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要用棉纸和笋壳包装有什么好处?

普洱茶要用棉纸和笋壳包装有什么好处?

2019-03-18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近年来我们在买到普洱茶之后,总会看到其外层通常会用一层棉纸包裹,如果是一提的普洱茶还有用到笋壳包装成一桶。新手茶友就会问小编:为什么要用棉纸和笋壳包装呢?而不是其他的纸张呢?今天小编就把普洱茶中棉纸与笋壳的前世与各位诉说一二。

 

  先来说说这棉纸,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棉纸是传统手工制作而成,取材自一种叫构树的树种的树皮,制作时,得把植物外面的皮全部剥干净,一方面是为了除垢,一方面也让树皮变得更加松软,适合制纸。

 

  洗干净的树皮晒干,然后经过两至三小时沸水煮,再用榔头把煮好的树皮捣得很碎,做成纸浆。得到原浆后,便能在水槽里进行抄纸的工序了;再经过加工,就成了我们包茶叶的饼纸了。

 

  还有一种马三棉纸是普洱茶包装棉纸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来自西双版纳独有的植物——马三所制而成。将马三的外皮剥掉,取下中间白色的那一层物质,然后放入水中煮2~3个小时,再捣烂并滤出纸浆,晒干后就成为了马三纸。这种马三纸不仅能防异味,还可以防潮湿、防虫蛀,是最适合普洱茶的包装之一。

 

  用来包裹普洱茶的棉纸和马三棉纸,它们的柔韧性都非常好,抗拉力比普通的棉纸更强,既环保,又卫生,防潮、透气、存茶味。

 

  普洱茶本身有吸附性,一不留神就会串味。一饼好茶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简直可惜。而棉纸有着很好的吸异味功能,能够一定限度地将异味隔绝在外,保持茶饼内部的清洁。换言之,您要有藏茶的爱好,那么就更依赖这层棉纸的包装了,在保存得当的情况下,即使收藏五十年也没有问题的。

 

  除了这层棉纸包装,普洱茶在古代,还多了一层“硬件”外衣作为运输途中保护它的盔甲——笋壳,可以说是普洱茶的最佳搭档。

 

  笋壳是竹笋的箨(tuò)片,比较硬实,是天然的原生材料,用来包裹普洱茶,既不会发生化学渗透,又能使茶叶免受外界污染破坏,为普洱茶营造了良好的微环境,促进后期转化。

 

  除了毛竹,还有云南甜龙竹、香竹、黄竹等都可用于制作笋壳。被笋壳长时间包裹的茶叶,在冲泡时还可能散发出淡淡的竹香。如果朋友品过这样的老茶,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如果您对普洱茶的包装感兴趣,搜集一些资料图片来看,就会发现笋壳一般是将七个普洱饼茶叠成一摞,用笋壳包裹之后,外边再用六道竹条箍紧。笋壳包装的优势是,形成一个有较为稳定温度、光度、气密性的空间,就如同普洱茶发酵的温床,“普洱茶的最佳搭档”之称由此而来。棉纸加笋壳储存状态下的普洱茶,各位茶友若能找到,不妨一试,茶汤散发出淡淡的竹韵来,口感真的会更好。

 

  普洱茶的学问远不止小编此文讲的这些,喝普洱茶其实更多的是在喝“文化”。并且在一个个未知的探究中渐渐喜欢上它。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受潮怎么办

  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是后发酵的必要条件。当遭遇了高温多雨的天气后,万一保存不当,让普洱茶受潮怎么办呢?全面为您解答。

 

  因为广东的湿热天气,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普洱茶好的储存地。普洱茶(生茶)是一种后发酵茶,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是后发酵的必要条件。有人说普洱茶在广州放置一年相当于在云南陈化三年的效果。

 

  普洱茶受潮怎么办?当遭遇了高温多雨的天气后,普洱茶收藏爱好者应特别注意观察藏品的变化,要及时增加藏茶室环境的通风透光,尤其是要加速空气的流通(可以用电风扇来帮助空气的流通).尽量降低室内的温度。

 

  对于已经发生受潮霉变的茶,进行分类,设法进行晒、焙干等干燥处理,处理后的藏品,应转移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下分开来储藏。普洱茶是神秘的"生物食品",按理说微生物的繁育的结果对于在发酵的茶品来说不见的就都是毁灭性的破坏,有些可能却有利于茶品的。在有些普洱茶专着里有介绍,微霜状的"白霉",在普洱茶里有"贵族之霉"的美誉,经干燥退霜处理一段时间后,茶品滋味醇和、甘滑度明显增强。黄色的"金花霉"数量多少,历史上曾作为"老青茶"品质鉴定的重要指标。但黑色的霉变对茶品却有不利的影响,常有"麻,挂喉,叮喉"感,使人不悦。其中的奥秘,只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了。

 

普洱茶的“大师”,他们靠什么来断茶?

普洱茶的“大师”,他们靠什么来断茶?

很多茶友在喝茶时都能遇到普洱茶的“大师”,看他厉害得可以喝出年份、产地、存储,甚至“神”到让这个茶品出自哪个山头都不会差别太远,让茶友们敬佩不已,喝的时候一个劲的点头,茶毕大家都会思考大师们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很简单,普洱茶喝的多了这些就是一个喝茶经验的分享,喝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那种感觉,但是也并非没有诀窍可言,喝懂普洱生熟也略有不同。

生茶

先说生茶,看到一个完整的包装的话,观察包装,大厂还是小厂还是私人珍藏产品,其次打开饼闻干茶香,有无杂味,陈味,霉味,了解存储的环境,接着观察条索外观,有很多地方的茶是有个性的,如勐库大户赛的茶外观油黑,条索肥壮舒展,勐海班章或者勐海很多古树茶白毫显露,芽叶肥壮等,倚邦,景迈古树茶条索细。

接着撬茶注水冲泡,试茶建议采用盖碗,投茶量掌握好,水温要够,再就是要稍微重泡,重泡不代表苦闷很久,但是掌握必要的出水时间即可,如每次一分钟出汤等,出汤后闻干茶香,有无异味,杂味,烟味等。

再就是观察汤色,是否干净,明亮,还是过于浑浊,悬浮物多等。接着就可以喝了,喝的时候茶汤入口用心体验,感觉是口腔的什么部位反应强烈,按照个人的经验判断,一般的感觉就是树龄越小的茶树舌尖的反应稍微猛烈些,如一般的台地茶,苦涩不化,生津部位始终集中于舌的前段打圈子,无法向后带来更舒畅的感觉等,再就是感觉的持久性,苦涩难熬但是生津回甘只就那么一刹那,让人感觉很不爽,喝了就过了。

而古树茶的感觉则更多的综合特征于向下,一般的制程稳定的古树茶大致的感觉是茶汤入口也有苦涩,但是苦涩过后舌底,舌根部位集中生津留口水,细心体验者感觉更佳,重泡两杯下去,感觉喉咙是有凉凉的貌似回甘生津的感觉,就是一般大师们说的“喉韵”,韵本来是文学术语,通俗的讲就是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你在口腔中能感受到带着自然山野气韵的凉凉的从喉咙下去,沉下去,越持久越好,越深沉越好。

我们在判别古树(乔木)还是台地大多是借助喉韵以及茶汤在口腔的表现力来分辨的,当然古树新茶有时候表现力也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正常摆放一年后完美的古树茶都能有那种三杯下口,苦涩刹那而化开,接着满口生津,甘韵深沉持久的表现。

但是即便是古树因产区不同品饮中也要区别对待,如勐海古树和古六大茶山的古树茶表现力是不尽相同的,勐海古树如班章,茶味很重喝进去非常厚实,香气很好,但是刺激性也稍强,所以生津回甘的速度也是很快的(通常说外功很强)。

而六山古树如倚邦,易武,茶汤柔和,很难体验到不舒服的苦涩,但是绵绵的软软的带有蜜香甘韵的茶汤入口后,较勐海古树而言猛烈的生津回甘是需要点时间的,但是带给你的感觉又是那么的舒服久久而不能散去(通常说内功很强)。

熟茶

熟茶的品饮是稍简单的,普洱生茶的制作体现在选料用料上,但是熟茶的制作却体现在发酵工艺和拼配工艺上,这个从大益的产品中已经证明。

个人觉得普洱熟茶的品饮简单的可以用三个词概况:干净,纯正,适口,干净是指茶汤红浓明亮,干茶无非茶的物质,茶汤沉淀物少等。

纯正是指香气有舒服的陈香,无杂味,茶汤入口甜而顺滑,不苦不涩不燥。适口就是喝了口不干,舌不燥,喉不锁,不酸,不麻,不腥,不怪!喝了还想再来一杯。熟茶品饮最后的工作是查看叶底,叶底的活性是很关键的,所以,喝熟茶记得看叶底!

80后学茶札记:普洱茶的回甘与甘甜的喉韵有什么不同?

80后学茶札记:普洱茶的回甘与甘甜的喉韵有什么不同?

图为:2006南茗佳人古树茶“如故”

这期跟各位聊聊喉韵的体验,如果从宏观的角度聊“韵”这个概念,那就不止喉韵这一个了,比如大家听得最多的“山野韵”,但是这期暂时不涉及诸如山野韵这一类的指标,因为这种指标非常的不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能体会到山野韵的喝茶人,说明已经有了长时间和大量样本的喝茶积累,所以类似山野韵这种指标初学者是根本无法感知的;对于初学者而言喉韵的体验就相对容易的多,其实喉韵的体验也有很多,比如甘甜的喉韵或者清凉的喉韵、又或者茶汤下喉后是带来阻滞感还是顺滑感等等。

80后学茶札记:普洱茶的回甘与甘甜的喉韵有什么不同?

图为:2006南茗佳人古树茶“如故”

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聊聊这些喉韵感知的方法,首先说说甘甜喉韵,这个其实是最容易感知的,毕竟甘甜是不会有人抗拒的,而且茶汤在入口后,一旦苦涩化开第一个便能感知到的指标便是甘甜,那么甘甜的喉韵与回甘有什么不同吗?直截了当的说甘甜喉韵就是回甘的延续和深入,这个怎么理解呢?首先不同的茶回甘来的快与慢是不同的,其次是回甘的持续力不同,最后是回甘的位置不同,这三个不同便造就了每个茶之间甘甜喉韵的不同,甘甜喉韵的形成与回甘的持续力和回甘位置息息相关,这个很好理解,如果回甘没有持续力,苦涩化开后嘴巴里刚感受到一点甘甜,瞬间就消失感觉寸草不生一样,这是不可能形成甘甜韵的,还有回甘的位置对甘甜喉韵形成的影响,有些茶甘甜仅仅局限于口腔之内,而无法深入到舌根甚至更深,那么也是无法形成甘甜喉韵的。

80后学茶札记:普洱茶的回甘与甘甜的喉韵有什么不同?

图为:2006南茗佳人古树茶“如故”

下面我们通过两款茶的对比来实际感受一下,由于之前我们聊过持续性与非持续性指标的区别,而这里所讲的喉韵是一种持续性指标,对于这种指标的判断一定要用到前后冲泡比较法才能更加准确的判断,那么碍于时间今天就不进行冲泡了;两款用来做对比的茶是易武的丁家寨与革登的直蚌村,这两个寨子在喉韵上有非常大的区别,易武新茶阶段汤柔水甜,造就了非常绵长的喉韵,且集中体现在喉头与舌根;而革登其迅猛且有力的回甘造就了非常深的喉韵,深到舌头几乎感觉不到,因为喉韵基本都到了喉咙的深处,这就是由于回甘的迅猛程度与位置不同,造就的不同的喉韵体验。

80后学茶札记:普洱茶的回甘与甘甜的喉韵有什么不同?

图为:2006南茗佳人古树茶“如故”

下面说说清凉喉韵,这个喉韵的感知也需要一些品饮基础才行,在我们大量的制茶与喝茶经验里得出的结论是,清凉喉韵与茶树生长的周边环境息息相关,这个喉韵其实是茶树良好生态的一种体现,其实也可以归进山野韵一类。最后聊聊茶汤下喉的阻滞感与顺滑感,这一对指标其实很容易便能感知,茶汤下喉之后吞咽唾液最为明显,当然不是说所有带有阻滞感的茶就一定不是好茶,比如新茶阶段的涩底茶,那么它的喉咙阻滞感一定会很强,但只要能化的开就行,顺滑感大都出现在中期茶、老茶还有熟茶上。

80后学茶札记:普洱茶的回甘与甘甜的喉韵有什么不同?

图为:2006南茗佳人古树茶“如故”

如果一款茶同时具备甘甜喉韵、清凉喉韵和喉部顺滑感,那么它至少是一款还不错的茶,至于是不是顶级还不好说,因为还有很多指标需要考虑,以后会慢慢与大家谈到这些指标,下期再见。

本文来自微信/捌零后学茶人,经作者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