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陈智同:普洱茶纯干仓的典故——市场的无奈

陈智同:普洱茶纯干仓的典故——市场的无奈

2019-03-27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陈智同:普洱茶纯干仓的典故——市场的无奈

导读:作者陈智同是《深邃七子世界》作者,西双版纳州茶产业顾问,版纳经典名人,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印级茶会主讲人,茶艺、普洱壶艺顾问兼专栏作家。

纯干仓这个名词,并不是单一而生,它必然有相对应的名词,那就是湿仓和干仓,当然,纯干仓在现今已经成为市场的显学,几乎市场上所有的茶品,都以纯干仓为标榜,其实纯干仓的出现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现在动不动很多人都说是纯干仓的始祖或是拥护者,或者是早就知道纯干仓的概念,夸夸其词却不知所以然,说不出纯干仓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时空环境,其实是有些吊诡的,它反映了市场的进化,也表现了市场的现实。

所谓的“仓”到底是什么意义?3年的7542也叫纯干仓,还是5年的银大益?是北京的纯干仓?还是广州的纯干仓?或者是现在有些人用新设备或者是新观念的仓库?我认为纯干仓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它,我个人认为,纯干仓就是保存状况,从古董的观点来讲就是品相,年头越高的东西,品相越好就越难得,品相不好,在老东西的世界里是具有容忍性的,当然保存状况好的东西更具有收藏价值,品相不好,价值自然打折扣,所以年头越老的东西,保存状况越显重要,年头越老的普洱茶,品相越好价格自然不菲,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纯干仓的红印比干仓的红印和湿仓的红印贵上许多的原因。

在早期的普洱茶市场,是没有纯干仓概念的,大概在1996年之后才有纯干仓的产品问世,最主要由于当时的市场主要以干仓和湿仓的产品为主,市场认为老茶的转化应以此为标准,但这样的观念也是受到香港的影响,早期香港的老茶并不是在茶行出货,主要来自于酒楼、茶经纪和许多联名仓库,多半是地下室,储位好的叫干仓,储位差的叫湿仓,所以一种茶可能有两三种仓储状况,我很久以前出过以百计的7542(小绿印)就有这种状况,所以虽然是同一批茶,不同品相,不同价格,除非真的很差(如白蚁啃食),或是湿仓及不完整,否则货主并不同意分割出货,不过当时台湾的市场是一个口感多元的市场,基本上北青南熟的态式,所以不同的产品都可以各取所需,直到纯干仓的印级茶出现,才打破市场的均衡,纯干仓的茶品基本上以楼上仓库为主,也有许多藏家收藏的因素,所以在仓储环境上温度、湿度的条件较为理想,产生了有别于地下仓的口感,但在当时,这种口感对市场而言是全新而陌生的,我记得我刚销售纯干仓印级茶的时候,很多人不能接受几十年的普洱茶居然会有苦涩感,口感比干仓30年的七子饼更具有苦涩感,所以很多人担心是假货而不敢买,为了销售及生活,纯干仓这个名词便应运而生,最主要可以区别旧的口感,打开新的市场面向,对新投入市场的我们来说是不得不为的创举也是叛逆,我到现在还记得在当时我进了许多纯干仓的黄印,由于实在太干又没有经过醒茶的阶段,口感完全没有老味,把客人吓坏了,在我不断说明之后,客人勉为其难的捧场了两件,但在晚上12点前,却又打电话来要求换货,要有老味的黄印,也就是一般仓储的黄印,所以当时的纯干仓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但纯干仓的陈年普洱茶在口感的表现上,不论是强度、活性、茶气都令人惊艳,虽然短期不看好但终究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所以纯干仓是老茶的专利,早期是号级茶、印级茶,后来是七子饼,没有相当的陈期,纯干仓没有意义,所以新茶没有仓的价值,五年茶也没有仓的价值,就好像宋朝的瓷器品相好的没有破损的那叫珍贵,当代的瓷器品相好那是应该,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以目前在内地存放茶叶的条件,未来纯干仓的名词应该会消失,取代的应该是以区域性为代表的名词,应该会更热闹才对。

陈智同:普洱茶纯干仓的典故——市场的无奈

很多人都以为88青饼是纯干仓的由来,其实是错的,就好像很多人认为88青饼是88年一样,其实88青饼在当年是很新的茶,唯一的优点就是它的包装纸用的是80年代和70年代的七子饼的版本,所以它是一个没有入仓的茶,而不是纯干仓的茶,物换星移,内地的市场兴起,年轻没有入仓和具有数量的88青饼满足了广州市场,纯干仓也成为主流,但88青饼不足以说明纯干仓的概念,尤其是04年的时候,88青饼主力是90初的茶,无法凸显价值,印级茶更具有说服力,时至今日,88青饼迈入20年陈期,成为纯干仓的代表,实为市场现实,今日提笔想到当年的无奈不禁感慨万千。

有用+10
分享

冲泡普洱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普洱茶的冲泡与投茶量、水温、冲泡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冲泡过程中,若是不注意这些细节问题,那么泡出来的普洱茶口感滋味也会有所下降,那么冲泡普洱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冲泡注意的事项

 

  1、投茶量: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富于变化。就饮茶习惯而言,港台、福建、两广等地习惯饮酽茶;云南也以浓饮为主,只是投茶量略低于前者。江浙、北方喜欢淡饮。就云南人的饮茶习惯而言,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1:40或1:45。对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可以此为参照,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切忌一成不变。

  2、泡茶水温: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

  3、冲泡时间: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充分准确。如前所述,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冲泡时间的掌握,就规律而言: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具体掌握时,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决定。例如,用350毫升紫砂壶"宽壶留根闷泡法"冲泡八十年代生产的中档七子熟饼"7572"(勐海产)时,投茶量6-8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后,倾出二分之一即可饮用。用同一方法冲泡同时期的中档青饼时,投茶5-7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如用此法冲泡"民国"时期的紧茶时,投茶量适当增加,闷泡时间可延长到5-7分钟。对一些苦涩味偏重的新茶,冲泡时要控制好投茶量,缩短冲泡时间,以改善滋味。

  4、关于"洗茶":"洗茶"这一概念出现于明代。《茶谱》(明朝)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这一过程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储藏越久,越容易沉积脱落的茶粉和尘埃,通过"洗茶"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对于品质比较好的普洱茶,"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流失。

  普洱茶的冲泡误区

 

  1、习惯于泡浓茶: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叶。有的人喜欢泡浓茶。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

 

  2、泡茶时间过长: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3、用保温杯泡茶: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因用保温杯泡茶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茶量和冲泡的水量多少,对茶汤滋味的浓淡和液层厚薄影响很大。掌握好冲泡普洱茶的茶水比例,也就能更好的掌握出汤的浓淡度与口感滋味。

 

  普洱茶的冲泡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更好的品饮普洱茶甘甜醇厚的独有品质。通过本文的介绍,小编希望能帮助各位茶友更好的冲泡普洱茶。

传统普洱茶的制作特点

  传统普洱茶的制作特点
  简单地说,与其他茶相比,普洱茶的加工制作有三大独特之处:
  一是原料。普洱茶原料属大叶种茶树,大叶种为云南特有,在茶科植物分类中普洱茶又是茶科植物的一个种名,是云南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茶祖植物,属优良茶树品种,是我国最宝贵的茶树种质资源。
  二是普洱茶加工工序独特,普洱茶的加工工序是: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太阳晒干之后,成为普洱毛西。这时的毛著,韵味浓配、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成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定,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
  三是普洱茶独特风味,与其有一个自然陈化的过程有关。转熟后的普洱茶经过特殊的加工程序,压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茶砖,置于千燥处自然阴干。再按运输要求,包装入竹箩,运往外地。云南地处祖国边疆,西双版纳地处云南边睡,山高水远,在历史上交通极为艰险,茶叶外运全靠马帮牛帮,从滇南茶区到滇西北、西藏和东南亚及港澳各地,茶在马背、牛驮上长时间颠簸,日晒风吹,历时至少一年半载。茶叶在长期的贮运过程中发生缓慢的自然发酵,导致普洱茶的独特色泽,香气风味和倍
  增功能。这种普洱茶,就是现在人们称之为的'"生普洱",亦称"传统普洱茶"。

普洱茶渥堆发酵的化学成分变化

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有如下变化

·多酚类物质的变化

   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元酚的混合物,其中以儿茶素为主体成分,占多酚类物质总量的70%~80%。茶多酚是形成茶叶品质的重要活性物质,在茶汤中呈苦涩有较强的刺激性,与普洱茶品质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5。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在成品中的含量对普洱茶的品质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测定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中茶多酚、儿茶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儿茶素均大幅减少,分别由原料时的24.19%、13.29%减少至五翻时混合样的12.47%和1.07%,减幅达48.45%、91.95%;从不同层次看,茶多酚、儿茶素均是上层减幅最大。

·水浸出物的变化

   茶叶中水浸出物是指能被水浸泡出的物质,是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多少,标志着茶汤的厚薄、滋味的浓强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茶叶品质的优劣,相关系数为0.879。但对普洱茶渥堆加工过程中的水浸出物增减报道不一,周红杰等研究得出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水浸出物增加31%,而罗龙新等研究则认为是减少,本试验研究结果与罗龙新等的一致,水浸出物含量是减少的,由晒青原料时的51.49%减少至五翻混合样的。

·茶色素的变化

   普洱茶主要色素物质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目前认为这三种色素是茶多酚的主要水溶性氧化产物,茶黄素是茶汤“亮”的主要成分;茶红素是茶汤“红”的主要成分;茶褐素是茶汤“褐”的主要成分。普洱茶由于发酵时间长,茶多酚氧化程度深,茶黄素、茶红素的积累较红茶的少,这两种色素进一步氧化聚合成茶褐素。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茶红素随翻堆次数增加而呈减少之势,由原料时的7.169%减少至五翻混合样的2.053%;茶黄素稍有增加、茶褐素急剧增加,分别由原料时的0.256%、2.851%增至五翻混合样的0.454%、13.612%;从不同层次看: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均是上层变化幅度最大。上层茶坯的茶褐素含量最高,说明上层氧化程度最深,氧化最快,这与上层的茶叶接触空气充分、微生物大量繁衍息息相关。

·糖类物质的变化

茶叶中的糖类物质,包括单糖、寡糖、多糖及少量其他糖类。单糖和双糖是构成茶叶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茶叶中的多糖类物质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和果胶等。水溶性糖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成分,能缓解茶汤中苦涩味物质茶多酚、咖啡碱的刺激性作用,这部分糖含量越高,茶叶滋味就越甘醇。据研究报道,在普洱茶渥堆加工过程中,水溶性糖含量较晒青原料有较大的变动,但没有得出定论,周红杰等研究得出“在普洱茶的渥堆加工中水溶性糖是增加的”,而罗龙新等研究表明“水溶性糖含量在渥堆过程中的变化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减少的”。本研究的结果与罗龙新等研究报道的基本相符,茶坯水溶性糖含量随普洱茶的渥堆发酵进程加深而随之减少,五翻混合样的水溶性糖含量较原料时的减幅54.42%;从不同层次来看,上层变化波动较大。

·水溶性果胶物质的变化

原果胶是构成茶叶细胞的中胶层,由果胶素与多缩阿拉白醛糖结合而成,在稀酸的作用下分解成水化果胶素,在原果胶素的作用下,形成水溶果胶素。由于果胶具有粘稠性,因此,溶于水的果胶物质可增加茶汤滋味,是茶汤具有“味厚”感和茶汤浓稠度的主要物质。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水溶性果胶呈波动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增的,翻堆第五次的混合茶样水溶性果胶含量为0.3181%,较原料增加192.64%。

·咖啡碱的变化

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嘌呤碱,是构成茶汤的重要滋味物质,与普洱茶品质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9。研究表明,咖啡碱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呈增加趋势,第五翻茶坯的咖啡碱含量较原料增幅25.5%。有关咖啡碱增加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氨基酸的变化

氨基酸是构成绿茶品质尤其是绿茶茶汤滋味的重要化学成分,能增强茶叶的鲜爽味。氨基酸在普洱茶发酵的特殊温湿条件下发生氧化、降解和转化,与多酚类起反应生成褐色色素,因此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总体呈减少趋势,第五翻混合茶坯仅含氨基酸0.56%,较晒青原料的1.13%减幅50.44%,其中上层茶坯的氨基酸减幅较大。

·在普洱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茶坯的儿茶素、茶红素、水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均减少,而茶褐素、水溶性果胶、茶黄素和咖啡碱的含量则增加;其中儿茶素、茶红素减少较明显,而茶褐素、水溶性果胶则增加较多。这些物质的综合变化,使茶汤的滋味由渥堆发酵前的浓强变为醇厚,汤色由黄绿变为红褐,形成普洱茶特有的滋味、汤色品质风格。

·在普洱茶的渥堆发酵中,由于不同层次的茶坯所着生的微生物及堆温、含水率的差异,导致不同层次的茶坯的化学成分变化快慢不一:上层变化幅度最大,中层次之、下层变化幅度最小。因此,增加设施,改进工艺,完全可提高发酵均匀度、加快发酵速度,有利稳定品质,缩短渥堆发酵周期,提高资金周转利用率,保障普洱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