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小青柑占普洱茶全网销量60%,我们到底在震惊什么?

小青柑占普洱茶全网销量60%,我们到底在震惊什么?

提问者:艾八小提问时间:2020-01-09
已采纳

原文标题:独家观点|小青柑占普洱茶全网销量60%,我们到底在震惊什么?

根据2019上半年天猫数据统计

小青柑的销售量占了普洱茶全网销量60%

这个数据,让吉普号从上到下震惊不已

是行业低迷还是日常品饮回归?

我们邀请茶行业权威媒体人

知名茶行业学者一起探讨

小青柑爆红背后的普洱茶营销之路

小青柑占全网60%的销量

我们到底在震惊什么?

普洱茶十年营销历程中,我们看到热门产品从老茶到山头茶,从古树到单株,又到如今占据全网60%销量的小青柑。

在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选择中,我们不禁提出一个问题:像小青柑这样的爆款,是分走了传统饼茶的一杯羹,还是日常品饮的回归?抑或是营销的成功?

消费风潮的改变

让方便好喝成为唯一标准

吉普号CEO:小黑

我先讲一下数据,接近60%的销量是淘宝全网,包含天猫。这个数据我具体拆分一下,是从去年7月份到今年2月份的全网的普洱茶数据。小青柑的销售占比是50%多,接近60%,饼茶是24%,老茶头大概是6%,还有其他的大概是6%。

我们看到数据的时候有被吓到,因为吉普号每年的销量饼茶比例是挺高的。然后没想到从去年7月到今年2月的比例,小青柑在全网居然是饼茶的一倍多。

在这个数据背后,还有一个很可怕的一个细节,饼茶的24%有很大一部分是双11卖出去的。如果抛开双11和11月份饼茶的销量的话,我们做一个粗略的估算,得到一个很可怕的结论,就是小青柑去年7月到今年2月日常的一个销量,大概是饼茶的5到7倍。

从09年到10年期间,普洱茶市场上的产品呈现是怎么样的?现在是怎么样的?差异已经非常大了。十年前的技术和现在的技术其实没什么区别,技术还是那个技术,更多的是消费风潮的改变。

小青柑现在占据普洱茶销售主力的位置是怎么形成的?其实就是它回归到了最简单的冲泡方式中,我们很多用户就是用马克杯在办公室泡茶,一粒小青柑可以泡一上午,甚至是泡一天。

它的冲泡方式和品饮方式,回归到了茶的生活化的共同记忆中。

另外一个原因是小青柑确实好喝,每个人肯定是喜欢入口好喝的东西。如果非要说功效怎么样,我很坦诚地说,我首先是想喝它,然后才会有兴趣了解功效,希望有某种功效去喝某种茶,那为什么不喝药呢?所以回归核心原因,起点的原因不是功效。

小青柑能够在今天占据到普洱茶这样的份额,说明绝大部分人更喜欢小青柑,对好喝方便的饮品接受程度更高。

多少消费者愿意把绿茶替换成普洱茶?

云南知名营销人:楼哥

我本身也是云南人,很惭愧的是接触吉普号之前,我对普洱茶的认知就是个小白。很多云南人对普洱茶的认知,也几乎是小白。

对于小青柑的这个数据,我没有什么太大的惊讶,尤其是基于我对消费品、快消品的理解。小青柑为什么获得这么一个数据?我认为只有两个字——好喝。所有的解释都会回落到这个点上来解释,其实小青柑就可以用还原论来给他肢解一下。

小青柑背后不只是用炒作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就可以解释。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找到一种更简单的思考,或者说观察它的角度。

一款饮品,我们看重它什么?饮品的东西,特别要进入快消,要面对那么多的消费者,从口感上来说就众口难调,首先做到大部分消费者觉得好喝是根本。

营销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产品。其实产品的价值才是营销的启发点、出发点,和它的深化点,产品没有价值,谈营销,它就是假营销,或者说是另外一门学科,不是营销学。

小青柑对整个普洱茶行业而言最大的启示是怎么把大做小,把重做轻,把慢做快,这个才是快消的逻辑、消费品的逻辑。普洱茶总体来说就是圈内热闹,圈外的消费端,多少人把普洱茶作为自己的日常饮品?有多少消费者把之前的绿茶替换成普洱茶了?

小青柑成功,

是形态改对了,还是消费场景对了?

CEO:付颖

2010年之前,我认为茶行业是没有营销的,它只有消费者对传统的认同,在2010年之前,不管是炒作也好,不炒作也好,对于终端来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凭什么买,凭什么喝,只是因为一个品牌有卖,我们才来买的。

2010年以后,我认为是普洱茶的二次复兴,基本上每个品牌都有不同,比如说有些是从茶庄历史去打造,有的是从山头概念去打造,其实打造的逻辑是一致的。

小青柑占普洱茶全网销量的60%,说实话我不意外,普洱茶以前的消费,本质的逻辑是一个“圈子逻辑”,它还没有走向普通用户。买小青柑我觉得很简单,就是从专业消费圈层行为,到相对普通大众型的消费节点。

普洱茶做过很多形态的改变,像龙珠是一种试探,还有一些比如像茶膏的这种改变。这些改变,它是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大的消费场景和消费认知。消费者没消费场景和消费认知的话,这些产品形态的整个消费体系就很难去构架。

小青柑给行业带来的启示是这样的,也许它是普洱茶跟其它产品的融合,也许是消费场景的融合,也许是通道的融合,也许是文化上的融合,甚至说是跨业态的融合。我觉得从这点来看的话,它能撬动后面一些普洱茶的营销新思路。

小青柑是难得的

不需要学就会喝的茶

主编:刘宗敏

作为用户而言,我们如何去选择一款产品?无外乎就是我先认知到,感兴趣了,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去做尝试,可能是买样茶,也可能是在哪里喝到,我尝试之后才会产生偏好,最终才会反复购买,我觉得所有产品都是这样的逻辑。

普洱茶行业就像刚刚付总说的它算圈子文化,它的认知门槛是很高的,我要认知这个有什么途径呢?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找一个认识的朋友,还有就是我们看一些网站的信息,在论坛上了解一下,包括像吉普号会有大量的内容、视频在传播。

但是这个过程总体来说是比较漫长的,而且我们会被困在影响整个行业传播的困局里边——我总是会想:怎么泡、怎么喝、我喝不喝得懂、我会不会上当?

从认知开始,整个行业门槛就已经很高了,然后再到决策,决策的时候门槛就更高,为什么?因为要基于我喝得懂的前提,我才知道值不值这个价。所以这个行业一定程度上是没有走向大众认知的。我觉得小青柑成功是因为选择的人多,它解决了好几个门槛,降低了好几个门槛。

回答者:呵呵回答时间:2020-01-09
有用+10
分享

人们为什么喝普洱茶是因为喝普洱茶能减肥吗

有人说:一壶醇香的普洱茶在面前,一本智慧的书籍在手上,有洒满教室的金色阳光相伴,萦绕耳畔的音乐若有若无,便是人间好时节!一日无茶浑身难受,虽然没有那么多感悟,很多人喝茶也没到那个意境,就觉得喝茶舒服就好。 人们为什么喝普洱茶,喝着舒服,与你喝茶的人聊的舒服,就很满足了。至于茶的功效,比如喝普洱茶能减肥吗?这并不影响人们对茶叶的喜好程度。

一直以来,茶叶的好坏评判标准,就是茶人们想统一对茶的评估标准,为此学习科学和阅读书籍,从历史源流,皇权思想,宗教信仰上给予一个寄托参照。朱熹言:有得道义而功利不至者,即每个人的口感都不同,自然的和各种茶契合自然统一,大部分是功利的自然统一。作用小却不因此灰心丧气,讲道义才能有更高的统一和引领,但必须是自然的道义。

人们为什么喝普洱茶?一杯好普洱茶在手,立即就回到了山野,回到了村庄和农家。 茶水中舒卷的树叶,使你立即就想起草木葱茏的景色,闻到草叶的香气,甚至春阳、秋雨、晨雾、夜露,土地岩石的滋味在口鼻中缠绵,自然之息浸润于胸。

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中国茶?比如在茶叶的产品上多下一些功夫,丰富产品类别和形式,迎合年轻的群体的喜好。在茶叶的口感、冲泡方式上多下一些功夫,让喝茶更好玩,更具时尚感。而不是一直在研究喝普洱茶能减肥吗?或是收藏普洱茶能增值吗?这些商家的营销手段,却不是爱茶人的兴趣点。

普洱茶最佳的仓储条件是什么未来普洱茶仓储的发展方向

  对于普洱茶最佳的仓储条件一直是业界的争论焦点,因为普洱茶的仓储影响着普洱茶的陈化,关系着未来普洱茶的口感,那未来的普洱茶仓储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呢?

  未来的普洱茶仓储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会朝着下面三个方面发展:

  1、家庭的普洱茶仓储。因为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温度和湿度也不同,普洱茶存储条件也不一样,因此,未来的家庭保存普洱茶,应该会出现一个比较广泛类型的仓储环境,这样的仓储可以让原本的普洱茶超出一般流通型的普洱茶,这将会成为普洱茶茶友的乐趣。

  2、茶商的仓储。各个地区的茶商所在的地区不同,因为气候等各方面的因素不一样,经过长时间的探索而将会出现的仓储,应该是纯干仓、干仓、入仓,这几个不同程度仓储的总和。如果有机会收到品质好的普洱茶茶品,那经过存放的普洱茶将会有“类品牌式的溢价”。

  3、茶企的仓储。茶企的普洱茶一般会存储在传统普洱茶市场所建的仓储中心,如果未来有一定的量的普洱茶来供应市场,那未来的普洱茶市场有可能会成为衡量普洱茶年份的尺度。

  未来的普洱茶仓储的发展方向是多元的,普洱茶的仓储将会决定未来普洱茶的品质变化,这也就意味着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也正是因为普洱茶本身的可变性和不可控性,这才让普洱茶拥有了投资的意义。

古树普洱茶,古树茶属于什么茶?叶大叶厚就是古树茶吗?

曾听到一些人说可以通过看叶片的特点去辨别是不是古树茶,说实话,我挺怀疑。茶学专业人士都不敢说的话,为什么有的茶人就那么自信呢?

怎么辨别?据说方法是看叶底的大小、厚薄,甚至以为叶大、叶厚就是古树茶,反之就是台地。要问依据是什么,我看也找不到什么令人信服的依据。

其实,叶片的大小和厚薄,跟是不是古树茶,真的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叶的大小、厚薄与茶树的品种有关。

普洱茶的原料是大叶种不假,而且官方和学术上都是明确的。但如何理解含义很关键!

大叶种其实是对比其他茶类的小乔木、灌木小叶片而言的,并不是将普洱茶两个山头、两个茶区或者两棵茶树的叶子去进行对比。

茶树叶片的大小,背后是树种的差异;再深究下去,根本原因是茶树生长在不同区域,气候土壤环境不同,造成茶树性状改变,形成了不同的树种。

普洱茶产区里,有高杆古树,有砍头古树,还有现代茶园中的灌木形茶树,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大叶种–叶子大而肥厚。

也就是说云南普洱茶定义中的大叶种,是一种整体的定义,而不是描述这片叶子与那片叶子具体尺寸的大小。

据陈椽教授《中国云南是茶树原产地》一文中记载,云南有200多种茶树品种。其中,属于国家级认定品种有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勐海大叶种、云抗10号、云抗14号等五个品种;省级认定品种、植物新品种、市级认定品种等有长叶白毫、云梅、云茶香1号、紫娟、73-6号、冰岛长叶茶、勐库小叶茶等上百种之多。

以原产于南糯山的勐海大叶种古茶树为例,一芽三叶重1.532克,而由此育种而来,并且在云南省内种植面积最大,全部以台地茶种植的云抗10号,一芽三叶重1.2克。

这样对比,古树茶是要比台地茶重,但同样引于南糯山勐海大叶种古茶树的台地茶云抗14号,一芽三叶重1.65克。这比母体古树茶还重,但显然不能据此就说云抗14号就是古树茶。

所以不能简单认为古树茶就比台地茶叶大、叶厚。每个小产区的古树茶,都有自己独特的叶底特征,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