶一样是属于弱碱性,但是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它的茶性也会开始改变。主要看茶的汤色,当汤色转到葡萄红的时候,这个茶已经比较具备了人体的保健作用,这个茶已经由弱碱性变成了碱性,对于酸性体质,肠胃比较虚的人喝了以后肠胃、消化系统会越来越好,所以才会有养胃的功效。

 

  普洱茶内含的果胶物质远高于其它茶类。它不仅体现很好的吸附性,又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同时又能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

 

  饮茶禁忌

  1、普洱茶随泡随饮,不宜茶水浸泡过久再饮,忌饮隔夜普洱茶。隔夜茶中茶多酚的浸出量会较多,不管茶汤的新鲜度,滋味的好喝程度,保健功效上,还是卫生角度来看,都不宜饮用。

 

  2、饮普洱茶分体质。饮用普洱茶后会出现有点胀气、嗳气,还有便秘的迹象,属于体质不适宜喝普洱类型。

 

  3、忌饭前后大量饮普洱茶。普洱茶在饭后半小时饮用最佳,若饮食过少,普洱也不宜多喝。

 

  4、刚生产的普洱茶不宜多喝。

  5、普洱茶宜温饮,不宜烫饮、冷饮;宜长饮,不宜间断;宜兼饮,不宜偏饮;宜淡饮,不宜浓饮。

 

  6、忌饮劣质茶或变质茶,忌饮冲泡次数过多的普洱茶,生茶慎用烹煮法,熟茶可适当煮饮。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三字经》详解


  《普洱茶三字经》原文:

  席要洁,器得净;气要匀,心得清;神要聚,体得松;指要柔,臂得弯;普洱茶,分生熟;

  生茶寒,熟茶温;选择水,看酸碱;泡生茶,弱酸好;泡熟茶,弱碱好;自来水,矿泉水,

  均不好;纯净水,山泉水,是为上;泡老茶,高水温;泡新茶,低水温;香靠冲,汤靠吊;

  壶悬否,看水温;出汤时,看茶性;茶性强,出汤快;茶性柔,出汤缓;分茶汤,要低斟;

  嗅茶香,要细闻;品滋味,啜饮之;清若兰,飘九畹;苦和甘,心自明;人生味,寓其中;

  茶是儒,贵礼雅;茶是佛,长至善;茶是道,重摄生;惜茶心,存感恩;品好茶,多自在。

  《普洱茶三字经》详解:

  席要洁,器得净:茶席整洁,茶器干净,乃修茶第一步,有的茶庄,公道杯外侧茶垢连连,很不雅观,玻璃器皿,干盐擦洗冲净,沸水煮开即可,紫砂、陶瓷也一样清洗无妨。

  气要匀,心得清:呼吸顺畅,吐纳自然,气匀方能心清,清心才能寡欲,去除杂念,抚平心绪,心境开放,心思腾空,以空灵之真心去感受茶。

  神要聚,体得松: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注意集中,才能品出茶之妙。品茶时可以沉默寂静,也可以闲谈。但若以品茶为目的,则应该是以话佐茶,而不是以茶佐话。然后必须在端正身姿的前提下放松身体,方可做到后面的“指柔”和“臂弯”等动作要领。神聚体松,即所谓张弛有度,把身心调整到轻松状态。

  指要柔,臂得弯:手指要柔软而非僵硬,手臂要弯曲而非僵直,这样习茶和品茶时才有利于准确、优雅地把握和操作茶勺、茶壶、茶杯等茶具,防止操作不到位甚或失误的情况出现,导致事茶之谬。

  普洱茶,分生熟: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主要是生产工艺的不同,包装上都要注明的,生茶汤色橙黄,熟茶红浓。

  生茶寒,熟茶温:生茶性寒,适合体热、胃热易上火者,有清火之用,熟茶性温,对胃寒者较好,有暖胃之用。

  选择水,看酸碱;泡生茶,弱酸好;泡熟茶,弱碱好:饮用水,多数是弱酸性水,近年来,出现弱碱性水,生茶,适合用弱酸性水冲泡,熟茶,最好用弱碱性水冲泡,这样,更能彰显茶的特点。

  自来水,矿泉水,均不好;纯净水,山泉水,是为上:自来水,硬度大,矿物质含量高,矿泉水,矿物质含量也高,对茶的水溶性物质的溶出不利,不能彰显茶的香气、回甘等茶韵。硬度小、酸碱度适合的山泉水较好,纯净水,适当养水,增加水的可溶性氧含量,也很适合泡茶。

  泡老茶,高水温;泡新茶,低水温:泡普洱茶的水温很关键,老茶,茶性内敛,要高温去激发,新茶,茶性张扬,适当降低水温,亦能表现茶性。

  香靠冲,汤靠吊:普洱茶的香气的彰显,在注水时,要有意识的去冲,让水与茶融合充分,香气就表现得好。茶汤的软滑细腻,要靠吊水来促成。冲与吊的配合,可能就是泡茶之妙了吧。

  壶悬否,看水温:无论是用紫砂壶泡,还是用盖碗泡茶,注水时,除了表演的需要,日常事茶,是否高悬注水?关键看冲泡时对水温的要求,高悬吊水,可以降低水温,低冲注水,可以保持较高的水温。

  出汤时,看茶性;茶性强,出汤快;茶性柔,出汤缓:普洱茶冲泡的出汤时间的控制,是泡茶之关键,不同的茶,不同的冲泡阶段,出汤时间不同,才能保证茶汤始终保持适度的茶浓度,忽高忽低,都是冲泡中要避免的,不熟悉的茶,事茶前,应反复冲泡多次,方能掌握。

  分茶汤,要低斟:斟茶时,要把茶壶或公道杯放低,靠近茶杯边沿,这样一可以避免把茶的香气冲散挥发掉,尽量保持茶汤品质;二可以防止杯中产生气泡。茶杯中如果泛起明显的气泡,也会稀释掉茶香,同时也是很失礼的情形。

  嗅茶香,要细闻:普洱茶的香气,较为内敛,追求沉稳、悠长,是一种“成熟之美”,不论嗅干茶,还是杯香、茶香,都要缓缓吸入鼻腔深处,细细去体会,热嗅杂味,冷嗅茶香,不可搞错。

  品滋味,啜饮之:稍微用力将茶汤吸吮入口,可以自然地发出声响,并适度地“咂吧”嘴,目的是唤醒和调动口腔中的味蕾神经进行辨味,茶汤应该沿着舌头的两侧流动,然后分三口徐徐咽下,在这过程中充分感觉普洱茶层次丰富、质感各异的滋味,并达到口齿生津的效果。

  清若兰,飘九畹:早在唐宋,文人骚客就爱用兰花的味道来形容茶香,普洱茶中见兰香者甚多,九畹,指距离,语出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王逸注:“十二亩曰畹”。

  苦和甘,心自明:唐人皮光业诗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将茶看成苦口婆心启人心智的良师。而无论苦中有甘,先苦后甘,品者自可从中领悟,或许心如明镜,却不足以为外人道。

  人生味,寓其中:周作人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但此种乐,依然在苦中得之。事茶的过程,既是开启心灵之旅,享受精神愉悦的过程,同时也是体会人生真谛的过程。事实上它并不能把人完全带离凡尘,而是让你在品茶中腾挪出另外一个空间俯看俗世,审视自我,人生百味,尽在其中。

  茶是儒,贵礼雅:中国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释道三教精华,于儒,便是注重“礼”、“雅”的中庸和谐之美。

  茶是佛,长至善:由“茶禅一味”到“吃茶去”的著名公案,便可知茶和佛教的极深渊源。而佛门慈悲,与茶的善性共通。国内诸多寺庙古刹,藏有不少上乘普洱。

  茶是道,重摄生:道家养生古名为摄生,即以老庄“天人合一”思想为宗旨,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运用四时调摄、风水环境等多种方法——特别要指出的是其中包括茶养——来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健康之目的。

  惜茶心,存感恩:真正的好茶,汇集和浓缩了阳光、土壤、水分、植物的精华,无愧于大自然的杰作,再加上人的辛勤劳作、和经验智慧,是种植、采制、冲泡等富有技术含量和高超工艺的劳动过程的结晶,因此真正懂得品茶者,会珍惜茶中所凝聚的缘分,也会发自内心地感谢造物的恩泽。

  品好茶,多自在:品好茶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品尝好的茶,即作如此断句:“品-好茶”;二是把茶品尝好,即作这般断句:“品好-茶”。只有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是圆满的事茶过程,感受茶带来的自在与安逸。
 

得所居士话说普洱茶的山头主义

  普洱真是个神奇的茶,奇山奇水,造就奇茶,奇茶再造就奇人。

  一群奇怪的普洱茶人。

  何以如此说?

  没有哪个茶能像普洱一样,分出那么多山头。

  没有哪个茶能像普洱一样,能喝出山头味。

  没有哪个茶能像普洱一样,每个山头有着不同的粉丝和拥趸。

  茶人李见识了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于是成了景迈茶最最忠实的布道者。

  茶人张只认老班章,于是他向周围的茶友都推荐老班章,老班章就有了一批固定的粉丝。

  茶人王非易武茶不喝,于是易武茶水涨船高,山头细分到极致,茶友更加“骨灰”。于是易武一个小镇分出了麻黑、落水洞、刮风寨、高山寨、丁家寨、弯弓,越分越细,大有每个寨子都可以出一个山头茶的架势。

  茶人杨喜欢临沧茶金戈铁马的霸气,于是一个小小的双江县,一个全国县名最长的多民族县,一个远得不能再远以国家级优良品种勐库大叶种引以为豪的小县,茶商携资本云集哄抬,茶客背包纷至沓来。于是双江勐库出了个冰岛茶,出了个昔归茶,后来居上,一个小镇山头众多,茶价居高不下。

  普洱茶原有的古六大茶山,有的已经没落,有的产量有限。新的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为曾云荣老师首先提出,詹英佩老师以为不必为了对称而牵强,应为七大茶山)应运而起,每个山头都成了茶人、商家口上必知、必去、必备的谈资。于是,勐海一个小县集聚了一群群操着南腔北调,来自五湖四海的茶人、商人,投资、盖厂、挖人、抢料,煞是热闹。实力大的买个班章山,买个布朗山,实力一般的买半个南糯山,半个巴达山,再不济的,或者是铁杆粉丝,则勐宋、帕沙、老曼峨,什么山头都自己收点,自己做点,朋友瓜分点,自己留点。

  山头主义的盛行,一方面是普洱茶茶友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挑剔,越来越细分的明证,虽然个中不乏炒作者,不乏跟风者,不乏炫耀者,但于普洱而言是个好事。茶农增收了,环境改善了,思想开明了,教育有用了,意识提高了。想想,山头主义,注重的都是古树茶,几百上千年的古树茶,值吗,很值!观音、龙井、毛尖、翠芽,台地的,好的都到了几千甚至上万一斤。大叶种的普洱,古树茶的普洱,为什么不能?

  而另一方面,山头主义的盛行,也导致了这个圈子的鱼目混杂。浑水摸鱼者,投机主义者乘机得利。真真正正的古树茶欲真还假,认认真真做茶的人百口莫辩。同时,太过强调古树茶的同时,变相的是在压低台地茶。台地茶不好吗?很好,尤其是云抗10、14等优良品种,而且跟古树茶比起来,有的内含成份和功效是古树茶所不具备的。

  所以,古树茶,山头主义很好,看上去很美。但是,你,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或者,有一个放心的人,一个放心的源头。不然,喝台地茶得了,没什么不好。君不闻,熟茶的勐海味,就是台地茶发酵的好茶。

  文章来源得所居士_新浪博客

普洱茶相关微博杂谈(三)

  普洱茶相关微博杂谈(三)

  @白飞燕:龙井一泡过后就索然无味,普洱要洗三次茶方显真味。有人喜欢一杯龙井尽享平湖秋月,有人喜欢一盅普洱历经人生百味。茶有十三宜: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童。个中真香、真味、真知只有自己才能领会。

  @megwu:一位好友为周转现金,决定卖出收藏的普洱茶。为了帮他,我决定看品相收购。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那竟然是我们多年前出手的一批普洱茶,价格也比我们出手价翻了5倍。得知他从我的买家手上购买进价就很高了。想了想,目的在于帮朋友周转,于是,我花了5倍价钱把出手的茶又买了回来。并没告诉他这事。

  @xyzzztj:品普洱茶宜在山水之间,长天碧浪,晴空远照,此时,一壶普洱茶,一本书,天地合一,物我皆忘。品普洱茶宜在骤雨初歇,云开雾散,凉风送爽,暖由心生。

  @茶品清新: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虽茶汤入口略感苦涩,但待茶汤与喉舌仅略作停留时,即可感受茶汤穿牙缝,沁渗齿龈,并由舌根产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时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竭,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的“回韵”。

  @金璃碹:2010年终总结之玩物记:本年在玩物上没有节制,看到什么就收什么,花费金钱和精力巨大:翡翠手镯一只,和田籽料无事牌一块;小叶紫檀念珠一串,小叶紫檀手钏一串,小叶紫檀钥匙扣四块;大品西施壶一只,汝窑及贵和祥青花盖碗各一套,大明堂茶碗一对,大益普洱茶6饼,龙井、铁观音及散普若干。

  @眼镜猫: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走天边。途中路过十里河,十里河水清幽幽。河边有个干家寨,青山环抱古驿站。流水小桥憩歇地,古今传奇故事多。

  @老聂:我喜欢“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的日子//@闲了摆空了吹:回复@老聂:可以采菊东篱,悠然南山;还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另外杨柳岸晓风明月,青灯黄卷红袖添香。岂不快哉!!

  @老聂:回复@闲了摆空了吹:是呀!思田园兮,胡不归兮

  @冯伟:泡上一壶桂花普洱,享受着阳光从脚边爬到身上的慢节奏,单位门口堵车的场景又窜了出来。今天就要回家了,再见,丽江。

  @Rancelia:西方人有他们的咖啡,较之促人激奋的咖啡,茶就显得平和柔静,喝咖啡只求那一阵子亢奋,过后也就越发颓唐,而茶则柔中带刚,初品清香无比,接着精神为之一振,心境也就更加开阔了。较之境界,自然含蓄的茶要略胜一筹。这也就是为何世上存之茶道,而咖啡无道的原因。

  @金刚:2011年情人节,下午的阳光是暖暖的、温情的、热烈的,独自一人到茶秀,选择一处通透、明亮的靠西边窗前位置,背倚着沙发,沏一壶熟普洱,在袅袅的、淡淡的轻烟中,细细的品味、慢慢的回味茶的味道,这样的心境下,静静地打开沉重的、锈迹斑斑的情感的大门,让真情如涓涓溪流尽情的流淌。转载《普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