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如何通过外包装辨识普洱老茶的年份?

如何通过外包装辨识普洱老茶的年份?

2019-03-19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存新喝老,是普洱茶爱好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新茶便宜,买下后一半用来喝,一半入仓存放。若干年后,高价出售一半老茶,低价购入新茶,做到“以茶养茶”的良性循环。

 

  我们平时可能会碰到老藏家拿出自己的藏茶来出售,或分享。那通过外包装来初步判断,这是哪个年代的茶,就成了一门手艺。技多不压身,咱们今天来学习下。

 

  现在老藏客手头上的老茶,多以70年代~90年代为主,少部分有号级茶(清末)、印级茶(50年代~70年代)。

 

  号级茶是传说,今天主要只印级茶。

 

  50年代

 

  这个时期称为印级茶。红印、蓝印、绿印,都是这个时期诞生的茶品。

 

  最醒目的标记就是“中国茶業公司云南省公司”,因为那个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只能是国有。

 

 1972年至1993年

 

  1972年,中国土产、畜产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

 

  (一个土不拉几却奉为”经典“的公司名称诞生了)

 

  现今熟知的大益7542、7572,下关8653,都是这个时期生产设计的新拼配茶。

 

  这里顺便做一下小科普,茶号也有小讲究。

 

  前面两位数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年份,最后一位数为该厂的厂名代号。

 

  (1为昆明茶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4为普洱茶厂),中间二位数为普洱茶级别。

 

  举个例子:“7542”表示勐海茶厂生产的4级普洱茶,该厂1975年开始生产该种普洱茶品;

 

  那时候,茶品外销出口较多,所以包装上出现了中英对照的标示。

 


(注意,字母比汉字长得多)

 

 1994年后

 


△1994年7542

 

△1996年紫大益青饼7542

 

  注意看,「云南七子饼茶」的英文字母仅比汉字长一点点。

 

  年纪太大的茶伤钱包,可遇不可求,茶友们还是要理性追求。真喜欢喝老茶,不如试试最近大家流行的——“收藏中期茶,自己动手养老茶。”

有用+10
分享

不同喝法的普洱茶

  普洱茶可以有什么喝法呢,这样的喝法会有什么功效呢?我们跟随小编来了解一哈。下面是几种不同的普洱茶喝法介绍:

  普洱茶可以加什么一、蜂蜜熟普

  普洱茶早在唐朝就远贩西藏新疆等地。那时西北人喝茶,都会加奶、盐、蜂蜜等调料。现代的蜂蜜熟普,是将冲泡好的普洱熟茶稍微冷却,加入蜂蜜而成。口感甜而不腻。

  普洱熟茶和蜂蜜可谓绝配:两者皆营养丰富,并具清肠排毒等诸多功效。尤其是普洱熟茶温和的茶性及显著的护胃功能,能够抵消蜂蜜对寒性肠胃的刺激。长期喝还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这一款适合注重养生的人士。

  需要注意的是:沸水会破坏蜂蜜的营养,所以等普洱茶冷却至50-60℃时加入蜂蜜,营养效果最佳。

  普洱茶可以加什么二、冰镇普洱

  普洱茶变冷后也风味十足。可将泡好的普洱茶冷却,置入冰箱冷藏,取出饮用时,口感清凉醇和。普洱茶本就具有良好的解渴、防暑、提神作用,冰镇后更为显著。

  这一款适合夏天饮用。

  普洱茶可以加什么三、菊花普洱

  用普洱茶叶和贡菊,以3:1的比例置入茶具,一起冲泡,口感清爽。菊花清热解毒,普洱茶性温和,两者同时饮用,性能调和,功效倍增。

  这一款适合热性体质者。

 

干货︱能否从干茶的外形特征辨别普洱茶的优劣?

  我们知道,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又有新茶、老茶之分,我们今天学习的干茶对象就是普洱生茶中的新茶,当然,这是没压成饼之前的散茶,有人叫它晒青毛茶,关于称呼和叫法,我们以后在其它篇中讨论。

 

  普洱茶的审美标准

  对普洱茶的外形鉴别,不能套用其它茶类的标准。长期接触普洱茶的,另有一种审美习惯。对于其他茶类,追求越新越嫩越细就越好;譬如龙井、毛峰瓜片等,然而在普洱茶面前,似乎应该“重神轻形”,因为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基础,叶形新、嫩、细者,茶气并不很足,尤其是老树茶,粗老壮硕、黝黑朴素与秀润可人并不矛盾,也就是骆少君女士说的:普洱茶为扭转时尚对中国茶叶一味追求嫩、细的不良倾向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普洱茶大智若愚,气定如山。

 

  事实上,在品饮实践中,细嫩精致的宫廷级固然不错,但四五六级、甚至混有茶梗者别有风味;

 

  另外,尤其是一些手工作坊,由于每一道工序都是人工所为,跟工业化标准化的就不一样。这些石磨压制的茶饼,也许不够圆整,厚薄不够均匀,甚至有些歪斜,但别有一番传统工艺的人文美感在里面,很富有收藏价值;

 

  还有,其它茶类,关于条索的审美标准一律是“条索紧结”,普洱茶却不一定。

 

  普洱茶的三种条索

 

  条索就是茶叶在制作过程中揉捻成条的一种形状,与其它茶类相比,普洱茶在条索方面没那么多讲究,普洱茶在初制时因揉捻轻重而形成三种条索:泡条、中条和紧条。

 

  这三中形状各有利弊,不能说哪一种较好:

 

  【紧条】:紧条茶不显毫,外观不甚美,但滋味丰富,浸出物释放均衡。因为有利于微生物进入,更有利于后期转化,故熟茶基本为紧条。

  【泡条】:又叫【抛条】,外形粗旷,有型,出汤慢。人们会误以为紧条显苦涩,对雨水茶、台地茶诚然如此,因此它们往往被制成泡条,以外观宽大和释放缓慢当做古树,欺骗顾客。

  【中条】:揉捻轻重合适,介于紧条和泡条之间,为大部分茶区所采用。

  区分:

  总结:通过干茶的外形,只能粗浅辨识普洱茶的一些特征,作为辨别普洱茶优劣的一种辅助手段,最终普洱茶的品质,还需要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才能准确判别。

关于普洱茶经营的“新思考与新方法”(2014上)

关于普洱茶经营的“新思考与新方法”(2014上)
一、李嘉诚说,看一个项目能不能做不只要看其前景如何,更要看其退出机制是否完善。什么是退出机制?对我们做茶的来说,就是买进一款茶不光要看这款茶以后能不能转化出好的效果来,更要看这款茶能否顺利以合理的价位出手兑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好喝的茶不少但未必每个都容易出手。现实来看,什么茶既好喝又容易出手兑现不是很明确的吗?

二、产品线建设对一个普洱茶专业茶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一个白手起家的茶庄来说是十分十分重要的,从茶庄开设起的五六年甚至七八年之内都是头等大事。

三、有一些做其他行业的朋友想开茶庄来征求我的意见,我表达了坚决支持的意思,同时也一再动员几个跟着我们喝了几年茶喝得挺明白的黄普同学开茶庄。我觉得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中不管其他做什么都不可能象普洱茶这样达到一个行业的高度,挑行业做事情还是要选择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

四、作为一个专业普洱茶商,名茶老茶贵茶要蹭,要带着学习的目的蹭茶。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普洱茶商更要关注自己的经营,关心的重点要放在:“茶好不好,有没有特点,有没有卖点,有没有客户,有没有较高的利润空间,有没有量”。生意做好了还愁没有好茶喝吗?

五、对一个专业的普洱茶庄而言,茶品的运筹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复杂程度经常让我想起年轻时打过的桥牌,先出哪张后出哪张,如何找到一条稳妥致胜的路径。有时候拿到一手烂牌未必言输,而拿到一手好牌如果不认真慎重也未必能赢。对茶的经营而言,什么时候要拿茶在手,什么时候要持币在手,也是不一样的。

六、对普洱茶归类的理解,在本质上来讲是对普洱茶生产过程的理解,也是对普洱茶品质特征形成过程的理解,更是对各阶段好茶判断标准的理解。

七、如果仅仅从茶的品质特征等方面来谈论对某款茶的看法,那是比较简单直接的,不会有太多的矛盾。但如果某款茶掺进了人的因素、政治的因素,则中间有很多东西是没法用文字来说明的,知情者也未必会把事情讲得很清楚很明了。所谓“立场后面是利益”大概就得这样来解释。一个普洱茶商如果明白了这层意思那就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各种表现的茶了,大概也就算活得比较自在了。

八、桥牌的精髓在于“二C”,即Choice(选择)、Control(控制),这与普洱茶的经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九、客人大多看着博客而来,博客的格调是什么样的,客人大致也就是什么类型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