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鉴别>如何区分普洱古树茶和台地茶?

如何区分普洱古树茶和台地茶?

2019-03-27 访问量: 35 茶礼仪网

如何区分普洱古树茶和台地茶?

古树茶

前段时间,有一些茶友请我们的懂茶帝鉴别了多款普洱茶,常常听黄丽英、邓爱军等几位老师提到古树茶、大树茶、台地茶一类的概念。小懂和各位茶友一样,对专家的鉴定有种不明觉厉的赶脚,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鉴别古树茶和台地茶的。

今天,我们就请云南西双版纳制作、研究普洱长达15年的邓爱军老师,来分享下如何简单鉴别古树茶、大树茶和台地茶。邓老师介绍说,大概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去看:

第一,看采摘时间。春茶出来的时候,越是低海拔,修剪、施肥、管理的台地茶发芽发得越早,反而大树、古树这些品质越佳的茶,会发得越晚。极端的还有在4月底5月初才发芽的古树。

由于古树生长在原始森林里,周边杂生着许多高大的树木,阳光照射不到,茶叶就发的很迟,但是这种迟发的古树反而口感很好。

由于云南西双版纳处于北回归线,春天来得很早,低海拔的台地茶从3月初就开始陆续发芽了。所以说茶友们看出厂日期是3月15号左右的,多数是台地或者小乔木。

一般情况下,大树、古树的采摘时间是3月底、4月初,干旱年份除外。

第二,看叶片厚度。由于叶种的不同,各山头鲜叶的厚度不一样。但是同一山头,同一叶种,肯定是树龄越大,生态越好,人工管理越少,叶片越肥厚。

第三,看叶片颜色和手感。古树相对于台地,小乔木来说,鲜叶通常更加墨绿(颜色更深),而且手感更加光滑,古树茶的鲜叶像绸缎一样,台地就比较滞手。

如何区分普洱古树茶和台地茶?

台地茶

第四,看叶脉。古树茶的叶脉更加清晰、凸显、隆起、粗大。台地茶叶脉瘦小,不显。

从叶脉的对数上来看,树龄越大,对数越多,这个前提是必须要是同一叶种,拿普通大叶种来说,野生型古树多在13对以上,过度型和栽培型多在11对以上,改良型多在6对以上。也就是说同一叶种,同一山头,叶脉对数越多,那么相对树龄越大。茶友可以看看收购来的鲜叶或者干毛茶(干毛茶用水冲泡以后观察叶底),也能分析出来有没有混采、打堆,有没有混入其他山头的茶。

第五,看锯齿。锯齿上树龄越大,锯齿越稀疏,越呈不规则状态,台地或者小乔木的锯齿密度大,紧凑、细小。

背景知识

台地茶,指那些运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新种植的密植高产的现代茶园产出的茶叶,它们通常树龄较短,品种较新。由于茶园多为台阶式,故茶农称之为“台地茶”。

古树茶,就是树龄较大的野生型乔木科古树茶,古树茶一般均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古茶山之上,海拔较高,无人为因素,环境可称得上原生原态的自然环境。

由于台地茶密植和过多的人工增产干预,茶叶品质上一般较古树茶稍逊。

普洱茶分为野生型、过度型、栽培型、改良型。野生茶,很好理解,就是非人工栽培、管理的茶树。过度型就是人工驯化后培育的野生茶。栽培型就是已经驯化好的茶。改良型就是在栽培型的基础上优育品种,比如云抗系列、紫娟等。

文章来源/微信“懂茶帝:

有用+10
分享

泡普洱选紫砂的方法

  熟茶来讲,窑温低、粗砂壶壁厚吸附堆味的能力最强,熟茶由于要迅速降低茶的温度来减少清涩味、壶壁厚薄一点,烧结温度低一下为好,宜选用红泥本山绿泥、降坡泥一类泥料所制的壶。

  泡普洱茶的紫砂壶容积一般要比泡乌龙茶的大些。因为云南大叶种茶本身叶片比较大,大一点的壶有利于叶片充分舒展开、内涵物质的释放。泡普洱一般宜选择180亳升~200毫升左右的茶壶,当然也可选择更大一些的壶,视喝茶人数的多少而定。

  其次,谈一下壶型。泡普洱茶宜选择脖大、耳桶饱满的壶型。出水一定要好,流以直流,剑流最好,口盖一般不宜过小,过小不利于壶内温度散发,尤其是品饮新制作的生茶时,紫砂壶型中苦涩就会增加。口盖过大也不好,象虚扁一类的壶型,饮用过程中口盖过大,热量散发太快,茶香就不能饮满,常用的壶型推荐象景洲石飘,仿古,标准水平,巨轮珠等。方型壶由于是方流,出水一般都较慢,不推荐。还有象药型等实用性都可能会差一些。

  再次,谈一下壶泥料。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喝普洱茶的目的是为了试茶还是为了饮用。有时候我们喝普洱茶就是试一下茶质的好坏来决定是否有继续存放的价值。这时该用目数高的朱泥壶就好,基本上比较能如实地反映茶质的好坏。正常饮用的话选择朱泥段的泥料为宜,紫砂可以吸附一部分与普洱茶质中不好的苦、涩、吸烟味,用紫泥壶来泡渥堆味会减少很多,老的入仓茶也可以用紫砂来吸附一定的杂味。

  还有就是烧结温度与壶壁厚度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是泡干仓老茶,本身茶质就很好,苦涩度也低,水甜,就不必选用烧结温度低的壶,而宜选用烧结温度高、壶壁薄的壶,这样可以更好表现干仓普洱好茶的香、醇、滑、厚来。吸附异味就不是太重要。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一切相遇皆非偶然)

在食物界,总有一些看似相去甚远的元素搭配在一起,最后竟产生意想不到的奇妙滋味。比如,豆浆油条、大葱蘸酱、炸鸡啤酒...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再比如陈皮普洱↓↓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陈皮普洱实在是一个神奇的组合。浓郁醇厚的普洱,配合清新芳香的陈皮,在滋味上相得益彰,各出千秋。


其中,陈皮来自于新会茶枝柑果;普洱熟茶,来自于云南的大叶种茶树。


在地理位置上,新会和云南,一东一西。两者远隔山水,是怎么融合在一起的呢?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事实上陈皮普洱茶并不是什么新兴产物,早在200多年前,普洱和陈皮就开始了相会。


清代道光年间,一位广东新会籍的进士罗天池,在回乡途中染上感冒,妻子用陈皮熬汤,他误以为是煮茶的水,就倒进普洱茶中。喝完之后感觉咽喉舒畅,咳痰减少,两天之后感冒就好转。


从那以后,罗天池每次喝普洱茶都要加一点陈皮冲泡,再经过他的多次尝试与改良,便有了当今的陈皮普洱茶。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而陈皮+普洱熟茶的混搭自推出以来,迅速打开普洱茶消费市场,随后的“柑普”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或许是整个茶界都没有预想到的。


2015年柑普茶爆发式增长,闯出8亿市场;2016年则达到15亿左右;2017年柑普茶需求已达30亿的市场容量~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陈皮+普洱茶”,二者之所以能很完美地搭配及受世人欢迎,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1.香甜满足感


“香”和“甜”是最容易为人们所记忆和感知的,而茶香、柑果甜,恰好满足了人们这样的感官享受。


发酵的熟茶汤浓、香高、水润与新会陈皮的果味清香完美结合,大大提升了口感舒适度。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2.药食同源


柑皮无论是青皮,还是大红皮,都是药材;茶叶,其起源本身就是从“药”开始被人类使用的。


两者都是从“药理”上调养人身心,被人坚持食用的。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3.皆可存放转化


陈皮和普洱熟茶,不仅便于存放、可久存,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价值会在陈放的过程中被进一步认可。


陈皮的价值,会随着岁月悠长而不断增长。普洱茶,跟陈皮一样,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值。


由陈皮与普洱茶一起制成的陈皮普洱茶,不仅越陈越香,而且将陈皮和普洱的气味、口感彼此融合,幻化出惊艳的效果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4.老少皆宜


陈皮,有“第一和药”之称,寒凉的药和陈皮放到一起,它就不那么寒凉;燥热的药和陈皮放一起,就不那么燥热了,因为陈皮能起到平和的作用。所以各色人等,都能接受。


而普洱茶熟茶,是发酵的食物,这是“熟”的食物,也更让人体宜于接受,特别是老熟普。


陈皮+普洱茶熟茶,皆为温顺醇厚、柔和香甜的事物,大人小孩老少皆宜。


为什么陈皮和普洱会成为最佳拍档?

普洱茶为何会有霉味?

普洱茶为何会有霉味?

普洱茶作为一种“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具有“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可是为什么会有霉味只说呢?茶叶久置或存放不当,吸收空气中的水气,滋生菌类,变潮而出现霉味。茶叶因此变质、变味,失去了独有的香味特性。

  长知识

  【竹叶青】竹叶青属于绿茶,适宜用透明玻璃杯或白瓷杯来冲泡,水温以80-85度为宜,选用“下投发”冲泡,所谓下投发就是先在杯中倒入少量水,然后投入茶叶,待茶叶全部浸润,再将水沿杯壁注入,此方法冲泡出的竹叶青汤色微绿,滋味鲜爽。

  【茶道人生】临风一啜心自省,此意莫与他人传。身心柔静,品茶从入口到下腹的千般滋味,已然忘我。对茶的色香味,重视而不注重。道在人心,一不在口腹。身动而后心动,润物细无声。茶集美善一身,一肚衷肠诉于有缘人。

  【杭白菊】杭白菊又称甘菊、小汤黄、小白菊,以其色、香、味、形“四绝”为菊花茶的佳品,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品种。原产地在桐乡,产量高品质好。杭白菊干茶,花瓣颜色发黄,花蕊深黄;汤色澄清,浅黄鲜亮,香气清冽,滋味甘醇微苦,花瓣完整嫩黄,色泽均匀。

  碎碎念

  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一杯清茶在手,享受到幻术般的芬芳与风雅之时,又慢慢地从中感悟到许多。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细小纤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微妙,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全部精华。

  第一喝茶会让人静心,从烧水、备齐到泡茶这个过程会让你的心异常安宁。第二从容,喝茶的整个过程有很多细节,你快不得,所以你的心就变得从容。第三专注,泡茶是一个接着一个步骤。第四,单纯,喝茶时不会想东想西,你会回到一个很单纯的状态。

  品茶,也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是一杯茶,失意人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沧桑者觉回味;同是一杯茶,文人吟风月、哲人品人生、悟其道。做事功利性很强的人,不会真正懂得品茶的真谛,不会明白如何来“品”茶,仅仅只为解渴,全然感觉不了茶中深味。

  岁月的沧桑如茶,茶叶的沉浮似曲。生活的滋味被小小的茶叶感染而厚重,工作的忙碌被茶叶的淡泊而冲淡,忙里偷闲不妨在人生中多添上一杯“茶”水,那就更显多滋多味,那会更加荣辱而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