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哪些人群适合喝陈皮普洱?

哪些人群适合喝陈皮普洱?

2019-03-19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图为:青柑普洱茶
 

  柑普茶是五邑特产之一,具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美誉的新会柑皮与被誉为茶中减肥之冠的云南陈年熟普洱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无任何添加剂,茶叶清香甘爽,疏肝润肺、消积化滞、宜通五脏,维生素含量丰富,是润肺、健胃、降脂、解酒、解烟毒、美容、减肥的首选佳品。茶性温和甘醇,老少皆宜,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养生常饮,是孝敬长辈的最佳茶品。陈皮普洱,不仅仅是茶,更是一种养生保健饮品,那陈皮普洱最适合哪些人群饮用呢?

  1、长期使用电脑者

  经研究证明,普洱茶中含有的维生素C、维生素E、茶多酚、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过程,因此普洱茶被称为“益寿茶”。据广东中山大学何国藩等人用普洱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2%普洱茶可以解除用钴60辐射引起的伤害。 

  2、吸烟者

  长期吸烟对肺部的危害很大,肺癌随之而来!科学家通过大量的人群比较,证明饮茶人群的癌症发病率较低。而陈皮普洱茶含有多种丰富的抗癌微量元素,陈皮普洱茶杀癌细胞的作用强烈。
 

  3、保健养生者

  陈皮普洱茶能起到降脂减压、抗动脉硬化、健齿护齿、养胃护胃、保护心脏等一系列保健作用。饮用陈皮普洱茶,对保健养生者,特别是中老年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雾霾受害者

  雾霾中携带着大量的尘埃、病菌、病毒,还有细微颗粒,都是对人体尤其肺部有危害的物质,长期吸入危害巨大。不少茶庄请顾客们免费试饮陈皮普洱,更做出了无效退款的承诺,许多朋友表示在喝了一星期后雾霾天的咳嗽症状有了明显好转,对口感和功效都十分满意。

  5、减肥人士

  普洱茶与脂肪的代谢关系密切,普洱茶经过独特的发酵过程生成了新的化学物质,其中有的含有脂肪分解酵素的脂肪酶,能对脂肪产生分解作用,因而陈皮普洱茶有减肥的效果。

  6、爱美女士

  普洱茶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自然平衡体内机能,因而有美容的效果,在海外被称为“美容茶”。普洱茶最大的一个功效就是可以降低血脂含量,使血管舒张,从而加速血液循环,解决因气血不畅引起的肤色暗沉以及各种恼人的斑点还可以纤体紧肤。

  7、口腔问题困扰者

  普洱茶中含有许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能去除口腔异味,保护牙齿。

有用+10
分享

泡普洱茶熟茶需要掌握哪些要点?

  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更有甚者,明明仓储良好的茶,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茶汤。实在令人困惑。

  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编者针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些试验。略有心得有体会。在此与茶人探讨。

 

  大体思路是:首先,分析茶性,辨析其特征;其次,根据其特征确定冲泡的目标,力求顺势而动,扬长避短;第三,考虑通过什么手段具体达到扬长避短的目地;最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分析,验证和调整。

 

  一、分析茶性

 

  气味方面。新熟茶有渥堆味,但好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

 

  滋味方面。新熟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

 

  总体而言,熟茶内容不够丰富,一般都不太耐泡。

 

  如何把熟茶泡得更好喝?

 

  二、根据茶性确立目标

 

  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追求香--汤的均衡协调。泡一杯有香有水,香水融合的好茶。

 

  最后几泡: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三、向着目标选择手段

 

  1、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泥紫砂壶。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

 

  3、适当的醒茶。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另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5、控制泡茶水温。

 

  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尤其,连续高温的浸泡为激发老茶陈香的不二法门。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这样,为了保持叶底温度,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茶。具体操作到后面实战演练一节中再作细论。

 

  6、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

 

  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这个口诀过于大略。冲泡之道乃平衡之道,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但总的来说,在熟茶的冲泡中它还是相当实用的。如下,我们具体分析五种基本的注水手法对冲泡的主要影响。

 

  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

 

  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激荡较少。

 

  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

 

  为保证口感的协调、融合性、避免汤水散乱,旋水时有两点小技巧。

 

  首先,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样就需要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

 

  其次,旋转过程中保持注水水柱的稳定,粗高,高矮都不变,且水柱一直光润平匀最佳。

 

  7、烧水器皿的选择。为了控制注水水流,一把壶嘴设计合理的煮水器具是不能少的。价格材料等暂不论,能把水线修成圆润平稳,且能随心所欲控制水线之粗、细、缓、急者优先。

 

  下面实战中,为了演示的便利,用盖碗代替紫砂壶。盖碗比紫砂壶难于控制,也因而更锻炼技术。如果控制得当,盖碗也完全能泡出口感宜人,像出自紫砂壶一般的茶汤。

 

  四、实战演练

 

  1、置茶:控制好茶/水比例,为浓淡打好基础。

 

  110ml盖碗,投茶7克。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个人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比如说,希望多泡几巡者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

 

  2、水烘:去杂味。

 

  依上一节第4点的方法,自行选择。水烘有些局限性。一则盖碗不太好烘,二则比较浪费水。烘与不烘,我们都可以通过冲泡技巧抑制杂味,提升口感。

 

  3、洗茶:湿润茶叶,清洁茶面。

 

  从洗茶开始,请温柔注水。可旋可吊,但水流一定要平和,稳定。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洗两次者,第一洗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降低洗茶的水温。第二洗可以适当降低,提高水温洗茶。洗茶后尽量彻底沥净茶底。

 

  洗茶时一般需要温杯。但既然洗茶有清洁的考量,那就不宜以洗出来的茶水温杯。我个人推荐直接使用烧水器皿中的开水烫盏。无论视觉还是实际效果,都更清洁。

 

  小技巧:在洗茶温杯时,请将置茶容器开盖放置,便于杂味逸出,也便于叶底降温。

 

  4、前三泡:抑制杂味,提升汤感。

 

  基本方法:定点吊水,缓慢注入。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最低。注得够缓够稳时你会发现盖碗中水色很浅,不会像猛冲那样一下把红褐色的茶汤甚至渣子都翻腾起来。

 

  出汤时,建议使用公道杯。这样颜色、滋味物质会在公道杯中重新融合,您会发现缓慢吊水浸泡出的茶汤很软、很粘,但没有什么气味。

 

  每泡出汤完毕后,建议沥净茶底。留汤冲泡虽然会增加泡数,但会改变滋味物质浸出的节奏和协调性,为冲泡增加很多不稳定性。

 

  5、中间三五泡:有香有水,协调交融。

 

  基本方法:缓慢旋水,稳定注入。不可猛冲。要把水温,以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我们才可以兼顾香、水,达到协调。

 

  因此,稳定旋水说来简单,实则很考技术。大略的动作可以参考前面第三节第6点中提示的技巧。但实际泡茶中如何旋?旋多快?水柱多粗?注水点多高?这些都需泡茶者根据茶性,品饮者的口感需求等作实际的调整。

 

  如何把熟茶泡得更好喝?

 

  6、最后三泡:香高水滑,汤甜味淡。

 

  基本方法:急冲注水,叶底保持持续高温。冲既可高亦可低,既可定点亦可旋水。重要的是冲击、翻腾叶底,同时保持高水温,以充分激发陈香。

 

  茶叶泡到尾水,出于浸出更多物质,提升陈香的双重考虑,我们需要提高浸泡时的水温。这时,和初期正好相反,我们不但不开盖降温散味,还要在出水后立即注水,以保持被浸泡茶叶的高温。紫砂壶由于其本身导热性差,保持叶温的能力天然较强。而盖碗则降温极快,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动作次序:准备出汤时开始加热水→水将沸腾时开始出汤→汤出净后先注水泡茶→泡好茶后再端起公道杯分茶。

 

  这就是如上第三节第5点中提到的技巧。

 

  7、整个冲泡过程中,不要摇、搅、拨动叶底。这样做既会使茶汤浑浊,又可能令茶味淡薄,水味彰显。同理,注水要一直保持平稳。即使高冲也要保持水柱平静光润。

普洱茶中的一朵“奇葩”紫芽

紫芽系云南群体原始种之中的一种变异种。芽头为紫色,为乔木大叶种大叶茶。通常情况下是三叶都是紫色,其后叶是深绿色,勐海、易武、临沧等高海拔地区均有少量。

紫芽可直接制成 普洱茶 饮用,因产量少,价格相对较高。 野生紫芽茶树嫩叶为紫红色,老叶呈绿色。野生紫芽茶制成晒青毛茶,干茶色泽半青半紫,紫叶部分浸泡叶底为紫色,此是野生紫芽茶的明显特点。

野生紫芽茶制成的七子饼茶饼身满披金毫,光泽油亮,冲泡,有一股独特的清香,滋味鲜甜爽口,汤色黄亮,香气及口感皆有别于普通晒青茶。

紫茶。胚体携带了局部母株的基因,其本质是一类茶树的变种:种生茶树繁殖的授粉过程中。花粉携带了来自不同父株的基因,结合形成的种子就有各自的不同基因组合,于是发生了下一代茶树红叶、绿叶,大叶、小叶,圆叶、长叶,疏齿、密齿等变异。

云南有大量颜色变异的茶树,往往占茶林中茶树总数的两三成以上,而且每株茶树的性状、口感都不一样。通常茶树变异的颜色有紫红色、黄色、红色等,而以紫红色居多。物种的变异可能朝向两个方向,某些品质可能会变好,同样也可能会变坏。

" 紫茶 " 或 " 紫芽 " 这个称谓,茶区中约定俗成的一种叫法,并没有科学的划分或依据。通常紫茶只是嫩叶初发时呈现紫红色,开展到三四叶后就会恢复绿色。紫芽与紫娟最明显的区别是前者是天然的后者是人工行为是改良品种。而口感稍淡而苦味明显。紫娟与原始种紫芽有一段差距,其香气扬。但有许多人误认是紫芽。

普洱茶规范发展正当时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中国云南普洱茶主要原产地,境内勐海县云南普洱茶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素有“普洱茶故乡”之称。云南普洱茶产业是西双版纳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云南普洱茶是西双版纳乃至云南省的品牌产品。但近年来云南普洱茶价格的大起大落令人深思,就勐海县而言,当务之急是政府要为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其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茶叶企业要坚持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战略,提升驾驭市场能力;加强市场营销,培育、壮大终端消费群体;拓宽产业链,以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辐射、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按照国标准确定义分类云南普洱茶

  自2008年12月1日起,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昆明、普洱、西双版纳、临沧、大理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但是,按照我国现有的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品分类,云南普洱茶应归属哪一类,还是应独自归为一类,目前社会各界比较模糊。按照国家普洱茶标准,现急需加大科研投资,从普洱茶的历史、原料产地、茶叶品种等多方面科学定义云南普洱茶。特别是加快发掘出云南普洱茶的生化成分、微生物指标,以及哪些成分对应哪些功能,以明确云南普洱茶有别于其他茶叶种类的特质和功能。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进标准化

  2004年云南普洱茶领军企业勐海茶厂被整体收购后,2005年11月22日勐海茶厂成为云南省首批获得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随后获得了欧盟国际有机认证、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在云南普洱茶行业开了先河。如今许多规模以上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已申请并获得了QS认证等相关资格认证。2008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对云南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进一步推进了云南普洱茶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但是,目前对生产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产品生化成分、微生物等指标没有统一标准,加之云南普洱茶行业准入门槛低,两三年间西双版纳辖区内从农村到城市生产云南普洱茶的企业由几十家迅速增加到近千家,导致云南普洱茶生产原料鱼龙混杂,云南普洱茶产品质量、生产环境参差不齐。建议地方政府从生产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条件、企业辐射区域等方面制定云南普洱茶行业准入地方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进地方企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经营。

  积极培育壮大终端消费群体

  云南普洱茶特殊的生产工艺及承载的悠久的中国茶文化,使云南普洱茶不仅成为一种食品,同时也成为了投资收藏品。但是,目前云南普洱茶只有较少的终端消费群体,受投机商炒作等影响,市场对云南普洱茶投资收藏品的认同感大于消费品,致使云南普洱茶价格暴跌后大量积压茶叶涌入市场,造成严重的供需失衡。事实上,云南普洱茶在原产地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的稳定的终端消费群体,但是目前能达到出口标准的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和产品凤毛麟角。2007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为28.95万吨,云南普洱茶出口量仅为9181吨,仅占出口总量的3%。当前,需要努力挖掘中国云南普洱茶文化,打造中国云南普洱茶品牌产品,培育壮大终端消费群体。

  目前金融机构对制茶企业的贷款普遍采用质押贷款方式,茶叶价格暴跌使质押物的价值严重缩水,加大了信贷资金风险。金融机构要探索创新规避风险方式,推动农业保险体系建设,鼓励龙头茶叶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保险,促进银企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