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品与试

普洱茶的品与试

2019-03-27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普洱茶的品与试

 

品茶与试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品,有品味,细品,体验,欣赏,享受之意;

 

评,有评试,试验,看看是怎样的,证实是怎样的之意。

 

所以,要把品茶,试茶分开,从心理和形式都要分开。严格说,先有试茶,再有品茶。一个茶是怎样的,好还是不好,值不值得品,要先试,评,得出结论。

 

如果,不值得品,就谈不上品茶了;值得品,才有品茶。品茶和试茶两个心情和心理状态都是不同的。品茶是很放松,很享受地去欣赏一个茶,心身都得到愉悦;试茶是很谨慎、很严谨地评判一个茶怎样,心情很严肃、认真,聚精会神的。品茶应该很清淡,在清淡中体现茶的优雅,宁静,变化,层次,滋味。(可详见《清淡的茶》一文)评茶可以很浓烈,在茶中的物质全部浸泡出来,好的不好的,一目了然,尽在心中。品茶是长期的,量多的,应该清淡;评茶是一时,量小的,可以浓烈。学会评茶,才谈得上品茶;要品茶,先要懂评茶。(关于评茶可详见《普洱茶审评》一文)

 

文/无非妙道,原题:品与试——2011年细说普洱(四十二)

有用+10
分享

普洱老茶好滋味是怎么泡出来的?冲泡老茶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老茶好滋味是这样泡出来的

 

  (以昔归古树普洱为例)

 

  冲泡工具:紫砂壶

 

  投茶量:15g(按7—8个人的量)

 

  洗茶:水温95℃以上;定点注水的水线较粗,注水时间约在5—9秒,出汤时间在12——17秒;整个醒茶过程一分钟左右。

 

  第一泡:汤色浅黄,香气蜜兰香,轻抿一小口,香气迅速在口腔散开,喝第二、三口时,感觉入口很顺畅,微微的涩感中带淡淡的甘甜味。初看叶底完整,呈现两个颜色(浅黄色和墨绿色),芽叶和茶梗明显,且富有鲜活性。

 

  第二泡:汤色明黄,茶气足,涩度比第一泡稍重,微苦微涩,杯底留香。

 

  第三泡:汤色明黄泛红,入口顺,滋生津,回甘快。

 

  第四、五泡:汤色蜜黄,汤质饱满,滋味纯正,口感舒适。因是十几年的老茶,泡到这两泡时都能明显的喝出醇厚感来。

  第六泡:汤色明黄透亮,蜜香十足,倒于玻璃品茗杯中与在公道杯中的汤色形成对比,前者茶汤是金黄透亮,而后者则是明黄透亮的。

 

  第七泡:汤色明黄透亮,香味非常好,两腮涩中有回甘。

 

  第八泡:汤色浅黄透亮,入口顺滑,喉韵凸显。

 

  汤色由明黄透亮向浅黄透亮转变,并且这三泡是滋味和口感综合中最好的,挂杯持久!

  第九、十泡:汤色黄中泛红,且非常的透亮,涩味稍重,但是回甘很好,没有一点青味,多了老茶醇厚感来。如果在这两泡闷一下的话,会感觉茶汤微苦,涩度也很明显。

 

  第十一泡:汤色深黄透亮,香气稍弱。

 

  第十二泡:汤色浅黄透亮,苦涩味稍重,但还是很顺口。

 

  第十三泡:汤色橙黄透亮。因为前一泡滋味稍淡了一点,这泡出汤的时间慢,因此汤色又变了。

  因此,从以上冲泡过程不难看出,老茶生茶的汤色变化是非常大的,而并不像一些人鼓吹和展现的那样。它不是一个顺承的汤色,是一个变化的汤色,有可能上一泡还在是黄中泛红透亮的汤色,下一泡就浅黄的了,同样的,滋味也不是固定的,每一泡之间的口感滋味都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冲泡老茶注意事项

 

  ★水温度一般都要在水温95℃以上,温度低了,不容易把老茶的香味很好的泡出来。

 

  ★洗茶(醒茶),可以洗两遍,也可以洗一遍,这根据茶叶的实际情况判断,但是醒茶的过程需要一分钟左右,为什么会要这么长时间呢?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茶叶与水充分的融合,才能让茶醒得更好,后面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也才会更好,其次是能保持一分钟左右还会使叶底富有鲜活性,并且很润,看起来就像新茶的叶底一样。如果醒茶的时间不够,醒得不好,那么叶底会很“干、死”没有活性。

 

  ★冲泡的时候不要留底水,倒茶汤时,看出汤口基本没有成一股水线,在滴的状态时,就将它移除出公道杯外倒干净,让其不留底水。因为如果倒不干净的话,会影响下一泡的口感和滋味。

 

  ★淋壶追香(针对紫砂壶冲泡),本来这个手法铁观音用得最多,但也可使用于老茶的冲泡上,用紫砂壶冲泡老茶除了能使其滋味更加纯正,更能泡出醇厚度来,更多的是提香。因为用紫砂冲泡它需要的水温很高,而且密集性很好,淋壶盖容易提香和聚香。其原理是,紫砂在冲泡过程中里外有一定的温差,里面温度虽然很高,“香”也被提出来了,但汤不一定香,这是为什么呢?那是此时的老茶的香是处于一个“散”过程,而没有“聚”,聚就是香溶于水。泡出来的茶不仅要闻起来香,更要喝起来也香,才算泡得好。

普洱茶汤色品鉴分析:汤色的如何判别?

普洱茶汤色品鉴分析:汤色的如何判别?

一些老茶人,判断普洱茶的好坏直接可以从普洱茶的汤色就能判别,这都是多喝的出来的经验,新手就算给你普洱茶茶汤、茶饼,你都不一定能判别普洱茶好在哪里。

在喝茶的时候,很多茶友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拿起茶汤来看看。很多人看茶汤第一目的是看看漂亮不漂亮,这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也就是看茶汤的表象;而品评普洱茶的人看的是茶的内质,虽然茶汤不能单独作为鉴定普洱茶的依据,但是却是鉴定普洱茶的依据之一。

一、要干净

漂亮的茶汤一定要干净。如果茶汤中有肉眼可见的漂浮物(水杂质、茶毫、茶渣、白霜点),那么看起来就会影响漂亮的层度。所以,茶漏一定要选择网眼孔小的。盛茶汤器具要清洁干净。

二、要透亮

普洱茶的茶汤透亮,一般都出现在陈年的普洱茶中,当然一些优质的新制普洱茶也会有。这种透亮有的清淡,有的粘稠。

三、要质感

普洱茶汤的质感,茶汤看上去是粘稠状的,这种粘稠是常规泡法下出现的,不是用闷泡的形式泡出来的,也不是用新工艺制作出来的。这种有质感的茶汤,是普洱茶汤中最迷人的。(本文来源:勐海兰帛茶业)

拾起悠远的记忆——普洱茶膏探秘

一、普洱茶膏的产生

其实,只要注意中国茶叶发展历史,尤其是制茶工艺演化历史,就可以看出,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洲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洲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象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先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陆羽品茗图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在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洲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的品质和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宋徽宗赵佶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绞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茶中珍品。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嗄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风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