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投资分析:营销必须要引领潮流

普洱茶投资分析:营销必须要引领潮流

2019-03-27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普洱茶投资分析:营销必须要引领潮流

体验式营销是未来普洱茶推广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体验式营销的本质就是让心有疑虑的消费者能够免费获取到想要购买产品的品鉴装,从而达到推动销售的目的。

在没有茶企愿意派茶的时代,第一个派茶的品牌将会横行整个市场。但是成功者必然会被模仿,尤其是普洱茶的体验式营销模式非常易于复制。现在摆在每一个茶企眼前的问题就是:既然都在派茶,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

在我看来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去考虑:1、重赏之下必有勇夫。2、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2者之间选1样就可以保证活动人气超过同行,二者兼顾,那活动想不火都难。

这世上不缺钱的人永远是少数,嫌钱多的人更是异类。如果一个推广活动能够有现金大奖,参与者的积极性必然会被大大提高。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商鞅被秦孝公重用主持变法。法令一开始宣布的时候,老百姓完全当热闹看,没有几人去执行。等到商鞅辕门立木之后,商鞅的大名响彻全秦,商鞅变法也得以顺利执行。用钱去换威名,用钱去换威信,得到钱财的人必然会对品牌青睐有加,那些围观的人更是希望下次活动成为幸运儿,对于茶企而言等于增加了许多忠实粉丝。这样产品再跟上,那销售还会有问题么?

自己的东西分外爱惜,如果一款茶有自己的劳动在内。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对于茶友而言对这款茶的热情必然会超过其他产品。这就是人性,普洱茶原料来自云南,加工也多在云南进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无论是种茶还是做茶,都有很大的难度。一名普洱茶消费者能够参与到普洱茶制作的部分大概只有命名权这一个,对于一款有意义的产品不妨把命名权留给消费者,大家一起来为这款茶命名,然后选出一个最有意义的。既增加了活动的乐趣,也能调动茶友的积极性。要知道,我们的国旗都是众人参与的结果,国旗都能如此,一款茶的命名由消费者来主导又有何不可。(节选)

有用+10
分享

论嗅普洱茶香气的正确姿势?

论嗅普洱茶香气的正确姿势?

茶香是一种混合物。迄今为止已鉴定的香气物质有几百种之多。然而香气物质的种类虽然多,但含量却微乎其微,茶中的香气物质占干茶的0.005%~0.05%。

茶叶中的香气物质,按结构特点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脂肪类衍生物、萜烯类衍生物、芳香族衍生物、含氧、氮的杂环化合物。

辨别茶叶的香气,主要靠嗅觉来完成。通过浸泡茶叶,使其内含的芳香物质得到挥发,刺激鼻腔嗅觉神经进行区分。有“干嗅茶香”和“湿嗅叶底”两种方法。

一、干嗅茶香

干嗅茶香,是对未浸泡的茶叶进行香气辨别,如遇香气低淡无法嗅到茶香时,可用口对着茶叶呼热气,茶叶受热后,香气就会挥发出来,此时,应及时嗅香,辨别茶叶的香气。

二、湿嗅叶底

湿嗅叶底,就是趁热对第一次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进行嗅香。由于浸泡后的茶叶在热作用下,其内含的香气物质能充分的挥发出来,一些不良气味也能随热气挥发出来,所以,趁热湿嗅叶底,最容易辨别出茶叶的香气。

为了正确判别茶叶的香气类型、香气高低、香气持续时间的长短,嗅时应重复一两次,但每次嗅的时间不宜过久,因为人的嗅觉容易疲劳,嗅香过久,嗅觉的敏感性下降,嗅香就不准确了,一般是3秒钟左右。

嗅叶底辨别茶叶的香气,分热嗅、温嗅、冷嗅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相互结合才能准确评定出茶叶的香气特点。

1、热嗅

香气类型,香气高低,茶叶有无污染味,叶温65℃以上时,最易辨别茶叶是否有污染味。

2、温嗅

主要辨别香气类型和茶香的优劣,在叶底温度55℃左右,最易辨别香气类型

冷嗅主要辨别茶叶香气的持久程度,叶温30℃以下时,辨别茶香余韵,高者为优。

3、冷嗅

冷嗅主要辨别茶叶香气的持久程度叶温30℃以下时,辨别茶香余韵,高者为优。(文章来源于:普洱茶说)

普洱茶熟茶之厚度

普洱茶熟茶之厚度

普洱茶熟茶之厚度

普洱茶熟茶之厚度

厚度,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当茶汤滑进口腔,刺激味蕾,用舌尖搅拌茶汤,感受搅拌的力量和口腔被撞击的感觉,你就会充分感受到它的饱满丰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粘稠感!



普洱茶熟茶之厚度

普洱茶熟茶之厚度


厚度和茶汤浓度并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质地的关系,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时,在口感上就会比较浓厚稠密。


古往今来普洱茶膏的对比!

古往今来普洱茶膏的对比!清朝宫廷压榨茶膏:186道工序,72天制作周期、汤色***(三颗星)、口感及香气***(三颗星)、保质期60年以上。

优势:整个制作过程是在常温下操作,保护了普洱茶特有的活性“酶”,为茶膏的后续陈化提供了“动能”,茶膏的品质可向更高层次转化。

劣势: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产量极低,成本奇高。

汤色:汤色通透、红艳、明亮,几乎没有肉眼可看到的杂质。

口感:新制作出来的茶膏“味薄”,但陈化一段时间后,其香气会越来越高,且越陈越香。

保质期:六十年以上。

蒙顿低温萃取茶膏:低温萃取、低温干燥、汤色****(四颗星)、口感及香气****(四颗星)、保质期60年以上。

优势:加工环节在低温下进行,避免了高温以茶膏内含营养物质和香气组份的破坏,茶味更贴近原茶本味;茶膏可以持续陈化,突破现有固态速溶茶保质期较短的问题(一般为24个月),可将保质期延长至六十年以上;采用超滤技术,剔除农残、无重金属残留,安全、纯净。

劣势:由于“低温萃取”工艺成本过高,导致产品售价偏高。

汤色:红润、明亮、通透的宝石红,随着后续陈化,汤色愈加明亮。

口感:润滑、厚重、醇正,无杂气,有淡淡的陈香,随着后续陈化,口感会更加醇正,陈香味更足。

保质期:六十年以上。

中药提取茶膏:中药提取,喷雾干燥、汤色**(两颗星)、口感及香气***(三颗星)、保质期一到二年。

优势:工具由“大锅”升级为“提取罐”,卫生程度略有提高。

劣势:持续的高温,从提取到浓缩,再到喷雾干燥,使普洱茶中最为富贵的“酶”失活,茶膏没有后续转化的动能,造成保质期缩短和品质下降。同时,持续的高温也损伤了茶叶中的很多营养物质。这种加工方式属于“混提模式”,造成所有产品趋向一种品质,甚至一种口感,缺少差异性。

汤色:茶汤暗淡有混浊。

口感:茶叶中芳香类物质较轻,随着高温的蒸煮,芳香类物质随蒸气挥发,导致水汽味较重,缺少茶味。

保质期:一到两年。

大锅熬制茶膏:借鉴中药熬膏法、汤色(**)两颗星、口感及香气*(一颗星)、保质期一到二年。

优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对场地要求不高,适合个人和小作坊操作。

劣势:1、反复高温熬制,导致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变,不可能长期存放;2、茶叶在高温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起挥发,必然造成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失;3、大锅长时间熬制,会产生大量的铅、汞、砷、铜等一些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大。

汤色:暗淡、混浊,有肉眼可见的杂质。

口感:水汽味重,茶味淡。

保质期:一到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