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是否真的越陈越香?

普洱茶是否真的越陈越香?

2019-03-27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普洱茶是否真的越陈越香?

对普通的消费者而言,普洱茶总显得高深莫测。很多人没有喝过普洱,但知普洱没有保质期的障碍,越存越香,这种定律的重要佐证之一为部分年份越长的普洱价格越高。

有话语权的人们会力推这一理论,假设一款普洱存了好几十年后不好喝,能有“茶叶质量不好”和“仓储不佳”这两个强有力理由来解释,而且,此言也确实不虚。然而,我们做先决假定:在气候适宜的地方仓储良好、古树茶压制的普洱,它真的越存越香吗?这个“越”,究竟有没有一个临界让普洱再也“越”不过去?

九十年代台湾普洱蔚然成风时,港商从仓库拉出大批堆积的普洱在台湾市场走俏,湿仓论起暂且不提,普洱越陈越香的特质开始得到普遍的认同和重视。新茶茶汤黄绿,青味重,依据原料不同一些可能有甜香,苦涩兼有很正常。新茶放3年后至10年之间,茶汤微妙地变化着,越见黄红,青味不再那么重,隐约有密香,苦涩感也会减轻。转化出明显效果,大致是10年至20年间,茶汤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黄褪去变红色且显浓稠滑口,青味尽,蜜甜香显,陈香味初现端倪,茶汤苦涩几乎消失,哪怕有也能极快化掉,叶底由黄色变黄带褐。20年之后,可算是转化后期了,茶汤深红,漂亮得如同上好的红酒,果酸味现,陈香十足,无苦涩,汤滑浓入口即化,茶饼黑褐油亮,叶底浅褐色。

以上普洱陈化过程在现实中得到过充分的验证,这与普洱受小众关注起到成气候的时间跨度差不多,从这个角度看,普洱确实是越陈越香,魅力十足的。然而,由普洱内质属性决定的普洱收藏价值,让在行业内不少有话语权的人倡言“普洱越陈越香,是一条一直上升的曲线”,有文章出“60-100年普洱处老茶期,100年以上处苦茶期,古韵盈然,唇齿留香”。大家心知肚明越陈越香是有个界限的,但没有谁会闲着无事跑出来喊香超过一定时长会微弱至消失。

于是当60年、8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普洱拍出天价时,门外汉的普通消费者会很好奇地问:“几百万的老茶,那得有多好喝啊?”

笔者有幸尝过20年、30年甚至60、70年陈期的老茶,中间有的干仓也有湿仓,这里不作干仓湿仓之辩,就仓储良好的前提来看,有二三十年历史的茶是陈香、果香味俱足,汤色红浓如红酒,倒在杯子里泛着美丽的金圈,人喝着也是舒服的,口感和体感都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但要认真去计量茶气,力量上较前期的茶是有削弱的。而六七十年的老茶,哪怕仓储良好,都免不了炭化的状况,陈味十足,又稠又滑,但香气方面除了陈香还是只有陈香,茶气基本无。

跨越半世纪以上的老茶拍出天价并非不合理,但绝非是源于它的“越陈越香”,也不是说它有多么多么好喝,而是它身上承载的历史和内涵,品它的时候,品的也是它的历史感赋予的厚重感。精神层次的享受确实难以用金钱来衡量,有人愿出手,恰好又有人愿埋单,就这么简单。

此文大致是有人反对说百年老茶也是越来越香的,但笔者相信宇宙万事万物都遵循着某种规律,可以食用的东西在自然存放中必然在超过某个时限后会变质直至有害。普洱的越陈越香若是一个永恒的上扬曲线,那么科学家应该可以从中研究进而找出制造永动机的秘密了吧?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要用棉纸和笋壳包装有什么好处?

  近年来我们在买到普洱茶之后,总会看到其外层通常会用一层棉纸包裹,如果是一提的普洱茶还有用到笋壳包装成一桶。新手茶友就会问小编:为什么要用棉纸和笋壳包装呢?而不是其他的纸张呢?今天小编就把普洱茶中棉纸与笋壳的前世与各位诉说一二。

 

  先来说说这棉纸,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棉纸是传统手工制作而成,取材自一种叫构树的树种的树皮,制作时,得把植物外面的皮全部剥干净,一方面是为了除垢,一方面也让树皮变得更加松软,适合制纸。

 

  洗干净的树皮晒干,然后经过两至三小时沸水煮,再用榔头把煮好的树皮捣得很碎,做成纸浆。得到原浆后,便能在水槽里进行抄纸的工序了;再经过加工,就成了我们包茶叶的饼纸了。

 

  还有一种马三棉纸是普洱茶包装棉纸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来自西双版纳独有的植物——马三所制而成。将马三的外皮剥掉,取下中间白色的那一层物质,然后放入水中煮2~3个小时,再捣烂并滤出纸浆,晒干后就成为了马三纸。这种马三纸不仅能防异味,还可以防潮湿、防虫蛀,是最适合普洱茶的包装之一。

 

  用来包裹普洱茶的棉纸和马三棉纸,它们的柔韧性都非常好,抗拉力比普通的棉纸更强,既环保,又卫生,防潮、透气、存茶味。

 

  普洱茶本身有吸附性,一不留神就会串味。一饼好茶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简直可惜。而棉纸有着很好的吸异味功能,能够一定限度地将异味隔绝在外,保持茶饼内部的清洁。换言之,您要有藏茶的爱好,那么就更依赖这层棉纸的包装了,在保存得当的情况下,即使收藏五十年也没有问题的。

 

  除了这层棉纸包装,普洱茶在古代,还多了一层“硬件”外衣作为运输途中保护它的盔甲——笋壳,可以说是普洱茶的最佳搭档。

 

  笋壳是竹笋的箨(tuò)片,比较硬实,是天然的原生材料,用来包裹普洱茶,既不会发生化学渗透,又能使茶叶免受外界污染破坏,为普洱茶营造了良好的微环境,促进后期转化。

 

  除了毛竹,还有云南甜龙竹、香竹、黄竹等都可用于制作笋壳。被笋壳长时间包裹的茶叶,在冲泡时还可能散发出淡淡的竹香。如果朋友品过这样的老茶,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如果您对普洱茶的包装感兴趣,搜集一些资料图片来看,就会发现笋壳一般是将七个普洱饼茶叠成一摞,用笋壳包裹之后,外边再用六道竹条箍紧。笋壳包装的优势是,形成一个有较为稳定温度、光度、气密性的空间,就如同普洱茶发酵的温床,“普洱茶的最佳搭档”之称由此而来。棉纸加笋壳储存状态下的普洱茶,各位茶友若能找到,不妨一试,茶汤散发出淡淡的竹韵来,口感真的会更好。

 

  普洱茶的学问远不止小编此文讲的这些,喝普洱茶其实更多的是在喝“文化”。并且在一个个未知的探究中渐渐喜欢上它。

紫砂壶泡普洱应该这样泡

该选多大的紫砂壶?

泡普洱茶的紫砂壶容积一般要比泡乌龙茶的大些。由于云南大叶种茶本身叶片比较大,大一点的壶有利于叶片充分伸展开、内涵物质的开释,而乌龙茶讲究小壶,逼出香气。所以壶不能大。泡普洱一般宜选择180亳升~200毫升左右的茶壶,当然也可选择更大一些的壶,视喝茶人数的多少而定。

适合泡普洱茶的紫砂壶外形

其次,谈一下壶型。泡普洱茶宜选择脖大、耳桶丰满的壶型。出水一定要好,流以直流,剑流最好,口盖一般不宜过小,过小不利于壶内温度披发,尤其是品饮新制作的生茶时,紫砂壶型中苦涩就会增加。口盖过大也不好,象虚扁一类的壶型,饮用过程中口盖过大,热量披发太快,茶香就不能饮满,常用的壶型推荐象景洲石飘,仿古,尺度水平,巨轮珠等。方型壶因为是方流,出水一般都较慢,不推荐。还有象药型等实用性都可能会差一些。

紫砂壶的质地

再次,谈一下壶泥料。这里有一个条件就是喝普洱茶的目的是为了试茶仍是为了饮用。有时候我们喝普洱茶就是试一下茶质的好坏来决定是否有继承存放的价值。这时该用目数高的朱泥壶就好,基本上比较能如实地反映茶质的好坏。正常饮用的话选择朱泥段的泥料为宜,紫砂可以吸附一部门与普洱茶质中不好的苦、涩、抽烟味,用紫泥壶来泡渥堆味会减少良多,老的入仓茶也可以用紫砂来吸附一定的杂味。 

还有就是烧结温度与壶壁厚度的题目。假如是泡干仓老茶,本身茶质就很好,苦涩度也低,水甜,就不必选用烧结温度低的壶,而宜选用烧结温度高、壶壁薄的壶,这样可以更好表现干仓普洱好茶的香、醇、滑、厚来。吸附异味就不是太重要。熟茶来讲,窑温低、粗砂壶壁厚吸附堆味的能力最强,熟茶因为要迅速降低茶的温度来减少清涩味、壶壁厚薄一点,烧结温度低一下为好,宜选用红泥本山绿泥、降坡泥一类泥料所制的壶。 

选用合适的紫砂壶来获得最大的品饮乐趣,目的是为了把普洱茶最好的方面显现出来。

普洱茶的用途及新手买茶的鉴别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饮茶对于人体来说有着颇多的益处。喝茶对于改善人体健康,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对于普洱茶来说,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饮用外,还有哪些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吧。

  用途一:杀菌治脚气。普洱茶中含有的多酚类和单宁酸等成分可以有效的消灭细菌,能够消灭引起脚气的细菌。茶叶治脚气经常用浓茶汤泡脚哦。

  用途二:除口臭。普洱茶中的成分,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体中的口腔健康,取出口腔异味,经常用普洱茶茶汤漱口可以消除口臭哦。

  用途三:护发。普洱茶茶汤天然无污染,不含化学成分,能够去除头发中的油垢,用普洱茶茶汤洗头对于头发养护很有帮助。

  用途四:洗衣物。用茶汤洗涤丝质的衣物可以让衣服更有光泽哦。

  除了上述用途外,普洱茶还可以用来缓解感冒症状、煮茶叶蛋、制作茶叶枕、驱蚊、作为花草肥料、做色素等一共10大另类用途。

  新手怎样买好茶

  在我国,饮茶对于人们来说是很常见的。我国是产茶大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对于茶叶来说,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加工工艺制成的成品茶之间品质和口味上存在差别。在购茶要购买适合自己口味的茶才行,对于新手来说,要怎样买好茶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对于新手来说,购买茶叶时,可以根据观看、闻香、摸茶、品茶这四个方面来对茶叶的品质进行鉴别。

  观看:就是看茶叶的外形。根据茶叶外形是否匀齐,条索是否紧结,是否有光泽等方面来进行辨别。

  闻香:就是闻茶叶的香气。可以从干茶茶香和茶汤茶香两个方面来辨别。通过茶香是否浓郁持久,是否含有异味等方面来辨别。

  摸茶:就是感觉下茶叶在手中的手感,冲泡后的茶叶摸起来是否光滑柔嫩等。

  品茶:就是指喝茶了,可以从茶汤的味道中很快的辨别茶叶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