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香气如何辨别?

普洱茶的香气如何辨别?

提问者:猫妖珍妮提问时间:2020-03-18
已采纳

普洱茶的香气如何辨别?答:辨别茶叶的香气靠嗅觉来完成。通过浸泡茶叶,使其内含的芳香物质得到挥发刺激鼻腔嗅觉神经进行区分。有干嗅茶香和湿嗅叶底两种方法。干嗅茶香,是对未浸泡的茶叶进行香气辨别。

普洱茶的香气如何辨别?

答:辨别茶叶的香气靠嗅觉来完成。通过浸泡茶叶,使其内含的芳香物质得到挥发刺激鼻腔嗅觉神经进行区分。有干嗅茶香和湿嗅叶底两种方法。

干嗅茶香,是对未浸泡的茶叶进行香气辨别。

方法是双手握住茶叶,靠近鼻腔细细嗅别,如遇香气低淡无法嗅到茶香时,可用对着茶叶呼热气,茶叶受热后,香气就会挥发出来。此时,应及时嗅香,辨别茶叶的香气类型。

湿嗅叶底,就是趁热对第一次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进行嗅香。

浸泡后的茶叶在加热作用下内含香气物质能充分发挥出来,一些不良气味也能随热气挥发出来。所以,趁热湿嗅叶底,最容易辨别出茶叶的香气类型。

方法是一手拿住已倒出的茶汤的茶杯(壶和盖碗),另一手半揭开杯盖,靠杯(壶、碗)沿用鼻轻嗅或深嗅,也可将整个鼻部深入杯内接近叶底以增加嗅感。为了正确判别茶叶的香气类型、香气高低、香气持续时间的长短,嗅觉的敏感性下降,嗅觉就不准确了,一般是3秒左右。

另外,如果需要嗅别的茶叶较多时,每次嗅的时间延长,同时辨别的茶叶冷热不同,就很难辨别出前后茶叶的好坏了。嗅香的时候,每次都应将杯(壶、碗)内叶底原料抖动,使其翻个身。辨清茶叶香气之前,杯(壶、碗)盖不得打开。

嗅叶底辨别茶叶的香气,分热嗅、温嗅、冷嗅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相互结合就能准确评定出茶叶的香气特性。每个阶段辨别的重点不同,

热嗅,重点辨别香气类型、香气高低,叶温65℃以上时,易辨别茶叶有无污染。

温嗅,55℃左右的叶底温度,主要辨别香气类型和茶香的优劣。

冷嗅,叶温在30℃以下时,主要辨别香气的持久程度。

回答者:泡妞妞回答时间:2020-03-18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知多少】销售锐减20%,普洱茶能不能完成自我救赎?

  面对2015年普洱茶低迷的市场,普洱茶能不能完成自我救赎?这是个伪命题,还是真命题?还是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值得大家深思。

  于今年而言,有的商家正在"悄然陨落",有的商家在"苦苦煎熬",也有的商家在"缓慢崛起"。但不管居于何种情况,足以看出今年普洱茶生意与往年不可同日而语。最近有数据显示,从2015年4月份以来,普洱茶在天猫、淘宝和小C店的销售量相比去年甚至今年年初至三月,下降了20%左右。

        在销售锐减的情况下,有商家对高端和中低端的一些产品进行下架,仅留主推产品。甚至有的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已经在大幅缩减经营范围。这做法来源于何处?

  其一,是来源于厂家对线上产品的严格管控,并且管控模式趋于成熟,一些开始想从普洱茶市场获得暴利的不法商家将受到严格的管控。

  而在厂家管控模式下,相对于天猫、淘宝和小C店来讲,专玩"门户网站"(独立商城)的商家受到的冲击要小得多,虽然他们也受到厂家对价格,品牌,品质的管控,但它不像一些品牌搭天猫和淘宝的顺风车之后在市场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来得猛烈,一路驰骋。一旦市场低迷回落下去,同样也收缩得厉害,其销售锐减让商家很无奈!

  其二,"自由品牌"产品产量的减少,从而导致普洱茶销售锐减。有在易武,双江,南糯的茶商坦言,"在天气和市场双重影响之下,普洱茶产量大不如往年,要么鲜叶量不够;要么毛茶量够了之后不敢全部压制成成品。其原因是成品需要一笔不小的制作成本,而做出来之后又不敢保证能完全卖出去,甚至连能卖出去多少心里都没有底。"

  在一般情况下"物以稀为贵",但今年却是量少且难卖,"怪像连连",市场刚有一点希望,又在"聒噪之声中恬淡下去。"有茶商认为,"要活下去简单,要走大、走强、走远却不是那么简单一件事。就算从此刻开始,没有三五年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而有的茶商则表示,"最怕的不是价格、产量和品质问题,而是茶叶在市场上'流通'不起来,把原有的销售计划一延再延,甚至完全打乱了。"

  尽管如此,普洱茶还是大有可为的,在品质为"王"的时候,专注于产品品牌,打造高品质的产品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其次是打开销路,让普洱茶"流通"起来,不要让其在半道上"阻塞"而死。

茶百科|如何减轻普洱茶的仓味呢?

不少喝普洱茶的茶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喝过的普洱茶有仓味,那又有什么方法减轻它的仓味呢?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普洱茶的仓味呢?

当茶闻起来有股沉闷的味道,有时候闻起来类似于霉味,这种味道我们称之为仓味。仓味茶喝后喉部是干燥、刺激、不适,口腔也有燥、苦的感受。

为什么会有仓味呢?

茶叶吸附力较强,因此非常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水分和异杂气息的影响,时间久了就会吸收周围环境的味道。

茶在仓储时,较长时间内的高温高湿状态下所发生的质变,茶饼吸附仓内的湿气受潮或是本身没有受潮,但沾染上了其他受潮茶品的“潮味”,就这样仓味就出现了。

如何退去仓味呢?

方法一:把茶叶包装打开一半放置半个月左右,让茶叶与空气氧化,但不要完全裸露在外,因为与空气大面积接触就会加快茶的氧化速度,不利于茶的正常转化。

方法二:放置离地面1.5米以上,通风好(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的环境中,因为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加重茶的仓味,水分较多聚集在饼内,当达到一定量就可能产生霉变。

最后不定期的检查茶叶,适当的翻动茶叶,当基本喝不出仓味的时候就可以存箱进行保存了。这些减轻仓味的小方法赶快用起来吧。

号称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为何漏了鼎鼎大名的普洱茶?

闲暇的午后,当我们泡一壶茶,围坐静品,感受幽幽茶香带给我们的恬静舒适时,或许我们会想到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陆羽。就连周杰伦也在歌中唱到: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的山水画,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

要说茶文化现在为何会成为中国国粹,这件事我们还得感谢陆羽。世界的茶学,来源于中国,而中国的茶学,正来源于陆羽。

陆羽所著之《茶经》,涵盖有关茶的一切,凡茶事种种,事无巨细,皆有记载。北宋诗人梅尧臣,在其诗篇中称赞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事学春茶”。可见,陆羽的《茶经》对后世茶饮影响有多大!

可也恰恰是这样一本茶叶百科全书,竟然没有记载茶的发祥地——云南,以及赫赫有名的普洱茶!

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在发现《茶经》中没有记录普洱茶时,写下了一首《烹雪用前韵》,其中四句为: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椀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是啊,云南如此古老庞大的一个产茶大省,为何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一点也未提及呢?

这就要追溯到当时的一段历史背景了。

在陆羽生活的唐朝,云南还是南诏国,是大唐扶持起来以牵制吐蕃的一个地方政权。原本是举杯结盟的好兄弟,却因为朝廷贪官索贿、边臣骄暴贪残等一系列的矛盾激化,双方反目,南诏叛唐。

唐朝廷先后于公元751年、公元754年对南诏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不义之战,史称“天宝战争”。战争的结果,使得大唐朝廷国力耗尽,民怨四沸,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叛变,又开启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当时,南诏国已归顺吐蕃,与大唐关系恶化,封关断交四十余年。“茶圣”陆羽生活的年代,大唐百姓皆畏惧南诏,甚至有人宁愿自残手足,以逃避远征南诏的兵役。而他在遇上“安史之乱”后,也一路颠沛流离至浙江湖州,最终在湖州安身终老。

所以,在陆羽编著《茶经》期间,因为战争动荡的关系,他进不了南诏国,也难以得到关于云南茶叶的相关信息,自然也无法考究及品饮当时的大叶种茶了。

等到公元794年,陆羽的《茶经》写完十几年后,南诏才与大唐解怨和好。

余秋雨在《极端之美》一书中也提到了这段历史,并为陆羽抱不平:雍正时期普洱茶已经有不少数量进贡朝廷,乾隆皇帝喝了这种让自己轻松的棕色茎叶,就到《茶经》中查找,没查明白,便嘲笑陆羽也“拙”了。

“茶圣”陆羽,终其一生都未有机会走进七彩云南,看那漫山高大的古老茶树,品一杯温润香滑的普洱醇茶,这也许是他一种莫大的遗憾吧。

不如现在,我们替他品一杯普洱,在岁月的陈香芬芳中,梦回唐朝,感受一次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