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碧螺春>碧螺春茶叶形状碧螺春茶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碧螺春茶叶形状碧螺春茶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2019-06-17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碧螺春是很多爱茶人士都喜欢在饭后一小时来喝一点茶叶来清清肠胃,当你泡制碧螺春茶叶的时候,会被这种茶叶的外形的美震撼到,因为很多人在喝茶的时候都是会喝碧螺春茶的,这种茶叶的口感是很不错的,但是也是有很多人不是太清楚这种碧螺春茶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所以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碧螺春茶叶形状

碧螺春茶叶形状碧螺春茶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碧螺春茶叶形状碧螺春茶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碧螺春茶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碧螺春茶叶形状是碧螺春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 。”喝一杯碧螺春,仿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具体的解释这种茶叶的外形就是,条索纤细、卷曲、呈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观看茶叶的外形了,也要看其色泽,好的碧螺春茶叶在色泽银绿隐翠,毫风毕露,茶芽幼嫩、完整,无叶柄,同时,在选择上要选择无“裤子脚”、无黄叶和老片。

碧螺春茶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碧螺春茶叶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呢?喝碧螺春茶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是茉莉花茶代表产品之一,我国中医对各种茶叶的性能都有很好的描述,一般认为茶叶属于凉性的,如果你的胃长期有受凉的话,就不能喝太多的茶叶了,尤其是过夜的浓茶会让胃病更加严重。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肾、五经。

碧螺春茶叶的外形如舒展的螺型,好的碧螺春茶叶有一些小绒毛,而且色泽上也银绿,不仅完整,幼嫩,而且喝下去也沁人心脾,这种美的感觉,很多的诗文都有记载,详细你会被中国这种名茶震撼到。

有用+10
分享

枇杷花下碧螺春

老茶客都说:品碧螺春,有花果的幽香。我们到了碧螺春原产地苏州洞庭山,才恍然大悟。

清风拂面,幽香扑鼻,数不清的蜜蜂从四面八方飞来,被太湖环绕的碧螺春茶山,长年云遮雾绕。在吴裕泰西山天王坞碧螺春茶园,星星点点的白色枇杷花下,茶树新芽绽放。茶园主沈四宝说:“枇杷花期长,从去年10月开到今年3月,整个冬天碧螺春都沁在枇杷的花香里。”放眼望去,枇杷、杨梅、橘子和青梅等果树间作于郁郁葱葱的茶树间。金庭镇书记盛解元介绍说:“洞庭山碧螺春的西山产地,花果树覆盖率在30%左右,果树冬天为茶树遮蔽霜雪,夏天又为细嫩的芽叶遮挡骄阳,长年生长在一起的茶树与果树枝丫相伴,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香沁由此而来。”

康熙钦定“碧螺春”

康熙皇帝当年下江南时,喝到碧螺春茶后赞不绝口,一问茶名,知其俗称“吓煞人香(当地方言:吓死人的香)”。康熙觉得此名不雅,遂以该茶色碧而形曲似螺,又采摘于早春,遂钦定茶名为“碧螺春”。清代诗人李慈铭曾做《水调歌头·碧螺春》:“谁摘碧天色?点入小龙团。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应是露华春晓,多少渔娘眉翠,滴向镜台边。采集筠笼去,还道黛螺奁。龙井洁,武夷润,岕山鲜。瓷瓯银碗同涤,三美一齐兼。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想见蓬壶境,清绕御炉烟。”

此词盛赞碧螺春兼具龙井、武夷、岕山三大好茶之美。其实,西山产茶在唐代早已闻名,最早的记载见于《茶经》。陆羽在唐至德二年(757)三月与好友刘长卿一起到太湖西山考察茶事,在水月寺旁的墨佐君坛边采茶品茶。从此,碧螺春茶的前身水月寺的小青茶被唐宋两代列为贡茶。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及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时,周恩来总理都以碧螺春作为国礼相赠给贵宾。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名满天下。

炒茶工艺列入非遗

今年苏州天气特别,年前下了一场大雪,使碧螺春芽养精蓄锐,品质更加纯正。只在清明、谷雨两个节气前采茶,这让碧螺春的“明前茶”、“雨前茶”越发娇贵。据介绍,碧螺春是茶中仙子,采茶时云彩多一点、少一点,太阳光强一点、弱一点,细微的天气变化对于产出的茶叶品质的影响就不是一点点。技艺熟练的采茶女忙碌一个早晨,摘下来的青叶也不过是一二两。炒制500克特级碧螺春,需要7.4万颗芽头。要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只有芽长1.5厘米到2厘米的芽叶,才可以加工成精品茶,才能做出“茸毛遍体”的效果。

烧着各种果木枝丫的灶台旁,炒茶师傅们在2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有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将碧螺春炒制成“茸毛不落,卷曲成螺”。沈四宝说:“当天采下的茶,必须当天炒出。炒制碧螺春需要经过杀青、热揉成团、搓团显毫、文火烘干四个工序,一锅只能炒三两左右。炒茶全凭老师傅们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手感,优秀的炒茶师傅也和名茶一样金贵。”因此,洞庭碧螺春茶手工炒制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碧螺春文化魅力四射

喝碧螺春很优雅,不用像其他茶那样边吹边喝,因为碧螺春茶叶会沉底。对此颇有研究的茶叶专家王梅农认为:这与碧螺春独特的炒制工艺密切相关。在炒制揉捻时,碧螺春茶叶细胞砾碎率较高,泡茶时,营养成分浸出率高。因此,碧螺春十分娇贵,只能3至5泡。

碧螺春历史溯源

 

 

  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

 

  以下文章由爱茶网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碧螺春历史溯源

 

  对于碧螺春的历史溯源,曾有不少人进行过专门考证,有的人称碧螺春始于清初;有的学者考证认为形成于1712年至1734年之间;还有猜测在1691至1701年之间。目前,在各种论著中,引用最多的,还是清代王应奎于乾隆二十二(1757)年撰写的《柳南续笔》有关“吓煞人”改碧螺春的故事。《柳南续笔》中记称:“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持竹筐采归产野茶楼袜,每岁土人以供日用,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以采,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争呼吓然人香。’吓然人’者,吴中方言也;因遂以名是茶云。自是以后,每值采茶,土人男女长幼,务必沐浴更衣,尽室而往。贮不用筐,悉置怀间。而土人朱元正独精制法,出自其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己卯岁(1699年),车骂幸太湖,宋公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大吏,岁必采办,而售者往往以伪乱真。”

 

  《柳南续笔》的上述记载,虽说引用者众多,但我们认为只有“康熙年间把俗名‘下煞人’的改名‘碧螺春’和碧螺春茶最早采自碧螺峰”这两点可信,其它就属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了。因为,《柳南续笔》成书于乾隆年间,而早此的《随见录》的记载简洁得多其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杀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不枝不蔓,既没讲到置怀间的事,也没有讲到康熙提名的情节。《随见录》原书已散失,上述记载,为清代延灿的《续茶经》,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这表明了《随见录》当是《续茶经》之前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的一部作品。由此可见,上述关于碧螺春的记述,应当是《随见录》作者自己亲见亲闻的记录,是可信的。

 

  另外,这里还有一条重要史料可与《随见录》相印证。这就是《江苏县区志》所说的“茶,出洞庭包山者名剔目,俗名细茶;出东山者品最上,名片茶,精制者,价倍于松萝。”《县区志》成书于康熙二十八(1689)年。特点和《随见录》所说一致,即茶叶的条索较细。再近一点,就是清代王维德编样的《林屋民风》(成书于1712年),也照抄了《县区志》说法,所不同的就是将“茶”改成了“土产”。这也说明在1712年时,还没有碧螺春的说法。如果真是康熙皇帝亲自所定的名字,对此,《随见录》等书的作者,是决不敢疏漏的。

 

  据史料考证,碧螺春的茶名是取自于东山的碧螺峰,并非有些人所认为的“因其形似碧螺,采在春天而得此名”。碧螺春的取名时间应该是在《林屋民风))(1712年)和《随见录》(1734年前)成书之间。

 

  不过我们指出这一史实,并非要大家今后就不提康熙南巡至太湖而御踢其名的故事,民间传说嘛,不妨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在这个传说背后,会不会是当时的土人,想借帝王之威,扬其名而谋茶利呢?

 

  还有更早一个传旅“碧螺春原是野山茶,俗名叫‘吓煞人’。茶籽是由山禽衔来,掉在洞庭东山碧螺峰的石壁上。明时有个丞相叫王鏊,东山人。一年他回乡时,特题书:‘碧螺峰’三字,并镌刻于碧螺峰的石壁上,同时又带了一些山茶返京,献给孝宗皇帝。皇帝饮后茶特别清香甘甜,随问他这是什么茶?王鏊认为叫‘吓煞人这个茶名不雅说:此茶产在吾乡碧螺峰,从此,此茶便有碧螺春,的大名。”这段内容可以说是与《柳南续笔》的记载传说借帝王圣威以扬其名的一个故事的两个不同版本。

 

  那么,碧螺春的生产到底是先于洞庭东山还是西山呢?由《县区志》可以证明,碧螺春既是东山,也是西山劳动人民的共同创造,是剔目和东山片茶的延续,是洞庭东西山历史制茶技术发展的共同结晶。但是,东、西两山虽一脉相承,但是水相望,交通有诸多不便。因此,东、西两山要在同一年份同时形成碧螺春,也不太切合实际。据清代戴延年在乾隆三十六(1771)年所著的《吴语》中指出:“碧螺春产洞庭西山,以谷雨前为责。唐皮陆各有茶坞诗,宋时水月院僧所制尤美,号水月茶,近易兹名,色玉香兰,人争购之,淘茗芹中尤物也。”这就是说,水月茶是在接近1771年时才更名为碧螺春,这可能是因东山碧螺春的炒作而名声太大,以至于盖过了历史悠久的水月茶,才不得不更名了。

碧螺春茶叶多少钱一斤

耳熟能详的都知道碧螺春是康熙的最爱,在电视里、在电影里、多多少少我们都看过它曼妙的身子。碧螺春茶贵的几千几万一斤,便宜的几十一斤,那到底碧螺春茶叶多少钱一斤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碧螺春多少钱一斤

洞庭碧螺春有“吓煞人香”之称,在我国是非常出名的一种茶叶,也是绿茶中的精品茶叶。每年明前碧螺春上市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尝尝鲜,但也苦于选购困难。去知名一点的茶行看,品质稍好的要大几千,特级的售价直逼五位数。

碧螺春怎么看好坏

1、看外形

好的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茶芽幼嫩、完整,没有叶柄、裤子脚、黄叶和老片;没有具备以上特点的,则说明不是好的碧螺春。

2、看色泽

优质的碧螺春,色泽银绿隐翠,非常的柔和鲜亮;如果是粗劣的碧螺春,看起来会显得发黑发绿。

3、看毫毛

品质优异的碧螺春,满身披毫,茶叶叶片上的茸毛清晰可见;看茸毛密布的程度,就可以区分碧螺春茶的优次好坏了。

4、看汤色

好的碧螺春,冲泡之后汤色碧绿清澈透亮,叶底嫩绿明亮。茶芽沉于杯底之后,幼芽慢慢展开,芽大而叶小。

碧螺春的等级特征

1、特一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炒制,改为单芽。

2、特二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

3、一级:条索尚纤细,卷曲成螺,白毫批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是挑拣一芽一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4、二级: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5、三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是办公室及居家日常用茶的首选。

什么时候采摘的碧螺春最好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

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什么时候的碧螺春喝起来最好

碧螺春属于绿茶,其特性是:甘、苦、还有些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非常适合内热体质的人饮用。因此,根据茶性来讲,碧螺春茶适合在夏秋季节时饮用。另外,最好是每天上午喝碧螺春茶,具有提神醒脑、开胃的功效。在饭后1小时饮用,有助于消化及新陈代谢。

综上所述,碧螺春自古产量稀少,曾专供清宫享用,深得康熙喜爱,被赐名“碧螺春”,从此名声大振。但许多人并不清楚,碧螺春只产于苏州吴中区洞庭山的东西两山,别处绝无,因此,价格毫无疑问是很高的喔!