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选购普洱茶首先要学会看懂包装

选购普洱茶首先要学会看懂包装

2019-03-28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选购普洱茶首先要学会看懂包装

随着普洱热的兴起,市面上涌出了大批的普洱茶,“古树茶”“山头茶”各种概念的出现更是让“砖家”都傻了眼。更别说是普通的消费者,只有傻傻地望着天,一脸的迷茫。

其实,选购普洱茶,最为基本的那还是要先学会如何看懂包装。因为各时期生产的普洱茶所用的包装纸不同,所以不同的包装纸也代表着不同时期所生产的普洱茶。

牛皮纸

这是1973年开始,国营下关、勐海茶厂用牛皮纸来包装普洱茶,而且大多用于外销。牛皮纸抗拉伸的优势使它非常适合包装的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吸水变形破损。

选购普洱茶首先要学会看懂包装

网格纸

这种纸出现在1987年到1992年之间,其特征为手工制作,纸张有明显的网络点状,勐海茶厂的有些茶饼就是用这类纸张包装的。

选购普洱茶首先要学会看懂包装

机器薄纸

这类纸在1995年大量出现,其主要特征为纸浆纤维短细、均匀而无规则,国营的七子饼茶大多都有使用这种纸张。

选购普洱茶首先要学会看懂包装

厚棉纸

厚棉纸为手工制作,其单面油光、条纹不明显,有厚薄之分,而8582就是早期的厚棉纸包装代表之一。

选购普洱茶首先要学会看懂包装

手工薄棉纸

出现在网络纸之后,其特征为厚薄差异小,不过比网络纸薄,容易损坏,其典型代表就是7542和7572这两款号称普洱生熟茶的标杆。

选购普洱茶首先要学会看懂包装

薄油纸

这种纸张为亮面油纸,有黄、白之分,专用于砖茶外包装。从1973年的厚砖开始,至1994年昆明茶厂最后一批的7581为止,历经了21年。

选购普洱茶首先要学会看懂包装

普洱茶特殊的工艺以及越陈越香的品质特点即是它火爆的原因,但也让我们很难以某个时间点界定其成品时间。不过选购普洱茶,其实我们最先接触的还是它的包装,而包装纸的类型虽多,不过总的原则也就三点:卫生、透气、无杂味。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制作原料是晒青毛茶,为什么还有烘干这一流程?

  国标上说,云南普洱茶是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但是纵观整个普洱饼茶的制作流程,我们会发现它还有“烘干”这一道工序,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难理解,“日晒”是毛茶的干燥方式,而“烘干”是饼茶在蒸软压饼后进行二次干燥时所采取的一种方式。

  茶叶经过杀青揉捻后,依然有多余的水分,此时的干燥方式必须采用日晒。如果做生散茶,工序到日晒晾干这一步基本就结束了,但散茶的香气、滋味流失的都比较快,制成饼茶才能锁质锁香,于是又有了后续的蒸软、压饼、烘干等流程。

  压饼后的干燥方式有三种,分别是阴干、晒干和烘干。阴干是将茶叶放在空气流通的阴凉处使其自然干燥,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饼茶中心凹陷部分因为压得太紧,水分不容易散失,茶叶有出现霉变的风险。

 

  第二种方式晒干,固然可以让茶叶快速干燥,但是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破坏了茶叶表层的活性酶,造成表层茶叶变成褐红色。这种茶叶在初期品饮时,香甜感和润度比较好,两三年之后会出现酸、薄、寡、淡的口感。

  第三种方式即烘干,将茶叶放在特定的烘房内,烘房温度控制在50℃以内,高于60℃以上即高温,高温烘干的茶叶香气好,滋味足,但是喝起来有燥感,久存后品质急剧下降。而低温烘干既可以让茶叶快速失水,茶叶的香气也要优于阴干的茶,这种干燥方式从国营厂时代一直延续至今。

 

普洱茶品鉴有没有标准,通过品鉴能判断茶叶品质吗?

普洱茶品鉴有没有标准,通过品鉴能判断茶叶品质吗?

图为:南茗佳人熟茶茶品“揽月”

在当下,我们如何正确品鉴一泡茶,如何通过品鉴判断茶的优劣呢!每个人喜好不一样,有句话“什么是好茶,适合自己的就是好茶”,这个适合不仅从口感还要从价格,价格太贵显然就不适合自己,总而言之从喝茶角度去看这句话貌似有道理,但从投资角度上看就有问题了,因为存茶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所以应该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才是好茶。

普洱茶品鉴有没有标准,通过品鉴能判断茶叶品质吗?

图为:南茗佳人熟茶茶品“揽月”

那么普洱茶品鉴有没有标准?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最终是殊途同归,差不太多,下面我把自己的品鉴标准和大家交流一下。喝一泡茶,我们不要在三泡前发表太多意见,因为正常精彩度都在四五六泡,喝完四五六泡后茶叶的情况大致就出来了。首先是汤水层面的,茶汤是厚还是薄,厚代表茶浸出物更多更丰富,更耐泡,它是由树龄地土和季节所决定的,然后是汤水细腻度,越细的茶越油润,细也是由地土树龄所决定的,又厚又油润喝起来就不怎么烫喉咙。

普洱茶品鉴有没有标准,通过品鉴能判断茶叶品质吗?

图为:南茗佳人熟茶茶品“揽月”

以上这两方面考核是汤水层面的重要指标,一般初级普洱消费者会忽略,但它也很重要,除了油润口感舒服外,它还决定耐泡度,有人认为耐泡度很像和喝没啥关系,但业内普遍有这样的看法,普洱茶若不耐泡就够不成好茶,所以它也是评定一款茶好否的重要指标。

普洱茶品鉴有没有标准,通过品鉴能判断茶叶品质吗?

图为:南茗佳人熟茶茶品“揽月”

第二是口腔层面的,它包括了生津回甘,饱满度,滋味,喉部反映,生津回甘根据部位不同会可分为两颊,齿缝,舌底等生津,饱满度是刺激口腔部位的区域,树龄高的一般在后段,喉头,越深代表树龄越高,只集中在前边的一般都是台地茶,饱满度高的通常是指刺激口腔区域比较广泛。滋味主要就是苦涩度,甜度等,还有就是香气,新茶花香,熟茶木香,枣香,参香,粗叶出枣香,放仓熟茶出参香,干仓一般出果香,也叫樟香。最后是化度,这个化度我们理解为滋味的快速融化,它和香气都是判断陈化年份的重要指标,但这也是建立在头脑中形成的记忆性标杆茶的体系内,比如一款茶的化度在五年的标杆茶上,十年的标杆茶下,那就据此判断它年份在6到9年之间。

最后就是身体反应,喝完会不会全身轻松,肌肉骨骼感觉放松轻盈,我认为这是品普洱茶的最高享受层面。通常我们是用茶气来形容,什么是茶气,它的直观表述就是打嗝放屁出汗,其中以出汗为更盛。

普洱茶品鉴有没有标准,通过品鉴能判断茶叶品质吗?

图为:南茗佳人熟茶茶品“揽月”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唐卢仝《七碗茶诗》

可见古人已经在喝茶中早已经发现茶气,而且把茶气放在喝茶感受最高的境界上,当然茶气也不止体现在普洱茶,很多生态度高的其他种类茶都有,很多老茶客喝红印宋聘大汗凌厉可谓爽,但其实很多新茶都能喝到茶气彪悍的现象,就我目前认识,我认为茶气是与生俱来,未必一定随陈化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一泡茶的品鉴,我们是从:1、水路,厚薄,汤水细腻度衡量;2、口腔层面的,它分生津回甘,饱满度,喉韵,滋味,化度等几个考核指标;3、就是身体反应,茶气,打嗝放屁,发汗等。通过这三个大方面我们喝的是愉悦度,得出的是年份,树龄,产区,陈化效果等结论,最终形成价格判断依据。本文系作者《普洱茶的品鉴,收藏和趋势》中篇。

问香本味普洱传承中华文化

问香本味普洱传承中华文化
 

“泡茶能使人迅速平静下来,也带给了大家以心交流的氛围,让我从中受到熏陶,获得安闲的心情与平和的心态。”在20日举行的“问香本味普洱,传承中华文化”主题活动上,来自北京华文学院的泰国华裔学生汤文慧与数十位来自北大附属中学的学生们交流分享自己的茶道感悟。

 

 

“记得小时候,我的长辈们都很爱喝茶,他们经常相约在茶馆,一坐就是一下午,我们就在茶桌边玩耍。”汤文慧告诉我们,她祖籍在福建,从小她就好奇,长辈们为何独对茶情有独钟。通过这段时间对茶文化的潜心学习,她深深体会到父辈们对茶的那份独特情感。

 

 

“学生学习茶道礼仪与中华礼仪是一脉相承的,传统礼仪能培养孩子的风度,会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德育主任方燕介绍说,2015年,人民政协报社就在该校开设公益性的茶文化选修课,学生们从品茶开始,了解中国茶的分类,学会观其形、闻其味、品其味,探索茶文化的乐趣。

 

 

人民政协报社社长李红梅说,作为在青少年中传承茶文化的实践,通过向学生们教授茶之历史、品茶礼仪,让孩子们懂得总结和反思自己,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

 

 

在正在举行的北京国际茶叶展期间,由人民政协报社、云南双江勐库戎氏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这场“问香本味普洱传承中华文化”主题活动,正是为进一步向海内外青少年普及、传承中华茶文化。

 

 

“茶是大自然的馈赠,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做好茶,更要向青少年传承中华茶文化。”活动主办方之一,云南双江勐库戎氏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戎玉廷说,在侍茶的路上,不少人感慨地对他说,有些中国人已经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茶文化丢了。他总是明确地表示,没有丢,只是暂且放在一边了,那深入民族血脉的东西,拿出来温习一下,很快就又回来了。

 

 

对茶的这份信心,来源于戎氏三代人对茶的执着与传承。出生在制茶世家的戎玉廷,从小耳濡目染,体味茶朴实无华的本性,他认为,做茶者要学会乐在其中,“坚守”二字必须当头,不随波逐流,传承好祖辈留下的好东西,好好做茶。努力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这也是制茶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饮茶为什么能成为文化?著名文化学者陈漱渝认为,种茶、制茶、沏茶、品茶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喝茶使人内心变得“静”“谦”“和”,能培养清廉俭朴的品质,更能喝出和睦。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茶一直是友好使者。

 

 

极富民族特色的民俗茶艺、禅茶一味的禅茶茶艺,普洱茶知识讲解,与茶艺师的现场互动等精彩环节,给现场的青少年们带来了一场茶文化的盛宴。

 

 

对茶文化的渴求与热爱,也引发了青少年们对诗、琴、书、画、昆曲等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探索,自发地学习或拜访专家,甚至研究起旗袍盘扣、古代建筑等。

 

 

“一杯中国茶,千年茶文化”,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鼓励青少年认真学习中华茶文化的智慧与丰富内涵,走进中国茶,常饮中国茶,传播、传承茶文化,并伴随茶文化健康成长。来源:国际在线(记者 林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