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冲泡普洱茶的大学问!

冲泡普洱茶的大学问!

2019-03-27 访问量: 25 茶礼仪网

冲泡普洱茶的大学问!

喝的普洱茶多了,就会有这样一种体会:不都是普洱茶,怎么滋味那么不一样。这里的学问不小,不同情况下冲泡的普洱茶味道是截然不同的。先不说山头不说品种,单单从茶叶外形出发,普洱茶的冲泡就有一番大学问。

一、新、老、生、熟

首先,确定所泡普洱为“新、老、生、熟”中的哪一类。

新生茶

冲泡普洱茶的大学问!

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新熟茶

冲泡普洱茶的大学问!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

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

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

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陶壶或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冲泡普洱茶的大学问!

二、条索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

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冲泡普洱茶的大学问!

三、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

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四、发酵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冲泡普洱茶的大学问!

五、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六、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冲泡普洱茶的大学问!

“透”和“闷”

“透”和“闷”,是普洱茶的冲泡技巧。把握“透闷”技法,视普洱茶嫩度状况而定。一般说来,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透”:指的是冲泡过程中不加盖(杯盖、壶盖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闷”:是指冲泡过程中,加盖(杯盖、壶盖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掘茶品香气。

幼嫩的茶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故浸泡时,应多透少闷,以透为主。

粗老原料的茶叶,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闷透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勿使其存留茶叶之中,使茶叶滋味甘甜醇和不滞钝。

“透闷”原则,不仅仅指普洱茶冲泡的“透”与“闷”,也是选择茶具时应注意的,茶具的透气性强弱、散热性好坏对茶味的影响很大。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茶具(如盖碗、紫砂薄胎壶、玻璃茶具等),适宜冲沏嫩度较高的普洱茶;

反之,质地厚实、壁厚、密度大、散热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厚壁壶、瓷器、石器、容量多的大壶),适宜冲沏原料较粗老的中低档普洱茶。

有用+10
分享

手工作坊造精品普洱茶

  几千年来,茶叶的继承和发展,是以手工作坊的方式延续下来的。

  在茶叶领域,手工作坊不会消失,因为茶叶除了作为饮品存在之外,它还是传承文化的最好载体之一。

  甚至可以说,中国茶叶的精神,存在于手工作坊。

  放在现代社会来看,尽管工业化生产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手工作坊似的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发展需求,但人们对于精品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而手工作坊,便是产生茶叶精品的地方。

  工业化生产不能满足人们对个性的追求,手工作坊可以。

  在普洱茶领域,手工作坊做出来的优质产品,从来就不缺乏消费者(小众消费者,如发烧友。)的追捧。

  我曾经的一位同事,邱明忠先生,现在经营着一家叫“臻味号”的茶庄,在第四届普洱茶博览会上,他的展位总是人满为患,这便是手工茶对发烧友的吸引力所在。

  鉴于手工作坊有可能造出普洱茶界的“劳斯莱斯”,我们还是来分析一下手工作坊存在的条件和发展方向——

  一、发烧友是手工作坊存在的重要因素。

  毫无疑问,发烧友是手工作坊存在的基础。他们是一群有着独特见解和看法的消费者,对于茶叶产品的要求多种多样,甚至细化到山头、拼配比例、发酵程度、口感滋味等等。

  但是,正是这一群人的执着追求,使得传统普洱茶越来越精,越来越好。

  发烧友群体的特点大概有以下这些——

  *口碑传播。

  一个茶坊、一个产品,好与不好,全凭发烧友说了算。他们一旦认为某个产品很好,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特性传播开来,当然,限于在发烧友群体中进行传播,但这种口碑传播的力量,是媒体上的广告宣传所难以达到的,因为口碑的方式更加真实。

  *同类相聚。

  只要是发烧友就会有同类相聚的特点。普洱茶因为有太多的可能性,包括产地、师傅、口感等等,所以普洱茶的发烧友更容易形成一个一个的类别。比方说,有一群人喜欢冰岛的茶,有一群又喜欢易武的茶,还有一些群体喜欢勐库的,不一而足。

  *有消费能力。

  这群人有最起码的消费能力,这个是不用担心的,只要产品做到他们满意就好。

  *意见领袖。

  发烧友是意见领袖,他们的知识不仅会向圈内传播,还会向圈子外传播。他们就是一个活广告。

  对于普洱茶的手工作坊来说,满足了发烧友的愿望,就会获得不错的效益。

  二、高端消费群体对手工作坊的意义。

  手工作坊的方向是向精品化发展,制高点是做奢侈品市场。这就要求手工作坊的产品能进入高端消费领域,比如富人圈子。高端消费群体对普洱茶的重视,是普洱茶手工作坊塑造精品品牌的途径之一。

  三、独特的产品特点和稀缺的资源。

  这是对手工作坊的要求,不是每一个手工作坊都能成为品牌,或者拥有足够多的消费者。要成为品牌是有最起码的条件的。

  *原料是否稀缺,是否被控制。一个原料人人可得的手工作坊,基本上是不会有自己的特点的。我知道凤庆有一家做红茶的手工作坊,其原料是自己种植的,总共只有两百亩左右,每年他的产品还没出来,就会有消费者提前预订。

  *工艺是否独到。包括拼配、发酵等技术,是否有独到之处。如果没有,那这样的手工作坊也只能是平庸的。

  *是否有文化。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这个茶坊是否有一些历史渊源,如果有,那是一种加分的因素。

  事实上,手工作坊存在了几千年的时间,它们的存在就是最大的科学,这一点是改变不了的。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实在太快,需要有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茶叶产品出现,如果没有合适的产品,那么相似功能的产品比如说咖啡就会占领这个市场,而这个市场的体量,是手工作坊的做法所难以满足的。

  手工作坊由于生产量相对较小,很难生产出适应大众消费的产品,因此发展的方向是精品化。

  当然,极大多数的手工作坊,仅仅是初级原料供应商。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只有用对了茶具!普洱茶才能泡出真滋味

 泡上一壶好的普洱茶,从茶具上更能体现出茶的本质,选择对的泡茶茶具,才能发挥普洱茶味到极至。那么问题来了,普洱茶还有什么冲泡工具呢,其中又有什么玄机呢?,各位看官,接着看!

瓷器茶具

只有用对了茶具!普洱茶才能泡出真滋味

陶瓷茶具,具有吸水性小,音韵悠长等优点。可以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三大类别。但最合适普洱茶的,小编认为当属白瓷茶具,白瓷茶具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只有用对了茶具!普洱茶才能泡出真滋味

陶瓷茶具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适中,对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精巧,用来冲泡普洱生茶更是合适不已。

陶土茶具

只有用对了茶具!普洱茶才能泡出真滋味

陶土茶具指的是宜兴制作的紫砂茶具,造型朴素古典,色泽典雅,外观做工之精美,为品茗中更添加了一份雅趣。

只有用对了茶具!普洱茶才能泡出真滋味

紫砂透气性好,特别适宜泡茶,就是为了泡茶而生的。紫泥壶对普洱茶适应性强,不管生茶、熟茶、老茶、新茶,不同茶区的普洱茶,只要专配专茶冲泡,一种茶叶用一把壶就可以了,紫砂壶经过养护后效果更佳。用以冲泡普洱茶也是色、香、味俱全,尽显紫砂壶宜茶之优势。

玻璃茶具

云南普洱茶首部微电影《寻找石介》在线看


云南普洱茶首部微电影《寻找石介》在线看

  中国普洱茶网讯:9月22日下午,微电影《寻找石介》在昆明首映,这是云南拍摄的第一部与普洱茶相关的微电影,故事是以云南普洱茶中一种罕见的树种——生长于石缝间的石介茶为线索,讲述了新加坡女孩叶子在云南寻找石介茶的过程,引发了茶如人生的生命思考。影片融云南茶山自然风光、少数民族茶舞、茶歌等多种元素为一体,为观众构筑了一个神秘美丽的普洱茶伊甸园。



  云南民族茶文化需要梳理

 

  “云南民族茶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张扬的茶文化,需要我们去梳理。”本片总策划之一、云南资深茶专家徐亚和说,“在普洱茶热起来这10年,云南茶文化蓬勃发展,但云南民族茶文化与汉文化的茶文化不同,云南民族有自己的茶文化,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茶图腾和茶崇拜,所以云南民族的茶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张扬的、热情的、充满善意的茶文化,而汉文化的茶文化是一个静态的心态文化,如果我们不去梳理自己的茶文化而跟随着汉文化去走,那我们将失去云南茶文化的特色。”徐亚和表示。

  让更多人了解云南普洱茶的神秘

 

  “作为一名云南的茶文化工作者,我希望把云南的民族茶文化及民族茶艺表演带给观众,让更多的人能更好的了解云南普洱茶的神秘之处。在接下来的拍摄中,我们将邀请专业的老师来写剧本,在剧情上会有更多的起伏,而且还将设计更漂亮的服装让更多观众领略云南民族之美。”本片的导演、编剧及主演付丽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