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是“猴子”吗?

普洱茶是“猴子”吗?

提问者:~蓝·紫&~瀀提问时间:2019-11-05
已采纳  现在普洱茶市场比较混乱,2007年茶叶价格大跳水,之后又恢复甚至提升。在经济上这事一种必然,可是作为最薄弱的农产品经济,这样市场却实实在在的伤害了弱小的茶农、茶商、消费者。

  现在很多资本是把普洱茶当做投资金融产品,而不是普通的农产品,这样不断的炒作,就会跟之前的“蒜你狠”事件一样,各种泡沫破灭之后,一地狼藉,最后吃苦的还是老百姓。

 

  之前听邹家驹先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商人到了一个山村,村子周围的山上全是猴子。商人就和村子种地的农民说,我买猴子,100元一只。村民不知是真是假,试着抓猴子,商人果然给了100元。

 

  于是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这比种地合算得多了。很快商人买了两千多只猴子,山上猴子很少了。商人这时又出价200元一只买猴子,村民见猴价翻番,便又纷纷去抓,商人又买了,但猴子已经很难抓到了。商人又出价300元一只买猴子,猴子几乎抓不到了。商人出价到500元一只,山上已没有猴子,三千多只猴子都在商人这里。

 

  这天,商人有事回城里,他的助手到村里和农民们说,我把猴子300元一只卖你们,等商人回来,你们500元卖给商人,你们就发财了。村民疯了一般,把锅砸了卖铁,凑够钱,把三千多只猴子全买了回去。

 

  助手带着钱走了,商人再也没有回来。

 

  村民们等呀等,等了很久很久,他们始终坚信商人会回来500元买他们的猴子,终于有人实在等不急了,猴子还要吃香蕉,这有费用啊,于是,众村民把猴子一个个放回了山上,山上仍然到处都是猴子。”

 

  看了这个故事有没有什么感触?反正我反省了下,我会不会在生活中做了那些抓猴子的人。

 

  这有些离题了,还是回归到普洱茶上来,2007年后,可以看到不断疯涨的山头茶,班章,昔归,冰岛等,今年的古树茶都还没发芽的时候,到处都是说今年春茶茶价的,很多做茶的都忧心忡忡,这个已经不是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的简单情况了。

 

  普洱茶年年都在炒作,前几天有个朋友在群里说,倚邦有人抬高价格收茶,收了一天就不见了;还有的朋友说去年很多大品牌大厂家都没有跟茶山初制所结清款项,现在不得不贷款继续做茶,不然生计都成问题。这些现象比比皆是,还有为了产量给古茶树施肥的现象。

 

  每年真正认真做茶的人可选择的好茶原料越来越少,很多人都说心太累。天然的古茶树是他们的信仰,然后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信仰被破坏而无能为力。这些的发生能怪谁呢?不能仅仅怪在一个群体上,这是整个环境出现了问题,现在的普洱茶已经成为了一个怪圈,不断的恶性循环。

 

  有识之士还是在尽自己微薄之力努力去改变,严格要求原料来源,不断提升制茶工艺,然而只是杯水车薪,大的环境是在恶性循环,小小的坚持也只能让一小部分人得到实惠,当炒作不再,光芒褪去,大资本撤资,后面“山上仍然到处都是猴子”。这是值得我们焦虑的问题。

 

  这种怪圈只能说明普洱茶行业的混乱与不合理,在现阶段,内行无力改变,外行信息不对称。那么问题来了?普洱茶是“猴子”吗?

 

  听闻黄炳生先生在大渡岗承包了茶园,坚持不打任何农药,虽然产量降低了,但茶叶品质提升了,茶叶单价也提升了,这就是一个好例子呀。这样的事情古茶山也很多有识之士在坚持。他们都是好榜样。

 

  普洱茶在自己手中,是“猴子”,还是有真价值的茶叶,这取决于你是否真的为之努力付出,并在正确的方向上着力。

 

回答者:悟茶道回答时间:2019-11-05
有用+10
分享

饮用普洱茶减肥需要注意什么

饮用普洱茶减肥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还需配合适当的运动,持之以恒,一定会达到理想的体重。那么,在饮用普洱减肥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1、禁用宵夜;饥饿时,可多喝普饵茶,一日三餐要定量、准时,切勿因此增加食量;

2、普洱的年份越久越好,不仅能帮助整肠消化,更能分解脂肪;

3、每天三餐进食时间应有规律,中午肠胃吸收能力最强,吃进去的热量将会全部吸收,所以如果你要减肥,午餐最好能减少摄取;

4、饥饿时可喝普洱茶,调剂口味;普洱茶中可加蜂蜜、玫瑰花、菊花、桂花等,美容养颜,还可加哈蜜瓜等水果,饮来别有风味,有益身心健康。坚持适量运动。

5、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建议大家用普洱茶减肥时第一步洗茶千万不要省略,就是开水下去第一泡茶不喝,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就好了。

【观念】普洱茶为什么需要发酵的“载体”

  讯:普洱茶制作有三大精髓:第一是乔木大叶种;第二是晒青工艺;第三是紧压成型。这其中,紧压成型表面上是普洱茶生产过程的完结,但相对发酵而言,其固态发酵的过程远没有结束。因为普洱茶原料在紧压成型后,必需进入一个新的发酵“载体”,开始后续发酵的过程。没有这个发酵过程,普洱茶很难有好的品质出现。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

  1、普洱散形茶是不是普洱茶?

  我们知道,晒青毛茶如果不经过紧压成型(团、饼、沱、砖),即使存放时间再长,也只能是普洱茶的原料,不可能成为普洱茶。那么,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后,其“出堆”的散形茶算不算普洱茶呢?答案应当是否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渥堆”的散形茶属人工快速发酵,存在发酵过程不完全,及发酵过程偏重“催熟”的弱点。因此,只有将“出堆”的散形茶再紧压成型,使其仍然进入自然发酵的过程,才能弥补其不足。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实验:将陈化七年的散形茶(熟茶)与紧压茶(熟茶)进行冲泡比对,会很容易地发现,无论是汤色、香气、滋味及润滑度,紧压茶的品质都远远高于散形茶。其实,我们应当清楚的是:“渥堆”工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普洱茶就可抛弃紧压成型——这一发酵的“载体”,以散形茶形式出现。它最大的功绩,是将“载体”发酵时间“缩短”而已;二是“渥堆”后的散形茶,如果不紧压成型,又会回到空气的裸露之中。因为缺少厌氧的环境,只能与红茶一样,会出现木质化戓碳化的过程,保存时间相比紧压茶短。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讲,普洱散形茶,不管是晒青毛茶,还是“渥堆”的熟茶,不经过紧压成型及后续陈化,只能是普洱茶的原料。离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尚有很大的距离。

  2、发酵“载体”的标准是什么?

  近几年,很多普洱茶生产企业将紧压成型的“功夫”花在外观“好看”上,造成很多的紧压茶不是为后续发酵服务——脱离了发酵“载体”的功能。应当知道,普洱茶紧压成型只是生产过程的完结,而非发酵过程的结束。这就要求普洱茶紧压成型的“样式”,必需符合后续发酵的要求——即发酵“载体”。在此基础上,第二位的才是外观美感的要求。这是因为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存在有氧菌与厌氧菌的转换的要求,晒青毛料是以有氧菌群为主,而普洱茶更重要的后续发酵是以厌氧菌群为主,因为只有在厌氧菌群的“参与”下,普洱茶才能出现其独有的衍生物质,而这些衍生物质是对人体产生保健功能的“因子”。而厌氧菌群存活与“工作”的前提,是厌氧条件。因此,紧压成型的模式必需符合厌氧菌的“工作条件”。

  云南普洱茶的先人,为我们留下来了“团、饼、沱、砖、膏”这五种主要模式。形成了普洱茶紧压成型以圆形为主要特征,使发酵产生最佳的“工作效能”。普洱茶紧压成型这五种形态,除砖茶以外,都带有明显圆形特征。如团茶外形似满月状,饼茶近似半月型,沱茶则接近碗形(半圆状)。这种圆形为主的特征,不仅是为了外观的美感,更多的是附合发酵的要求。因为微生物的发酵忌平面和直角,最适合的“工作空间”是以圆形为主。

  由此,也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普洱茶发酵“载体”的标准应以圆形为主。

冰岛普洱茶仅仅是“甜”吗?

冰岛茶已然是云南山头茶的舆论的“领跑者”,是什么让冰岛茶在短短几年中成为临沧双江勐庫的代表?经过市场调查,听到最多的就是“冰岛味”,那什么是“冰岛味”呢?让我们来总结下。

1.甜

云南大叶种的特点就是苦涩度,作为大叶种家族一员的勐库种也是口味重的,冰岛老寨作为勐库种的的摇篮,那它的苦涩度跑那里了?这时许多茶友提出“化”这个词,苦涩度“化”得快!原来冰岛茶不是不苦涩而是苦涩度在囗腔里“化”得快。温习下化学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分子越小物质分解速度越快。

从化学角度看冰岛茶的甜:甜味物质主要有两大类:糖类、天然含氮化和物(氨基酸)。糖类:糖在茶叶中存在的形态主要有三种形态,游离态的(可溶性的)、结合态的(通过水解酶可以水解为可用性的)、不溶性的(纤维束、淀粉、木素、果胶)。可溶性糖(亦包括结合态在制茶过程中水解后的部分)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来源。

2.生津回甘快

生冿回甘是人们喝茶的一种全身心体验。生冿回甘的快慢是一种身体灵敏度体验,现在我们还是來研究冰岛茶汤中的味。

涩味:主要成分为多酚类物质。

甜味:主要成分为可溶性糖,及部份氨基酸。

苦味:主要成分为咖啡碱、茶碱、花青素、茶叶皂素。

喝茶的感受记忆是喝茶人修行的基本功,“涩生津苦回甘”这是喝茶人的基础感受。

3.厚度

这是描述冰岛茶茶汤的词。这其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茶汤的倒入杯中视觉上的的厚,一种是茶汤入口的口感味觉的厚。

茶汤倒入杯中,很明显能感觉到茶汤的稠度、挂杯度,这是茶汤视觉之厚;茶汤入口,口腔中的感觉器官也会有反应,厚、稠、重者一般简单称之为「味厚」,是好茶。茶汤视觉之厚来源於两个方面,一个是茶中果胶物质起作用,一个是茶中的糖类物质起作用。口感之厚,据科学研究的结果认为主要来源于茶中的糖类物质。

为什麽味厚者为好茶?其一在于我们身为品茶之人,有着人一般的感觉品评标准,通常认为厚重者强于轻薄,此人之本能,不作讨论。

4.香气

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

所以说香气是茶叶加工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像厨师是餐馆灵魂,茶叶加工师决定茶叶的香气,冰岛茶的香气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加工工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