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揭秘几个普洱茶行业生意多年的痛点

揭秘几个普洱茶行业生意多年的痛点

2019-03-27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揭秘几个普洱茶行业生意多年的痛点

最近,在昆明多个茶叶市场里多家茶店喝茶闲聊,跟茶老板聊起普洱茶生意。今天来说说几个普洱茶行业生意多年的痛点:

一、年年制作新茶,年年库存积压

在普洱茶行业生意中,这个痛点是任何一位做普洱茶生意的人不可避免的。这个社会是不断进步不断更新不断细分化的一个社会。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生产者销售者制作也日新月异。那么如何找到这个中间的平衡点是很难的。

普洱茶行业,普洱茶的某些特性又决定了普洱茶生意人的大胆赌性。那就是年年制作新产品,卖不完的扔仓库继续放着卖,而越卖价格越贵。这种逻辑在其他行业是不可行的。而在普洱茶行业,则被生意人认为是很合理的。试想,现在正常上市的当年普洱茶新品,价格一般都是翻三倍以上,管三年,也就是说这价格是三年之内的价格,三年后就开始上涨(不管卖不卖得出去)。这中间我们忽略渠道的问题、市场炒作的问题不谈。这种逻辑真的不健康,更何况在今年这种市场形势下,有多少茶店能熬几年?这明显不符合商业逻辑,正常的商业逻辑是通过交易,经营,运作某些东西,赚起其中的差价拿出来使用。说白了就是做普洱茶生意,要能把赚到的钱拿出来使用。

揭秘几个普洱茶行业生意多年的痛点

如果还像传统那样,年年制作新茶,年年积压库存。那么你如何生存呢?卖的茶品的差价全用来制作新茶,积压库存了。那这生意做着还有啥意思呢?很多人想不通大益茶为何在市场中那么火,究其原因就是它的商业逻辑很正啊,交易商品,赚其差价。真正倒卖大益茶的人他的交易量是比库存量多多呢。醒醒吧,人家屯茶是用赚到的差价钱来屯的。就在康乐市场里,2013年有家茶店当时倒卖了10件龙印,赚到了50件7572屯着。7572又倒卖每件赚几百块钱。

二、卖不了茶品也愁,卖得了茶品更愁

这个痛点,不管是大茶企也好,还是小茶店也好,作为老板都是很纠结的,因为大家都很贪。卖不出去茶品的原因很多,例如产品品质、价格、宣传力度等等都是,但我想敢开茶店茶企的人,一年怎么的都会销售些出去吧,毕竟一年360多天呢。只不过是卖得不达预期而已吧。

揭秘几个普洱茶行业生意多年的痛点

而卖得出去愁的,原因也会有很多,例如卖出去好卖了没货、卖出去价格低了、卖出去价格高了、卖出去有售后问题等等。很多时候,这样那样的问题从你一开始做普洱茶生意就会随着而来。有些是问题,但有些只是自己的想象了。现实瞬息万变,谁又能不遇到些问题呢?还是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吧,卖不出去多想想办法,卖出去了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客户是谁在哪呢?如何找到客户呢?

上面这三个问题,是所有做生意人都会遇到的。从去年以来,普洱茶行业出现了客户严重的流失,这种流失情况很多茶店老板都有感觉。记得一位茶店老板说:他有一个高端客户,往年都很照顾他生意,今年没买过茶,就想着沟通下,打电话过去一沟通,原来那老板现在别人欠他钱,他又欠别人钱,现在没闲钱买茶喝了,茶店老板就想着,买了几年茶的老客户了,送点茶维护下,寄几饼茶过去给那客户喝。毕竟是老客户朋友了。但那客户却拒绝了。

假如换你是那客户或者那茶店老板,你会怎么办?稍微想想,假如那茶店老板生意好会这样半推茶品半维护客户的吗?假如那客户收了茶,你好意思不给那茶店老板汇钱付茶款吗?朋友友情无价,但等价的交换才能维持友情的。

揭秘几个普洱茶行业生意多年的痛点

不管是普洱茶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客户的开拓、积累、维护都是很难的。同类茶品,使用价格竞争或许会争取到一些客户,这是最简单粗暴实用的方式。一些更深套路的方式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我不建议你使用,因为那只是你的想象。未来并不会如你所想。在普洱茶行业,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些生意好销量大的茶店,最本质的东西并不是茶品品质,而是价格因素。价格因素的背后则是采购的竞争力。现在这个社会是很现实的。现实到你比我卖的贵10块钱都不会跟我交易,客户就是这么现实。

除开价格,大部分客户其实还在意的东西就是那些高大上的流行概念。比如古树和纯料概念,比如碎银子、比如黄金叶、比如金花、比如名山等等。这些概念再加上一些故事。很多人都会被套路的,因为在现在,客户懂普洱茶有会有多少呢?理性去买普洱茶喝的客户会有多少呢?看看最近大益火热的啥孔雀饼,听说是班章料的,价格从七千多一路飚到近两万。我了个去,大益到是有片茶园基地在布朗山,不过是在新班章。这重要吗?对于茶客而言,这不重要,因为有孔雀饼概念啊,这是什么故事呢?怒我直言,没有任何人能复刻历史上的茶品,因为天时、地利、人都不会和以前一样再回到过去重来一次的。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可以喝的古董茶

普洱茶产于云南,在云南普洱茶产区普洱茶又被称为“孔明树”。相传,三国时代,诸葛亮为擒孟获,兵至云南。可士兵因水土不服,多害眼病,诸葛亮听闻普洱茶能治眼病,遂命令士兵采茶煮水喝,不久,便把眼病治好了。直到现在,当地人民还把普洱茶树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称作“茶祖”。

在云南茶农心中,普洱茶是圣物。每年在采春茶的季节到来时,无论哈尼、基诺、壮、佤族都会不约而同地举行祭茶仪式。祭茶是茶农对天地的感激,对先民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祈福。在云南普洱茶产区有的祭的是古茶树,更多的是祭拜“茶祖”——诸葛亮。

普洱茶最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记载的历史已经有1700多年了。但令很多茶人感到遗憾的是没有被“茶圣”陆羽写进《茶经》。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交通不发达,那时普洱茶很少流通到北方,没有到过云南的陆羽自然也无缘见到神奇的普洱茶。

都说酒是陈的醇,茶是新的香。不过,普洱茶是个例外。很多普洱老客都知道,普洱年代越久价格越高,口感也越好。在众多的茶类里也只要普洱茶是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扒一扒普洱茶“被黑”的历史

普洱茶自21世纪初回归大众视野之后的十多年间,从一个偏居边地的小茶种,一步一步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成为全民之茶。几乎有人喝茶的地方就会有普洱茶的身影,似乎不懂喝普洱茶,都不敢说自己爱喝茶、会喝茶了。

由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7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普洱茶位列第一,达到60亿元,今日之普洱茶,可谓是势头正劲。但中国有句老话叫“枪打出头鸟”,伴随着普洱茶的复兴历史,还有普洱茶一路“被黑”的历史。几乎每当普洱茶迎来一个小高峰的时候,就会有个别组织和个人爆出一些关于普洱茶的负面消息来,给市场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来。

但不管怎么“黑”,普洱茶一路跌跌撞撞走来,却越走越稳健,不断圈粉,有别于一些风光一时却又昙花一现的茶,比如“信阳红”“熊猫茶”之类的。我们不妨先来扒一扒普洱茶“被黑”的历史。

1、《2005年,“猪圈发酵普洱茶”事件》

事件回顾:2005年7月28日,广东省的一家报纸《信息时报》刊登了一篇《猪圈里发酵速造“旧普洱茶”》的报道,从某报料人获取到的信息:四会市市郊的一个茶叶加工厂,曾经的猪圈现正发酵普洱茶,地面满是蛆虫,旁边是个臭水沟。

并且还配上了报料人提供的图片。文中还爆出了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通过洒水-晒干速成制作“普洱老茶”的现象。

这条消息爆出,在当时着实是把广大普洱茶友们恶心了一把。让很多还不了解普洱茶的消费者对普洱茶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认为普洱茶就是发霉的茶,总是有一股霉味。

2005年,还是普洱茶兴起之初,市场还完全没有规范,甚至连国家标准都还没有出台。当时,从珠三角肇始,以普洱老茶的品饮、收藏、投资作为行业热点,市场上存量不多但流通最快的是普洱老茶(陈化二三十年以上的茶)。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自然冒出各路“李鬼”。

这篇报道后来被官方证实是虚假新闻,普洱茶这次被黑,虽然情节恶劣,但是当时的消费群体还不算太大,讯息的传播速度也远不如当前,所以很快就淡出了公众视野。

但是却没有完全结束,而是由此不断发生连锁效应,先是牵出了各种老茶造假事件,比如防空洞普洱,高锰酸钾普洱等等,接着市场也出现了“湿仓茶”与“干仓茶”的争论,双方争得不可开交。

但是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论中,让大家逐渐认识到所谓“湿仓茶”是与人工过度高温高湿速成的造假老茶完全不一样的,很大一部分是香港地区有一定入仓、退仓技术条件的传统老茶仓存出来的普洱,具有一定的口感和风格,其拥趸者不少。而在长期的对比品饮后,相对较少人工干预的自然仓储,即“干仓茶”也逐渐被更多的茶友接受和认可。

2、《2007年,普洱茶崩盘》

事件回顾:2007年年中,普洱茶的价格出现断崖式的跳水,整个市场陷入了崩盘的绝境。所谓墙倒众人推,这个时候媒体、舆论几乎是群起而攻之。

把普洱茶塑造成一个横空出世的异类,并很快被贴上了“疯狂”“炒作”之类的标签,其影响至今余波犹在。

2007年,普洱茶迎来了复兴之后的第一次小高峰,市场发现了普洱茶的金融投资属性,不仅老茶,就连新茶,尤其是明星产品,也能够在不断转手交易中获取可观的差价,所以价格在不断推高的过程中终于超出了市场的承接能力,导致了价格跳水,这是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还是复兴之初的普洱茶市场还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就连什么是普洱茶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只要是把茶叶压成饼用棉纸包起来,就可以当成普洱茶来卖,没有标准,缺乏规范,劣质甚至假冒产品充斥市场。

这次崩盘,对普洱茶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很多茶商受到重创,茶叶市场不少门店倒闭,茶城不复从前的车水马龙,普洱茶一时间也变得声名狼藉。但是,这次重创却让整个行业痛定思痛,市场也完成了一场自身的清洗运动。

2008年,普洱茶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标准”——《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为普洱茶各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尤其是限定了普洱茶的原料为云南特定产区的云南大叶种茶树,按特定加工工艺生产。“国标”的出台,可谓是给整个普洱茶行业以及消费者们重新建构了普洱茶的认知体系,尽管其中个别内容还有争议,但是出台至今十余年,已经基本形成了行业共识。

伴随着“国标”的出台,是一场有关普洱茶基础理论的大范围普及和探索。比如:晒青&烘青;自然发酵&人工渥堆发酵;生茶&熟茶;古树茶&台地茶;云南大叶种&中小叶种;茶多酚&茶褐素……从此,什么是普洱茶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市场从混沌走向澄明,迈出了一大步。也为普洱茶几年后走出低谷,再次迎来高峰期奠定了基础。

3、《2008~2009年,喝茶导致钙流失。》

事件回顾:在普洱茶还没有走出低潮期的时候,又传来了“喝茶导致钙流失”的消息,源头已经无从考证了,消息在各种媒体中反复转载。

专业性最高的当属2009年中南大学一篇名为《女性习惯性饮茶对骨密度、骨质疏松、低骨量及骨折风险影响的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里,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形式,明确指出在2248女性被调查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女性患骨质疏松的概率增大。

虽然这次“被黑”并没有直指普洱茶,但是作为茶叶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普洱茶必然不会被忽略,况且还是在普洱茶的“冰河时期”,这个消息可谓雪上加霜。人们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身体健康,茶作为可替代性的饮品,如果被证实对身体有害,一定会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当时,也有不少专家出来解释,但也多限于口头上的讲解,缺乏有力的实验数据来证实。而普洱茶则更是缺少实证科学的支撑。虽说早在1979年就有了销法沱的健康实验报告,但是那在遥远的法国,墙内开花墙外香,当时国人对此知之者甚少。

就是在这次风波的时间节点上,绝非偶然,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启了“科学普洱行动计划”,建立了“没有围墙的研究院”,集结了国内外的各类专家学者,重点进行普洱茶的功效研究,从消费者最关心的健康问题入手。

其中的领军人物,盛军博士,时任普洱市副市长,现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教授的团队后来对喝普洱茶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喝茶不仅不会导致钙流失,反而还会增强骨密度。

其实验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药物学杂志《药物学前沿(FrontiersinPharmacology)》上,在本刊上也曾发表过《喝茶有利于防止老年骨质疏松》一文(2011年1月刊)。

4、《2012年,普洱茶致癌说。》

事件回顾:2012年3月9日,一个自称“人体工程学教授”,名叫“李建军”的人,发出了这样一条微博——“幽门杆菌会造成胃癌,茶让幽门杆菌无法黏在胃壁上,且茶里面的苯丙胺酸会让人心情好,喝普洱茶是得癌症最快的方法,因为放了太久,里面有大量的黄曲霉素是致癌物!”

比起喝茶导致骨质疏松,“致癌”的杀伤力显然更大,而且这次“被黑”是直指普洱茶。食品安全问题本已是国人之心病,加之科学常识的普及常常不到位,故该微博一出,瞬时引发了一场“微地震”,转发者无数,在业界造成了不良影响。

当时,CCTV新闻频道率先站出来辟谣,在《东方时空·真相调查》中以12分钟的采访报道证实“普洱茶致癌”不成立。本刊也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学者,针对该事件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和辟谣。主要观点为:普洱茶在自身发酵过程中绝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如果普洱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极有可能是源于仓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因为有众多专家学者的辟谣,该事件很快平息了。但是由此引起了业界对普洱茶仓储环境的关注。仓储过程也是普洱茶走向越陈越香核心价值的必由之路,只有仓储环境杜绝了二次污染的机会,普洱茶才有可能与黄曲霉毒素隔绝。

也是从2012年以后,“莞藏普洱”的概念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东莞几家有实力的茶企频频向公众展示自己清洁、卫生、专业且体量庞大的茶仓,如天得茶业、双陈普洱、七彩云南酝化中心等。而在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云南,一些本土企业也在研究原产地仓储,如云南茶马司的景谷仓、昌泰普洱的景洪仓、澜沧古茶的普洱时光仓、柏联普洱的景迈山茶窖等等。

5、《2013年,天价古树普洱茶。》

事件回顾:2013年春天,普洱茶已经彻底走出低潮期,迎来了新的高峰,这一波热潮由是古树茶引领的。

这一年老班章村的个别古树茶价首次破万(单株)。这一现象被各大媒体不遗余力地热炒。CCTV财经频道连续播出《聚焦普洱茶暴涨》《爆炒老班章》之类的专题报道,其他媒体也群起而效仿之,把普洱茶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虽然这次事件算不上“被黑”,但是媒体一边倒的报道,又总是以老班章这一产量极度有限的茶区作为案例,来说普洱茶的价格“暴涨”,明显是以偏概全,给普洱茶贴上了“天价”的标签,让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对普洱茶望而却步。

本刊也及时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央视又说茶,普洱再发笑》,指出了媒体报道中的误导性信息,强调老班章的茶价只是个别现象,绝大部分的普洱茶原料还是非常平价的,普洱茶绝非高不可攀的“奢侈品”。

这一次被黑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普洱古树茶”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虽然这并非市场的主流,但却是普洱茶独一无二的价值所在。这份独特的生态价值足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踏入普洱之门。

市场自有一双无形之手在调控,这几年下来,古树茶市场也逐渐趋于理性和平稳,顶级原料小产区的价格依旧居高不下,这是稀缺性和高品质被市场认可所带来的价值,但体量较大的茶山,近几年来价格相对平稳。而市场导向也不再一味追逐山头名寨,有技术含量的拼配茶成为主流。

差不多也就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普洱茶市场越来越走向了细分化和精致化。有小而美的企业,专门针对高端群体;也有规模化生产的企业面对大众消费;还有专做快消型普洱茶产品的企业;

针对电商市场的企业;还有只做熟茶的企业;甚至还有专为茶企、茶商、仓储服务的企业……行业不断细分,每一个环节可以做得更加精深,表现在普洱产品上,呈现出越来越精致化的工艺、产品形态、包装和宣传推广方式。

6、《2017年,方舟子事件。》

事件回顾:2017年8月1日,“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其个人公众平台发表了一篇名为《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文章,提出:“普洱茶中容易污染黄曲霉素、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等各种真菌毒素。这些毒素中最著名的是黄曲霉素,它是最强烈的致癌物之一。那么长期喝普洱茶,是不是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呢?”

普洱茶最近这次“被黑”是2012年那次“普洱茶致癌说”的升级版,由一个名气更大的“大神”公开发表文章,再加上又在移动互联终端和自媒体技术极其发达的时代,这次“黑天鹅事件”一时间在网络上盛传,比起5年前影响力和波及面更广,对行业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很多专家学者都积极响应此事,包括陈宗懋、陈君石院士都纷纷发文表达喝普洱茶绝不会致癌。

本刊再次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进行论证,但这一次的探讨更加的客观和理性。正视了普洱茶与黄曲霉毒素的关系——不只普洱茶,所有食品都有面临黄曲霉素污染的风险,如果有风险担心“普洱茶致癌”我们大概只能绝食了,目前很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对黄曲霉毒素的法规限量标准中,茶叶还没有被列入,完善标准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另外,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普洱茶检出黄曲霉毒素,很多情况下是检测方法的问题,“酶联免疫吸附法”因为简单快捷又低成本,被作为常用的检测方法,但是该方法很容易出现“假阳性”,令普洱茶无辜蒙冤。检测机构将检出黄曲霉毒素的10份样品普洱茶采用更高级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

10多年来,普洱茶不断被黑的历程,也是普洱茶的常识不断在全国范围内被普及的过程。同时,普洱茶的知名度也因此不断提升,就像明星也乐于炒炒绯闻,提升一下关注度。

如今,茶友们的认知水平在不断进阶中,任凭外界如何说,一杯好的普洱茶带来的品饮愉悦感、身体的健康享受,是任何流言蜚语都无法消减的。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普洱茶本身的优势和健康价值、生态价值必然是经得起各种考验

就像盛军博士说的:“任何质疑,只要不是恶意的,都在提醒我们做好研究。”普洱茶一次次“被黑”,却也一步步推动产业、市场、科研不断进步,让普洱茶成为一片越来越透明的树叶,带给消费者一杯安全、健康、生态、美好的普洱茶。

普洱茶喉韵的鉴别

茶最原始的用途是药用,以后才用来解渴。解渴的首要条件就是喉头得以滋润,立即解除紧箍的干涸。喉韵一向都最受品茗者的青睐。资深的品茗高手,极重视喉韵特色;茶商更以喉韵特强为标榜,而抬高茶品售价。普洱茶的喉头感受可以分为甘、润、燥三方面。

茶多半是先苦后甘,凤山茶菁制成的“福禄”贡茶是苦味的茶底,勐海芽茶制成的“白针金莲”也是苦底茶汤,它们都能够表现出苦尽甘来的特色。“同庆老号”圆茶陈期近百年,苦涩味全消失了,但饮后仍能有微微回甘的喉韵,持续甚久,的确是好的普洱茶。早期的“红印”普洱圆茶,采用较嫩茶菁制成,陈期已逾五十年,有兰香,略有些苦底,多冲泡几开后苦味不再,其回甘则相继不断,效果特好,是普洱茶中之极品。

品饮到能使喉头润化的茶汤,人虽然没有口渴现象,却是越喝越想喝。这是因为润感使人有安稳、充实、舒顺的满足感。一般乔木老树的普洱茶,经过适当陈化后,都能达到“喉吻润、破孤闷”的润化效果。

有些陈年普洱茶品,在贮存过程中太过于密封,开封后马上冲泡,会有燥的情形。把它装在较宽大的容器中,回存一段时间后,燥感自然会消失。有人将霉变的普洱茶送进烤箱焙火,为的是要去除其霉味;有人在煮普洱茶之前将茶叶放在茶罐内烤过,以求得香味。但如果茶焙得过重,烤得太焦,也会造成燥感。一般夏季和秋季采摘的茶菁,多多少少会带有些燥感。茶叶一旦有了燥感,就不能评为好茶,品茗者对燥感是最难以接受的。因为燥感不但令人感觉难受,而且使人感到不安,更因燥的出现,一壶茶即使拥有最优美的特色,也会立即被统统否定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