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黑茶历史:湖南黑茶的发展史

黑茶历史:湖南黑茶的发展史

2019-04-06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黑茶历史:湖南黑茶的发展史

湖南黑茶运输路线

向北是传统路线,由帆船运输,再经马驮往西安、兰州,再分销往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向西再向北是抗战期间的茶路。

2002年,青海达日县,牧民帮藏区的茶贩子将僻远寺庙的老茶运出大山,当年的黑茶也是这么运进去的。供图/柯作楷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1月11日讯:黑茶无疑身世曲折。千百年只被遥远边疆钟情,其横空出世以及种类翻新,多与漫长茶路运输关联,交替促进。在交通便捷的今日,回溯那动辄几千里的迁徙,生生不息的奔波,仍被大地上关于茶与路的纠缠所打动。湖湘地理抵达起点安化、新化,中转站泾阳,在淡了的历史之痕里,探究传奇之路并不传奇的细节。

石板古道:“当官的骑马,山西人骑马,其他大多是肩挑”

湖南安化,2010年12月19日,一百多年的老茶壶。俯身从木桶中的茶壶倒出一碗水时,似乎突然与旧日在此停歇的茶农有了交集。颓败的永兴茶亭已改名为东风亭,最后一位守茶亭老人熊代科已85岁,只有古樟树兀自站立,青石板路隐约伸向山谷,当然,仅是断章。

然而,这是黑茶真正的起点。

石板路为乾隆年间修建,有碑记载。沿此路,上可至高马二溪,不远处则抵达资水边的江南镇。茶亭沿路分布,“江南茶厂会免费送花卷茶”,供人饮用。

永锡桥的桥头,同样留存着古老的茶亭。这样的路以及茶亭、廊桥,在安化比比皆是。“廊桥可考的有240多座。”

“北宋政权于1088年在资水北岸建立博易场(安化县志称茶场)”,此时距安化建县不过15年,可见这是因茶而兴的所在,这个89.1%全是山地的地方,3000米以上溪流296条,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到处是茶。自此无数因茶而起的路,翻山、跨溪,抵达资水边。下梅山安化如此,上梅山新化亦如此。2010年12月21日,新化炉观茶叶研究所所长曾启明带我们找到“曾经漫山都是茶树”,如今荒草蔓延的渠江源头,唐代“渠江薄片”发轫于此区域。从海拔1400米的秦观镇双林村,无论水道、古道,皆至资江。

安化最著名的几条道,自是茶叶最好处。譬如高马二溪以及“六洞”。今日安化重力打造的“茶马古道”便在六洞之一火烧洞区域。在诸多古道里,这一条保存最好。2010年12月18日、19日,我们两度探访,可循的旧迹断续出现。

“我们现在开车的马路,就是以前的古道。”从江南镇到思贤桥,路是覆盖的。前安化茶叶协会会长伍湘安带我们过思贤桥,走着残存的一段石板路,不过几百米。此后,公路与古道不时交叉,或者可遥望其从不远处山脚延伸,没入山林。“从思贤桥,走谢家冲(园)、大屋湾、马路桥、陈王,爬山口到大方坪、濂溪界、经家坪、永锡,到洞市。”通公路前,他不知走了多少回,哪里有茶亭都一清二楚。

洞市老街除了古枫香树,石板路蜿蜒着往山坡走,约有2000米。继续往前,老人告诉我们,“往竹子坳过腰子界去新化,上七里下八里,都是石板路”。 安化茶叶办主任陈辉球是洞市人,在他心里,这条路比如今的“茶马古道景区”更茶马古道。此是去往邵阳(原宝庆)、新化、溆浦的必经之地,街铺林立,茶从四周运来在此集结,可放排至资水。

距此12公里远的高城,有安化“最后的马帮”。公路掘进的速度太快,4年前,高城尚是个安静寨子,去川岩江要翻山。如今马路修到了山那边,马帮已纯属旅游需要。

事实上从半山联环村到高城,公路自溪流右边往上,河对岸,藏匿着窄窄的古道可达高城,雪后湿滑的石板,符合古道之意境。

以严格的茶马互市准则来判断,安化的这些青石板路,谈不上是“茶马古道”,仅是单纯运输,这与桂东大山中江华瑶山里至今运载货物的马匹并无区别。只是,这最初的运输,是真正的茶马古道不可缺的前缀。

其实,这些石板路上,更多的是人在背茶。古时安化虽有专门养马之人,谌氏养马槽坊尚存招牌。但守茶亭老人回忆,“当官的骑马,山西人骑马,其他大多是肩挑。”这一点,法国驻云南府领事方苏雅100多年前所拍马帮的照片有所印证,全是人背着高达十层的茶,仿佛背着一面面帆。

资水茶镇:从这出发的万里茶路,半点没有夸张

安化八大茶镇今日都可寻见。茶农制好的黑毛茶源源从山中背来,要在这些镇上装船运走,几百年繁华时光。清光绪三十四年的《?市上街铺基图》,嘉靖元年的唐家观上河图上,都窥得见熙攘。

1873年以前,买茶运茶之人多是晋商、陕商。清咸丰战火导致西北边茶奇缺,当时的陕甘总督湖南人左宗棠平定起义后,1873年奏请朝廷另订边茶章程,以票代引,创建“南柜”,为老乡们谋福利,自此湖南人才加入到运销。

安化晋商痕迹无处不在。建立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的永锡桥,碑文中有捐赠记录, “福德春,钱壹拾千文”,数了数,晋商多达41家。所有的茶亭、廊桥,清乾隆二十八年赠送给黄沙坪的千斤茶钟等,多为他们所捐建。

红茶销往汉口,黑茶运往西北。清道光1821年以前,茶行经营的黑茶高达17万担(约8500吨)。17万担茶,就是从这一个个古镇上,开启山重水复的旅程。”

( 0 B )

( 0 B )

有用+10
分享

东坪“禁碑”与安化黑茶的故事

东坪“禁碑”与安化黑茶的故事,东坪是现在安化县城的所在地。东坪与资水沿岸的江南、唐家观、黄沙坪、酉州等集镇是过去“茶马古道”的起点,称为茶马古镇,亦被史学家称誉为丝绸之路的起点。

东坪是随着茶业的发展而兴起的集镇。早在宋时,就有茶叶交易市场。(《安化县志》载:“宋置县后,遂立茶场”。)

如大中华茶厂,设东坪周家咀,创办于1946年,制造的红茶黑茶运销广州;1942年湖南最早的 国营茶厂安化茶厂,就设在东坪西州。

解放前安化的县城在梅城,但这个地方缺水,解放后,主政者将安化县县城搬到了资江边上的东坪镇。

我在这里浓墨重彩地描述东坪,并不是因为它是县城所在地就拍马屁,而是因为这里出土了一块黑茶“禁碑”"。

这个“禁碑”的内容,大多是关于行商们在贩卖黑茶过程中的条条框框,类似我们今天的《食品安全法),为了做到更加深入人心,当时的安化县令还将其刻录在石碑上,这就是现在出土的黑茶禁碑。

明清随着茶业的兴旺,茶市弊生,影响安化黑茶品质,如掺水、掺泥沙、掺籽茶、掺茶末茶梗;茶行与茶商,唯利是图,急功近利,收劣质“外路茶”"掺入“道地茶”,有大秤短报、抹尾、短折、打板杀价剥削产茶户等行为。

为确保安化黑茶的质量和信誉,维护茶农和茶商的利益,历代政府都重视对安化黑茶的保护和管理。

明万历年间,就出台了黑茶贸易章程,颁布遵行,这被视为湖南茶事的规约之始。

清雍正八年(1730年10月)专立苞芷园(在安化小淹镇,世界黑茶发源地)茶叶禁碑。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湖南巡抚陈宏谋定安化引茶章程。

清乾隆时湘抚陈文恭奏立章程,"旋令安化岁输贡茶”",规范贡茶管理;“安化县知事,每年于谷雨节后,例须亲往沿资江一带,弹压茶市"。

清嘉庆年间,安化县知事刘冀程,禀请颁布发库秤,铸成铁码,归包时,每包重量也有规定。

清光绪二十九年《安化九乡茶规》(附录一)和民国八年(1919年)(东坪镇吉祥寺前立黑茶禁碑)规章的订立与施行,规范了茶农、茶贩、茶行、茶商等人的行为,确保了安化黑茶的品质好,使“安化黑茶"在西北等地声誉远扬。

这些规章制度的确立,不仅对安化黑茶这一品牌保护、提升起了积极作用,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苞芷园遗留的清雍正八年(1730年)的“茶叶禁碑”,距今近280年了。当时茶业兴旺,茶市弊生,苞芷园茶叶禁碑上书8条,共计500余字,这些文字主要是关于禁止掺假、短秤、革潮,禁止“贩运异属草茶,拥塞本地"及越境私贩等不法行为的记载,是安化黑茶兴盛于明清的历史实物的见证。

应该如何从科学上来看待普洱茶“越陈越香”呢?

点击查看视频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科学依据

 

     众所周知,普洱茶一直以来都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对于普洱生茶来说,陈化是普洱茶加工中的关键一环,它已不仅仅是贮藏,而且是向着香、醇、甘、润、滑方向转变的重要步骤。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科学上来看待“越陈越香”呢?
 
    首先,普洱茶能后发酵是因为存活真菌孢子。茶叶经过杀青,其最大的目的是杀死茶叶细胞,让植物内以氧化酶等主体的酶失活,但真菌类的微生物是还存在的。因而,普洱茶的后发酵开始于晒青毛茶的后发酵。
 
    晒青毛茶上附有很多真菌类,最主要的是黑曲霉。曲霉有许多种,对人类最有益的叫黑曲霉。当空气湿度超过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九十之间,温度超过15度到25度乃至以上,生茶里面的微生物黑曲霉孢子就萌发了,成为菌丝体。微生物靠茶叶作为养料,通过菌丝体繁殖产生了微生物的酶,对茶叶进行后发酵。
 
  那么,后发酵会对茶叶的内含物质带来什么变化呢?
 
  1.多酚类
 
  多酚类是多种性化合物的总称,其主体为儿茶素(黄烷醇)占总量的60~80%,与茶的汤色、滋味和香气都有密切的关系。
 
    儿茶素无色,滋味苦涩且有较强的刺激性,在贮存过程中易发生自动氧化。首先脱氢而成为醌,再进一步聚合而形成褐变物质。如:茶黄素(TF)、茶红素(TR)、茶褐素(TB)。这些色素的综合变化,就促成汤色逐渐变深。
 
    茶黄素TF能溶于水,滋味较鲜爽、收敛。茶红素TR能溶于水是茶汤汤色的主体物质,刺激性较弱,呈游离状态存在,反映滋味的浓强程度。茶褐素TB味道相对要淡,是造成茶汤发暗的因素。
 
  TF、TR、TB三者的转化以及相互比例与普洱茶的品质有关,在所有茶类中普洱茶要求口感醇厚、回甘、富有粘性。所以,在后发酵过程中使多酚类发生自动氧化所形成的产物,是决定普洱茶品质风格的呈味物质。
 
  2.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是以黄酮(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黄色色素,其中包括黄酮的同分异构体及其氢化的还原产物。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或以碳糖基的形式存在,也有以游离形式存在的。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黄酮醇或查耳酮。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突变等作用。
 
  鲍晓华(2010)等研究表明普洱生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黄酮类化合物的溶出在增加,因饮用普洱茶是泡饮。所以生普贮藏时间的延长,在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突变等作用方面比新生产的生普要好。
 
 3.芳香类
 
  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确会产生一些令人愉悦的香气。普洱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菇烯类、芳环醇类、醛酮类、酚类、杂环化合物、内酯类、碳氢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呈现出烤香、酚香、陈香和木香,从而构成了普洱茶的独特香气。这与普洱茶所使用的原料以及贮藏过程都有很直接的关系。
 
    刘勤晋教授的研究发现,普洱茶产生独特陈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贮藏过程中辛二烯酮、庚二烯酮戊烯醇等成分的增加。

 

   卢红等(2006)的实验表明,重要香质α-紫罗酮、β-紫罗酮、巨豆三烯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在发酵陈化过程中形成并积累。这4种香质都是类胡萝卜素的降解产物,它们在陈化的植物产品中表现出明显的花香、甜香和具有减少刺激性的明显效果。
 
  吡唑类、嗯唑类和吡咯类化合物是Maillard作用产物,其产物的饮用味觉特征与普洱茶的顺、滑、回甜具有一致性现象。而呋喃类产物具备明显的甜香特征,与优质普洱茶的感官审评蜜甜香增强现象相吻合。
 
  4.咖啡碱
 
  咖啡碱作为茶叶的特征物质之一,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生物碱。其含量一般占鲜叶干物重的2-5%,它参与了茶叶品质的形成,特别是与茶汤的滋味有显著相关性,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物质。
 
  根据陆锦时等对绿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份的变化的研究,表明咖啡碱在绿茶贮藏存中是随着进程而减少。

 

生茶放久了会变成“陈茶”“老茶”熟茶了吗?

生茶放久了会变成“陈茶”“老茶”熟茶了吗?查看图集

 

 

生茶放久了就变成熟茶了吗?

 

  生茶放久了会变成“陈茶”“老茶”,永远都不会变成熟茶。

 

  目前普洱茶界关于“生茶”“熟茶”的定义十分详细,二者的制作工艺各有差别,成品茶在汤色、口感和叶底上差别明显,在后期储放中,茶品的转化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生茶不会因为存放久了就变成熟茶。

 

  究其根本差别,熟茶是用晒青毛茶经过发酵制成,这种发酵属于人工发酵;而生茶在储放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后发酵,是自然发酵。因此生茶就是生茶,熟茶就是熟茶,生茶放久了虽然会转化,变成陈茶或老茶,但是永远不会变成熟茶。即使生茶在后期储放过程中经过人为入仓—— 一种类似熟茶发酵制作手法,但制作出的茶品仍旧和熟茶有明显不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  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生茶放久了会变成“陈茶”“老茶”熟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