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80后学茶札记:浅谈普洱茶晒青毛茶初制的升级

80后学茶札记:浅谈普洱茶晒青毛茶初制的升级

2019-03-27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80后学茶札记:浅谈普洱茶晒青毛茶初制的升级

“好原料+好工艺+好仓储=好普洱茶”这已经是个深入人心的等式了,那么“好工艺”包含了初制、精制等等几个大的方面,其中初制的升级步伐非常快,已经大大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这得益于大家普遍认为初制环节重要性远胜于精制环节,虽然这个理解是非常错误的,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初制环节的升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初制所与茶农品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初制环节的硬件与软件都在不断升级。

先说说茶农们,现在有意识的茶农已经有了老板心态和商人心态,而不再单纯认为自己是个靠天吃饭的茶农了,这个认识上的转变使得他们有了学习进步的动力,每个地方都有针对自己本区域鲜叶特点的摊晾与杀青方式,而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杀青方式。举个例子,倚邦的茶农与蛮砖的茶农,倚邦是典型中小叶种而蛮砖是典型中大叶种,两个地方由于叶种差异非常大,所以整个初制过程完全天壤之别,倚邦大都是摊晾到位后开始杀青,杀青很有意思基本都是边炒边往前抛洒,也就是说倚邦大都不是闷炒为主,而同样的杀青方式也出现在莽枝这个中小叶种的茶区,这里足见有心的茶农们早就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鲜叶的初制方式,回到蛮砖由于中大叶种的原因尤其瓦竜,他们摊晾时间普遍很短,为啥呢?很简单,想利用鲜叶的水份尽量把梗子闷熟,所以杀青过程蛮砖地区基本是闷炒为主,每年来到蛮砖茶区他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杀青,我想如今他们已经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办法了。

80后学茶札记:浅谈普洱茶晒青毛茶初制的升级

通过上述两个茶区初制的对比大家发现没,无论倚邦的香气好还是蛮砖新茶香气不突出都是由于初制工艺决定的,而初制工艺又是由鲜叶决定的。说完了杀青再说说揉捻与捋条,说到揉捻就不得不触碰到那些“古法制茶”人士脆弱的神经了,人家茶农现在把揉捻机已经用的炉火纯青,条子想泡就泡想紧就紧,况且效率又高何乐而不为?揉捻完就到捋条了,这里得重点说说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现在茶农已经可以做到纯手工状态下,把条子捋的笔直而且效率还很高,现在的情况是条子有点太直了,他们不得不刻意弄的不那么直,生怕各位以为他们又是用什么“机器”弄的。

说到初制呢,初制所得说一说,以前初制所在我们印象里就是鲜叶加工的地,如今的初制所除了沿袭这个功能外,开始出现了分化,最基本的分化是出现了品质与量的分化,就是说有些初制所不做量特别大的订单,因为这些初制所只做精品,他们的报价普遍高于同区域的同行和茶农,但品质也确实做到了出类拔萃。而另外一种呢,单子小了不做,这种类型显而易见专为大中型茶企服务。下面一种需要给大家重点说说,这种类型初制所是近两年出现的,目前还不多,它逼格相当高,高到没进去参观前,我们一直以为是某些台湾土豪开的什么喝茶的地方,结果一进去我们完全傻眼了,居然是个初制所,而且一细聊发现他们居然连小树都分出三六九等,用不同的价格出售,好吧类似我们这种专注某一区域的小茶商这么做不奇怪,可初制所这么做还真是头一遭遇到,而且其制作红茶的工艺明显甩其他初制所和茶农几条街,所以我们断定这种初制所还是和福建、台湾或者广东人有关系。

80后学茶札记:浅谈普洱茶晒青毛茶初制的升级

现在的茶山开始变天了,茶农慢慢有了商人心态,“商人”二字在中国实乃贬义,大都闻之色变,但我得说成功的商人是契约精神的体现,没有契约精神的成功只会是一时,茶农为什么改变、初制所为什么改变?,因为市场在倒逼,一旦你拿这个事情当做事业,就得尊重市场的规律,套用曾经一位老师的话作为结束语--“如果你不尊重市场规律,那么市场规律这只无形的手一定会让你饿的流清口水”。

本文来自微信/捌零后学茶人,经作者授权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有用+10
分享

解析普洱熟茶制作工艺

  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即为普洱生散茶。20世纪70年代所发展的人工快速发酵工序,生散茶经洒水渥堆、加温加湿方式后,减少了茶多酚等活性刺激性内含物质,即为熟散茶。熟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饼。普洱熟茶口感较为滑顺、甜水。

 

  传统熟茶制作方式,每次取用青毛茶10吨为一渥堆单位,最大适合量为50吨,潮水(洒水)量视季节、茶菁级数与发酵度而定,通常是茶量的30%~50%左右,茶堆高度在一米左右。茶堆内部温度最高可达65℃左右,视制作地的温湿度与通风情况来进行翻堆,使茶菁充分均匀发酵。若堆心温度过高会导致焦心现象,即茶叶完全变黑炭化。茶菁含水量接近正常时,茶叶霜白现象褪尽,便不再继续发热。整个渥堆工序视所需发酵度状况,正常状况约四至六周,现代改良技术则在八至十二周的时间。

  传统渥堆熟茶较为市场所接收者,多数产自西双版纳州。其原因除了茶菁质量与技术外,版纳地区气候十分适合渥堆过程菌类生长繁殖。虽然许多勐海熟茶品茶菁来自临沧地区南部,但发酵制程仍以版纳勐海为主。而在发酵过程中,版纳地区渥堆味也较不刺鼻,没有酸腐味,这也与当地水质、技术及发酵时参与作用之菌种有关。

 

  一般而言,渥堆技术以一次完成为原则,若发酵度不足、不完全,则易出现酸化之劣变;若因发酵不足,干燥后再进行二次洒水发酵,容易发生汤质薄、味淡带苦,叶底糜烂之现象。发酵过度,则有碳化现象,汤薄甜而无质,叶底黑硬。

  新制熟茶有渥堆味,发酵较轻者有类似龙眼味,发酵较重者有闷湿草席味。当发酵度充足时,汤质浓稠,水甜而滑口,几乎不苦涩。发酵度较轻者,尚有回甘,香气明显,口感较重;若没有经过湿仓,陈化后容易口感转酸。发酵度较轻者汤色多为深红色,发酵重者以红黑色为主。一般洒水渥堆工艺中发酵度较轻者叶底呈红棕色而柔韧,;发酵重者叶底深褐色或黑色居多,较硬而易碎。

 

 

  目前熟茶制作方式,除了上述传统潮水渥堆,喷雾式增湿、菌类发酵等等,也有不少厂房进行试验与实际生产,产品各有特色,也期待现代科技能提供传统产业新方向。

 

  ——摘自石昆牧相关茶学专著

 

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何说普洱茶是爱茶人最后的归宿?

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何说普洱茶是爱茶人最后的归宿?

常言道,抓不住的是时光,它总是要从指缝偷偷溜走。但你可曾想过:岁月也是可以收藏的。普洱,仿佛时光的抽屉,悄无声息地把流逝的时光尽收其中,化为陈年的味道。它藏下当年的味道,却又因时光的推移而产生各种变化,让你惊喜不断。就像你当年的记忆,多年以后细细回味,似曾相识却又不尽相同,但总泛着珍珠般的光彩。

岁月可藏。相信这是大多数普洱茶爱好者的共鸣。

在笔者的茶友圈中,许多茶友都或多或少地收藏着普洱茶。某日,在茶友群中,茶友们谈起“岁月可藏”的话题——用一句话来诠释自己对“藏岁”的理解。茶友群中一下次炸开了锅,金句频出。

文学青年茶友化用宋杨时《题清芬阁》“木古岁藏春”,得“茶久岁藏春”;又化唐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得“待到茶香岁久藏,与君一品一陶然”。对此,有茶友说我来句现代版的,“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更有茶友打趣道“藏着掖着,岁岁愉悦”(注:“愉悦”是逸品茶友的流行语),对所藏之茶珍惜之情溢于言表。

有的茶友从藏新茶的点上抒发寄语,如:藏一片岁月,一起老;藏一片新茶,品一壶故月。有的茶友则从品味陈茶的角度发出感悟:尘封的十年之香;一杯茶,你便知道,岁月来过;杯中光阴陪你行;总有一口回甘,让你触动岁月的痕迹。没错,都是“因时光而美好”。

也有茶友对藏茶赋予满满情怀的:藏茶有香,藏岁无价;悠悠岁月无声,朗朗乾坤有痕;藏心随流水,岁月共茶瓯。

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何说普洱茶是爱茶人最后的归宿?

“岁月匆匆,藏片往事”,有位茶友收获满满地说:“藏点茶,记录事业的发展,记录生活的追求!亲友来访,送一片自己珍藏的茶,愉悦。”

茶友们对“岁月可藏”的诠释不尽相同,可见大家对藏茶的情怀各不一样,但是大家对藏茶的美好以及憧憬却是一致的。

试想着,多年前,不经意间藏下的茶。如今开汤品味,青涩褪去,化为温醇,往事历历在目,令人不禁感慨:岁月尽在茶中。又或是,现如今珍藏心爱的茶品,为某人某事而藏,此去经年,再品此茶,初心不变,人事如意,不亦愉悦乎。

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何说普洱茶是爱茶人最后的归宿?

在笔者所在的逸品茶友会,一群茶友,藏着茶友会定制的茶,藏下各自的岁月,也藏下我们这群人的茶事。茶一年年地陈化,我们也一年年地成长。年年岁岁,我们喝着相同的茶,聊着相同的话题。这是多么愉悦的事情,我想我们可以欢快地玩一辈子。

在七子世界里,我们都爱说:普洱是爱茶人最后的归宿。在情感上来说,许是因为——岁月可藏,于斯为上。(

一枝树叶:普洱茶的各部分感受

一枝树叶:普洱茶的各部分感受

普洱茶原料的合理采摘:【普金晶】“采摘与留叶是茶树栽培采收过程中矛盾对立的统一。采摘必须考虑留叶,留叶是为了更多地采摘。但留叶不能太多,留叶过多,不仅不利于当季的采叶,减少收获量,多消耗水分和养料,而且使茶蓬郁闭,下层叶片处于过分的荫蔽,光合作用弱,营养生长差,发芽稀少。同时,还会使茶树趋向生殖生长,出现花多、果多,抑制茶芽萌发,容易滋生病虫害等。

合理采摘不仅指留叶,更重要的是茶叶品质变化快,古人言: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采摘过早伤本(不利茶树生长),采摘过晚(茶叶变老)品质下降快。所以正常适时的采摘是茶芽生长至一芽三四叶时,留一叶(真叶)采一芽二三叶。”

一枝树叶:普洱茶的各部分感受

但实际生产中,并不能完成的做这种合理的采摘,如果只追求采摘下来的鲜叶“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是对普洱茶树的一种伤害。好了,扯了这么多,我们进入今日话题“一枝树叶普洱茶的各部分口感参考!”,在这里为什么要说一枝,而不是一叶,因为普洱茶不止喝叶子。而普洱茶制成之前是晒青毛茶,几乎都是一枝一枝出现,晒青毛茶经过加工制成普洱茶就会有破碎。当然,对于制作工艺讲究的台湾人有的会把茶叶鲜叶“芽、叶、梗”分开加工,到了制作普洱茶的时候再并起来制作。下面就来说说这种的占比多的情况下的感受。

芽多

一枝树叶:普洱茶的各部分感受

一般芽占比较多的茶,感受:香气比较好、鲜爽、苦涩淡、甜度淡。

叶多

一般叶占比较多的茶,这类茶很少见。感受:香气一般、有毫毛(老叶子除外)、苦涩高、甜度一般。

梗多

一般梗占比较多的茶,感受:有香气、甜度好、苦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