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下关茶厂普洱大事记(1941-1999)

下关茶厂普洱大事记(1941-1999)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1941年(民国三十年)蒙藏委员会派任桑泽仁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省茶司)商定,共同合资于大理下关创办康藏茶厂,也就是下关茶厂的前身。主要加工紧茶、饼茶销西藏地区,加工沱茶销四川。至目前为止,紧茶与沱茶仍然是下关茶厂主要的特色产品。

 

  ·1942年加工的紧茶销往西藏、四川,及云南省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注册商标为“宝焰牌”。

 

  ·1949年停止生产。

 

  ·1950年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

 

  ·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内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从此各国营茶厂统一沿用“中茶牌”至今。

 

  ·1955年,下关地区历史悠久的私人制茶商号全部纳入下关茶厂。期间,与勐海茶厂相同更名多次,1959年又恢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

 

  ·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宝焰牌(紧茶、饼茶、方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

 

  ·1992年松鹤牌沱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

 

  ·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下关茶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成“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下关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断代提示:

 

  1952~1968:

 

  ·1951年紧茶统一规格,每个238g,每筒七个,每担30筒。

 

  ·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内公司统一使用“中茶牌”。下关茶厂开始生产七子饼茶。进入60年代因原料调拨计画和加工产品的分工,下关茶厂以沱茶与紧茶为主要产品,圆茶只少量生产,多数计划交由勐海茶厂。

 

  ·1953年茶厂通过试验,将饼茶揉制由布袋揉成圆型后,再用十八公斤重的铅饼加压的方法,改用铝甑直接蒸压的方法。

 

  ·1955年经省公司批准,紧茶规格由心脏型改为砖型,先生产10吨到丽江等地试销并征求消费者意见。同年,省公司通知茶厂对出口紧茶进行人工后发酵试验。下关茶厂七子饼茶形状由凹型底改为平底。

 

  ·1956年按股合并私营茶庄或茶业公司于国营企业,从此结束私商经营茶业的历史。

 

  ·1958年试验成功高温快速人工后发酵,达到缩短发酵周期、降低成本的效果。

 

  ·1960年批准量产250g普洱方茶。

 

  ·1962年开始生产125g沱茶。

 

  ·1963年边销紧茶内包装改用牛皮纸袋、麻绳捆渣,改变长期以糯叶包装。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影响,紧茶宝焰牌改为团结牌;而心脏型不利于机械加工、包装,遂停止生产。

 

  ·1967年开始生产砖型紧茶,配料与加工工艺不变。

 

  ·1968年为配合茶厂定量供应的原因,沱茶重量从原来的125g改为100g。

 

  1972~1978

 

  ·1972年经省茶叶公司批准,恢复七子饼茶的生产。同年六月,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合并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才正式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经省公司批准恢复七子饼茶生产。

 

  ·1973年昆明茶厂吸取下关茶厂紧茶渥堆发酵的原理,再经高温高湿人工速成的后发酵处理,制程现今的云南普洱茶(熟茶)。

 

  ·1975年试制普洱沱茶(熟茶),

 

  ·1976年批量出口沱茶(7663)专供香港天生行,由该行转销法国市场销售。

 

  ·1976年省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要求昆明、勐海、下关三个厂加大生产普洱茶(渥堆熟茶),并决定茶品标号。下关厂为76开头,末尾为3。

 

  ·1978年下关茶厂原本产量不大的圆茶(七子饼茶),因原料调拨困难,省公司将生产计划下达给勐海茶厂加工。

 

  1979~

 

  ·1979年香港天生行到下关厂参观,1980年再偕同法国茶叶批发公司、专栏作家、医学博士等一行人到厂参观。

 

  ·1983年因订单需求,向省公司申请恢复制作七子饼茶,唯量少以供应日本外销订单为主。

 

  ·1985年为解决厂内的野生茶(荒野茶,又称大树茶)出路问题,经抽样送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鉴测,结果确认属茶科植物,可饮用。

 

  ·1986年班禅参观下关茶厂,希望恢复心脏型紧茶的生产,并当场订购500担,由下关茶厂加工后运交青海省政协;而当时亦在省内边销茶区销售一部分,但数量不多。

 

  ·1987年底台湾开放大陆探亲,1988年底台湾茶艺界一行十四人到下关茶厂参观。

 

  ·1988年为解决中档原料过多,开始试制加工“丙级沱茶”。

 

  ·1989年昆明茶厂开发出旅游微型沱茶。下关茶厂于1997年生产3g微型小普洱沱茶,主要出口日本。

 

  ·1992年松鹤牌沱茶(内销)注册商标正式启用。

 

  ·1993年开始生产“一级沱茶”。

 

  ·1996年茶厂决定将厂徽图形做为产品标志,压制在甲级沱茶上,以取代原来压制在甲级沱茶上的“甲”字。

 

  茶,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许多人来说”不可一日无茶”,茶文化深入每一个人、每个家庭之中。云南是茶的故乡,而下关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四通八达的交通形成集散地的最佳条件,制作工艺精湛,下关茶厂以沱茶闻名于世,素有『沱茶之乡』的美称。云南下关茶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大理市点苍山与洱海之间,这里有东方日内瓦的美誉。『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优美的风光写照,也是茶叶生产加工的优良生态环境。

 

  历史沿革

 

  1941年(民国三十年)蒙藏委员会派任桑泽仁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省茶司)商定,共同合资于大理下关创办康藏茶厂,也就是下关茶厂的前身。主要加工紧茶、饼茶销西藏地区,加工沱茶销四川。至目前为止,紧茶与沱茶仍然是下关茶厂主要的特色产品。1942年加工的紧茶销往西藏、四川,及云南省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注册商标为『宝焰牌』。1944年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退股,省茶司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1945年抗日胜利后,业务不振,蒙藏委员会退股,下关厂遂变为省茶司独资经营。1949年停止生产。

 

  1950年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内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从此各国营茶厂统一沿用『中茶牌』至今。1953年改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下关茶厂』,行政归属云南省商业厅。1955年,下关地区历史悠久的私人制茶商号全部纳入下关茶厂。1957年改名为『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下关茶厂』,1958年又改名为『大理茶厂』,1959年又恢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

 

  1986年建立大理州茶叶公司,直属州政府主管,下关茶厂为其管辖。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宝焰牌(紧茶、饼茶、方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2年松鹤牌沱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下关茶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成『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下关茶厂投资组建云南茶苑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大理茶苑旅行分社。1999年下关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产销现况

 

  下关茶厂产品分为三大类四十多个品种,年生产销售精致茶6000吨以上,是云南省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精致茶加工企业。尤其以沱茶再1902年创制于下关茶厂以来,以独特的色、香、味、形及医疗保健效果为消费者所钟爱;畅销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更远销欧美、日韩、港澳台及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三度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更三次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86、87、93年)的殊荣。下关茶厂单是沱茶的年销售收入达人民币3500万元。下关沱茶有着香、甜、软水、较不刺激的特性,目前在台湾的消费市场稳定成长的趋势。

 

  而作为云南省紧压加工中心和边销茶集散市场,下关茶厂是中国官方指定16个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之一。下关茶厂的宝焰牌紧茶(俗称香菇紧茶)六十多年来一直为新疆、西藏等边疆民族的最爱,销售十多万吨。而近年因为其形状特殊讨喜,也成为广东、香港及台湾的收藏家的新宠。

 

  下关茶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特种茶,多为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过现代工艺精致加工而成。除了散茶外,紧压茶包括沱茶、紧茶、七子饼茶、茶砖等,另还有绿茶花茶、感通茶、白族三道茶、袋泡茶(茶包)等等。

有用+10
分享

在北方纯干仓感受普洱清纯正气

  一方水土,一方风物。普洱亦是如此,在漫长岁月、一呼一吸的吐纳间,身处南方或北方、湿仓或干仓的茶,完成着不一样的蜕变,缔造出独特的口感。

  云南易武(原产地)茶马源茶厂厂长荆勇采了十年茶,做了十年茶,藏了十年茶,并把茶叶每一年变化都记录下来。对于普洱的仓储条件,他颇有研究:“干仓与湿仓主要是湿度不同。干仓普洱在自然条件下转化速度较慢;在湿仓中,由于过多水分参与了茶的无氧呼吸,茶叶的转化速度很快;一些商家为了牟利,甚至还有‘做仓’行为,就是故意给空气不流通的茶仓里加入潮湿气源,并提高房间的温度,促使普洱茶迅速转化并发生一定霉变,以冒充老茶。”

  由于北方普洱市场起步较晚,传统的普洱茶仓多在南方,很多茶人习惯了南方仓的味道,一些北方仓也特意加湿成与南方仓类似的指标来存茶。在荆勇看来,北方仓加湿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种人为的改变,违背了自然天道,我们要尊重普洱茶在特定环境下的自我生命”。

  “就北方而言,全年平均湿度为28%~40%,水分较少,使茶叶转化速度缓慢,却保留了普洱茶的本真和纯正。”荆勇对比道,“南方全年平均湿度在40%~80%之间,普洱茶转化快,但容易失去清纯正气的口感。”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茶马源自2005年建厂至今,坚持把生产的每一片茶都拉回北方储存,十一年来,已形成4大系列、200多款产品、500多吨储量,缔造出长江以北最大的普洱纯干仓,这也是茶马源普洱保留其清、纯、正、气必不可少的条件。

  华夏之大,口味不同,南北仓并无本质上的优劣之分,喝茶人凭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去感知便好。记者在郑州国香茶城的“茶马源普洱专业行”品尝到了正宗的北方纯干仓普洱,只觉汤色透亮,气味清香,口感绵滑柔厚,相对于南方仓的普洱茶,滋味保存更为完整,前调后调变化丰富,层次分明,没有仓味、霉味,更接近普洱茶最初的山野气息,这,也许就是北方纯干仓的“清纯正气”吧!


  如果你也被这份清纯正气所折服,不妨加入茶马源,让更多人体验到北方纯干仓的魅力。

【秒懂普洱】普洱茶冲泡机密解读:原来“透”“闷”法这么讲究

【秒懂普洱】普洱茶冲泡机密解读:原来“透”“闷”法这么讲究

冲泡之于茶叶,犹如烹饪一道好菜,拿捏好了,才能良好的展现滋味,释放出美妙的口感。掌握普洱茶冲泡门手艺,你需要拿捏好一点:“透”与“闷”。

【秒懂普洱】普洱茶冲泡机密解读:原来“透”“闷”法这么讲究

什么是“透”和“闷”?

透,指冲泡过程中,去掉茶具的“盖”(如杯盖,壶盖等),使茶叶与敞开的空气接触,透有降温的作用。

闷,指在冲泡过程中通过加“盖”,保持茶叶茶具内保持相对密闭,闷有保温的作用。

如何“透”,又如何“闷”?

“透”和“闷”是相对的概念,区别一线之间,依照程度不同有“透”、“略透”、“略闷”、“闷”、“长闷”等。

“透”和“闷”不但存在于注水后的冲泡阶段,还存在于干醒茶和出汤后的阶段。

1、干醒茶阶段的“透”和“闷”

普洱茶不论新茶、老茶、生茶、熟茶,在“干醒”阶段,都要通过“闷”来醒茶,加热盖碗,投茶,再完全盖严盖子,用茶具的温热可以达到唤醒茶叶的效果。

2、冲泡阶段的“透”和“闷”

这个阶段,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茶叶的“透”和“闷”了。一般新茶前边几开都用“略闷”的力度:注水完之后,倾斜盒盖几秒迅速开盖出汤,这样茶叶的香气突出,鲜爽度高,又不至于冲泡过浓。

一般新茶到末尾的几泡,普洱茶才会用“闷”的方法:注水完毕,全部盖严盖碗,十余妙后开盖出汤。而年份较长的茶或原料嫩度偏老的茶叶从前期就可以用“闷”来激发内韵。

盖碗“闷”泡茶(即便全部盖严,也要有5秒以上的“长时间”才算“闷”

【秒懂普洱】普洱茶冲泡机密解读:原来“透”“闷”法这么讲究

3、出汤后的“透”与“闷”

出完汤,有经验的茶艺师对盖的摆法很讲究(这恰恰是大多数人会忽略的地方),这里其实也是“透”与“闷”的拿捏。

出完汤即便没有沸水,盖碗的余热仍旧很高,盖严很容易“闷”到茶叶,导致后面几开滋味不佳。一般情况下,我们推荐大家斜盖“半透”,这样有助于保持叶温。

斜盖半“透”,一般冲泡推荐使用。

若后一开冲泡紧凑的特殊情况下,有茶艺师也会选择开盖全“透”。这就需要冲泡熟练,前后动作紧凑了。

开盖全“透”,“透”与“闷”如果不注意,好茶的细美微妙之处就会被掩盖。另外,不同的茶叶、不同的茶器“透”与“闷”还有所不同。

原料嫩度与“透”与“闷”

普洱茶的“透”、“闷”,原料嫩度状况关系很大。一般说来,新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

新茶,茶叶滋味释放快,浸泡时“多透少闷”,从而能将新茶的自然纯美之香气、茶汤的鲜爽感及活性充分释放出来。如果“闷泡”则茶叶容易“闷熟”,丧失活性,再好的茶,“闷”坏了茶汤也会苦涩、沉闷。

老茶,经过长年岁月的沉淀,内含物质在平稳转化,在冲泡时以高温和透闷结合的浸泡方法,使老茶陈香易显,茶汤陈酽润滑,使茶汤滋味甘甜醇和。

【秒懂普洱】普洱茶冲泡机密解读:原来“透”“闷”法这么讲究

茶具与“透”与“闷”

把握好“透”、“闷”,还应注意茶具的选择。茶具的透气性、保温性对普洱茶味的影响也很大。日常冲泡,一般会选择盖碗和壶。两者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区别:

盖碗:适合早期、中期生普,早期熟普。其开口较大,散热快,泡茶时宜采用全“透”和半“透”法(后者效果更佳),但保温性能相对低,需掌握好冲泡的节奏。

壶:适合老生茶、中老熟茶。壶密封性较好,保温效果明显,但透气效果掠弱,所以壶具泡茶需要将盖子完全打开来全“透”。

【秒懂普洱】普洱茶冲泡机密解读:原来“透”“闷”法这么讲究

有一些“闷”与“透”,又打破了我们日常的标准,比如专业审评。在茶叶工厂研发车间或茶叶科研机构,评茶师一天需要喝数十款原料,这时的品鉴就需要更加高效——这时,“长闷”(5分钟)能够将茶叶一般特征快速明显的呈现出来。经过长期训练的茶师能否迅速判断出一款茶的品质高低。

“长闷”是粗略审评,主要用来区分档次。而进入最后产品研发阶段,才会用盖碗逐开出汤、“透”“闷”结合,细品茶叶特色。

“透”与“闷”虽然没有绝对的数据标准,但对于茶叶冲却是关键,这还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体悟。

图文内容综合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分享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分享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普洱茶的保存方法普洱茶怎样保存

普洱茶怎样保存才能放的更久呢?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都比较关心吧。普洱茶的保存方法普洱茶怎样保存

普洱茶

普洱茶怎样保存

普洱茶适合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推荐存放在陶瓮和陶缸中。用宣纸和无味的吸潮纸包好存放在陶缸中。缸口蒙上一层牛皮纸遮挡灰尘即可。存放的位置避免受到阳光直射、雨淋,通风,无异味的地方。注意普洱茶不要和其他茶混合存放,生茶和熟茶不能混合存放,普洱茶进水后有可能水中微生物产生异菌发酵,影响茶变质,普洱茶受到阳光直射,会导致茶味变酸。

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对普洱茶的“陈化”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以前说普洱茶能减肥的一个基础点。一般家庭来说,最好将普洱茶存放在临窗的阳台附近,早晚开窗,保持空气清新和对流,这有利于茶叶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生非酶促自动氧化而加速“陈化”。“透光”保存,是指在“自然光”下保存普洱茶。不能将茶叶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也应尽量避免“黑暗”的环境。光线能使叶绿素发生光敏氧化降解,使茶叶色泽显著褐变。光线和风的作用,使茶叶陈化加速,逐渐形成普洱茶“汤色红浓、滋味甘醇、越陈越香”的品质特点。现在正是春茶采收季节,说点辨认春茶的常识。

这里说的“马蹄”,非马的脚蹄,而是指茶中的木质化老梗。

春茶时,雨水少,茶叶生长缓慢,嫩茎短,茶农在采摘时,往往不能完全按照“提采法”采摘,而是用指甲去掐,就会出现采老的现象,初制后,在干茶中,就会出现类似马的脚蹄一样的木质化老梗,俗称“马蹄”。

少量的“马蹄”,对茶质影响不大,多了,就不好了。

夏茶时,雨水充分,茶叶生长快,采摘极少带“马蹄”,所以,“马蹄”,又称为辨认春茶的一种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