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为什么是357g?

普洱茶为什么是357g?

2019-03-27 访问量: 36 茶礼仪网

普洱茶为什么是357g?

(图可以图库)

市面上的紧压普洱茶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大饼的、小饼的、沱形的、南瓜形的、砖形的等等。

不过要说到最常见、最经典,也是大家在提到“一饼普洱茶”的时候,默认的重量就是357g。357这个数字已经深入人心,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普洱茶要做成357g呢?

云南普洱茶是云南一大特色产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357克是相对于饼茶来说的,常见大小的一饼普洱茶大多都是357g,而沱茶、砖茶等其他形状的普洱茶一般就不是这个重量了,小饼茶也不是。

从历史来说,普洱茶饼,也有称七子饼,每饼重357g,其历史渊源要从很早以前说起: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

古代圆茶,即所谓七子饼,每圆重7两,七圆为一筒。当时16两为一斤,7两折合成当时的0.4375斤:

一筒=7圆×0.4375斤/圆≈3.06斤

一引=32筒×3.06斤/筒≈100斤

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与现在一样,以500g为一斤:

一筒=7片×357克/片≈2.5公斤

一篮=12筒×2.499公斤/筒≈30公斤

这样一来,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销售和管理。

所以,普洱茶饼的357克重量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试从易经的角度解一下,首先357都是阳数(阳数为1.3.5.7.9,阴数为2.4.6.8.10),阳为日,为火,变动不拘;阴为月,为水,凝静,水平。

阳数之和为25(1+3+5+7+9),为太阳律的运行规律,而阴为月,阴数之和30(2+4+6+8+10),这也是每个月30天的暗藏玄机,月就是这么来的,易经包含的天文历法,中国传统文华多么伟大啊!

可见,普洱茶饼中的重量357g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相关常识之十轻发酵茶

  一天一点普洱:正本溯源·杨中跃论茶。

 

  普洱茶重要名词阐释:轻发酵茶。

 

  茶叶发酵指微生物对茶叶的分解作用,它可以促成茶叶内含物的分解,让茶汤变红,苦涩降低。茶叶在有适合的温度、水湿、氧气等条件下微生物开始作用,茶叶开始发酵,茶叶的内部物质开始分解。

  发酵的程度可以人为的加以控制。渥堆熟茶属于重度发酵茶,发酵度达到6~8成。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只有1~4成。轻度发酵后的茶叶,外型较完整,汤红,苦涩降低,保留较多茶的活性,极容易误认为老生茶。

 

  现在市面上的做假老茶一是用渥堆熟茶,这个很容易鉴别。二是用轻度发酵茶。人为的茶叶轻度发酵主要有两个方法:

  一是人为加水发酵,近似渥堆熟茶发酵,但只发酵到二、三成就中止发酵。这种方法发酵的茶叶,汤变红,苦涩降低,开头几年有发酵味,干茶和叶底的色泽一致,但是用手捏叶底是软烂的;

 

  二是将毛茶散放在有一定湿度的地面,茶吸地面湿气发生轻发酵。这种轻发酵的时间会长一些,要1~2年。这种轻发酵的茶汤变红,苦涩降低,头几年会有仓味(霉味),几年后很像老生茶,干茶条索色泽与老生茶基本一样,但叶底会夹有一些黑色的叶或梗,这些黑色的叶、梗用手捏是硬的。市场上的假中茶的老生茶多属于这种。市场上的这种老生茶有一部分不是人为做的,是自然形成的。例如茶农和茶厂没有及时卖掉的晒青毛茶,堆放在湿度大的地方,几年后发生了轻发酵,拿来压成饼,就很像老生茶。如果拿来压饼的人,把茶饼的年份标注为这批茶生产的时间,那当然不是做假。但是如果把放了二三年的茶,压饼后故意包上10~30年前的中茶包装纸,当做10~30年的老生茶卖,那应该是作假了吧。

普洱茶食用:五香茶叶蛋


五香茶叶蛋
  将鸡蛋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浸没煮5分钟,捞出稍磕破蛋壳;吧茶叶、八角、桂皮、生姜、葱等用纱布包好;把鸡蛋放入原锅中加入酱油、精盐、白糖、酒及纱布包调料,烧至入味;冷却后,剥去鸡蛋外壳,切片装盘浇上卤汁即成。

泡普洱茶的出汤方式有讲究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茶,不同的泡法;茶叶出汤也一样哦,不同泡茶的出汤方法也会影响到茶品质的哦!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泡普洱茶的出汤方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仅供参考。

  泡普洱茶的出汤方式也是会影响到茶品质的,但相对于注水方式来说,出汤方式的影响要小得多,在冲泡过程中也属于微调作用。

  缓慢的出汤主要对前期浸泡相对静态的茶水溶合度差的茶汤有融合调节作用,越缓慢均匀的出汤令茶汤在出汤时候的溶合越有层次,且相对融合温度越低,其汤感也越软。而越快速的出汤则令茶汤的融合度越好,香气越高。

  各泡之间的间隔时间在以人为主的品茶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其意义很重大,尤其关系到几个很重要的问题

  1、每一泡茶注水时茶底的温度,茶底的温度除了跟注水后整个容器中的茶水综合温度相关,过冷的茶底令茶汤的溶出温度下降,导致香气变低。

  2、注水时茶底和水之间的温差,茶底过冷而水温过高导致温差过大,令茶叶中的溶出物的溶出温度间距加大,各类物质的溶出速度不能够平均化,溶出物质的比例协调性下降,从而导致茶汤中滋味和香气的比例发生变化,而这部份变化和茶本身以及注水的方式密切相关。

  3、存留的茶汤在茶底降温后将会被挤出,上一泡出汤后,由于叶底依旧处于湿润状态,所以溶出依旧在继续,且随着温度的下降,茶叶收缩又会令溶出后的茶汤再次挤出,过份间隔会令这部分高浓度茶汤冷却后融入下一次注入的水中,从而增加了茶的苦涩味,对下一泡的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

  出汤后残留的茶汤:出汤后残留的茶汤令下一次浸泡的时候整体温度降低,导致香气的程度下降,苦涩味较相同浓度的茶汤有所减低,汤感的粘稠度和厚度则会有所提升,并且令相邻两泡之间的感觉更加接近,令茶口感更加稳定。出汤后残留茶汤的做法被称为“留根法”常常被用来泡制那些有异杂味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