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未来5-10年,普洱茶热势头猜想,熟茶要出江湖了?

未来5-10年,普洱茶热势头猜想,熟茶要出江湖了?

2019-03-27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未来5-10年,普洱茶热势头猜想,熟茶要出江湖了?


在近期茶叶市场里,普洱茶被爆炒,古树茶更是成为各大企业的主打产品。消费者也是盯准了古树茶,以喝到古树茶才算真正品尝到了普洱茶。那在未来的茶叶市场里,普洱茶热的势头能否持续?这篇去年报道的“未来5-10年,普洱茶热势头猜想”曾引起茶友的关注。其中作者所提到的熟茶价值重估,正正兑现现在的市场发展现状,一起看看。

 

一、贵生不贵熟?

 

长期以来,在普洱茶市场里,不管是生产者还是茶商又或者消费者,都存在一个观念,那就是生茶比熟茶来得珍贵。权且认为这个观念是正确的吧,其实形成这样的观念是一种市场以及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普洱茶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熟茶算是新面孔,至少从官方记载来看,生茶早已出现而熟茶需要等到公元1973年才正式研发试制成功。而从口感来看,由于普洱茶是一种讲究后期变化的茶,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仓储条件下,生茶的后期变化比熟茶来得明显,且口感上要富于变化,茶汤活泼许多。而熟茶,其研发初衷就是因为生茶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待才能变得适口,所以熟茶就是通过人工方式,使得其在出厂之时就具备一定的发酵度,改变了生茶在新茶时期生利的口感,使得熟茶口感醇厚,茶性温和。因此,创造熟茶的目的就是为了马上消费。

 

但是后来,茶商及消费者又发现,早期熟茶刚出厂之时,口感依然不够理想,熟茶也存在后发酵的空间,只要存放一段时间,熟茶的口感依然有提升空间。所以,一样有人存放熟茶。但是与生茶相比,熟茶的后期转化空间相对较小。因此,陈年优质生茶的价格往往是陈年优质熟茶的一倍甚至数倍。

 

因此,长期以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形成了贵生不贵熟的观念,从而也影响了普洱茶生产厂家,往往最好的原料都用来生产生茶而非熟茶。

 

二、好熟茶不易得

 

熟茶相比生成,其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损耗都高于生茶,而市场价格上面,熟茶又低于生茶。因此,愿意使用高级原料,知名产区原料来生产熟茶的厂家并不多。很多喝普洱多年的消费者都会发现,相比生茶,要找寻到一款优质的熟茶,其难度及稀缺性远远高于寻找到一款优质生茶。

 

从生产工艺流程来说,生茶不需要一个人工发酵的环节,无论厂家是自己投资初制所又或者直接找到茶农收购原材料,只要掌握好原材料初制,以及后期的精制,要出产一款优质的生茶,并不是非常困难一件事情。而反观熟茶,即便是一些经验老道的发酵师,都依然存在将整批毛茶发酵失败的风险。而熟茶的发酵,对于一些新兴品牌来说,面临的第一关就是发酵技术,由于熟茶的人工发酵主要由微生物完成,因此,在什么地方发酵、什么季节发酵、每次发酵投放多少毛茶、每次泼水的比例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发酵师来完成,而最终成品的口感,相对来说较为不可控。因此,很多新兴品牌往往前面数年依靠生茶主打天下,然后慢慢摸索熟茶发酵技术。

 

而另一方面,同样一批优质的普洱茶毛茶,制作成熟茶,其所消耗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损耗成本大于生茶,但是其市场售价在贵生不贵熟的观念下,往往又低于生茶。因此,厂家在面对一批优质的普洱茶毛茶时候,应该说首先想到的是制作成生茶而非熟茶。

 

所以造成在市场上面,优质熟茶的数量远远低于优质生茶。所以,好熟茶不易得。

 

三、身世之谜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关于普洱茶的定义一直是中国茶叶界的争论焦点,从2000年至今,普洱茶的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已经变更多次。为何?因为从口感上来看,生茶与熟茶在新茶阶段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有不少学者认为普洱新生茶应该归属于绿茶,只有经过时间的陈化,才能称之为普洱茶,所以,新茶阶段的生茶不能称之为普洱茶,只有熟茶才属于普洱茶。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熟茶是公元1973年之后的产物,那么在之前漫长的数百年里,难道新生茶都不属于普洱茶?这是有违历史的。

 

因此,在现今的普洱茶国家标准中,普洱茶分为生茶与熟茶两大类。关于普洱茶的定义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分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新生茶与新熟茶口感上的巨大差异。两者无论从外观到口感上的判断,都有着不同的评审标准。

 

事实上,熟茶的研发初衷就是为了解决生茶需要长期存放后才适口的问题,通过人工发酵来模拟或者接近生茶通过时间陈化而来的陈香以及醇厚的口感。但是,实际上,人工发酵的熟茶与自然陈化的生茶在口感上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从实际品饮角度出发,熟茶并无法等同于陈年生茶。也就是说,熟茶其实相当于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品类,既不同于新生茶的口感,跟陈年生茶的口感也不尽相同。

 

因此,熟茶从口感上说,并没有达到其初衷,对于专注普洱茶的喝茶人而言,新熟茶的口感不同于陈年生茶,所以其购买新熟茶回来品饮乃至存放的意愿并不高。但是,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熟茶可以说就是普洱茶的代名词,很多人并不知道普洱茶还有生茶这一品类。市场上优质熟茶虽然不多,厂家使用优质毛茶生茶熟茶的意愿也并不高。但是,这并不妨碍熟茶的总体产量,因为相比大部分新生茶,新熟茶在茶汤刺激性方面要温和得多,也易于接受。根据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的一份统计报告,从有统计资料以来,熟茶的产量及销量都是高于生茶的。熟茶往往在一些诸如酒楼、会议等场所被大量消耗掉。但是,虽然熟茶的产量及销量都高于生茶,但是创造的产值却低于生茶。

 

四、技术革新

 

长期以来,虽然市场贵生不贵熟,厂家生产熟茶的技术也是良莠不齐,但是熟茶的快速消费属性其实依然得到众多厂家的重视。在整个云南,很多厂家如大益、龙润、润元昌等都在进行熟茶的技术研发。按照现今的技术,不止生茶需要陈化,熟茶也需要几年时间来使得其口感更加顺滑。所以,传统的熟茶发酵技术所发酵出来的茶,更像是半成品,仍然需要时间的打磨,才能完成圆润的口感。

 

以大益为例,大益目前已经研发出HEMA技术,涵盖生熟茶,并且于2013年推出一款全新的熟茶——丹青。丹青的主打概念是轻发酵以及后期转化。根据大益官方宣传资料,丹青相比传统熟茶,在发酵度上精确控制,使得其后发酵空间较大。

 

就笔者看来,本轮熟茶技术革新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快速消费上面。无论生茶也好,熟茶也好,最终都是需要品饮。而熟茶如今已经脱离其设计初衷,熟茶最初就是为了快速消费而被创造出来。在广大的消费市场,熟茶也确实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存在。只是熟茶的快速消费市场相对低端,普洱茶的高端市场依旧主要集中在生茶。

 

如果熟茶想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厂家需要在技术研发这领域转变思路。熟茶需要从口感上进行变化,首先,看是否能够通过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来使得熟茶的口感真正解决优质陈年生茶的口感;其次,通过技术手段研发出可以模拟诸如五年陈、十年陈、十五年陈的优质陈年生茶口感的熟茶出来,然后根据模拟出来的不同年份的口感的茶来进行差异化定价。

 

如果这个技术研发成功,那么熟茶的高端快消市场才能说完全打开。

 

另一方面,优质的毛茶、成熟的发酵技术、均匀的拼配工艺是一款优质熟茶所必须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便诸如大益、合和昌这一类品牌厂家,若不使用优质的毛茶,依然生产不出优质熟茶。对于普洱茶而言,优质的毛茶是最基础的要素,离开了这个基础,再好的发酵技术、再好的拼配工艺,无非就是可以使得普通的毛茶变成稍好一些的成品而无法使得普通的毛茶变成优质的成品。

 

五、喝茶人的市场

 

对于传统喝茶人而言,生茶是其日常消费、存放的主力。这部分人,熟茶只是其日常喝生茶过程中的调剂。并非他们不愿意消费熟茶,只是熟茶的口感与陈年生茶相比确实不同,所以,这部分喝茶人的选择只有两种:1、花费大价钱直接购买优质陈年生茶;2、花费时间成本自己存茶。

 

如果说有一款熟茶可以做到相对合理的价格提供接近陈年生茶口感的熟茶,那么,我相信会赢得传统喝茶人的市场。对于这部分人而言,这样的熟茶无疑是具备相当的诱人的。首先,金钱成本降低了;其次,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仓储空间来自己存放。

 

无论普洱茶具备怎么样的金融属性,最终都需要回归到品饮这一基本属性。因此,熟茶亟待解决的是通过技术手段赢得传统喝茶人的市场。

 

六、消费观念的转变

 

普洱茶市场长期以来贵生不贵熟的观念导致两个结果:1、厂家基本不愿意使用优质毛茶来生产熟茶;2、消费者认为熟茶是低端产品。

 

在这两个结果的导向下,一样产生了两个结果:1、市场上的优质熟茶稀缺;2、喝茶人不愿意花费高价购买熟茶。

 

在这样的情况下,优质熟茶的稀缺理应推高其市场价。但实际上,除了大益、福今在2002-2006年期间出产的一些优质熟茶外,大部分熟茶的市场价格都远远低于同期生茶。然后较低的市场价格又使得厂家不愿意使用优质毛茶来生产熟茶。另一方面,由于优质熟茶的稀缺,又使得追求优质熟茶的消费者很难获得优质熟茶。

 

所以,普洱生产厂家在进行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应该转变思路,让整个市场摒弃熟茶是低端产品的观念,同时慢慢改变贵生不贵熟的产品。

 

七、熟茶的价值重估

 

在长期的“贵生不贵熟”的思路影响下,熟茶的价值其实处于被低估的地位。事实上,普洱茶长期宣传的一些诸如减肥之路的健保功效,主要都是基于对熟茶的研究之上的。也就是说,在一些健保功效上,熟茶其实比生茶来得有优势。

 

另一方面,熟茶具有生茶所没有的快速消费属性。因为熟茶最初就是作为陈年生茶替代品的面目出现的。所以熟茶的温和属性使得其更容易被新进普洱茶消费者所接受。虽然熟茶已经人工发酵了,但熟茶仍然具备一定的陈化空间。所以,以大益为首的一些厂家近年来推出了几款轻发酵熟茶,就是在尝试更加精准的控制熟茶的发酵度,使得其具备更多的后发酵空间。

 

如果普洱茶的技术革新以及消费观念可以成功转变,或许以后熟茶的消费市场就会与中国其它茶类相似,消费者购买熟茶时候,不需要自己收藏一批熟茶,只需要在消耗完一饼熟茶后,然后再购买即可。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许将来可以买到5年陈风味的熟茶、10年陈风味的熟茶等等。

 

因此,普洱茶熟茶亟待一个价值重估。这个价值重估包括品饮价值的重估,也包括市场价值的重估。在笔者看来,普洱茶未来市场状态,各个新兴品牌的崛起、普洱茶熟茶的价值重估将是最为重要的两方面。只有各类新兴品牌的崛起,确保普洱茶的质量控制、熟茶的价值重估完整的结合,才有可能引导出一个健康的普洱茶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市场。否则,这个市场将缺乏一个持续上升的动力,依靠资金炒作的模式,普洱茶市场将无法摆脱崩盘、重建、繁荣的轮回。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为什么需要存?

   几乎所有的发酵食品都离不开三种模式:固态发酵、半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就酒类(白酒、黄酒、红葡萄酒)而言,这三种发酵模式是连续进行的,缺一不可。


  其中,前两种发酵对发酵物破坏很大,几乎是"摧毁”性的,可谓“一场革命”,而到了第三种模式:液态发酵,则变得“静悄悄”的,其实是进入了“后熟”阶段。它的周期可以很短,但好品质的产品可能需要时间很长。对好的酒类而言,高品质的酒体是第一要件,第二要件就是“陈化”,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后熟”时间。

  但普洱茶则是一个另类。它只有一种发酵模式,即固态发酵。

 

  普洱茶的固态发酵与酒类的固态发酵不同,它一直与发酵底物(茶叶)“荣辱与共”,极少对发酵底物进行破坏。这就使普洱茶的固态发酵与其他很多发酵食品的固态发酵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酒类产品的固态发酵最终脱离了发酵底物的“原形”,对发酵底物的“破坏”极大;但普洱茶的发酵始终与发酵底物相互依存,其所有的发酵过程都是在保留普洱茶原始架构下进行的。换句话说,普洱茶的固态发酵是“静悄悄的、渐进式的一场变革”,而非发酵底物的“一场革命”。因此,我们也称普洱茶为“自然发酵”。

  那么,普洱茶中的“熟茶”呢?它是哪一种发酵模式?

 

  答案仍然是固态发酵。只是发酵过程加上“渥堆”方法,使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中产生“聚量反应作用”,加速固态发酵的速度。但这其中又频繁使用“翻堆”的手段,达到降温、降湿,目的就是使微生物的“聚量反应”适可而止,保住发酵底物(茶叶)的原形。因此我们也称“熟茶”为“人工发酵”。其实,出堆后的“熟茶”也需“存茶”,即“后熟作用”,只是时间比“生茶”短而已。

  普洱茶的第二种表现方式:普洱茶膏呢?(注:普洱茶第一种表达方式是茶叶固态模式,第二种表达方式是固态全溶模式)也需要“后熟作用”,其时间比“熟茶”更短而已。所不同的是前期的制作方法不同,它是由固态转向液态,又从液态还原为固态。进入陈化阶段“存茶”仍然是以固态形式出现,只是与第一种固态形状和内容物完全不同而已。

  其实,“存茶”的目的是为了让普洱茶在陈化条件下加速成熟,获得更佳品质,就时间而言,它们对时间的需求依次为:生茶(长)----熟茶(中)----普洱茶膏(短)。

 

  由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推断:普洱茶最后一个发酵过程----“后熟作用”,无论生茶、熟茶还是普洱茶膏,其“后发酵”,都是在固态状态下完成的。

普洱茶在自然存储条件的品质如何变化

长期以来,在大多数消费者心目中认为普洱茶越陈越香,年代越久越值钱,这实属误解。任何东西都有一个保质期,普洱茶自然也不例外。如对20世纪70年代故宫仓库残存的清代年间贡品“人头”团茶,经专家审评后认为该茶已“陈化”过度仅存暗红的汤色,又不属什么佳品,也根本谈不上饮用价值。为此对普洱茶储存,同样必须有个度,只有达到最佳饮用状态,才能保证饮用的品质,存储时间过长,反而会导致品质下降。

普洱茶在自然存储条件的品质如何变化

下面就云南省普洱茶研究院对普洱茶实物茶样存放一年后的对比情况作些简单的分析:

就外形香气而言,感官审评自然存储一年后,茶叶品质在外形上无太大变化;感官审评取样茶香气有变化,由纯正变得醇和,汤色由深红变浅红;因此对自然储存一年样品,我们仅就感官审评部分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样品品质外形无多大变化。

香气略有下降由纯正转为醇和。

茶汤色泽略为变浅由深红转为浅红。

叶底变化不大,叶底色泽略暗。

内含成份——主要指总灰分水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物质。

水分——在自然贮存条件下呈下降,一般在头一年可降2-3%。

总灰分——按出口茶叶品质规格标准WMB48-18⑴,普洱茶总灰分要求要小于7.5%,而自然贮存一年后总的灰分平均值都较贮存前的6.3%升高到7.9%

水浸出物——茶叶冲泡后溶于水的物质总称,与茶汤汤色浅深,滋味浓淡密切相关;在自然贮存下水浸出物含量下降由平均44.8%降到37.9%。

茶多酚——茶叶主要呈味物质,其含量多少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质,由于茶多酚在自然贮存过程中易发生自动氧化。因此总含量呈减少,茶汤滋味也随之变得醇和。

氨基酸——普洱茶的陈化过程最大特点就是陈香,这与氨基酸含量变化有很大关系,氨基酸在自然贮存过程略有下降,总量不大。

茶色素——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一类茶叶色素,其前导物是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多酚类化合物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作用氧化后形成色素,主要是茶黄素(TF)、茶红素(TK)、茶褐素(TB)自然贮存条件下,一年茶色素总体都呈减少。因为茶色素的药理功能由于茶黄素(TF)的减少,不仅影响普洱茶导健功能,甚至对茶叶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值得引起注意。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普洱茶不是储藏时间越长,品质都会朝着好的方面转化,普洱茶特有的品质和陈香是在存放过程中后发酵形成,在一定时间内普洱茶中主要化学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糖类等物质之间发生变化,使得汤色、香气、滋味超于理想化,但是如果储藏条件不当或不讲科学无限期存放,必将使茶叶中有效成份下降,使品质下降。

古树普洱茶受欢迎的原因了解一下

提起古树普洱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贵,喝不起,是有钱人的消费品。古树普洱茶为什么会贵,还是被很多人喜爱呢?因为古树普洱茶产量稀少,内质丰富,并且口感滋味都与一般的茶有很大的不同,同时,能够存活百年以上的古树茶并不多,因而古树普洱茶显得很珍贵。那么,古树普洱茶为什么受欢迎?下面我们就了解下古树普洱茶受欢迎的原因。

古树普洱茶受欢迎的原因如下:

一、安全无污染:

入口的东西,安全是第一位的。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古树普洱茶以其天然纯净的属性,征服了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

其一,古茶树千百年与自然和谐共生,自身已经具备了抵抗各类病虫害的能力,无需使用农药,没有农残的担忧。

其二,当地人少地多,山高路远,茶园分散,施肥打药人力成本很高。

其三,政府管制,云南茶行业有后发优势,以其他茶类的教训为戒,无论是政府、茶商、茶农,在这方面的意识都很强。

所以,纯料古树茶本身具有天然的生长环境优势,再加上后来人的科学管理,其安全感占有绝对的优势。

中国普洱茶交易网资讯:古树普洱茶受欢迎的原因了解一下

二、丰富的营养物质:

云南土地中含有各种稀缺的微量元素,且古茶树乔木大叶种树大、冠大、根深,表层土壤中富含的多种营养、深层土壤中的有益矿物质都被吸收化作枝叶的营养,造就了古树茶低咖非碱、小分子茶汤的细腻温和,可以说老少皆宜,养生价值更高。

三、独特的口感:

古茶树生长之处,莫不山高谷深,云雾萦绕。山高,则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较高,芽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的数量多;夜晚气温低,保存较多的有机物的同时,芽叶中果胶含量会增加;云雾多,则增强了漫射光,叶绿素含量更高,光合作用更强,生成的有机物(糖)更多。

芽叶中芳香物质及含氮类鲜爽物质如氨基酸增加,粗纤维含量减少,涩类物质的茶多酚相对平衡,因而古树茶茶汤饱满度好,苦涩味均衡,芳香度和鲜爽度高,口感更醇厚,汤质层次丰富,耐泡度好,韵味更加悠长。

四、越陈越香:

普洱茶是一种很特殊的茶,多数茶都以新茶为好,而普洱茶却以陈茶为佳。纯料古树茶只要存放得当就能越陈越香。这里是“香”除了指普洱茶经过时间的转化香气更加馥郁之外,更是突出其品质会随时间的转化而更加优异。

五、收藏投资增值:

古树茶数量稀少,大众消费市场上很难买到真正的古树茶,而古树茶又能够像红酒一样越存越香,越存越升值,所以古树茶就好像顶级茅台酒一样,成为社会特权阶层和富裕阶层追逐的饮品和藏品。2001年-2010年这十年之间,制作工艺精悍的上等纯料古树茶以平均每年30%的增长速度,成为很多藏家的新宠。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了解到,古树普洱茶之所以受欢迎,不仅因为它本身的营养物质丰富,而且在多个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点,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投资增值的价值,因而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对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只要能够买到一款品质好,并且自己也喜欢喝的茶就是很好的,大可不必盲目跟风。当然,若想收藏古树普洱茶作为投资方式的话,也是需要多加对其鉴别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