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为何普洱茶要紧压成饼而不散存?仅仅是美观吗?

为何普洱茶要紧压成饼而不散存?仅仅是美观吗?

提问者:猪仔包提问时间:2020-01-04
已采纳

不论你是熟悉普洱茶的人,还是天天品饮它的老茶客,在第一次与普洱茶饼见面的时候,都会不禁要问,为什么普洱茶要紧压而不散存?国家高级评茶师,“普洱教父”白水清嫡传弟子,“只见普洱”品牌创始人,郭子剑给您讲下原因。

其实一开始普洱茶的紧压,只是为了解决交通不便引起的运输损失。古时大多通过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运送到西藏等地方,为了运送方便同时能多运送茶叶,所以就有了砖、饼、沱等形状。

现在已经不需要在茶马古道上长途跋涉运送茶叶了,为什么还需要制成紧压茶呢?

​1.从普洱茶的后期存放转化角度

普洱茶在后期的存放中,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都会影响到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

第一,普洱茶紧压成饼,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普洱茶影响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气都能更好的保存下来。

第二,普洱茶紧压成饼,空气中的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第三,氧气和光线与普洱紧压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的保存。

2.从普洱茶的收藏角度

专家认为,家庭收藏普洱茶,应该选择压制以后的普洱紧压茶。

首先,同一时间生产的普洱茶紧压茶,除比散茶卫生外,其滋味远比散茶来得醇厚、甘爽;一些低沸点青涩味物质,也随高温蒸、烘、焙而挥发减少。

其次,紧压茶经蒸压以后,茶体较散茶紧实,占据的存茶空间小,有利于较小空间的大量储藏,降低藏茶成本。而且紧压茶茶体内部的温、湿度比较稳定、陈化均勻持久、耐储藏。

第三,普洱紧压茶多为“方”、“圆”两种形制(沱茶亦圆、茶柱亦圆),它巧妙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圆”的饼茶是宇宙孕育世界的“天”的象形,“方”的砖茶是承载万物的“地”的象形。爱茶人在这“天”与“地”的交融、庇佑下,悠悠然不亦悦乎?

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普洱茶更是体现了这一方面,正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而好茶同样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回答者:呵呵回答时间:2020-01-04
有用+10
分享

【今日话题】:普洱茶的小树茶出路在何方?


  首先申明,这里说的普洱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并不是茶树种普洱茶(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这里说的小树茶是树龄较小(30年以下)的茶树,包括密植、生态、台地、坡地、平地茶园的茶树。再次申明,小树茶≠台地茶。

 

  小树茶(树龄30年以下),大树茶(树龄30年以上——100年以下),古树茶(树龄100年以上),这种树龄分类下的茶树生长环境不限。

 

  云南普洱茶在官方统计中,古树茶产量才占整个普洱茶产量的5%,其余的95%是大树茶和小树茶。如果要具体的分出大树茶和小树茶占多,可以去翻翻资料,现在来说,小树茶是1985年后种植(野生)的茶树。我相信,反正应该有很多很多小树茶。

 

  小树茶,由于树龄时间短,从感官上相对大树茶或者古树茶来说,刺激性更强,滋味来得快去得也快。但由于人工管理,产量远远高于大树茶和古树茶。

 

  由于小树茶产量高,在整个普洱茶市场份额占比远远高过于大树茶和古树茶。但现实的一个情况下,打着小树茶的普洱茶少之又少。那么,普洱茶中量最大的小树茶去哪儿了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我看来,小树茶大多在普洱茶熟茶中。但看现在的普洱茶品中,默默无名的的小树茶又有多少人看得起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树茶的能量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在普洱茶熟茶中,几乎99%的熟茶是有小树茶参与的。普洱茶界熟茶出名的大益熟茶,其中的熟茶品100%有小树茶。勐海县、普洱市每年生产几万吨新熟茶,大部分都是小树茶。但,至今,小树茶做的新熟茶精品至今少见。那是原料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是生产技术的问题。

 

  从2014年以来,古树茶大规格茶品销量受阻,但2015年以来,古树茶小规格茶品销量走俏。那么最先改小规格的小树茶茶品,为什么在大树茶、古树茶改小规则之后就走不动呢?因为当一个单品的价格在消费者认为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品质不优秀的小树茶自然销量比不上了。试想一个大/古树茶小龙珠8元,一个小树茶小沱茶0.5元。当今这种情况下,8元跟0.5元并没有多少区别,而两个茶的品质口感绝对差异巨大。而从原料价格上来比,古树茶按平均1000元/k算,大树茶500元/kg算,小树茶60元/kg算。那么1公斤的加工费如果是60元的话。小树茶就会感觉压力山大。而在这个价位的古树茶或者大树茶是毫无压力的,因为加工成本只是古树/大树茶原料价格的6%和12%。而小树茶则是100%。

 

  那么小树茶小规格这条路走不通,看来只能走常规或者大规格的路线。在规格上选定了,自然看的是品质了。而品质就得靠技术。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型普洱茶企业有优势。因为人家有技术,所以要做小树茶的茶企,核心的竞争力在于茶品的品质。那怎么提高小树茶的品质呢?这当然是在成本范围内去研究拼配了。因为现在勐海的普洱茶工厂已经很多了,在实力不够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去花大金钱、大精力去自己建厂研究了。勐海县,集中了云南省各地的茶叶。其中,熟茶的发酵技术是云南省内最高水平的。熟茶原料也是最全的。一年四季,随时有熟茶出堆。品质优秀,特点突出,分量足够,价格实惠才是小树茶的出路。

为什么普洱茶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讯: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规定普洱茶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什么用晒青毛茶作为普洱茶原料?晒青毛茶作为普洱茶原料对普洱茶后期陈化“越陈越香”有什么作用?尽管国标已做了明确规定,但仍有很多茶叶爱好者或消费者对此问题存在疑惑,下面就此问题,谈一下粗浅看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迪和帮助。

 

  一、历史的传承

 

  普洱茶是云南历史传统名茶。它诞生于蛮夷之地,许多土著少数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因此现在我们很难定论普洱茶最早产于何时。不过,我们透过诸如基诺族、佤族等云南少数民族有关孔明与茶的传说,可以推断普洱茶历史应不晚于三国时期,其贸易始于唐,闻名于明,极盛于清。普洱茶的发展是云南当地少数民族对当地茶树资源发现利用及与巴蜀、中原茶叶加工技术影响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工艺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散收无采造法阶段;普洱饼茶阶段;普洱茶自然陈化工艺阶段;现代人工渥堆陈化普洱茶工艺阶段。散收无采造法阶段的普洱茶实际就是晒青毛茶,鲜叶经晒青、揉捻工序直接晒干成毛茶。到了明万历年间,谢肇淛《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可见,明朝云南已将晒青毛茶蒸而成团,成普洱团饼茶,并通过茶马古道将茶叶长途运往西藏、南亚及中原地区,并形成自然陈化普洱茶。到了现代,以晒青茶为原料经过人工渥堆、快速醇化,形成人工渥堆普洱茶。当然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晒青茶的加工工艺也在不断演变。

 

  二、晒青茶工艺的演变

 

  《神农本草经》记载:“苦荼-生益州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采干。”这里谈到“采干”,但采后如何干法,未加说明。按当时的生产条件,晒干或风干是当时最简单直接的干燥方式,这就出现茶叶最原始加工方法:采鲜叶晒干贮藏,形成原始茶类——晒干茶。

 

  唐朝樊绰的《云南志·云南管内物产·卷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由此可见,当时云南少数民族对茶的利用制作方法较为简单,类似于原始晒干茶。这种传统晒青茶制作技术一直被传承沿用至今。但就是这看似原始、传统、简单的毛茶制作技术保证了普洱茶的后发酵,形成了普洱茶独特的品质特点“越陈越香"”。

 

  茶农把采来鲜叶倒在竹席上摊晒。阳光下,鲜叶慢慢萎凋、慢慢变色,偶尔茶农将茶叶翻一番,简单揉一揉。雨天来了,将鲜叶架在火塘上熏烘干。这种方法制作的茶,青草气较重,揉捻较轻,口感较淡,后来用锅炒杀青祛除青草气,显清香。李拂一《佛海茶业概况》(勐海县文史资料第一集1939年):“勐海茶叶制茶,计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于竹席上反复搓揉成条,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到了现代,随着制茶机械工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机械杀青、揉捻的制茶工艺。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晒青茶制作工艺变化。

 

  原始晒青茶:鲜叶——日晒杀青——轻揉捻——晒干或熏干

 

  近代晒青茶:鲜叶——锅炒杀青——较重揉捻——晒干或晾熏干

 

  现代晒青茶:鲜叶——机械杀青——较重揉捻——渥黄(揉捻叶薄摊过程)——晒干或晾干

 

  三、晒青茶工艺特点及其与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系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缓慢酶促氧化及微生物活动的结果。晒青茶无论传统或现代工艺基本都传承了轻杀青、较重揉捻、晒干或阴雨天低温烘制半干的特点。

 

  轻杀青(要求:杀匀、杀透)既祛除了茶树鲜叶低沸点青草气,又保留了部分酶活性;促使少部分叶缘或叶梗出现红变,易使晒青茶出现花香和清香,同时为晒青茶出现“黑条”品质特点奠定基础。一般杀青维持出料口杀青叶温度65℃左右。

 

  较重揉捻是形成普洱茶越陈越香品质的基础。大叶种鲜叶相比小叶种,海绵组织发达,细胞基质及液泡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茶多酚)。同时在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存在大量的多酚氧化酶。通过揉捻造成组织破碎及细胞破裂,使茶叶多酚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混合,发生茶多酚的氧化。而茶多酚的氧化程度是毛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同时揉捻造成茶汁外溢粘附于茶条表层,便于环境微生物的定置,为茶叶后期陈化变化提供物质基础。

 

  渥黄:揉捻叶经过8-10h的自然摊晾,既可以使茶多酚发生一定程度的氧化,使茶汤色显黄,同时可以让环境中微生物在揉捻叶上定置与富集,为普洱茶后期自然陈化与渥堆发酵奠定一定的微生物基础。营养丰富的茶汁及富集微生物可以使渥堆茶叶快速起温,防止冷堆烂叶现象。当然,揉捻叶摊晾应薄摊,低温、自然通风,适宜夜晚摊晾,防止气温裂变及过度氧化。

 

  晒干或晾干防止了茶叶酶活性的丧失。太阳直射地表温度一般不超过60℃。这样低温缓慢干燥的过程,会使茶多酚类物质进一步被氧化降解为深棕色的物质,同时茶汁中还原糖与氨基酸进行美拉德反应产生深色物质,随色素含量的增加,茶条表层颜色加深而表观黑色。同时叶绿素光热作用进行降解,这一系列生化反应也产生了大量营养物质,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晒青毛茶外观“黑条”、叶底黄绿、滋味醇厚的品质特点。

 

  可以说,云南晒青毛茶的初制工艺融合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的制作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从茶树鲜叶到晒青毛茶及毛茶后期陈化,整个过程茶叶处于不断变化,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之中,这与普洱茶储存醇化“越陈越香”一脉相承,晒青茶不仅是普洱茶制作的原料,更是普洱茶存放醇化的前提和基础。

 

什么是普洱茶的内飞、内票、普洱茶号?《一壶普洱》告诉你

本图为《一壶普洱》内页

1、内飞

一张印有商标、厂商、宣传广告等资料的小纸条。通常被茶叶覆盖着压在茶饼正面,不易脱落。

2、内票

一张大的说明书。通常夹在包装纸与茶饼之间。一般是一饼一张,与茶饼不粘连,可任意拿起。

3、普洱茶号

知道吗,历史上由于普洱茶主要是边销茶和外销的原因,因此大多数普洱茶其花色、级别各有不同,均有各自的茶号(又称唛号)。

“唛”为英语“mark”音译。“唛号”亦称“唛头”,广东方言,愿意是商标、牌子。在茶叶贸易中特指用数字或数字辅以文字表示的茶叶名称。也有俗称“茶叶编码”的。普洱茶的“唛号”,即以数字方式表示的普洱茶的名称。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了普洱茶的唛号。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普洱茶的唛号为7452、7562、7561、76563等。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了似乎比这些茶号要早的普洱茶,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运气真好,捡了个“漏”!

如果是饼茶,通常是四位数字。饼茶用4位数,前两位为该款茶的生产年份,第3位为茶青配方,第4位为茶厂编号(如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74、75开头的茶品,都不是代表生产时间源于74、75年的。85,则代表从1985年开始投产,如8582、8592等。

如果是普洱散茶,通常是五位数字。前面两位数为生产厂家生产该茶品的号的年份,最后一位数为茶厂的代号(1为昆明,2为勐海,3为下关,4为普洱……),中间二位数为普洱茶级别,如:78071、79562、76563等。以上图文摘自童云、张宗群合著一书《一壶普洱》。

上图为《一壶普洱》书影,作者为童云、张宗群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一壶普洱》已在说茶优品上架,定价为48元每本(内附DVD光盘),作者亲笔签名,数量有限,点击《一壶普洱》即可购买。

上图为《遇见——当代最美普洱茶文最诗意慢生活》书影,张宗群编著

《遇见——当代最美普洱茶文最诗意慢生活》已在说茶优品上架,定价为128元每本,作者亲笔签名,数量有限,点击《遇见——当代最美普洱茶文最诗意慢生活》即可购买。

上图为张宗群普洱茶书三部曲:第一本《一壶普洱》、第二本《遇见》、第三本《不辜负》。

添加『说茶网思思』个人号:5810670购买三本茶书,价格会更美丽,或点击“张宗群普洱茶书三部曲”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