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老茶讲堂: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星茶,21世纪承前启后之作

普洱老茶讲堂: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星茶,21世纪承前启后之作

2019-03-27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普洱老茶讲堂: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星茶,21世纪承前启后之作

编辑按语:本文来源普洱藏家,“普洱藏家”创始人鲁文锋,为国家高级评茶师、“普洱教父”白水清嫡传弟子、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湖北分会会长,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收藏了清末向质卿、百年极品宋聘、福元昌茶王、1952年红印、88青饼、92方砖等珍品老茶。欢迎关注公号:普洱藏家,与鲁文锋先生一对一交流普洱茶知识!

谈到2000~2004年间勐海茶厂生产的普洱茶,很多人都会想到白菜系列、孔雀系列。实际上,还有一款茶是勐海茶厂明星茶中绕不开的话题,它就是2003年金大益青饼。

一、金大益与勐海茶厂改制背景

2003年金大益青饼究竟有什么来历?首先我们要了解国营勐海茶厂的“来料加工”模式。2000年左右,勐海茶厂陷入了一定经济危机,产品严重滞销,困难时甚至连员工的薪水都用茶来支付。

当时,阮殿蓉任勐海茶厂厂长,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开放了“来料加工”的模式,茶商可以将收集的茶料送到勐海茶厂进行代加工。

也就在这段时间内,国营勐海茶厂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来料加工订制茶品,如白菜系列、孔雀系列、早春乔木系列、金大益、银大益等。

普洱老茶讲堂: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星茶,21世纪承前启后之作

其中,金大益是台湾飞台公司,于2003年向国营勐海茶厂订制的大益5号青饼。由于整体包装呈金色,被市场通称为“金大益”。

二、金大益与银大益的区别

除了金大益外,飞台公司还订制了两批银大益青饼,二者合称“金银大益”,成为国营勐海茶厂的两款明星姐妹茶!首先,二者的配方稍有区别。据说金大益拼配了20~30%的班章料,银大益则拼入了10%~15%的班章料。

普洱老茶讲堂: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星茶,21世纪承前启后之作

其次,二者的产量不同。2003年金大益只生产了一批,产量较少,大件装84片,据说勐海茶厂只生产了300件;银大益则生产了301、302两个批次,产量相对较大。

普洱老茶讲堂: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星茶,21世纪承前启后之作

这就导致后期金银大益的市场流通度有如天上地下之差。据传2009年末,业界一些商家担心客户只买金大益,不要银大益,所以将金大益和银大益捆绑销售。

2018年11月,香港仕宏《足吾所好》古董级普洱及佳茗专场拍卖会上,Lot201的“2003年金大益青饼(301批次)”更是以139万港元的落槌价成交。

普洱老茶讲堂: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星茶,21世纪承前启后之作

而在如今的交易市场上,想要购买整件银大益的话,还有部分商家愿意出货。但金大益确实是有价无市、片茶难求了。

三、2003年金大益青饼

2003年金大益青饼采用传统大益茶版面,整体印刷呈金色,中间是比较显眼的“大益”商标,正下方有红色的勐海茶厂公章印。

普洱老茶讲堂: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星茶,21世纪承前启后之作

金大益的配茶属于4-6级的中等茶菁,茶芽略少,历经15年转化,芽头已转为金黄色,饼面泛栗红油光。因干仓存储的缘故,饼面干净、条索立体。

早年大益茶饼普遍压得比较紧实,经多年陈化,边缘已略显蓬松。闻干茶香气较为淡雅,是典型的勐海味松烟香,如今已经成为高端茶必备指标之一。

普洱老茶讲堂: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星茶,21世纪承前启后之作

热水注下,升华上来的是极具霸气的扩张感,夹带着已然成熟的茶韵。茶汤霸气一如预期,回甘渐渐渗透在口腔之中,带有一定的涩感,令人感到张力十足、茶质饱满。

普洱老茶讲堂:2003年金大益,国营勐海茶厂明星茶,21世纪承前启后之作

总而言之,2003年金大益是大益茶中的上品。它不仅承接了90年代国营勐海茶厂的经典风范,还开启了大益茶的“金”字辈时代,可谓承前启后之代表作,未来将具备更多潜力!

参考资料:梁俊智.大益普洱茶大事典:1994-2007[M].台北:五行图书,2007。原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此声明:本图文系“普洱藏家”投稿,授权发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图文版权归“普洱藏家”所有,与无关。

更多普洱茶老茶知识分享,请点击下文阅读

普洱老茶讲堂:2003福今班章六星孔雀

普洱老茶盘点:一篇文章带你玩转茶史上最贵的老茶

普洱老茶讲堂︱业界公认的90年代“十大标杆茶”,一篇文章带你认全!

普洱老茶讲堂|7572专辑:勐海熟茶标杆,普洱新时代的开创者

有用+10
分享

昆明应该如何存放普洱茶

  昆明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存茶地区,一般拿来存放普洱茶都是不错的,但是存放普洱茶要从多方面考虑,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昆明如何正确存放普洱茶吧。

 

  一般人们存放普洱茶,首先要注意的是远离异味的物品,其次就是避免阳光直射,但是须不知,存放空间的温度和湿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编根据一位茶友的叙述,他在昆明存放茶叶的房间是在四楼的二层(复式房),实木地板,早晨的阳光可以斜射到房间内但不会直射到茶叶,上午十点以后阳光就不再照射房间,根据统计,在堆放茶叶的地方,雨季(五月上旬~十月上旬)的平均温/湿度为:28.5摄氏度/72%,最高温/湿度为:32摄氏度/78%;旱季(十月下旬~四月下旬)的平均温/湿度为:20摄氏度/48%,最低温/湿度为:10摄氏度/39%。可见,一年之中雨季和旱季的温度、湿度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总的来说,就是雨季时的温度、湿度对普洱茶的醇化最有利,旱季时温度、湿度虽然在正常范围以内但显得低了一些。

 

  根据以上的规律,小编为大家分享以下几点建议:

 

  1、昆明雨季时每天都开窗通风,特别是没下雨的时候或出太阳的时候,这样既利用了自然的湿度又保证了空气的流通。

 

  2、在昆明雨季即将结束前一个星期左右,就不再开窗通风,尽量保持房间的湿度,而通风是靠每隔2~3天打开房间外通往平台的过道门来解决。

 

  3、昆明旱季时在房间内摆放一个给孩子小时候洗澡的大盆,盆里装很浅的水方便每天更换。日常空气流通是采用前述2、所说的办法,然后大概半个月房间开窗透气一次。

 

  总结,在昆明这个地区存放普洱茶,湿度是温度是关键,根据自然规律和存放地点因地制宜,蕴藏的茶叶价值也会更高。

普洱茶“独领风骚”的市场局面不可动摇

  普洱茶仍让人充满悬念和关切。未来的普洱茶将会如何呢?虽然普洱茶还是普洱茶,而关心普洱茶的人们的心境却是五味杂陈的。

  目前从全国普洱茶市场情况看,市场的春天仍未到来,仍是处于战国时代,各家茶企茶行各吹各调,各有主打茶品,不同商家的普洱茶各有不同,且售价却随业务人员的销售技巧而有高有低,仍有五花八门的仿老茶、“名山古树茶”和红茶、绿茶、乌龙“普洱茶”出售,仍在不断制造消费者的困惑。

  我是从小就爱喝茶,且从不排斥任何一种茶。虽说更爱普洱茶并非因我是云南人。事实上,大部分云南人爱喝的还是绿茶和铁观音。茶是能饮的艺术品,要经过有感悟的宽广品鉴阶段后才能深入。没喝过好的普洱尤其是陈年普洱就无法比较茶与茶之间的高低,就如同人人都是人,但人与人是不同的。

  也正因深感茶世界之广阔深邃,希望能深入探讨,结合我多年对茶文化的研究,便在2004年,在与中国各地的茶作比较研究后,写作出版了《中国普洱茶》一书,之后又于2006年与张明春共同出版了《中华普洱茶文化百科》,2007年又与其他专家一道主编了《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目的是想把研究普洱茶的成果分享出来。但越是研究,越觉得普洱茶的科学文化内涵深无止境,除须认识其基本科学原理外,还得从诸如哲学、民族文化、历史人类学等社会科学方面去加以深入研究,感到只有将普洱茶放到特定云南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中去研究,才能找到普洱茶的文化根本,才能让普洱茶从自然的历史中走出并展示其真实性;只有在不断提升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的价值,也才能全面提升普洱茶的文化,如此,才能帮助大家提高对普洱茶价值体系的认识。故从2008年至2010年又分别与张明春、华林等其他作者写了《爱随茶香》、《古茶乡韵》等书,并与张明春携手完成了经重新修订后于2011年再版的《中华普洱茶文化百科》。

  我认为,对茶的感悟不在于品饮多少茶,而在于品饮到真正好的茶;在于对茶的理解不仅在感性上,而是对其有着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对茶文化的精神有着充分的了解。普洱是分享的世界,若不藉由与他人分享,便无法相互有所学习与认知。在写新的《中华普洱茶文化百科》前言时,我写到:“四年来,作为作者,我们的生活也许有改变,也许还是一杯浓茶品人生,清静和谐人世间。但探中华茶之道,扬普洱茶之光始终不敢懈怠。边喝普洱茶、边写书的生活很好,喝下的是一种心境,记录的却是无尽的深思。”

  每看到普洱茶因市场及认识的各种乱象而蒙受不白之冤,越感有责任把自已的研究心得分享出来,让茶友们面对普洱茶时,都可以有所认识的依据。当然,我并不想把这些研究成果,作为普洱茶理论的一个定点,只是不断抛砖引玉,希望在更多的探索中,形成对普洱茶价值标准的共识。

  现仍有很多人认为“越陈越香”是不讲科学,且危害到多年来各地囤积了大量的普洱茶,从而引发市场危机。而始作俑者便是台湾的邓时海教授。我与邓教授曾多次共探普洱茶,他通过道家思想和养生理论来研究普洱茶,对“越陈越香”和 “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提出一种普洱茶的价值观点认同。因有了这个认同,也才有了人们对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的特点及优点的认识。

  普洱茶易储存性和“越陈越香”并非罪过,而是天生的特点和优点。谈“越陈越香”,也非是让消费者只讲陈、只讲藏,而应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普洱茶因时间产生的后续发酵变化之价值,从而让大家喝到更好的普洱茶。从历史和现实看,普洱茶是有生命的,是永续的茶文化,其哲学是真正的“先苦后甘”、“先付出后享受”如茶人生,讲求的是滋味、是内涵、是醇厚,而不是速成与快销快饮,只有在经得起时间和毅力的考验中,其优点越才能显现,而这些都必须在用料、制法及许多主客观条件和存放环境皆好的配合下,才能让人享受用心与付出的回报。凡追求市场的急功近利是做不好普洱茶的,且也得不会到到好报的。

清朝时期的普洱茶膏

清朝时期的普洱茶膏!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这已成为不解的谜。

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