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老茶”普洱茶最高品质的代表,凭什么?

“老茶”普洱茶最高品质的代表,凭什么?

2019-03-27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老茶”普洱茶最高品质的代表,凭什么?

普洱茶有一个特殊现象,市场习惯将生产年代稍远并留存下来的普洱茶称为“老茶”。其中以“号级茶”“印级茶”为代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这些茶没有采用“陈茶”的称谓,而是冠以“老茶”头衔,不仅仅是将普洱茶保质期无限延长,更有赋予更高品质的含义。实质上,“老茶”已成为最高品质或品茶最高境界的同义词。

“老茶”概念的出现,其实与普洱茶“后发酵”有关。因为普洱茶的后发酵具备茶叶贮藏化学中的“后熟作用”功能,存在越陈越香的特性。“老”代表了更成熟,自然形成了普洱茶最高品质的代表。本文尝试在感官审评的基础上,通过对“老茶”一些特定的理化指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中,找到“老茶”生物学特征的几个关键点。

制备方法:将十克的“老茶”(干茶)用沸水冲泡后,将第四泡与第五泡茶汤合并,倒入圆形玻璃公道杯中。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给予评价

茶汤的颜色:呈现宝石红的色值

宝石红颜色可具体细分为红颜、明亮、浓重(深红)。这是初步感官评价。同时,还需要两个辅助条件:一是在自然光线与射灯条件下,采用平视的方法,呈现通透、明亮的特质;二是在俯视的条件下,会看到杯底的折射点(金色黄点)。通过化学分析发现:

①茶黄素:占固形物质的1%~2%,它是“老茶”的茶汤显现“明亮”的主要物质;

②茶红素:则是“老茶”呈现“红颜”的主导物质,占固形物质10%~15%,是“老茶”中的主体色素,是唯有“老茶”才有的,是“老茶”中非常珍贵的发酵产物。这种茶红素,准确地讲是茶红素基团,来自一类复杂的异质酚性色素物质,是复杂的红褐色酚性化合物。因此它内含有儿茶素氧化产物与多糖、蛋白质、核酸和原花青素等非酶促反应的产物,也有茶多酚酶促氧化聚合、缩合反应产物。

“老茶”普洱茶最高品质的代表,凭什么?

(附图:茶红素基团的化学结构,来源普洱杂志)

③茶褐素:占固形物质的4%~9%的,是“老茶”呈现深红、浓重的主要物质。当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交隔一起,在比例适中的前提下,共同构架出普洱茶独有的“宝石红”颜色。这种“宝石红”是后发酵过程自然产生的,更准确地讲是“老茶”的独有色素体系也是“老茶”的标志性物质。

香气:淡淡的沉香与木香

普洱茶生茶中有樟香、兰香、蜜糖香、荷叶香等等,熟茶有枣香、焦糖香等。其香气物质达到上百种。但在后发酵长达三十年以上,其香气物质因为自然挥发而减少。到了“老茶”阶段只剩下二三十种香气物质,其中是以芳樟醇类的物质来源为主,沉香是芳樟醇中沉香醇的香气表达,有弱弱的药香气味。

而木香是后发酵过程中芳樟醇与酵母产生交联之后的芳香类物质。至于很多“老茶”中存在的“人参香”则是借鉴中国古代(主要是明清两朝)用茶叶保护“人参”不霉变方法的反向使用结果(请参阅笔者发表的《普洱茶中的”人参香“是怎么来的?》2016年11月刊)。

“老茶”的芳香类物质研究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大叶种茶叶组织细胞孔隙较大,对外来气味有很强的吸附性,故不同的存茶方法,不同的外来气味都可能侵入茶叶中来,市场上流传的很多的“老茶”香气之说,很多的香气类型,不是来自普洱茶自身,而是外来香气的侵入。

普洱茶的芳香类物质只有一个路径:微生物作用于普洱茶产生大量的酶,酶是普洱茶发酵过程的“催化剂”,将大量酚类物质进行降解与转化,其转化的物质中就含有少量的醇类物质,醇类物质又将茶叶中极少含量的脂类进行转化,形成由脂类物质催化成的各种芳香类物质。

它们的含量很低,几乎是万分之一二的水平,其香气呈现极弱的状态,是新茶的百分之一二的水平。而这些物质几乎都来自于茶叶中的芳樟醇,故有淡淡的沉香醇和木香的气味,是“老茶”主要的香气主体。

“老茶”普洱茶最高品质的代表,凭什么?

味:厚滑,无味之味

普洱茶在长期后发酵过程中,茶多酚由最初的25%~32%下降至5%~9%之间,其茶叶中大量的脂溶性物质转化为水溶性物(天然植物生物转化),衍生出很多小分子化合物,形成“老茶”水溶性物质高于新茶的特点。正因为水溶性物质多,茶汤“稠密度”自然较高,给人“厚重”的感觉。

同时,茶汤中的绝大部分物质为小分子(发酵的产物),与水很容易交融一起,形成“汁”的概念,给人一种入口“顺滑”的印象。故民间便有“厚重、顺滑”之说。除“厚重、顺滑”之外,“老茶”还有“无味之味”之说。

这种说辞最早来自清朝乾隆年间,是乾隆在浙江品尝龙井茶时给的评价,大致意思是:初饮龙井茶,感素然无味,再饮细品,方觉甘香淡然。便感慨,无味之味,乃上上之味。现在,龙井茶已没有这种说法,它已改换门庭,有了新的服务对象——“老茶”。其实,用“无味之味”形容“老茶”是对的,因为“老茶”在长时间存放后,不应当是香气,很足,滋味很“硬”的(如新茶的浓烈),应是甘香淡雅的同时,这种“淡”,又不是“白开水”无味的感觉,而是少有的、甚至找不到准确语言描述的个体感受。只能采用近似夸张的艺术化的词语概括,目的是要表述“上上之味”的意思。显然,这种说辞极具感情化的色彩。

“老茶”普洱茶最高品质的代表,凭什么?

叶底的形:特殊的蝉翼状

“老茶”的叶底呈深褐色,其表面经沸水浸泡之后,泛出一丝油亮。但仅凭这一点是很难辨别的。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将叶片展开,对着光线充足的方向(如有射灯更好)观察,会发现叶片内部清晰的叶脉组织。

因为“老茶”是用大叶种茶为原料,在长时间发酵之后,叶片中的海绵体已成膏化现象,唯有叶脉是纤维组织,经得起时间的“摧残”,受毁较少,基本组织得以保存。这就使“老茶”在冲泡二十次之后,其叶脉组织之间的膏体部分(海绵体)逐渐被水溶出,变成茶汁。

叶片变得半透明,能清晰看到叶片的纤维组织,如秋蝉的翅膀,呈半透明状。这是普洱“老茶”中独有的现象,也是识别“老茶”关键点之一。(

有用+10
分享

古董级云南普洱茶如何鉴别

 

  普洱是中国众名名茶之一,受到很多人喜爱与好评,然而普洱在很早以前就做为贡茶上贡给皇帝或官员享用。最近几天普洱又在茶市掀起了“浪潮”,有人说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越有价值,因此就有“可入口古董”之说,那古董级云南普洱茶如何鉴别其真伪呢?普洱茶爱好者开始收藏普洱,许多到云南旅游朋友必购普洱回来做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长辈等,或是茶友他们都开始收藏普洱,以便之后的升值。但茶市上的普洱茶有很多种,有生茶与熟茶之分,有散茶与紧茶之说,有野生乔木与灌木之别,更有普洱等级的划分,那云南普洱茶如何鉴别它们的真假、好坏,是野生乔木还是灌木呢?

 

  如果要对普洱茶的真伪、好坏、新陈、香味、时序、品性等有较高的认识,就必须培养对普洱茶的情感和热爱。下面来看看古董级云南普洱茶如何鉴别的两种方法:

 

  一、产地决定品质

 

  普洱茶以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即澜沧江中下游地段生长的乔木大叶茶为主,特别以勐海、镇远、景迈、易武、景东、景谷、布郎山等地的茶为优。

 

  二、细辨色香味形:进一步考察茶叶的质地,则须通过色泽、香气、味道、形态等来掌握,此时要用眼、鼻、手同时进行鉴别。

 

  1、生熟之辨:将采来的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成型加以干燥,叫青饼。经过渥堆发酵制作出来的为熟茶。可从香气、汤色、叶底来辨生熟。生茶汤色是栗红色,而熟茶为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干仓的生茶叶底呈现栗色至深栗色,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鲜活感。熟茶的叶底多半是暗栗色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

 

  2、干仓湿仓之辨:干仓茶的条索结实,颜色鲜润,油面光泽,充分表现了茶叶的活力感。而湿仓的条索松脱,颜色暗淡,粗糙且茶叶表面留有绿霉或灰霉。干仓茶的汤色、叶底呈栗红色,而湿仓茶的汤色和叶底呈暗红色和黑色。

 

  3、香气之辨:普洱茶有荷香、兰香、樟香和清香四大类。尤其兰香和樟香必须是云南旧茶园乔木茶树与樟树混生才具有。至于矮化灌木的新茶园就只有荷香和清香了。

 

  4、味道之辨:上好的茶经冲泡甘甜爽净,越泡越甜。稍次的茶则有苦涩的味道,更次者则有酸水的味道。大多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的最极品。

 

  5、喉润之辨:好的普洱茶入口喉头得以滋润,立即解除干涸之感。资深的品茗高手,极重视喉润特色。有些陈年普洱在储存过程中过于密封,开封后马上冲泡,会有燥的感觉。把它装在较大的容器中回存一段时间,燥感自然消失。

 

  对于古董级云南普洱茶如何鉴别就讲解到这,希望大家在购买茶之前要对普洱有一定的认知;如果是想品尝此茶或是从此把普洱做为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料,就得培养对此茶的情感与热情。普洱茶之所以再次爆红是因为普洱有其独特的保键功效。同时小编提醒各位在喝此茶一定要注意其量、浓度、时间等,要养成一个每天饮适量茶叶的习惯。

普洱茶膏具备的功效

普洱茶膏具备的功效!普洱茶膏所具备的功效是比较多的,正因如此,而受到消费者们的青眯,下面小编将详细的为您介绍功效。

1、普洱茶膏中所含的生物碱主要是嘌呤碱类,较多的是甲基嘌呤衍生物。嘌呤碱类衍生物的结构特点是都有共同的嘌呤环结构,即由一个嘧啶环和一个咪唑环稠合而成。普洱茶膏的生物碱主要由咖啡碱(CaFFe-ine)、可可碱(Theobromine)、以及少量的茶叶碱(Theophyl-line)、其它还有黄嘌呤、拟黄嘌呤、次黄嘌呤、鸟嘌呤及腺嘌呤等,其中以咖啡碱为主。普洱茶膏的咖啡碱含量是普洱茶的两倍,是绿茶等其它茶类的三至四倍。咖啡碱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碱,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就是对腺嘌呤受体的竞争性拮抗作用。在药理上,具有兴奋神经中枢,消除疲劳,减轻酒精、烟碱、吗啡等物质的毒害,增加肾脏血流量,利尿和强心等作用。咖啡碱还可以升高血压、增加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含量、增强血液中高血压蛋白原酶的活力、提高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利尿和增加胃酸的分泌。研究表明,咖啡碱能够刺激小肠分泌水分和钠,其利尿的功能一是对膀胱刺激作用协助利尿;二是通过肾,促进尿液中水的滤出而实现的。

2、普洱茶膏含有可溶性总糖(即茶多糖)是目前已知的茶叶中最高的。这主要是它所采用的原料本身是粗老茶叶所至。目前研究成果已公认的一个原理:茶多糖含量随原料粗老程度的增加而递增。原料越老,茶多糖含量越高。普洱茶的六级晒青茶的茶多糖是一级茶的两倍。普洱茶膏内含的茶多糖是由多糖、蛋白质、果胶等组成,其多糖的成份有:葡萄糖、阿拉伯糖、核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果糖等。普洱茶膏中的茶多糖最明显的生理功能是降血糖,它不仅能显着降低血糖浓度,还能够对抗肾上腺素和四氧嘧啶所导致的高血糖,因此,普洱茶膏中所含的茶多糖对人体糖代谢的影响与肝素类似。

3、普洱茶膏中所含茶色素是属于水溶性色素,是在普洱茶膏加工过程中由黄酮类化和物和儿茶素氧化聚合的产物。主要由茶黄素、茶褐素、茶红素组成。质量高于普洱茶,更远远高于绿茶等其它茶类。茶黄素是普洱茶膏汤色“亮”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形成茶汤“金圈”的主要物质;茶红素是普洱茶膏汤色“红”的主要成分,由于其分子结构中有两个羧基,因而显酸性。茶色素能够松弛平滑肌痉挛以解除微动脉高压,协调血管内膜分泌,降低剪性应力而活跃微循环,通过调整红细胞压积,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小板黏附性,改善血浆组分以降血黏,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清除自由基以防止脂质过氧化而延缓衰老,因此有很多专家认为茶色素对脑早衰有辅助治疗作用。

4、普洱茶膏中所含的游离氨基酸属于茶氨酸(Theanine),又称谷氨酰乙胺,属酰胺类化合物。它的主要药理学原理是茶氨酸由L系输送系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中,使脑线粒体内神经传达物质多巴胺显着增加,多巴胺是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前驱体,是对传达脑神经细胞兴奋起重要作用的物质,多巴胺缺乏会引发帕金森症、神经衰弱症等。

5、普洱茶膏所含茶叶多酚类(即茶多酚)的含量高于普洱散茶和饼茶。它的四大主体: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花白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等在特殊的厌氧发酵过程中相互制约与转化,而产生特殊的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其中,除酚酸及缩酚酸外,其它三种均具有a-苯基苯并吡喃为主体的结构,都统称为类黄硐物质,其基本碳架为C6-C3-C6。这种类黄硐物质通过食道进入胃和小肠,并由小肠黏膜吸收进入门静脉,在肝脏酶作用下转化为各种代谢物;它能降低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进总脂和胆固醇的排泄,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进而促进胆固醇的流动和转化,减少血清胆固醇以及胆固醇在血管内膜上的沉积;抑制12-脂氧化合酶和环氧合酶,改变花生四烯酸代谢,增加前列腺环素,减少血栓素合成而起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和促纤溶作用;同时,它还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强血管壁和调节血管壁通透性,从而达到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具有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

普洱茶试制:一段不为人所知的历史,揭开昆明茶厂的试验方法!

谈及普洱茶的历史,相信很多朋友都能侃侃而谈。普洱茶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官方旗舰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先生,就为茶友讲讲“普洱茶试制的历史”的专业知识。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历年藏有清末百年宋聘号、1952年红印、88青饼、92方砖等珍品老茶,如今还携手师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辟有《普洱老茶》栏目,整理发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与茶友分享!

▲鲁文锋(右)与师父白水清(左)

一、普洱茶试制过程

1974年秋交会期间,时任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副经理宋文庚(主管业务)与敖其富同志带着由交易会上取回的普洱茶样来昆明茶厂找时任该厂厂长的李希金,问能否加工此茶。

李厂长当即叫吴启英老师去他办公室看茶样,那款茶外形肥壮、色呈黑褐色。

当时厂内库存400吨左右的九至十级青毛茶,无法处理,只能慢慢拼入青砖使用。

要解决厂内累积的低档青毛茶,唯一的方法就是做成普洱茶来消化积压,因此昆明茶厂即答应做成普洱茶,做普洱茶的试验方法如下:

▲发酵普洱茶

1、热发酵:普洱茶外形的黑褐色,吴启英老师当时只想到用蒸气来蒸捂可能使其外形色泽变为黑褐色,于是在宋经理布置后第三天开始提料五吨十级青毛茶粗放切制,放入发酵池内,当晚十点向发酵池内通蒸气两小时后捂九小时。

第二天清早挖开茶叶,摊凉待干后进 行复制(筛、捡)成袋。其外形色泽与样品接近,但香气有“倒熟味”,汤色为橙黄、叶底黄色,这与发酵前后差距不大。

此茶样品速带到秋交会上,卖给香港茶商林先生,他反映茶叶有“火味”,因此采用热发酵只做了这一批。据公司参加交易会的同仁说:林先生在第二年秋交会上会买这种茶。

2、冷发酵:据了解,以前普洱茶因当时交通闭塞,在漫长的长途运输过程中日晒雨淋,慢慢形成缓慢氧化的条件,使茶叶氧化变成普洱茶。

根据这个道理,只有用人工创造再氧化条件(即直接向茶上洒水),渥堆发酵,当时他们称其为“冷发酵”。用此方法在1974年11月份进行试制。

渥堆了3.5吨十级,做小堆试验,整个发酵时间为四十多天,其质量基本上符合普洱茶质量的要求。

▲发酵普洱茶

1975年正式用此方法发酵制作普洱茶,一般发酵堆在7.5至10吨左右,由于堆子大,升温快,但需要翻堆及时,这种处理方式缩短了发酵时间,而且质量又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为纪念云南在1975年用人工速成发酵做成普洱茶,全省普洱茶的代号前 两 位数为“七五”,中间两位 数代表级别,最后一个数字代表厂家。

因各厂开始生产普洱茶有先后,故生产厂家代号分别以“一 、二、三、四、五…”来表示。如“一”代表昆明茶厂,“二”代表勐海茶厂,“三”代表下关茶厂等。

▲昆明茶厂

二、普洱茶加工阶段

为出口需要,增加普洱茶的花色品种:1977年昆明茶厂增加生产了“普洱 茶砖”,重250克,其代号为“7581”、原料为8级20%、9级30%、10级50%。将8级原料为盖面,8级为最好的原料,故将8级突显出所以用“7581”做代号。

1977年生产的茶砖为便装,包装纸袋上印有红色“普洱茶砖”字样及出口单位。

1978年改部分便装为精装,即其内袋为白色鸡皮纸,外包装为印有兰绿色的茶 叶图案的纸盒。

▲茶砖

1979年春,省公司召开普洱茶座谈会,在会上根据昆明茶厂生产普洱茶的工艺,撰写了“云南省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制办法)”,统一了加工普洱茶的方法。

省拨款由省微生物研究所于1983年7月至1984年6月在昆明茶厂开展了“普洱茶发酵工艺原理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透过研究结果,弄清了普洱茶发酵工艺的实质内容。

为了提高和统一普洱茶质量,80年省公司决定将全省的普洱茶(除勐海、下关茶厂外)调入昆明茶厂统一拼配出口。当时加工普洱茶调入昆明茶厂的有普洱、景东、澜沧、景谷等茶厂。

1981年10月1日起,普洱茶正式列为法定检验,为此省公司制定“云南普洱茶质量规格试行技术标准”发给各厂,指引要求各厂接受商检局检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