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鉴别>【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2019-05-28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品鉴一款茶,我们一般从 “质、形、色、香、味、气、韵”七要素来评判,茶的质、形、色、香、味比较容易感知,但的“气”与“韵”相对就抽象一些,甚至让人感觉有点“玄乎”。

【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气和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概念,《黄帝内经》说,人的“上焦”也就是心肺,把饮食物的精华布散到全身,像雾露一样滋润灌溉脏腑、皮毛,使之得到滋养,这就是“气”。什么是韵?《文心雕龙》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韵是一种和谐的感受。


我们品普洱时经常听到这款茶“茶气强劲”,或者这款茶“韵味独特”等描述,结合中国气韵的传统使用,说明茶的气韵是确实存在的,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神秘的“茶气”与“茶韵”。


- 茶气:茶叶力度的精神感受 -


“茶气”一般是指品饮茶后,茶叶内涵物质给到人体的冲击让人感受到的一种抽象的力度感。具体来说,这些感受可能包含:口腔收敛性强、打嗝、身体发热、心率加快、发汗、上头等现象。这种感受越强,“茶气”越强。


【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简单来说,“茶气”是对茶叶力度的精神感受。虽然体感是具体的,但“茶气”本身是抽象的、整体的。


即便如此,“茶气”仍是茶叶精神感知上可以量化描述的一面,我们常用“强弱”、“轻重”等词汇来描述茶气。


虽然“气韵”常合并使用,但并不同义。与“茶气”的力度相比,“茶韵”是更强调美感。


- 茶韵:茶叶风格的审美写照 -


茶韵,一般来说由茶的独特优异的风格、风致带给人精神上的审美写照。


我们知道,一款茶除了具备一定强度的茶气,还会有特殊的风格,尤其是高品质茶,人品完后精神愉悦,甚至产生联想、画面感,这些美感写照就是这款茶的“茶韵”。


【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特别要说的是,“茶韵”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联想,而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茶品需要具备相应的特质,另一方面品饮者需要有一定的品鉴力和茶叶审美力。


例如,一款古树茶的“山野韵”,如果品的人有普遍的共鸣和认同,这个“茶韵”才成立。


【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 茶气与茶韵的境界 -


总体来说,“茶气”与“茶韵”都是抽象的描述。一种是力度,一种是美感。


不同于茶气的普遍存在,茶韵更为难得。因此相比茶气而言,茶韵的境界略高一筹,这也是品鉴七要素把“韵”放压轴的原因。


【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 茶气与茶韵的独立与统一 -


是力度,韵是美感。


小说中的侠客通过观察,可以感受到对手的强烈的“剑气”、“杀气”。倘若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蹈,与一般舞者相比,可能同样的动作我们感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韵味,那优美的孔雀仿佛是一只真的灵鸟。


【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茶气与茶韵分开讲的时候,我们常听老茶人说喜欢“霸气”茶,我们知道这类茶肯定茶味浓烈,茶多酚含量高,喝了比较“过瘾”。


有时又会听到茶友说喜欢冰岛的“冰糖水韵”,那是他们喜欢冰岛茶如冰糖水一般的滋味风格。


茶气与茶韵又相伴而存。茶气强烈的茶,体感强烈,品来畅快淋漓,茶韵或许不是重点;而茶韵优美的茶,韵味背后又或许自带了柔中带刚的“暗劲”。


【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2018冰岛壹号茶


- 正确使用“气”和“韵”评价一款茶 -


气和韵作为不同维度,也可形容一款茶的具体某一方面,例如:茶香。


说茶的“香气”我们一般说,高扬或者浓郁;而要说茶的“香韵”,则要具体讲是蜜香韵、玫瑰花香韵或是陈香韵,或者笼统的说“香韵丰富”,切不能说“香韵浓郁”。


气,突出力度大小,可以用“略”或者“浓”加以强调。而韵则强调形象、具体,甚至有画面感。


茶气常用语有:浓、强、高、低、足、正等。

茶韵常用语有:山野韵、蜜韵、花香韵、岩韵、陈韵、雅韵、冰糖韵等。


【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茶的气韵抽象无形,又客观存在,品茶品出“气韵”那才是好茶,才算最高境界。


人说书有厚薄,茶有深浅,万事万物都讲求由浅而深,循序渐进。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品茶亦如此。把喝茶当做生活,相信你也可以从中找到真谛


【视点】书有厚薄,茶有深浅,普洱茶的“茶气”和“茶韵”你能区分开吗?


图文|津乔茶业

有用+10
分享

六类人群不适宜饮普洱茶!

普洱茶虽然是一种常见茶叶,具有很高的保健功效,以其特殊的工艺在我国的茶叶品种中独树一帜,但是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饮用,那么普洱茶不适用人群都有哪些呢?

1、贫血人群:普洱茶中虽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其他有益于身体的微量元素,但是也含有很高的鞣酸,这种物质会跟血液中的铁元素形成一种化合物,导致身体内的铁元素流失地更加厉害,降低身体对铁元素的吸收,所以贫血人群不适合长期大量饮用普洱茶。

2、胃溃疡患者:普洱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刺激肠胃蠕动,促进胃液分泌。所以胃溃疡患者不适合饮用普洱茶,会导致病情加重。

3、神经衰弱人群:普洱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所以神经衰弱的人群不适合饮用,会导致病情加重,难以入睡。

4、哺乳期人群:哺乳期女士不适合饮用任何茶、咖啡、功能性饮料,因为这些物质会随着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成长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

5、心脏功能不好的人群:心脏功能不好的人群也不适合饮用普洱茶,普洱茶具有兴奋作用,会让人心跳加快,导致心律不齐等心功能紊乱症状出现,所以心脏不好的人群最好不要饮用浓普洱茶。

6、孕妇:孕妇也不宜饮用浓茶,根据医学研究,浓茶含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容易引发胚胎不稳,对胎儿发育不利,所以孕妇们也不要饮用普洱茶。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如何体现的呢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从一开始提出时被业界其它茶类的从业者抵触排斥,到成为喜爱普洱之人的共识,不过是发生在最近几十年间的事情。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越陈越香产生的缘由何来?

首先,普洱茶“越陈越香”中的“香”,并非是如绿茶、铁观音一样高扬、明锐、以鼻腔为首要感受部位的香气。普洱茶的香往往会在口腔以下,甚至是咽喉之间获得感受,这一点相信嗜好普洱的茶友大多深有感触。相较于“越陈越香”,“越陈越醇厚”或许更为确切。

原料、制程、仓储正确的普洱茶,茶品的厚度、饱满度会随着仓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香”往往会联想到高扬的、感受于鼻腔的香气,这显然不是普洱茶,特别是陈年普洱茶会均有的特质。相反陈年普洱茶应该是韵更深沉,厚度更饱满。“越陈越香”的概念在提出的伊始收到攻击便是有人将这里的“香”联想为绿茶、乌龙茶一类茶品的香气。

大家用“香”来形容陈年普洱茶的曼妙,更多的是出于表述上的习惯。在主观上将自己喜欢却又难以用某种既有味道精确形容的感受统称为“香”。石昆牧老师在提出好茶的定义时曾经提到过,好茶必然是“酸、甜、苦、涩、香、甘、滑、重”的饱满均衡,这里的“香”便是指口腔与咽喉的香气饱满,而非是高扬的、“冲”的、感受于鼻腔的香气。

这也是普洱茶异于其它茶类的一大特性。实际上即使是传统工艺制程制作,可以陈放的乌龙茶类,它的“香”也会从高扬向深沉的方向转化。高扬的香气物质必然具有较高的物理与化学活性,在茶品的仓储过程中,它会更容易的挥发、降解逸散。因此历经岁月洗礼的茶品,我们能感受到的便是这份深沉的美感——“越陈越香”。

二、何谓“合适条件”?

“好茶”,多是指最后我们喝入口的茶汤,那么它能够成为“好茶”就需要一系列的前置条件。好茶,必然是好的原料、好的制程、正确的仓储、合适的冲泡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结果。前提是将各种因素的上限设为“1”,而实际表现只能是在(0~1)的区间内取值。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必然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呈现,而不可能通过其它环节的优异表现予以挽回。

如若某个环节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取值为0,那么最终结果也只能是0,如此方才可以正确的表述茶品从鲜叶到茶汤的全过程。对于任何茶品都如是,只是普洱茶的“仓储”环节会特别的突出,因为其它茶类的仓储多是为了“保质”,也就是以降低茶质衰减的速度为目的。而普洱茶的仓储,几乎可以视作制程的一部分,对于普洱茶最终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普洱茶传统消费地香港的老茶客讲究“无仓不成茶”,这里的“仓”指的就是港仓,自本世纪初普洱茶的消费从港台向内地迁移开始,普洱茶仓储的“干仓”概念也愈发被人提及。实际上干仓或湿仓,只要仓储得当,茶品对路,都可以存出好茶。南方人体质偏寒,相对偏湿的仓储环境下茶品寒性褪去的速度也会比较快,而北方人对于新生茶之类寒凉性更强的茶品耐受度就会更高。

新茶老茶,关键不在于仓储,而在于茶好不好。基本上只要仓储环境洁净无污染、无异味、无过度通风、无阳光直射,其余的仓储条件(温湿度)影响的多是茶品的转化走向。

只有当下是好茶,方能具备更好的转化价值(或曰转化空间,当然,正确的仓储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只有足够厚重的茶质方可经历住岁月的洗礼。

一盒普洱茶膏拍出百万天价

在刚刚落幕的北京荣宝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首次推出的普洱茶专场备受藏家们的关注,而一盒清宫普洱茶膏,更是以100.8万元的天价成交,在此次专场中博得头彩。

普洱茶是一种特殊的饮料,普洱茶膏被戏称为最早的“速溶”饮料。早在几百年前,普洱茶就是进贡皇宫的御用茶饮,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宝建介绍,普洱茶膏偶尔会有少量赏赐给王公大臣或外国使节,民间绝无流通。此次拍卖的这盒清宫普洱茶膏,可谓是“皇冠上的明珠”,除在故宫还藏有八盒外,市面上已极为罕见,弥足珍贵。其原材料取自云南的大叶普洱茶,经熬制、厌模这两道主要程序加工而成。其工艺也极为考究,熬制的普洱茶膏,色如黑漆、膏体平滑细腻、表面富有光泽。在拍卖现场,茶艺师将少量普洱茶膏碎末放入盛满热水的透明玻璃杯,不一会儿,杯中汤色色泽即如红宝石一般,吸引了在场的众多藏家。此次拍卖中,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1包重31千克的牛皮茶也以51.52万元的高价被买走,60年代生产的廖福散茶则以39.2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